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瑞应寺

增加 819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2345 im222age file copy 92.jpg|缩略图||[https://bbswater-fd.zol-img.com.cn/t_s1200x5000/g2/M00/01/04/ChMlWlzcqgyIW1vwAAckjGMx8t4AAJ-_APPY5oABySk626.jpg 原图链接][http://bbs.zol.com.cn/dcbbs/d268_201785.html 来自 zol论坛 的图片]]]
[[File:2345 i222mage file copy 94.jpg|缩略图||[https://bbswater-fd.zol-img.com.cn/t_s1200x5000/g2/M00/01/04/ChMlWVzcquOId76WAAZEwebk9g0AAJ-_QKEQAEABkTZ765.jpg 原图链接][http://bbs.zol.com.cn/dcbbs/d268_201785.html 来自 zol论坛 的图片]]]
[[File:2345 image fi222le copy 97.jpg|缩略图||[https://bbswater-fd.zol-img.com.cn/t_s1200x5000/g2/M00/09/00/ChMlWVy1Kv6IKK8KAAV_KsbXEl4AAJd9QIfIHIABX9C589.jpg 原图链接][http://bbs.zol.com.cn/dcbbs/d268_201514.html 来自 zol论坛 的图片]]][[File:23452 im请问age file copy 98.jpg|缩略图||[https://bbswater-fd.zol-img.com.cn/t_s1200x5000/g2/M00/09/00/ChMlWVy1K2GIVMxIAAWYI3B-bQQAAJd9QKusOYABZg7231.jpg 原图链接][http://bbs.zol.com.cn/dcbbs/d268_201514.html 来自 zol论坛 的图片]]][[File:2345 ima222ge file copy 100.jpg|缩略图||[https://bbswater-fd.zol-img.com.cn/t_s1200x5000/g2/M00/09/00/ChMlWVy1LSGIcIFrAALja36O7YoAAJd9wBJnNsAAuOD642.jpg 原图链接][http://bbs.zol.com.cn/dcbbs/d268_201514.html 来自 zol论坛 的图片]]]''' 瑞应寺 ''' [[ 蒙古族 ]] 人称"葛根苏木",俗称 [[ 佛喇嘛寺 ]] 。位于 [[ 辽宁 ]] [[ 阜新蒙古自治县 ]] 佛寺镇佛寺村。该寺始建于清 [[ 康熙八年]](1669年)到 [[ 康熙 ]] 四十四年初具规模。 道光年间,寺院达到鼎盛时期 。康熙帝赐名题字,赠刻有满、蒙、藏、汉四种文字的瑞应寺匾额,并称瑞应寺一世活佛桑丹桑布为"大清东部蒙古老佛爷"。瑞应寺是国家4A级旅游风景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建筑风格 ==
== 历史沿革 ==
瑞应寺(俗称东藏,蒙古族人称"葛根苏木",俗称佛喇嘛寺。)位于辽宁省阜新蒙古自治县佛寺镇佛寺村,与阜新市西南22公里 。始建于清 [[ 康熙 ]] 八年(1699年),属藏传佛教格鲁派,素有"东藏"之称,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初具规模,康熙帝赐名题字,赠刻有满、汉、藏、蒙四种文字的瑞应寺匾额 ,满文称:佛尔郭春依阿察布热寺(ferguwecun-i acabure ts'i), 汉文称:瑞应寺,藏文称: 嘎丹达如结如博凌(dGaH ldan dar rgyas grub gliG),蒙古语称:盖哈木希嘎 照和拉古鲁格齐苏木(Gaiqamsiga jokiragulogci süme)。并称瑞应寺一世桑丹桑布·呼图克图(bSam gtan bzaG po Qutugutu,1633-1722)活佛封为"东方蒙古老佛爷" (Jegün gajar un monggol no ebugen Borqan. )的圣号 。瑞应寺在鼎盛时期有僧众三千多人,寺院建筑方圆十里有余,其中有大雄宝殿、祈愿殿、九大臣祈愿殿及东西配殿,大雄宝殿外有四大扎仓和德丹阙凌(藏语:安乐具足法殿)及活佛殿,周围有五座学院分别建在东西南北山顶或山坡上,大白伞盖寺在东北山顶,护法寺在东南山顶、面北而坐,度母寺在西南山头,关帝庙在西南山坡,舍利寺在西北山顶。整个寺院布局合理、主次分明,形成了内外相映、四面对称的独特格局,此外还有绕寺院一周的环寺路,路边有万尊石雕佛像,环路而立,宏伟壮观,实为佛门圣地。
据史料记载,瑞应寺鼎盛时期,有这样一种说法"有名喇嘛三千六,没名喇嘛赛牛毛"。经历长达180多年的扩建,瑞应寺的占地面积达到约18平方公里,有大小寺殿97座,约1620多间,形成了气势恢宏的佛教建筑群。正殿大雄宝殿,栋宇巍峨,雄伟壮观。活佛宫分东西两馆,有房舍999间,南北七道门。大殿周围有四大扎仓和德丹阙凌,寺院外环--万佛路上有万尊石雕佛像,素称"万尊佛"。寺院内的每座殿堂楼阁,经亭佛塔,风格各异、宏伟壮观。此外,还有寺院僧住宅800户、3000多间瓦房。住宅门窗上均刻有涂着红绿颜色的吉祥图案,清静平坦的院落和整洁有序的街貌,给人一种神秘幽静之感。瑞应寺历世活佛都很受皇帝的礼遇,年年都进京为皇帝诵经祈福,他们也得到过朝廷东蒙王爷们的支持。瑞应寺的组织机构较为严密完整,除寺院的最高首领活佛外,还有活佛府邸的管理人员、文书房组***员、各类会议组***员等。瑞应寺收藏过的珍贵文物也不计其数。 当年瑞应寺法事频繁,全寺院性的大型法会,每年就举行八到九次。每年还举行盛大的"查玛"(金钢驱魔法舞)舞会。瑞应寺还有自己的仪仗队,每当瑞应寺僧人仪仗队举行列队环寺巡寺仪式时,四面八方的蒙古族群众云集瑞应寺,还有很多生意人带着货物前来交易,不仅发展了集市贸易,促进了物资交流,同时也方便了广大群众。道光三年(1823年),瑞应寺在给皇帝奏折中称:"瑞应寺僧人弟子多达三千,属民八百户。"经道光帝恩准,由理藩院授予四世罗布桑图布丹拉格活佛,用满文和蒙古文以及藏文刻有满、蒙、藏三种文字的"tuimet-un iasag ta blam-a caqan tiian'ci quduqtu-iin' tamaq-a::tumet-i jasag da lama cagan diyanci kuituktu-i doron:: " (土默特扎萨克达喇嘛察罕殿齐呼图克图之印。) 的印章 ,据《阜新蒙古族自治県民族志》记载是清朝道光四年(1824年) 。实行"政教合一"的管理体制。瑞应寺和海棠山普安寺成为东蒙地区佛教文化中心,民间素有"东藏"之称。
== 建寺传说 ==
公元1669年初春三月间, [[ 清朝 ]] 康熙皇帝到东北微服私访,出关不多日,骑黑驴进了一个小屯,被一家娶亲主人请进正堂喝喜酒。康熙心生诧异,抬头看看天气,心想:今天不是良辰吉日,这家主人为什么要选在这一天办喜事呢?康熙在告辞前问:"儿女成婚日何人择定的?我想去拜见他。"主人答道:"屯北山顶处,有位高僧尊号桑丹桑布,常年静坐于石洞内。"康熙顺着主人指引的方向,牵着驴左折右拐步步登高,忽然见前方奇峰怪石之处有一朝阳石洞,定睛细看,一只小白兔跳到洞口,瞬间变成了一只斑斓猛虎,横卧于洞口,见到生人走来,便虎视眈眈。康熙吓得出了一身冷汗。在他进退维谷之时,一位面带微笑的中年喇嘛走出洞口,高声诵道:"贵客到来,有失远迎,老虎惊骇了,请海涵!"堵住洞口的那只老虎,瞬间又变成了一只小白兔蹦跳而去。
康熙皇帝舒了一口气,步入石洞,轻声问道: "你就是桑丹桑布喇嘛?"
乾隆三十一年高崇皇帝驻跸热河离宫时,三世活佛前往朝观。
[[ 乾隆 ]] 四十二年三世活佛再次进京,参加皇太后丧礼。
乾隆四十八年四世活佛进京朝观皇帝。
四世活佛先后进京朝观皇帝达九次之多。
[[ 咸丰 ]] 元年八月,五世活佛进京朝见文宗皇帝。
现任七世活佛是洛桑.义希成来坚措,住持为阿斯楞喇嘛。阿达喇嘛已于去年往生!
22,313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