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晏安澜

增加 1,603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知名作品 = 《两淮盐法要录》</br> 《盐政官制》</br> 《沿海产盐州地理志》</br> </br>
}}
'''晏安澜 (yan an lan)'''(1851~1919),本名晏文采,字海澄,号丹右,别号虚舟,[[ 陕西]] 镇安县[[ 青铜关]] 镇月西沟悦爱村人 。十岁时从名塾师程西园就读,后又从名孝廉潘家亭学习,在县试和州试时均名列前茅。[[光绪]]三年(1877)殿试进士。近代著名盐政专家,晚清京官,中华民国盐运使。. ==简介=='''晏安澜'''(1851~1919),本名晏文采,字海澄,号丹右,别号虚舟,陕西镇安县青铜关镇月西沟悦爱村人。光绪三年(1877)殿试进士。 近代著名盐政专家,晚清京官,中华民国盐运使。
== 人物 生平 簡介==清[[光绪]]元年(1875)入三原宏道书院读书,同年
乡试中举人;光绪三年(1877)中进士,不萌位Р可蕉?局魇拢?罄?味任墓苋端纠芍校?挝翊μ岬鳎?主管盐政 自幼勤奮好學,10歲時去旬陽沙溝程西園學館就讀 民国初年任四川盐运使。 晏主持盐政,注重实际调查。清宣统元年(1909),他不顾酷暑炎热和秋雨水涨,对后又从名孝廉[[ 江苏潘家亭]] 、[[浙东]]、 河南等七省盐场进行了六个月的调查 学习 深入了解盐政的弊端 後在縣試 人民之疾苦,如盐商囤积居奇、盐里掺州試時均名列前茅。 沙、高抬市价 清光緒元年(1875)被推薦入三原宏道書院深造 使许多平民百姓无盐可食。在实际考察的基础上 省試中舉 他于宣统二 (1910)起草了《[[整顿盐政办法廿四条]]》,经清政府批准施行 後殿試中進士 此后 曾任戶部山東司主事 盐捐杂课施行统筹 莞榷司郎中兼司長 盐价降低了一半 鹽政院院丞 四川鹽運 使 淮水流域的 [[汝南]]、光州(今[[潢川)]]等14州县的人民得受其利 等職 河南正阳诗人严溦在《[[咏晏公榷政新法广惠群黎]]》一
===主持鹽政30餘年===
晏安瀾為官主持鹽政30餘年,殫盡竭慮,造詣頗深。晏主持盐政,注重实际调查。清宣统元年(1909),他不顾酷暑炎热和秋雨水涨,对江苏、浙东、河南等七省盐场进行了六个月的调查,深入了解盐政的弊端和人民之疾苦,如盐商囤积居奇、盐里掺沙、高抬市价,使许多平民百姓无盐可食。
他整頓淮北票鹽,于宣统二年(1910)草擬整頓鹽政辦法24條,經清政府核準實施北鹽銷減價一半,使汝光十四州人民受益匪淺。河南正阳诗人严溦在《[[咏晏公榷政新法广惠群黎]]》一
诗中赞曰:"鹾政一新万民欢,堪称良法恩溥沾。佑民福国颂善举,街衢歌讴舞翩跹。"
民国初年 ===“行旅歌於途 晏已年逾[[花甲]] 商賈歌於市 北京政府因其在盐政上卓 農夫歌於野。”===他對鹽法頗 建树 研究 任命他为四川[[盐运使]] 詳細地考察的記載沿海一帶的地理風貌,以及當時的食鹽運銷和產量產值狀況。視察江蘇、浙江、河南等七省鹽場 他到四川 著有《沿海產鹽州縣地理志》一書 , 仍然着手实地调 調 解決老百姓因鹽稅繁苛,鹽價高昂而吃鹽困難的問題,百姓大喜,“行旅歌於途 针对当地盐 欺行霸 賈歌於 ,農夫歌於野。”晏安瀾在鹽政上提出因地制宜的辦法和產、運 盐利大量外流等情况 銷並重的措施 並據理抵 定了集中[[散盐]] 來自西貢 筹设专卖机构、 改官运为 椰東等地的外商 运等办法 达到了"产有所归 努力維護國產鹽利 在鹽政方面的專著 所受,近无积盐,远无淡食"的目的 《兩淮鹽法錄要》 这种产运销三
===愛好詩文=== 者并重的措施 甲午戰爭時,他在清軍行營營務處兼辦督操,盡職盡責,軍務井井有條。他還愛好詩文,其詩意深邃 对中国近代盐 氣勢豪邁。曾任清廷會典館、禮制館、憲 編查館、資政院等纂修監修、顧問、諮議。詩文專著有《虛舟東行錄》、《方山唱和集》。“萬里南游良不負,載將墨妙滿船回” 改革有一定积极意义。1916年晏驻[[泸州]]时 詩句 值蔡锷率领护国军北上膾炙人口。
===秉直、正義=== 讨袁 晏安瀾秉直、正義。清末 泸州官员闻风逃离 陝西蒲城發生縣令無故毆打教員、拘捕學生、封閉學校事件。受害者赴京伸冤,一時投拆無門 只有 照常处理公务。对他的刚正廉洁 安瀾知悉後 蔡锷早有所闻 主動協助呈奏 很表敬佩 終於勝訴 致电使肇事者受到懲處。
===建商山會館,有碑為記===说:"今 安瀾一生儉樸,平 布衣布履,晏客時羹菜從簡,對商州貧困親朋卻不吝解囊相助。光緒甲午(1894)年,晏安瀾籌劃在京城建設商山會館,目的在於商州舉子赴京應試前來歇腳,放置行李並聯誼家鄉 蜀非公莫治 人。致函給商州知州保山李省自先生,得到資助三千金,鄉紳士民捐六千金,他和吳懷清籌三千金 在皇宮南老牆根墼庫的右方( 日之川盐亦非公不能振 北京市宣武區“老牆根41號”),建起商山會館,有碑為記。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晏安瀾捐資修建鎮安縣高等小學堂(原安業書院) "
===遺愛在民,有口皆碑===1916年晏驻[[泸州]]时,值[[蔡锷]]率领护国军北上讨袁,泸州官员闻风逃离,只有 一生清 照常处理公务。对他的刚正 勤政 兴利除弊 蔡锷早有所闻 生活朴素 很表敬佩,致电晏说:"今日之蜀非公莫治,今日之川盐亦非公不能振 "1919年,晏安瀾 逝世 其遺愛在民,有口皆碑。國史館為其立傳並纂寫《鎮安縣晏海澄 先生年譜》。今 四川 人民在乐 县中华 牛華 为其 有“晏公祠”, 祠堂 ,以懸匾書“有功於民”。<ref>[http://www.shangluo.gov.cn/slgk.jsp?urltype=tree.TreeTempUrl&wbtreeid=1046&newsid=1077&pagenum=3&newspageid=1012 名家>晏安瀾]</ref>
作永久性纪念。祠堂前临大江,后倚青山,祠中供奉晏的塑像,上悬匾额大书"有功于民则祀之" ==清廉勤政 兴利除弊==
晏一生清廉勤政,兴利除弊,生活朴素。他逝世后,四川人民在乐山县中华溪为其建立祠堂,以作永久性纪念。祠堂前临大江,后倚青山,祠中供奉晏的塑像,上悬匾额大书"有功于民则祀之", 可见四川人民对他的崇敬和爱戴。
== 著作 甚丰,主要有《[[两淮盐法要录]]》《[[盐政官制]]》《[[沿海产盐州地理志]]》等。1919年2月26日==
逝世 《[[两淮盐法要录]]》《[[盐政官制]]》《[[沿海产盐州地理志]]》等
== 参考资料 ==
[[Category: 清朝军政人物]]
72,888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