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邱吉尔

增加 23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温斯顿·伦纳德·斯宾塞·丘吉尔'''( '''Winston Leonard Spencer Churchill''',1874年11月30日-1965年1月24日), [[ 英国 ]] 政治家、历史学家、画家、演说家、作家、记者,出身于贵族家庭,父亲伦道夫勋爵曾任英国财政大臣。
温斯顿·伦纳德·斯宾塞·丘吉尔1874年生于 [[ 英格兰 ]][[ 牛津 ]] 郡伍德斯托克。1940年至1945年和1951年至1955年两度出任英国首相,被认为是20世纪最重要的政治领袖之一,领导英国人民赢得了 [[ 第二次世界大战 ]] ,是“雅尔塔会议三巨头”之一,战后发表《铁幕演说》,揭开了冷战的序幕。他写的《不需要的战争》获1953年诺贝尔 [[ 文学奖 ]] ,著有《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16卷、《英语民族史》24卷等。丘吉尔是历史上掌握英语单词数量最多的人之一(十二万多),被 [[ 美国 ]] 杂志《人物》列为近百年来世界最有说服力的一大演说家之一,曾荣获[[诺贝尔]]和平奖提名。从1929年到1965年,连续36年担任英国[[布里斯托大学]]校长。2002年,BBC举行了一个名为“最伟大的100名英国人”的调查,结果丘吉尔获选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英国人。
==人物生平==
===早年===
 
​1874年11月30日,丘吉尔诞生于英国牛津郡伍德斯托克镇布伦海姆宫。丘吉尔是一个早产儿,由于父亲伦道夫·丘吉尔忙于政治而母亲又沉湎于交际之中,丘吉尔少年时代很少感受到父母的关爱,只与他的保姆结下了深厚的亲情。
13,39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