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朱祖谋

增加 26,520 位元組, 6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朱祖谋(1857-1931)原名朱孝臧,字藿生,一字古微,一作古薇,号沤尹,又号强村,浙江吴兴人。光绪九年(1883)进士,官至礼部…”
朱祖谋(1857-1931)原名朱孝臧,字藿生,一字古微,一作古薇,号沤尹,又号强村,浙江吴兴人。光绪九年(1883)进士,官至礼部右侍郎,因病假归作上海寓公。工倚声,为晚清四大词家之一,著作丰富。书法合颜、柳于一炉;写人物、梅花多饶逸趣。卒年七十五。著有《强村词》。

5
本词条 无参考资料, 欢迎各位 编辑词条,额外获取5个金币。
基本信息
本名
朱祖谋

别称
朱孝臧

字号
字藿生,古微,古薇
号沤尹,强村

所处时代
晚清

出生地
湖州埭溪上强村


出生时间
1857年7月21日

去世时间
1931年11月22日

主要作品
《强村丛书》

性别


目录
1生平简介
2文学创作
3人物年表
4主要著作
5代表作品
折叠编辑本段生平简介
朱祖谋,浙江归安(今湖州)埭溪渚上强村人。父光第,曾官郑州知州。童年爱好文学,
朱祖谋像
朱祖谋像
随父在河南生活。光绪八年(1882)中举,光绪九年(1883)进士,改庶吉士,散馆授编修,历官会典馆总纂总校、侍讲学士、礼部侍郎、兼署吏部侍郎。光绪三十年(1904),出为广东学政,因与总督不和,最后辞官,寓居苏州,任教于江苏法政学堂。

光绪二十六年(1900),义和团包围外国使馆,董福祥部击毙日本外交官。朱孝臧上疏反对仇教开衅,因触怒西太后等,几获罪。次年《辛丑条约》签订后,以"忠心谋国"升为内阁学士,擢为礼部侍郎。是年秋,外放广东学政。因与总督意见不合,引病退职,卜居苏州。不久,被聘为江西法政学堂监督。

宣统元年(1909),为弼德院顾问大臣,因病未赴任。辛亥革命后,隐居上海。袁世凯欲聘为高等顾问,一笑拒之,后在天津以君礼参拜废帝溥仪,卒于上海。

折叠编辑本段文学创作
朱祖谋早岁工诗,风格近孟郊、黄庭坚,陈衍称其为"诗中之梦窗(吴文英)",可以乐"枵然其腹者"(《石遗室诗话》)。光绪二十二年(1896),王鹏运在京师立词社,邀其入社, 方专力于
朱祖谋于1924年编定《宋词三百首》
朱祖谋于1924年编定《宋词三百首》
词。所受鹏运影响指教甚多。他将自己生平所学抱负,尽纳词中,颇有关系时事之作。如〔鹧鸪天〕《九日丰宜门外过裴村别业》、〔声声慢〕《辛丑十一月十九日,味耼赋落叶词见示感和》、〔烛影摇红〕《晚春过黄公度人境庐话旧》、〔摸鱼子〕《梅州送春》、〔夜飞鹊〕《香港秋眺》等表现对维新派的同情,感慨光绪帝珍妃的遭遇,抒发壮怀零落、国土沦丧之感,悲惋沉郁。

晚年虽词境更趋高简浑成,内容除偶及军阀混战情事外,多为遗老孤独索寞情怀或流连海上歌场之作。他的词取径吴文英,上窥周邦彦,旁及宋词各大家,打破浙派、常州派的偏见,"勘探孤造"(陈三立《清故光禄大夫礼部右侍郎朱公墓志铭》),自成一家。又精通格律,讲究审音,有"律博士"之称。所以被时人尊为"宗匠",乃至被视为唐宋到近代数百年来万千词家的"殿军"。王国维称其为"学人之词"的"极则"(《人间词话》)。

陈三立《朱公墓志铭》:"其词独幽忧怨悱,沈抑绵邈,莫可端倪。太史迁释《离骚》,明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固有旷百世与之冥会者,非可伪为也。"

叶恭绰《广箧中词》二:"强村翁词,集清季词学之大成。公论翕然,无待扬榷。余意词之境界,前此已开拓殆尽,今兹欲求於声家特开领域,非别寻涂径不可。故强村翁或且为词学之一大结穴,开来启后,应有继起而负其责者,此今日论文学者所宜知也。"

折叠编辑本段人物年表
咸丰七年丁巳(1857) 七月二十一日。

生于湖州埭溪上强村。夏孙桐《朱孝藏墓志》。

咸丰十年庚申(1860),四岁。

随家人从故乡湖州埭溪来到萧县。《归安县志》称,大约在咸丰庚申(1860)二月,太平
吴昌硕绘《疆邨先生像》
吴昌硕绘《疆邨先生像》
军围湖,其乡埭溪"遭兵火尤甚,居民什不存一,村墟寥落"。这里所谓的"庚申二月,粤匪窜湖郡"的史事,指的是太平军在1860年二月为了解除天京之围而对浙江的一次用兵。是年正月末,李秀成率部将陈坤书、谭绍光等从安徽芜湖出发,至南陵合左军主将李世贤所部,取道皖南,攻入浙境。二月十二日,攻占长兴之后,由李世贤率部围攻湖州,用以牵制清军,这是太平军首次围攻湖州。至三月下旬,太平军即解围而去。而大约就在这个"吴越方被寇乱"的时候,朱氏举家开始从其父客幕于萧县。

同治三年甲子(1864),八岁。

朱氏改名祖谋。

光绪元年乙亥(1875),二十岁。

随父候补知州来到河南。《朱公行状》:"光绪初,(朱孝臧又)随官大梁"。之后几年,他除了参加取得乡试资格的各类考试之外,基本上是随侍其父幕游仕宦生活的。

光绪八年壬午(1882),二十七岁。

中举,翌年进士。据《朱公行状》云:"壬午,癸未联捷,成二甲一名进士。"接下来十三年的时间里,历任编修、国史馆协修、会典馆总纂总校、戊子科江西副考官、戊戌科会试同考官等职。

光绪二十二年丙申(1896),四十岁。

重新回到京师在会典馆任职。当时任御史的王鹏运倡举词社,郑文焯《比竹馀音·木兰花慢》序云:"半塘前辈咫村词社,咏京师胜迹。"早年强村就与王鹏运交好,正如钱基博《现代中国文学史》论述强村云:"少时随宦河南,遇王鹏运,交相得也。"因此,半塘举词社,强村也应邀加入。自此强村开始专工于词,从一定意义上来说,他的词学渊源,正是半塘老人引导的结果。时值国事日非,外患日亟,身经亡国之痛的他在许多词作中寄托了国家之慨。

光绪二十三年丁酉(1897),四十一岁。

于苇湾作词感发国事。时距甲午战败三年,沙俄与德国假借调停之名,垂涎我国的旅顺、大连、胶州湾。有词《长亭怨慢·苇湾重到,红香顿稀;和半塘老人》"尽消尽涉江情绪。风露年年,国西门路。绀海凉云,昨宵飞浣石亭暑。乳蝉高柳,凄咽断、宾洲谱。莫唱惜红衣,算一例、飘零如雨。 迟暮。隔微波不恨,恨别旧家鸥侣。青墩梦断,枉赢得、去留无据。试巡遍、往日阑干总无著,鸳鸯眠处。胜翠盖亭亭,消受斜阳如许。"

光绪二十四年戊戌(1898),四十二岁。

移居上斜街查查浦故居,邻小秀野草堂。《朱公行状》:"上斜街新居,是查德尹先生的住宅。"是年戊戌变法失败,"戊戌六君子"惨遭杀戮,强村与六君子之一刘光第有旧,遂作《鹧鸪天·九日丰宜门外过裴村别业》"野水斜桥又一时,愁心空诉故鸥知。凄迷南郭垂鞭过,清苦西峰侧帽窥。 新雪涕、旧弦诗,喑喑门馆蝶来稀。红萸白菊浑无恙,只是风前有所思。" "裴村"就是刘光第的字。徐世昌《晚晴簃诗话》云:"朱古微侍郎与裴村为同岁生日,重其人,并重其诗,谓有少陵意境。"裴村于八月十三日遇害,此词作于"九日",时隔二十五、六日,过旧友别业,有感而发。

光绪二十五年已亥(1899),四十三岁。

按吴熊和《〈强村丛书〉与词籍校勘》称,是年与王鹏运合作校刊《梦窗词》,这是强村校词之始。《梦窗词》也是最能说明"校词之难"的一部书。

是时,先生还与张仲炘交往颇密。作词《乌夜啼·同瞻园登戒坛千佛阁》"春云深宿虚坛。磬初残。步绕松阴,双引出朱阁。吹不断。黄一线。是桑乾。又是夕阳无语、下苍山。"张仲炘字慕京号次珊,又号瞻园。"戒坛",寺名,又称戒台寺,为中国三大戒台之一,素有"天下第一坛"之誉。是年早春的傍晚,先生与词友张瞻圆在戒坛寺登览志感,写下此词。此外还有词作《瞻圆前辈见示酒边新作,半塘和之,蒙复继声,用清真韵·氐州第一》一首,《瞻圆约为西山之游,寒阴滞人,屡阻携屐,雪后引眺,赋比作简·三姝媚》一首,可见祖谋与瞻圆过从甚密。

光绪二十六年庚子(1900),四十四岁。

秋,八国联军入侵北京,西太后挟光绪帝逃亡西安。当时祖谋困居在宣武门外校场头条胡同,王鹏运的"四印斋"寓所,与王鹏运、刘福姚一起填词书法家国之恨。《鹧鸪天·庚子岁除》"似水清尊照鬓华。尊前人易老天涯,酒肠芒角森如戟,吟笔冰霜惨不花。 抛枕坐,卷书嗟。莫嫌啼煞后楼鸦。烛花红换人间世,山色青回梦里家。"也是其中一首。此调旧刻共有两首,据其中第一首序云:"'好友同居亦当家'。 庚子岁除,与忍庵同居四印斋,惊翁词成索和,遂拈此作歇拍,盖乐句事情,适相和也。"

光绪二十七年辛丑(1901),四十五岁。

被提升为礼部侍郎,不久便兼任吏部侍郎。《朱公行状》:"辛丑回銮后,遂擢礼部侍郎,召对称旨,有留心外事之褒。寻兼吏部侍郎。"《光绪东华禄》:"二十七年十二月乙卯,以朱祖谋为礼部右侍郎。"夏,半塘与孝藏分别,出都,此后两人通过书信来往保持联系。半塘甲辰五月致强村云:"自辛丑夏与公别。"

光绪二十八年壬寅(1902),四十六岁。

秋,出任广东学政。《朱公行状》:"是秋,简放广东学政。"及闰枝《悔龛词·霜叶飞》序云:"壬寅展重阳,天宁寺饯古微督学广东,用梦窗韵。" 光绪二十九年癸卯(1903),四十七岁。

官广东学政,视学至嘉应州(今梅州)。春,曾与当时放归在家的黄遵宪相聚。有词《摸鱼子》题云:"梅州送春,时得辇下故人三月几望书"一首,《烛影摇红》题云:"晚春过黄度公人镜庐话旧"一首。

光绪三十年甲辰(1904),四十八岁。

仍任广东学政。是秋九月,他利用出任广东学政的机会游览香港。作词《夜飞鹊·香港秋眺怀公度》"沧波放愁地,游轻回,风叶乱点行杯。惊秋客枕,酒醒后、登临倦眼重开。蛮烟荡无霁,天香花木,海气楼台。冰夷漫舞,唤痴龙、直视蓬莱。多少红桑如拱,筹笔问何年,真割珠崖?不信秋江睡稳,掣鲸身手,终古徘徊。大旗落日,照千山、劫墨成灰。又西风鹤唳,惊笳夜引,百折涛来。"

是年,王鹏运病殁。先生得知此消息后,作《木兰花慢》序云:"程使君书报半塘翁亡,翁将之若耶上冢,且为西湖猿鹤之问,遽逝吴中,赋此寄哀。"足见两人之深厚交谊。

光绪三十一年乙巳(1905),四十九岁。

是年,祖谋在广东任职时,为友人朱敬斋送行。作词《琵琶仙·送朱敬斋还江阴》云:"残酒辞春,渺千里、岸草征袍同色。离绪轻结柔杨,丝丝怨行客。茸帽底、暄风暗咽,愁满、乱云江国。越缦离声,吴舟双俊约,须记今夕。 是蛮海、飘泊归来,甚临别天涯又寒食。颠倒玉殇无味,苦低垂头白
朱疆邨自用印稿
朱疆邨自用印稿
。人意比,飞花更嫩,怕隔年、冷了词笔。好趁 甲光阴,嘴君重碧。"

任广东第三年,因与总督意见不合,引疾去官。《朱公行状》:"乙巳,以修墓请假,离学政任回籍。"《墓志铭》云:"会与总督龃龉,引疾去。"有《西平乐·别西园作》一首为祖谋去官之前所做,借道香港,经水路北归时,作词《清平乐·夜发香港》"舷灯渐灭,沙动荒荒月。极目天低无去鹘,何处中原一发? 江湖息影初程,舵楼一笛风生。不信狂涛东驶,蛟龙偶语分明。"

光绪三十二年丙午(1906),五十岁。

解职北归后,估计居住于苏州吴门,往来于上海与苏州之间。《朱公行状》:"是年,遂以病乞解职,卜居吴门。"

王鹏运客死苏州。孝臧哭之以词,有《庆春宫》、《木兰花慢》、《哨遍》、《八声甘舟》诸阕皆为悼祭半塘所作。而《木兰花慢·岁除苦雨,兀坐篝灯,赋此遣怀》尤见凄绝。"洗梅根堕粉,换年事,雨声中。看蜜炬笼花,糁盘添胜,围幕香重。楼东。曙鸦未起,黯歌尘,犹颤好帘栊。吟与玉笺旋引,曲游金埒还慵。 欢悰。半冷翠盘龙。多事买吴篷。笑黄柑未擘,洗妆清靥,惯湿东风。相逢,镜屏梦底,问岁寒、宫袖几时红。双举流霞漫动,老怀翻恼琼钟。"

光绪三十三年丁未(1907),五十一岁。

孝藏寓居苏州已一年有馀,《郑叔问年谱》:"朱古微侍郎卜居吴城小市桥东听风园,先生为相阴阳,练时日,且举宋词人吴应之故事,词以张之。"后居上海,与郑公交往颇为密切。《郑孝胥日记》载:"光绪三十三年,四月十三日,朱古微邀至庭筠里花凤英家,未能往。五月十七日晨,过啸桐。……过朱古微。五月廿三日晨,过朱古微。六月十一日晨,过朱古微,同视杨彝卿、李畲曾,不遇。六月十三日,与柽弟俱赴朱古微之约于庭筠里缀春阁,呼本堂绣云阁花如兰、金小菊及同春坊缥缈楼等。六月十四日,李拔可约至一枝香午饭,晤古微、伯潜、幼点、惠亭、子有等。六月十六日午后,与朱古微、拔可、稚辛同至清和坊花如兰家斗牌,至十一点乃散。七月十二日, 淇泉亦宴客于楼下,于座晤朱古微。席散,偕古微步月至立宪公会,与孟庸生谈久之乃去。七月十四日,啸桐邀同古微斗牌。九月初五,过朱古微。可见祖谋在这一年里,还经常往来于苏州与上海之间。作词《蓦山溪》、《渡江云·沪上遇伯弢,旋复别去歌酒相劳,声为此词》诸阕。

光绪三十四年戊申(1908),五十二岁。

年初居上海,与郑公往来密切。《郑孝胥日记》:"正月初四,又过朱古微谈。饭后,过中国公学。与古微同照相,游张园,返同过云帅。正月初十,朱古微来。[1128]二月初七夜,宴客于花如兰家,客为夏剑丞、朱古微、沈友卿、严又陵、孟庸生、柯贞贤。后任江苏法政学堂监督。《朱公行状》:"既而苏州创立法政学堂,聘为监督。士林仰起清望,归依甚殷。"按龙沐勋《忍寒序零拾》载永嘉江蓬仙步瀛所记《强村逸事》云:"光绪三十四年,摄政王检庚子奏案,以公之奏折,感言而不失国体,遂命荣督端方劝公击山,诏书数颂,卒不受。上著苏抚聘为江苏法政学堂监督。以示国家礼贤之至意。"因对初刻"意未尽慊",根据他续有创获,重校《梦窗词》。二十一日,光绪帝崩。

宣统元年己酉(1909),五十三岁。

朝廷诏祖谋赴京就职,引疾未痊,没有赴任。《朱公行状》:"宣统纪云,特诏徽诏,以宿疾未痊,乞假未赴。"《郑孝胥日记》宣统元年二十二日:"报登十四日上谕:'前礼部侍郎朱祖谋,前内阁学士陈保琛,前黑龙江巡抚程德全,均著来京,钦此。'此所谓'特诏徽诏'也。而先生则以'宿疾未痊,乞假位赴。"

宣统二年庚戌(1910),五十四岁。

清明,孝藏经过何笛帆的骝桥故居。作词《雨霖铃·清明过何笛帆骝桥故居》

昏鸦啼涩。近连桥路,暗雨如 。孤云一逝何处,门巷乱、苔花綦迹。薄暝流飙旋起,渐尘动欹壁。甚燕燕、凄语东邻,此地无人解吹笛。 天涯酒醒消魂极。但忽忽、地空尊泣。文章枉换羁旅,零落尽、茂陵残笔。夜壑孤吟,应省今朝、过了寒食。待剪纸、重新招魂,梦断枫林黑。

初夏,罗掞东从京师来苏州,拜访了强村,祖谋有词《西河》序云:"庚戌夏六月,瘿庵薄游吴下,访予城西厅枫园,话及京寓,乃半塘翁旧庐。"《郑叔问年谱》:"宣统二年庚戌夏,'罗掞东自京师来苏,访先生及朱古微侍郎,言渠之京寓,即半塘翁四印斋故居,古微于是有《西河》之作。"

秋,强村先生与赵尧生侍御聚饮,同泛横塘。《郑叔问年谱》:"是年,程雪楼曾招赵尧生侍御游苏州,与先生及强村侍郎聚饮。侍御与强村同泛横塘,强村奉先生言,卧舟中,于桥洞见远山,大似团扇中景,昔人诗词少及者。"

另孝藏笺注的《东坡乐府》成,继校《梦窗集》所创的五例而又有所发展,创凡例七条。

宣统三年辛亥(1911),五十五岁。

是年,朝廷设置弼德院,授祖谋为顾问大臣,乞假未赴。《朱公行状》:"是年,设弼德院,授顾问大臣,乞假未赴。"夏敬观《忍寒庐零拾》载江蓬仙所记强村逸事云:"迨宣统三年奉诏命为顾问大臣 。"十二月二十五日,清帝下诏退位。

民国元年壬子(1912),五十六岁。

辛亥革命之后,先生以遗老自居,致力于填词校刻,不问世事,往来于淞与湖之间。《朱公行状》:"辛亥国变,不问世事,往来湖凇之间,以遗志终矣。"江蓬仙记强村逸事云:"光复之后,苏人七清公主持法校,浙人电公任军政府事,皆以衰病力辞。从是退居沪上,易名鬻书,林下优游,校词传世。"

是年,还与友人李宣龚同游焦崖。据李宣龚《甲子小寒奉题沤尹年丈校词图时距焦崖之游已十有二年矣》。

民国二年癸丑(1913),五十七岁。

北上入京。于词《绮寮怨·兵后海上遇歌者朱素云》中"怅恨病辞茂陵"句,《曲玉管·京口秋眺》中"最爱青山,也似北顾仓皇。寄奴乡。"句。可知是年秋,祖谋已至京城,面对昔日旧景,有感而发。

民国三年甲寅(1914),五十八岁。

重至旧京,袁世凯欲聘为高等顾问,笑而却之。《朱公行状》:"乙卯岁,至旧京。袁世凯方为总统。旧礼旧僚,欲罗政而不得。闻其至,急致书聘为高等顾问笑却之,未与通一字。"然先生当于甲寅秋后一至旧京,至明年五月挽麦孺博间,时已归上海。故《行状》中"乙卯岁"应当是"甲寅岁"。

民国四年乙卯(1915),五十九岁。

于上海为郑叔问刊行《苕雅馀集》,并作序事见《郑叔问年谱》。

民国五年丙辰(1916),六十岁。

与自海外归来的王国维聚于上海。王国维《强村校词图序》云:"丙辰春,国维自海外归,过先生于上海。同时流寓至贤大夫,颇得相从捧手焉。"

中秋,先生还与况周颐等词友,相约听歌,作词唱和。《蕙风词》集有"中秋集愚圆,为强村补祝"《定风波》一首,又有"强村有听歌经年之约,词以坚之。"《满路花》一首,又有"强村嘱屡听歌,鲰生竟弗舆。"《塞翁吟》一首,皆此年中作,足以证明二人在沪交游踪迹。又《词林新语》(载唐圭璋《词话丛编》、张尔田《近代词人逸事》附录)有记强村,蕙风在沪行踪数条。一条云:"归安朱强村,词流宗师,方其选三百首宋词时,辄携钞帙过蕙风簃,寒夜啜粥,相与深论。维时风雪甫定,清气盈宇,曼诵之声,直充闾巷。"又一条云:"蕙风有芙蓉癖,濡染强村微灯双枕,抵掌剧谈,往往中夜。"云云。

民国六年丁巳(1917),六十一岁。

祖谋时居沪上。章梫《题校词图》:"丁巳冬月,奉题强村去前辈校词图,兼补寿丙辰六月生日,时同寓上海。"《清代七百名人传》称:是年,他校刻唐代宋金元词总集,别集一百六十八家是年,名曰《强村丛书》。凡经三次校补印行,初刻问世。 《强村丛书》的校例,是朱孝臧之前校《梦窗集》、《东坡乐府》创"五例"、"七例"的发扬光大。

另对于张勋复辟一事,祖谋有词"问几度,安排平圃宴"《调仙歌》暗指此事。

民国七年戊午(1918),六十二岁。

祖谋故人郑叔问殆。遂与叶恭绰,梁启超等,致函内爷总长钱干臣,江苏省长转行吴县知事,将郑公之任宅,坛墓分别立案保护。据《郑叔问年谱》所记。

十一月嘱罗掞东题校词图序,并同游西湖。

民国八年己未(1919),六十三岁。

时居沪上。清明,游龙华寺。龙华寺在上海市西南十八里,寺外桃花簇拥,为三国吴赤鸟中所建。有词《六幺令·清明龙华寺薄游》。

纸鸢风过,扶路糖箫热。江桥酒旗青处,草色裙腰接。扑水红英万点,过眼芳菲节。数声新鴂,鞧千索外,唤起春人罗屟。 不信玄都梦里,历尽华鬘劫。百尺无主香台,断续残钟咽。鸡酒招魂几许,钱纸灰成蝶。照人啼靥。端端正正,却是桃花旧时月。

民国九年庚申(1920),六十四岁。

民国十年辛酉(1921),六十五岁。

贺仲弟孝威六十寿,特作词《金缕曲·寿闰生弟六十》"无怪吾衰矣。算阿连、左弧悬到,齐头甲子。湖海平生轻离合,颇负夜寒姜被。溯别恨、峡流牂水。犹有沧江容一卧,便安排、风雨连床计。秋色在,雁行里。 篆盘婆律香云起。待商量、归心与问,闻思大士。咫尺苕山家何许,茅屋石田而已。且生事、醉乡料理。四海子由真键者,几沧桑、自笑难兄弟。吾意托,小山桂。"

民国十一年壬戌(1922),六十六岁。

是年,曾游虎丘山。《蕙风词话》是年有《戚氏》一首题云:"沤尹为畹华索赋此调,走笔应之。"又注云:"畹华将别去,道人先期作虎山之游避之。"畹华即梅兰芳。先生与蕙风皆极赏梅剧,可知是时先生与梅也过从颇密。

是年还拜访了李景铭,即石芝居士。有词《鹧鸪天》题作:"越日重游,遂访石芝居士"

民国十二年癸亥(1923),六十七岁。

仲弟孝威病殁,伤心至极。《朱公行状》:"与诸弟爱最笃。季弟早世,叔弟里居,仲弟孝威亦寓吴,相依为命,前岁病殁,伤之盛,遂益衰。"此"前年"相对于前文"乙丑"而言。

是年,吴昌硕为祖谋画《强村校词图》,并题词一阕《减兰》,词云:"金风嫡派。一世词流甘下拜。馀事丹黄。远接虞山近半塘。故山浮玉。梦里消磨文字福。何日归篷。和尔樵歌一笛风。"

民国十三年甲子(1924),六十八岁。

是时,梅兰芳在沪,先生与况周颐、吴昌硕雅集,填词唱和。按赵尊岳《蕙风词史》云:"畹华(梅兰芳)去沪,越岁东来,先生(指蕙风)属吴昌硕为会香南雅集图,并两集余家,一时裙屐并至。图卷题者四十余家,画五帧,则吴昌硕、何诗孙,沈雪庐、汪鸥客作也。强村每会辄至。"有词《浣溪沙》题作《和病山,蕙风即席之作》推是时祖谋常有即席闻歌作词唱和之雅会。

民国十四年乙丑(1925),六十九岁。

春,与陈仁先一同北上天津。《朱公行状》:是年"谒天津行在,谆谆于典学,生计两端,忠诚靖献,仅止于此。"据陈仁先《旧月簃词》有:"乙丑春三月赴行在所"作《丑奴儿慢》一首,推知大概陈仁先与先生一同北上了。另《郑孝胥日记》民国十四年闰四月初五记云:"朱古微来,言行在近况,入观四次。"初七又记:"暮访古微。"记即先生自津返沪之时事。又据《日记》所载:是年二月初四,得陈弢庵电促其赴津。孝胥即于初五日离沪,初六日抵津,初七日召见。继于二月二十日复"乞假赴沪"。遂于二十四日离津,二十六日抵沪。

可见祖谋以三月赴津,闰四月始归沪。

民国十七年戊辰(1928),七十二岁。

八月与梅泉、病山、伯夔、公渚等至吴淞见海。陈三立有《戊辰八月,梅泉招强村、病山、伯夔、公渚汝舟至吴淞见海》

民国十八年己巳(1929),七十三岁。

民国十九年庚午(1930),七十四岁。

客居吴门。春,与苍虬等友人出游唱词。据《旧月簃词》中词题为《三月廿四日,同强村、夷叔、?庵、子玉、惕齐及寥志二弟集苏州怡园·征招》及黄公渚《征招》一首,题云:"庚午三月,薄游姑苏,强村丈招同夷叔,苍虬、慎先、笠士诸公集顾氏怡园,苍虬有词,余亦继声。"

是年,还与天津诸遗老书札往来,谈词唱和。据苍虬丙子六月为陈弢庵作《听永齐词序》云:"岁庚午,曾寿赴天津行在所,与同丈陈文忠公朝夕相见于直庐者历三年之久。……须社者,天津流人文士所设立,月再三集,集则拈题限调,寄强村侍郎沪上,平第甲乙。"

秋,曾回故乡,但不过十天。有词《芳草渡》题云:"还乡未旬,旋复别去,经碧浪湖作。"于词中"照落枫临岸,丹黄对展崖画。"等句可知其归乡的时节为秋季。

民国二十年辛未(1931),七十五岁。

十一月廿二日先生卒于上海。据《朱公行状》云:"辛未年十一月廿二日卒于上海寄庐,距生咸丰丁巳七月廿一日,享年七十有五。"

折叠编辑本段主要著作
朱孝臧尤精校勘,循王鹏运所辟途径,而加以扩展,所刻《强村丛书》,搜集唐、宋、金、元词家专集163家,遍求南北藏书家善本加以勘校,为迄今所见比较完善的词苑的大型总集之一。又辑《湖州词徵》30卷,《国朝湖州词录》6卷。其他已刻、未刻丛稿,由龙榆生于1933年汇编为《强村遗书》出版。其中包括足本《云谣集杂曲子》1卷,《词莂》1卷,《沧海遗音集》13卷等多种。

折叠编辑本段代表作品
折叠绝命词
【鹧鸪天】

忠孝何曾尽一分,年来姜被减奇温。眼中犀角非耶是,身后牛衣怨抑恩。

泡影事,水云身,枉抛心力作词人。可哀最是人间世,不结他生未了因。

折叠书画作品
朱祖谋画作
朱祖谋画作





词条标签: 人物
99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