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汉字

增加 1,570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汉字1.jpg|缩略图|[https://baike.baidu.com/pic/%E6%B1%89%E5%AD%97/114240/1/0824ab18972bd407bd4dad0075899e510eb30940?fr=lemma&ct=single#aid=1&pic=0824ab18972bd407bd4dad0075899e510eb30940 原图链接]汉字:是[[汉字文化圈]]广泛使用的一种[[文字]],为世界上独有的一种指示会意文字-{}-体系。]]
{{more footnotes|time=2014-07-21}}
{{noteTA
{{color|#ffff80|'''浅黄色'''}}:[[废除汉字|曾经使用汉字]]的地区( {{flagicon|越南}} [[越南]]、 {{flagicon|朝鲜}}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zh-hans:朝鲜;zh-hant:北韩}-]]、 {{flagicon|蒙古}} [[蒙古国|蒙古]])。]]
'''汉字'''({{jpn|j=汉字|hg= かんじ|rm=Kanji|f=y}},{{kor|hanja=汉字|k=한자|rm=hanja}};{{vie|v=chữ hán|hn=𡨸汉}}),又称'''中文字'''、'''华文字'''、'''唐话字''',是[[汉字文化圈]]广泛使用的一种[[文字]],为世界上独有的一种指示会意文字-{}-体系,也是[[世界]]上唯一仍被广泛使用并高度发展的[[语素文字]]<ref name="D1990">Defrancis (1990); [[蒋为文]] (2005), (2007)</ref>{{efn|历史同样悠久的[[东巴文]]则为[[象形文字]]。}},由[[中国]]上古时代的[[汉族]]先民所发明创製,其[[字体]]也历经过长久改进及演变。  [[File:汉字2.png|缩略图|[https://baike.baidu.com/pic/%E6%B1%89%E5%AD%97/114240/0/b21c8701a18b87d612187e55070828381f30fd26?fr=lemma&ct=single#aid=0&pic=b21c8701a18b87d612187e55070828381f30fd26 原图链接]汉字起源]]  目前确切历史,可追溯至约公元前1300年[[商朝]]的[[甲骨文]]、[[籀文]]、[[金文]],再到[[春秋战国]]与[[秦朝]]的[[籀文]]、[[小篆]],发展至汉朝[[隶变]],产生[[隶书]]、[[草书]]以及[[楷书]](以及衍生的[[行书]]),至唐代楷化为今日所用的手写字体标准——[[楷书|正楷]],也是今日普遍使用的现代汉字。  [[File:仓颉1.jpg|缩略图|[https://baike.baidu.com/pic/%E6%B1%89%E5%AD%97/114240/0/b21c8701a18b87d612187e55070828381f30fd26?fr=lemma&ct=single#aid=0&pic=eac4b74543a98226ca4ef2258482b9014a90eb21 原图链接]仓颉画像]]  汉字在古文中只称「字」,为与[[少数民族]]文字区别而称「汉字」,指[[汉族|汉人]]使用的文字,后者称法在近代才开始通用,为日文借词<ref>「汉字(Kanji)」一词首先用于日本,又称真名(Mana),用来区别日本后起文字假名(Kana)之用。中国原称「国字/中文字」,后来拼音通行后为了区别罗马字(汉语拼音),借用日本「汉字」一词以示区别。([[何群雄]]/2001《汉字在日本》)</ref>  [[File:河图洛书1.png|缩略图|[https://baike.baidu.com/pic/%E6%B1%89%E5%AD%97/114240/0/b21c8701a18b87d612187e55070828381f30fd26?fr=lemma&ct=single#aid=357378&pic=d6ca7bcb0a46f21fda6c8b19f6246b600c33ae24 原图链接]河图洛书]] 作为[[中文|-{zh:中文;zh-hans:中文;zh-hant:中文;zh-sg:华语;zh-my:华语}-]]的书写文字,汉字是迄今为止连续使用时间最长的主要文字,也是上古时期各大文字体系中唯一传承至今的,相较而言,[[古埃及]]、[[巴比伦|古巴比伦]]、[[印度历史|古印度]]文字都早已消亡,所以有学者认为汉字是维繫[[中国]]南北长期处于[[国家统一|统一]]状态的关键元素之一,亦有学者将汉字列为[[四大发明|中国第五大发明]]。中国历代皆以汉字为主要官方文字,现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大陆]]与[[中华民国|台湾]]均为[[de facto|实务上]]的[[官方文字]]。 [[File:隶书1.jpg|缩略图|[https://baike.baidu.com/pic/%E6%B1%89%E5%AD%97/114240/0/b21c8701a18b87d612187e55070828381f30fd26?fr=lemma&ct=single#aid=0&pic=8718367adab44aed31c3643db21c8701a08bfb5e 原图链接]隶书碑刻]] 汉字在古代已发展至高度完备的水准,不单中国使用,在很长时期内还充当[[东亚]]地区唯一的国际[[通用语|通用文字]],在20世纪前都是[[朝鲜半岛]]、[[越南]]、[[琉球]]和[[日本]]等国家的[[书面语|书面规范文字]]。除了汉语之外,古代东亚诸国都有一定程度地自行创製汉字
作为[[ 中文|-{zh:中文;zh-hans:中文;zh-hantFile: 中文;zh-sg:华语;zh-my:华语}-]]的书写文字,汉字是迄今为止连续使用时间最长的主要文字,也是上古时期各大文字体系中唯一传承至今的,相较而言,[[古埃及]]、[[巴比伦|古巴比伦]]、[[印度历史|古印度]]文字都早已消亡,所以有学者认为汉字是维繫[[中国]]南北长期处于[[国家统一欧阳询楷书1.jpg| 统一]]状态的关键元素之一,亦有学者将汉字列为[[四大发明缩略图| 中国第五大发明]]。中国历代皆以汉字为主要官方文字,现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大陆https://baike.baidu.com/pic/%E6%B1%89%E5%AD%97/114240/0/b21c8701a18b87d612187e55070828381f30fd26?fr=lemma&ct=single#aid=0&pic=b2de9c82d158ccbfd5756fe318d8bc3eb035411a 原图链接]]与[[中华民国|台湾]]均为[[de facto|实务上]]的[[官方文字]]。汉字在古代已发展至高度完备的水准,不单中国使用,在很长时期内还充当[[东亚]]地区唯一的国际[[通用语|通用文字]],在20世纪前都是[[朝鲜半岛]]、[[越南]]、[[琉球]]和[[日本]]等国家的[[书面语| 欧阳询楷 面规范文字]] 。除了汉语之外,古代东亚诸国都有一定程度地自行创製汉字。
现代汉语汉字可大体分为传统的[[繁体中文|繁体字]]与后起的[[简化字|简化字]]两大[[汉字规范|标准]],前者主要用于[[中华民国|台湾]]以及[[香港]]、[[澳门]],后者则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大陆]]制定并使用,且为[[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华侨]]众多的国家采用。非汉语体系中,[[日本]]将部分汉字自行作简后成为现在的[[日本新字体]],[[大韩民国|韩国]]也製定了官方的[[朝鲜汉字]]使用规范,而历史上曾使用过汉字的[[越南]]、[[北韩]]、[[蒙古国|蒙古]]等国,汉字现今已不再具有官方规范地位。
[[File:怀素草书1.jpg|缩略图|[https://baike.baidu.com/pic/%E6%B1%89%E5%AD%97/114240/0/b21c8701a18b87d612187e55070828381f30fd26?fr=lemma&ct=single#aid=0&pic=d62a6059252dd42a4a4bdb72023b5bb5c8eab8ad 原图链接]怀素草书]]
== 「汉字」语源 ==
[[File:行书1.jpg|缩略图|[https://baike.baidu.com/pic/%E6%B1%89%E5%AD%97/114240/0/b21c8701a18b87d612187e55070828381f30fd26?fr=lemma&ct=single#aid=0&pic=6f061d950a7b02084982e53863d9f2d3562cc8a4 原图链接]赵孟頫行书作品]]
 
在[[元朝]]之前的中国,因为是[[东方世界]]少数的[[大国]]之一,没有与他小国区分的必要,多称呼为「'''字'''」或「'''文字'''」。「'''汉字'''」一词早出自[[元朝]]《[[金史]]》卷九本纪第九,「章宗一」:「十八年,封金源郡王。始习本朝语言小字,及汉字经书,以进士完颜匡、司经徐孝美等侍读」。《[[金史]]》也出现多次,如:「女真初无文字,及破辽,获契丹、汉人,始通契丹、汉字,于是诸子皆学之」、「长子布辉,识女真、契丹、汉字,善骑射」,将汉族文字、女真族文字、契丹族文字之间互相区别。
 
[[File:仓颉2.jpg|缩略图|[https://baike.baidu.com/pic/%E6%B1%89%E5%AD%97/114240/0/b21c8701a18b87d612187e55070828381f30fd26?fr=lemma&ct=single#aid=0&pic=241f95cad1c8a7869ba6215a6d09c93d71cf50d1 原图链接]仓颉造字]]
在[[清朝]]前期,政府官方文字是[[满文]],当时已用汉字一词称呼中国汉族的传统文字。另外,日本人也称呼为「汉字」,以别于由汉字衍生的[[假名]]。在南韩,汉字则与[[训民正音]]([[谚文]])相区别。
[[File:六书1.jpg|缩略图|[https://baike.baidu.com/pic/%E6%B1%89%E5%AD%97/114240/0/b21c8701a18b87d612187e55070828381f30fd26?fr=lemma&ct=single#aid=0&pic=9922720e0cf3d7caac046a22f81fbe096a63a9f0 原图链接]六书]]
== 汉字的历史 ==
{{main|汉字历史}}[[File:Orakelknochen王羲之书法1.JPGjpg|thumb缩略图| 甲骨文[https://baike.baidu.com/pic/%E6%B1%89%E5%AD%97/114240/0/b21c8701a18b87d612187e55070828381f30fd26?fr=lemma&ct=single#aid=0&pic=ac2fc3c447a42c8338db4963 原图链接]王羲之书法]] 
汉字是四大古老文字之一(还包括[[古埃及]]的[[圣书字]]、[[苏美尔人]]的[[楔形文字]]和[[玛雅文字]])。
=== 字形史 ===
==== 原始文字 ====
{{主条目|文字}}
文字发明前的口头知识在传播和积累中有明显缺点,原始人类使用了结绳、刻契、图画的方法辅助记事,后来用特征图形来简化、取代图画。当图形符号简化到一定程度,并形成与语言的特定对应时,原始文字就形成了。[[唐兰]]在《古文字学导论》中将古文字分成殷商系、西周系、六国系、秦系四系。
==== 象形指事时代 ====
{{Main|象形文字}}
 
[[File:Tssk.jpg|thumb|泰山封禅刻石,相传为李斯所书]]
从[[甲骨文]]到[[小篆]],汉字经历了从钜细靡遗描绘意象的方式往简化成容易纪录刻画的方向变迁,字形逐步脱离事物的具体形象。这一时期的汉字也称为古文字。{{efn|[[唐兰]]在《古文字学导论》一书中认为小篆也算作古文字。}}
=== 简化 ===
{{main|汉字简化}}[[File:KaishuOuyangxun.jpg|right|thumb|[[楷书|楷书]][[欧阳询|欧阳询]]的《[[九成宫醴泉铭]]》。]]
汉字结构複杂,异体字非常多。自古以来已经有许多的俗字,其中有一些是爲了书写简便,较之正字笔画减少的简俗字,但俗字多半是人民私下使用,正式的文书仍然是用正体字。
== 汉字的语文知识 ==
[[File:chineseprimer3.png|right|150px|thumb|摘录自1436年启蒙读物的汉字]]
{{Main|六书}}
{{multiple image
| caption3 = 象
}}
[[File:永.png|thumb|[[永字八法|「永」字八法]]]]
=== 构造原理 ===
=== 字形 ===
[[File:龟-bw.png|500px|thumb|right|「-{龟}-」字的[[笔画|笔画]]与笔顺]]
汉字有各种不同的书写方式,即有不同的字体;不同的字体,汉字的字体形状不一样。就算是同样的字体,也会因使用地区或使用者的不同而有字形上的差异。由于各地对[[字形]]的使用并没有统一,加之大陆地区使用“新字形”、日本使用“新字体”,便产生了许多差异。例如“刃”及“角”,在各地写法都不尽相同。又如“口”字,台湾官方规定最后一横要写得超过上面的横折露出来一点,其他地区的写法却是不出头的(注意右图“-{启}-”字的口部)。
=== 笔画最少与最多的汉字 ===
{{See[[File:汉字3.gif| 笔画缩略图|[https://baike.baidu.com/pic/%E6%B1%89%E5%AD%97/114240/0/8d5494eef01f3a291172ba799925bc315d607cca?fr=lemma&ct=single# aid=0&pic=8d5494eef01f3a291172ba799925bc315d607cca 原图链接]汉字: 笔画 最多的汉字}}]] 
最简单的汉字只有一[[笔画]],但却不止一个字:除了「一」字以外,「乙」、「〇」、「丶」、「丨」、「亅」、「丿」、「乀」、「乁」、「𠄌」、「𠃋」、「𠃉」、「𠃊」、「乚」等都是汉字,而且都有各自的读音。
=== 汉字文化圈 ===
{{main|汉字文化圈}}
汉字是承载文化的重要工具,目前留有大量用汉字书写的典籍。不同的[[方言]]、甚至[[语言|语言]]都使用汉字作为共同书写体系。在古代[[日本]]、[[朝鲜半岛]]、[[越南]]、[[琉球群岛]],以及位于[[婆罗洲]]的[[兰芳共和国]],汉字都曾是该国正式文书的唯一系统,因而汉字在历史上对文明的传播分享有著重要作用。
==== 日本 ====
{{main|日本汉字}}
汉字于公元3世纪经朝鲜半岛辗转传入日本。[[第二次世界大战|二战]]后日本开始限制汉字的数量和使用,颁布了《当用汉字表》及《人名用字表》等,其中简化了部分汉字(日本[[新字体]]),不过文学创作使用的汉字,并不在限制之列。日本除从中文中传入的汉字外,还[[和製汉字|创造和简化了一些汉字]],如「[[辻|-{辻}-]]」([[十字路口]])、「-{栃}-」、「-{峠}-」([[山道]])和「-{広}-」(广)、「-{転}-」(转)、「-{働}-」(劳动)等。
==== 朝鲜半岛 ====
{{main|朝鲜汉字}}
公元3世纪左右,汉字传入了[[朝鲜半岛]],朝鲜语/韩语曾经完全使用汉字来书写。相传[[薛聪 (新罗)|薛聪]]在当时发明了[[吏读]],把朝鲜语用同音或同义的汉字来表示。例如:「乙」字被用来表示韩语中的后缀「-l({{lang|ko|ᆯ}})」。由于有不少发音都没有对应的汉字,所以朝鲜半岛的人民又运用组字法,把两个或多个汉字合组成为一个新的吏读字。相传后来的[[契丹文]]就是受到吏读字的影响。此外尚有[[乡札]]、[[口诀 (朝鲜语)|口诀]]等以汉字表记朝鲜语的方法。
==== 越南 ====
{{main|喃字|儒字}}
公元1世纪汉字便传入了[[越南]],[[越南语|越南语]]也曾完全使用汉字做为书写用文字,并在汉字的基础上创造了[[喃字]],但是由于书写不便,汉字仍是主要的书写方式。
=== 汉字民俗 ===
中国许多民俗都与汉字有关,例如:
[[File:Hxkm zhongwen kanji.svg|100px|thumb|「学好孔孟」的[[合文]]]]
* 射虎:就是猜[[灯谜]],也叫打灯虎,与汉字有著密切关係。旧时的射虎大致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文人射虎,谜面深奥、谜格複杂多样、谜底多为[[四书五经|四书五经]]中的原句;一类是市井灯谜,谜面谜底均很通俗。射虎是[[元宵节|元宵节]]的一项重要活动。
=== 汉字艺术 ===
[[File:Liang's calligraphy.jpg|thumb|[[梁启超]]的书法作品]]
汉字独特优美的结构,书写的主要工具——毛笔有多样的表现力,因而产生了中文独特的造型艺术——[[书法|书法]]。而[[篆刻]]是和书法相关的艺术,用刀在石材上雕刻出篆字作为印章,尚有勒石、山壁题字等。
==== 字体 ====
=== 拉丁化 ===
{{Main|汉字拉丁化}}
自十九世纪中叶后,亚洲和西方都发佈了很多[[汉字拉丁化]]方案,如:
* [[威妥玛拼音]](1867年)
== 计算机处理 ==
{{main|中文信息处理}}
由于英文文字是由26个字母排列组合而成的文字,因此可以简化输入步骤;相比较之下汉字则不能如此,从字形上汉字虽然可以拆解成不同的部分,但是被分成的部首或偏旁数量过多,这样不但不能达到简化输入的目的,反而显得更为繁琐。于是从汉字字音上去考虑,汉字输入被分成少量的语音元素组合排列,反而可以达到简化输入的步骤。因为是语音输入对汉字的读音必须清楚,某些生僻字或不知道汉字发音的则会很困难,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汉字的输入。
=== 汉字编码 ===
[[File:Chinese character 龙 - Dragon-Syaoran.png|right|thumb|320px|汉字的基本字体:篆、隶、楷、行、草。本图还包括了书法和印刷的美术字体,前者如欧体、颜体,后者如宋体、黑体。]]
为进行信息交换,各汉字使用地区都制订了一系列汉字字符集标准。
==== 动态造字 ====
 
{{main|动态造字}}
随著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汉字的输入方式越来越多样化、速度越来越快,并且这项技术仍在不断提高。
== 繁简体汉字的比较 ==
{{Main|汉字简化争论}}
* [[繁体中文|繁体字]]:由中国自古承袭演变的文字,优点是单一字内含意深远,缺点则是笔画较多,标准写法的书体书写速度较慢。
* {{Cite book |author = 付鼓 |title = 《'''文鸣'''》 |location = 美国 |publisher = Smashwords |date = 2012-03-29 |page = 引言五 |ISBN = 9781476058153 |accessdate = 2012-05-13 |url = http://www.smashwords.com/books/view/146227 |language= zh |quote = 一,丨、丿、丶是基本的四个元音。}}
=== 外部链接 ==={{Wiktionary}}{{Commons|Chinese_characters|汉字}}{{Spoken Wikipedia-2|Zh-汉字01.ogg|Zh-汉字02.ogg|2005年|11月30日|国语}}
* [http://www.zdic.net/ 汉典]
* [https://web.archive.org/web/20100620163409/http://chineseetymology.org/ Chinese Etymology (中文字源)]:查所有汉字的古代[[书体]],如篆书、金文、甲骨文等字形。
*顾明栋:〈[http://www.nssd.org/articles/Article_Read.aspx?id=47975849 西方语言哲学理论是普适性的吗?——中西关于汉语汉字悬而未决的争论]〉。
=== 参见 ==={{Portal box|中国|语言学}}
* [[国字]]
* [[汉语]]
128,553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