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第二次国共内战

移除 1 位元組, 4 年前
第三阶段(1948年9月—1949年12月)
[[平津战役]](平津会战):1948年底,中共华北野战军杨成武部在新保安合围了傅作义国军精锐第三十五军,将其全歼。12月21日,东北野战军迅速南下,攻占咸水沽,切断平津国军海运的退路。1949年1月初,东北野战军完成了对北平,[[天津]]和 塘沽的分割包围。1月14日,东北野战军对天津发动总攻击,15日八时占领天津,俘虏守军司令 陈长捷。北平仅剩下傅作义守军20万人。傅作义经过第三方面 苏静, 邓宝珊等人与中共接触,达成了和平协议;1月22日,国军为北平免遭战火,出城接受中共整编。31日,中共占领华北重镇北平,而国军在华北仅剩下 太原一个据点。
三大战役是国军全面崩溃的决定性战役。三大战役前的两年多,国军损失的大部分都是杂牌部队或战力一般的部队,而精锐主力部队仅整74师被歼灭,其余主力部队保存完好。而三大战役后,国军的大部分精锐部队(如新一军, 新六军)等全军覆没,总兵力损失150万人。 淮海战役( 徐蚌会战)更是让国军划江而治的希望破灭, 江南地区已经全面暴露于中共大军之下。中华民国政府在大陆的统治到了全面崩溃的边缘;1月21日,中华民国总统 蒋中正宣布引退;副总统 [[ 李宗仁 ]] 依据 宪法行使代总统职责。李宗仁接任后,宣布与中共和谈。
==最终胜利==
46,162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