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中共中央中原局

增加 36 位元組, 4 年前
第三个中原局
中原局成立后,为挺进中原做了大量准备工作。中原局抽调了大批干部进行整顿,为随军南下开辟中原根据地作准备。同时,从各个方面大力培养和提高地方兵团的战斗力,着手组编新的野战军纵队。经过精心准备,刘邓大军克服重重困难,顺利突破了蒋介石认为可抵“四十万大军”的黄河天险,进入了大别山地区。
中原局携大军进入大别山后,乘敌空虚,迅速实施战略展开,以席卷之势横扫地方反动武装,发动群众创建了 [[ 大别山 ]] 根据地。1947年8月底,中原局及刘邓发出了《关于创建巩固的大别山根据地的指示》,针对创建大别山根据地作了一系列安排和部署。
在中原局和中原军区的领导下,大别山区展开了轰轰烈烈的分粮、分物和分田的斗争。经过艰苦的斗争,到10月底,33个县建立了民主政权,大别山根据地正式重新建立了起来。
1948年2月,为了发展中原战局,彻底粉碎国民党军的中原防御体系,中央决定刘邓野战军率主力转出大别山。5月,中原局机关进驻豫西宝丰县赵官营。随着形势的发展,中原局辖区范围越来越大。为加强中原局的领导,5月9日,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发出《关于改变华北、中原解放区的组织管辖境地及人选的决定》,确定凡陇海以南长江以北至川陕边区,均属中原解放区。中原局以邓小平为第一书记,陈毅为第二书记,邓子恢为第三书记,以 [[ 刘伯承 ]] 、邓小平、陈毅、邓子恢、李先念、 [[ 宋任穷 ]] [[ 粟裕 ]] [[ 李雪峰 ]] [[ 陈赓 ]] [[ 谢富治 ]] [[ 张际春 ]] [[ 刘子久 ]] 等12人为委员。下辖鄂豫、皖西、豫皖苏、豫西、桐柏、江汉、陕南等7个区党委。
中原局的领导加强后,领导中原军民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和以“三查三整”为主要内容的整党整军运动。与此同时,还开展了以建立人民政权、恢复和发展工商业、加强财经工作、建设地方武装、发展教育文化事业为主要内容的解放区建设工作。
764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