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谭鑫培

增加 776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人物生平==
10岁随父到北京,11岁入小金奎科班习武丑,后改武生及文武老生 。1863  1863 年出科。23岁搭三庆班,以演《神州擂》、《三岔口》、《白水滩》及"八大拿"等武生戏为主。曾傍程长庚演《青石山》马童,得"大老板"赏识,委以武行头。在《同光十三绝》画中,谭鑫培是唯一的武生演员。以老生享名剧坛则是光绪十年以后的事了。
1879年,光绪五年(己卯):谭鑫培首次赴沪。
谭鑫培与 [[ 孙彩珠 ]] 同赴沪。谭鑫培年三十五,隶金桂茶园,艺名 [[ 谭金福 ]] ,专演武生戏。   [[ 秦腔 ]] 方盛于上海,有 [[ 陈彩林 ]] 者实执牛耳。彩林本隶京中胜春班,班为某内监所蓄,彩林恃宠势,不赴其侍御之召,侍御衔之,遂飞章弹劾宦官不得私蓄梨园,班遂报散。彩林至上海,历金桂,倾倒一时。   谭不得志,明春回京,始蓄志研究皮簧剧,谭本充三庆班武行头,父唱老旦兼老生,其音左嗓,故称之谭叫天,非美名也。谭早年坐科于金奎班,文武昆乱,皆所兼习,出科后拜程长庚为师,但程为安徽人,而谭籍湖北黄陂,乡音不改。   及后成名,宗谭者反以湖广音咬字为正宗,而并误皮簧为黄陂者,可谓数典忘祖矣。(摘自《春申旧闻》:《谭鑫培五次莅沪》)<ref>[http://www.sohu.com/a/219598758_488999 谭鑫培生平之嗜好 ],搜狐网,2018-01-29</ref>
1879年9月4日,光绪五年(己卯)七月十八日:三庆班应史家胡同仁和王文恰公夒石宅堂会。
1884年,光绪十年(甲申):谭鑫培二次赴沪。
谭鑫培二赴沪演唱,艺名小叫天,大奎官同行,搭三庆茶园,后改丹桂。老生武生两门抱,时 [[ 孙菊仙 ]] 在沪,出演天仙。
1890年7月11日,光绪十六年(庚寅)五月廿五日:谭鑫培、 [[ 陈德霖 ]] [[ 孙秀华 ]] [[ 罗寿山 ]]同时以民籍学生的身份 入选升平署当差。<ref>[http://hbwh.wenming.cn/zt2019/opera2019/jjzs/201904/t20190416_5800128.html 谭鑫培:用优秀艺术引领市场的典范],武汉文明网,2019-04-16</ref>
谭鑫培、陈德霖、孙秀华、罗寿山四人,同时以民籍学生的身份入选升平署当差。<ref>[http://hbwh.wenming.cn/zt2019/opera2019/jjzs/201904/t20190416_5800128.html 谭鑫培:用优秀艺术引领市场的典范],武汉文明网,2019-04-16</ref> 1908年6月29日,光绪三十四年(戊申)六月初一日:光绪三十四年六月南海传差
南海传差。共时二十六刻十。
《万寿无疆》(二刻)
1909年,宣统元年(己酉),夏:谭鑫培首次在营业戏中贴演 [[ 《珠帘寨》 ]] 。<ref>[http://www.sohu.com/a/282187837_488999 “孙菊仙为李太白,谭鑫培当是杜甫” ],搜狐网,2018-12-16 </ref>
是年夏,谭鑫培于庆升园贴《珠帘寨》,此为谭氏入宫后首次在营业戏中贴演此剧。言菊朋闻讯急请假往观,仓促不及更换制服,恰遇学校监督亦在座中,遂得记大过一次。而菊朋浑不为意,只以得观《珠帘寨》为乐。
1909年3月3日,宣统元年(己酉)二月十二日:德宗与孝钦后双国孝除。<ref>[https://www.jfdaily.com/news/detail?id=67250 他被誉为京剧界的杜甫,今天我们如何纪念谭鑫培?],上观网,2017-10-05</ref>
德宗与孝钦后双国孝除,各戏园恢复营业戏。谭鑫培因家人弟子促请,勉力登台。 [[ 言菊朋 ]] 因之每演必至。
1910年,宣统二年(庚戌):谭鑫培三次赴沪。
1910年,宣统二年(庚戌):时慧宝搭春庆班及双庆班。
1910年至1917年,时慧宝搭入谭鑫培的春庆班及俞振亭所组的双庆班演出,主要剧目有:《马鞍山》、《鱼肠剑》、《乌龙院》、 [[ 《捉放曹》 ]] [[ 《朱砂痣》 ]] 等。
1910年4月12日,宣统二年(庚戌)三月初三日:1910年4月12日丹桂园演出,当日丹桂园由春庆班演出日场戏。
1912年,农历壬子年:谭鑫培四次赴沪。
谭鑫培四次赴沪,演于新新舞台,始以"伶界大王,内廷供奉"头衔与沪人相见,并正名为谭鑫培,而年已六十五矣。同行配角,有 [[ 金秀山 ]] [[ 孙怡云 ]] [[ 德珺如 ]] [[ 文荣寿 ]] [[ 慈瑞泉 ]] ,阵容之盛,煊赫一时,金秀山、德珺如均以票友下海,与 [[ 孙菊仙 ]] 合唱 [[ 《二进宫》 ]] ,向有"三羊开泰"之称(内行称票友羊毛)。 沪人以耳为目,不知轻重,而杨四立方出演丹桂,红极一时,杨本武丑兼唱老生,演《空城计》读"昭烈"为"罩笠";读"马谡言过其实"为"马谡年过七十"笑话不一而足,而沪人喜洒狗血,竟认杨四立为京朝南下,唯一老生;而视谭为瘟功。一日,杨贴《猪八戒盗魂铃》,学唱各种生、旦、净、末、丑兼四个台,沪人空巷往观。谭本擅武功,不甘示弱,次日亦贴《猪八戒盗魂铃》,沪人亦空巷而往。及唱,无学南北腔调,观者已渐哗矣。及登四个台,以年老失功,竟无法翻腾,而缘着桌脚子爬下。有小报界人刘束轩者,少年气盛,在包厢中大呼倒好。时许少卿为新新舞台主,亦恃势气盛,自后掴束轩颈。而风波轩起矣。次日小报界无不攻击谭鑫培,至于体无完肤,刘许亦相见公堂。谭大愤,不终约而北返,立誓不再至沪唱戏(按余叔岩亦曾立誓不至沪唱戏)。<ref>[https://new.qq.com/omn/20190329/20190329A0BXBA.html 晚近戏园往事:程长庚讲义气,谭鑫培大脾气,余叔岩禁偷戏],腾讯网,2017-04-01</ref>
沪人以耳为目,不知轻重,而杨四立方出演丹桂,红极一时,杨本武丑兼唱老生,演《空城计》读"昭烈"为"罩笠";读"马谡言过其实"为"马谡年过七十"笑话不一而足,而沪人喜洒狗血,竟认杨四立为京朝南下,唯一老生;而视谭为瘟功。一日,杨贴《猪八戒盗魂铃》,学唱各种生、旦、净、末、丑兼四个台,沪人空巷往观。 谭本擅武功,不甘示弱,次日亦贴《猪八戒盗魂铃》,沪人亦空巷而往。及唱,无学南北腔调,观者已渐哗矣。及登四个台,以年老失功,竟无法翻腾,而缘着桌脚子爬下。有小报界人刘束轩者,少年气盛,在包厢中大呼倒好。 时许少卿为新新舞台主,亦恃势气盛,自后掴束轩颈。而风波轩起矣。次日小报界无不攻击谭鑫培,至于体无完肤,刘许亦相见公堂。谭大愤,不终约而北返,立誓不再至沪唱戏(按余叔岩亦曾立誓不至沪唱戏)。<ref>[https://new.qq.com/omn/20190329/20190329A0BXBA.html 晚近戏园往事:程长庚讲义气,谭鑫培大脾气,余叔岩禁偷戏],腾讯网,2017-04-01</ref> 在沪期间, [[ 周信 ]] 芳曾向谭鑫培学 [[ 《御碑亭》 ]][[ 《打棍出箱》 ]] 等戏。
1912年,农历壬子年:周信芳入新新舞台剧场。
周信芳入上海新新舞台等剧场。与谭鑫培、 [[ 李吉瑞 ]] 、孙菊仙、金秀山、 [[ 冯子和 ]] [[ 江梦花 ]] 等名角同台演出,深受熏陶。
1912年,农历壬子年: [[ 梅兰芳 ]] 与谭鑫培首次同台演出。<ref>[https://www.sohu.com/a/348836328_777882 【往事】梅兰芳与谭鑫培 ],搜狐网,2019-10-22</ref>
梅兰芳第一次与谭鑫培同台演出,演出剧目《桑园寄子》。
1914年6月7日,农历甲寅年五月十四日:1914年6月7日庆升园演出,当日谭鑫培、 [ 黄润甫 ]] [[ 李顺亭 ]] [[ 刘春喜 ]] 在庆升园演 [[ 《骂曹》 ]]
1914年10月19日,农历甲寅年九月初一日:1914年10月19日文明园演出,当日谭鑫培、 [[ 何桂山 ]] [[ 李秀峰 ]] 在文明园合作《骂曹》。
1915年,农历乙卯年:谭鑫培五次赴沪。<ref>[https://www.360kuai.com/pc/95fd4676e199b4e1e?cota=3&kuai_so=1&sign=360_e39369d1&refer_scene=so_54 京剧从竞争比较中提高:谭鑫培的对手们],快资讯,2019-10-29</ref>
九亩地新舞台二次成立,亏损累累,其婿夏月润(新舞台老板)、 [[ 王又宸]](新舞台台柱)亲莅北平,跪求老爷子帮忙。谭鑫培始允南下,为第五次赴沪,演十天,首日 [[ 《空城计》 ]] ,末日《珠帘寨》。   票价楼上楼下一律五元,沪人始震动,倾市而出。新舞台上下二千一百十五座,座无空椅,立无隙地,而谭年已七十矣。时 [[ 杨四立 ]] 亦隶新舞台,唱倒第二,谭上演必误时,杨辄拉长马后,以延时间。   台下不知,以为杨好卖弄,则哄堂报以倒好,翌日演《南天门》,台下竟享以茶壶盖、铜板、桔子皮,杨至头破流血,然亦无法不唱也。<ref>[https://www.360kuai.com/pc/9ff7bca444fc8d06a?cota=3&kuai_so=1&sign=360_e39369d1&refer_scene=so_54 京剧名人谭鑫培,绝技前无古人],快资讯,2019-11-08 </ref>
谭前后来沪凡五次,京戏近百年琐记称为六次南下者误,因谭初次北返以后,未几即入内廷供奉,清制供奉赏四品白石顶戴,例不得出外演戏。庚子之乱,清后西狩,供奉伶人始有在外演戏以为糊口者;未几回銮,孙菊仙已逃沪,不敢返,而禁例亦稍破,则光绪二十六年以后事矣。故鑫培二十七年南下当为第二次,非第三次。
1917年4月14日,农历丁巳年闰二月廿五日:谭鑫培最后一次演出。<ref>[http://www.sohu.com/a/125547632_488999 小叫天的倒彩风潮],搜狐网,2017-02-06</ref>
北京官府为了欢迎广西督军 [[ 陆荣庭 ]] ,在金鱼胡同那家花园,设盛宴唱堂会,其时70岁高龄的谭鑫培衰弱多病,只好婉言辞却,不料,因此触犯了当局,便传出话来,如果不去,不但不释放他的孙子 [[ 谭霜]](曾因犯案在押),还要拉他去一起关押。并且,派了4名巡警上门,名为迎接,实则押送,谭便不得不勉强扶病而去,到场一看,戏码贴的是《洪羊洞》,又吃了一惊,因为,戏中他演的杨六郎是以死殉职的,而且他的师父 [[ 程长庚 ]] 生前最后唱的也是这一出戏,触景生情,便有大难临头的预感。   这一次演出实在不能唱全本,经再三请求,从"探病"一场唱起,他拼老命全力以赴,唱做一丝不苟,至终场,还是浑身抖擞,精彩纷呈,但是一到后台,就伏在桌子上,晕倒了。   据同台配演八贤王的 [[ 贾洪林 ]] 说:"我与老板一起演唱多年,从来未有见过像他这一次的神情异常,特别是双目炯炯发光,咄咄逼人,吓得我不敢正眼看他。"谭回家后,又气又累,病势日重,不久去世。<ref>[http://ent.sina.com.cn/j/2009-05-22/15012533219.shtml 最大京剧公园落户武汉 一代宗师谭鑫培魂归故里],新浪网,2009年05月22日</ref>
==艺术特色==
===演唱风格===
他还善于突破二二三、三三四的句法,运用衬字、虚字润腔,灵活地转变板眼,因而他的演唱玲珑活泼,变化多端,于平淡中见灵巧,并能细腻而鲜明地表现不同人物的感情。   如《卖马》中 [[ 秦琼 ]] 的抑郁感伤, [[ 《洪羊洞》 ]] [[ 杨廷昭 ]] 的凄怆沉痛,《战太平》中花云的激昂慷慨, [[ 《李陵碑》 ]] [[ 杨继业 ]] 的悲愤苍凉等,无不曲尽其妙。   他的念白,字斟句酌,清晰流畅, [[ 《空城计》 ]] 的"三报"、《八大锤》的"说书"等,都是他的精心杰作。
===身手敏捷===
谭鑫培早年曾演武生,武功根底坚实纯熟,身手矫健稳练,所以无论演靠把戏、箭衣戏或褶子戏,都能做到身段灵活洒脱,干净洗炼,在很多戏里还表现了独特的技巧,如 [[ 《四郎探母》 ]] 的"吊毛"、《战太平》的"虎跳"(一说"拨浪鼓")、《八大锤》的"断臂"、《李陵碑》的卸甲丢盔等,都有独到的功力;全本《琼林宴》的身段繁重,他演来却游刃有余,显示了他的腰腿功夫;《当锏卖马》中的耍锏、《翠屏山》的舞刀等也都有独到之处。
===艺术革新===
==代表剧目==
谭鑫培在艺术上文武昆乱不挡,能戏甚多,其中有代表性的剧目为:《空城计》、《当锏卖马》、《李陵碑》、《击鼓骂曹》、《捉放曹》、《洪羊洞》、《桑园寄子》、《四郎探母》、 [[ 《武家坡》 ]] 、《汾河湾》、《定军山》、《战太平》、《连营寨》、《南阳关》、《珠帘寨》、《打渔杀家》、《八大锤》、《琼林宴》、 [[ 《胭脂褶》 ]] 、《南天门》、《坐楼杀惜》、《清风亭》、《战宛城》、 [[ 《别母乱箭》 ]] 等。
==历史贡献==
谭鑫培 为京剧老生的表演艺术开拓了新的天地, 影响深远,在京剧史上起到了继往开来的作用。   半个多世纪以来,很多京剧老生都宗法于他,世称"谭派"。  谭鑫培以毕生的心血和精力,全面地继承和发展了民族传统的戏曲艺术,从他开始,老生艺术进一步规范 化、体系化了,基本稳定了京剧的格局;他在60余年的演剧生活中,上至宫廷王府,下至乡镇村野,占领过当 时中国各种样式的舞台,赢得了各种层次的观众。他创造的谭派艺术多方面地代表了我国戏曲的传统风范。   他出色地 传承了前辈 [[ 程长庚 ]] [[ 余三胜 ]] 等徽派、汉派的精华,文武兼擅,昆乱不挡,唱念做打全方位的发展,并且开"韵味派"之先河,使京剧逐渐趋入精美的境界。   他创始的谭派是流传最广、对后世影响最大、枝叶最为繁茂的一 个艺术流派,在京剧历史上,始终被认定为老生行当中的主流派。后来的 [[ 余叔岩 ]] [[ 马连良 ]] 、言菊朋、 [[ 杨宝森 ]] 等重要的老生流派,都是从谭派衍化出来的。
==弟子流派==
谭派的弟子很少,但私淑者极多,当时几乎"无生(老生)不学谭",传人分新老两派,老谭派代表人物是[[王又宸]],还有[[谭小培]](其子)、[[贾俊卿]]、[[孟小茹]]、[[罗小宝]]、[[贯大元]]、[[贾洪林]]等。言菊朋,余叔岩早期的表演,也严格遵循谭的路子。言、余在继承谭派的基础上创造了新的老生流派。 票界学谭者有红豆馆主、夏山楼主、王雨田、王君直、王庾生,乔荩臣、程君谋等,对谭派的研究皆有精深的造诣。后世众多演员受谭派影响极深。其孙[[谭富英]]的"新谭派"则基本上是"老谭派"的基础上有所发展。其他行当的演员如武生[[杨小楼]],旦行梅兰芳、[[王瑶卿]]等,也受其启发和影响颇大。 相比"四大名旦"的家传至今大都不过三代的历史,另一梨园世家--谭家却成为京剧史上的一个传奇。
表人物是王又宸,还有 自1863年 (其子)、贾俊卿、孟小茹、罗小宝、贯大元、贾洪林等。言菊朋,余叔岩早期的表演,也严格遵循 随父亲 的路子。言、余 志道 继承谭派的基础上创造了新的老生流派。票界学谭者有红豆馆主、夏山楼主、王雨田、王君直、王庾生,乔荩臣、程君谋等,对谭派的研究皆有精深的造诣。后世众多演员受谭派影响极深。其孙谭富英的京城" 新谭派"则基本上是"老谭派广和成" 搭班演戏算起,这个世所罕见 基础上有所发展。其他 艺术家族七代都从事同一戏种、同一 行当 ,且一脉相承,整个家族算下来共40多人从事京剧事业,堪称一部"浓缩 演员如武生杨小楼,旦行梅兰芳、王瑶卿等,也受其启发和影响颇大 中国京剧史"
相比"四大 梅兰芳之子、著 梅派表演艺术家[[梅葆玖]]说道 :" 的家传至今大都不过 谭鑫培先生是与我曾祖父[[梅巧玲]]同一时代、同光十 历史,另一梨园世家-- 人物。 家却成为京剧史上 鑫培先生念我曾祖父 一个传奇。自1863 交情,100 前,65岁的 谭鑫培 随父亲 就和19岁的梅兰芳唱《桑园寄子》,直到 志道在京城"广和成"搭班 鑫培最后的半年中还提携梅兰芳合作 戏算起,这个世所罕见 出《汾河湾》《四郎探母》等,给梅兰芳以后 艺术家族七代都从事同一戏种、同一行当,且一脉相承,整个家族算下来共40多人从事京剧事业,堪称一部"浓缩 成名奠定了极为重要 中国京剧史" 基础
梅兰芳之子、著名梅派表演艺术家梅葆玖说道 :"谭鑫培先生是与我曾祖父梅巧玲同一时代、同光十三学的人物。谭鑫培先生念我曾祖父的交情,100年前,65岁的谭鑫培就和19岁的梅兰芳唱《桑园寄子》,直到谭鑫培最后的半年中还提携梅兰芳合作演出《汾河湾》《四郎探母》等,给梅兰芳以后的成名奠定了极为重要的基础。 所以在某种意义上讲,没有谭鑫培就没有梅兰芳。以后我父亲又和谭富英先生有多次重要合作。谭梅两家的渊源正是中国京剧史的缩影,谭在先、梅在后,这是历史。 "
被尊为京剧界鼻祖的谭鑫培是其中的最杰出代表,所创唱法世称"谭派",行内有"无腔不学谭"之说。
谭鑫培的儿子谭小培不仅继承了全部家学,更培养了他的儿子谭富英。谭富英发展创新了"新谭派",后被誉为"四大须生"之一。谭派第五代 [[ 谭元寿 ]] 少年进入富连成科班,有扎实全面的功底,他将谭氏门风的精华体现无遗,并因主演现代京剧 [[ 《沙家浜》 ]] 而驰名全国。   谭元寿之子谭孝曾是北京京剧院谭派当家老生,他的儿子 [[ 谭正岩 ]] 是谭家第七代,刚30岁出头,其扮相、唱腔颇有谭富英遗风。值得一提的是,谭门七代既保留着谭门艺术中一脉相承的谭派精华,又结合各自的特色发展创新,使谭派艺术 始终葆有时代的活力。
"高祖创下谭派艺术不容易,我们顶着光环,责任感很强、社会压力也很大。"如今,谭家上下已把眼光转移到谭正岩身上,为他量体裁衣整理剧目。"日后,如果谭正岩生了儿子,我们也希望他能继承祖上基业。"谭孝曾说。
其弟子有 [[ 王月芳 ]] [[ 贾洪林 ]] [[ 刘喜春 ]] [[ 李鑫甫 ]] 、余叔岩5人。
==艺坛评价==
程长庚曾预言:"吾死后,鑫培必成大气候。"谭鑫培曾师事程长庚、余三胜,并向 [[ 张二奎 ]] [[ 卢胜奎 ]] [[ 王九龄 ]] 问艺,博采众长化为己有,终成一家,与 [[ 汪桂芬 ]] 、孙菊仙被誉为"新三鼎甲",并成为京剧史上第一个老生流派--谭派创始人。   光绪十六年五月二十五日,与孙秀华、陈德霖、罗寿山四人被选入升平署进宫承差,宫内艺名谭金培 。1917  1917 年5月10日上午8时病逝于京城宣内大街大外郎营1号寓所,享年71岁。   葬于戒台寺栗园庄墓地,界桩上刻"英秀堂"。今谭门已是七代梨园世家。
==人物写真==
<gallery mode="packed" heights="260">
File:Txp4.png|谭鑫培 [https://image.so.com/view?q=%E8%B0%AD%E9%91%AB%E5%9F%B9&src=tab_www&correct=%E8%B0%AD%E9%91%AB%E5%9F%B9&ancestor=list&cmsid=eac2f903c9c902b330ac203c14ac45db&cmran=0&cmras=0&cn=0&gn=0&kn=44&fsn=124&adstar=1&clw=266#id=d946fb88b829be3a181f4cc8f8b9d0a5&currsn=0&ps=81&pc=81 原圖鏈接][http://www.sohu.com/a/125547632_488999 来自搜狐网]
</gallery>
==精彩视频=={{#ev:youku|XMzQyMTA0Mzk4MA|640|center|<big>名家谈艺 老谭派之花 谭鑫培之子谭小培之唯一女弟子王则昭_夏</big>|frame}} {{#ev:youku|XMzgzOTI1NDA4OA|640|center|<big>10-0073谭鑫培唱段选</big>|frame}}{{#ev:youku|XMzIwMTY4NzcxNg|640|center|<big>[京剧]纪念谭鑫培诞辰170周年谭富英诞辰111周年京剧演唱会</big>|frame}}{{#ev:youku|XMzIxODI5Mzk3Mg|640|center|<big>纪念谭鑫培-谭富英【京剧名家名段演唱会】</big>|frame}}
==参考资料==
{{Reflist}}
[[Category: 戏剧演员]]
14,616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