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313
次編輯
變更
钱塘江
,创建页面,内容为“钱塘江,古称浙,全名“浙江”,又名“折江”、“之江”、“罗刹江”,一般浙江富阳段称为富春江,浙江下游杭州段称为…”
钱塘江,古称浙,全名“浙江”,又名“折江”、“之江”、“罗刹江”,一般浙江富阳段称为富春江,浙江下游杭州段称为钱塘江。钱塘江最早见名于《山海经》,因流经古钱塘县(今杭州)而得名,是吴越文化的主要发源地之一。
钱塘江是浙江省最大河流,是宋代两浙路的命名来源,也是明初浙江省成立时的省名来源。以北源新安江起算,河长588.73千米;以南源衢江上游马金溪起算,河长522.22千米。自源头起,流经今安徽省南部和浙江省,流域面积55058平方公里,经杭州湾注入东海。
钱塘江潮被誉为“天下第一潮”,是世界一大自然奇观,它是天体引力和地球自转的离心作用,加上杭州湾喇叭口的特殊地形所造成的特大涌潮。
== 河流源头 ==
最早提出钱塘江源头的是《汉书·地理志》,该书简略地提出浙江“水出丹阳黟县南蛮中”。《后汉书·地理志》又提出“浙江出歙县”。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肯定了汉书中的说法。此后人们一直把新安江上游作为钱塘江的源头。
20世纪30年代,地理工作者实地考察后,认为钱塘江发源于浙江、安徽、江西三省交界的开化县马金溪。[1]20世纪50年代,电力工业部上海水力发电设计院和浙江省水利厅勘测设计院联合组织的钱塘江查勘队,对钱塘江进行流域性的水利土地资源的查勘,确定了钱塘江源出于浙皖赣三省交界处的莲花尖。[1]1979年版的《辞海》有这样的记载:钱塘江,旧称浙江,浙江省最大河流,上游源出浙皖赣边境的莲花尖。20世纪70年代末,一些学者和新闻工作者再次组织了江源勘查,提出新的意见,认为钱塘江源头,应该在安徽省休宁县龙田乡境内的龙溪(即龙田河),即青芝埭尖。[1]
20世纪80年代,浙江省组织了一支科考队,对新安江进行了深入的实地考察,确定钱塘江正源是新安江,源头位于安徽省休宁县海拔l600多米的怀玉山主峰六股尖。入海口位置是浙江省海盐县的澉浦至对岸余姚市的西三闸一线,全长605公里。[1]
2010年9月,浙江省测绘与地理信息局发布了《浙江省测绘与地理信息局关于启用浙江省主要河流长度、流域面积、主要湖泊面积数据的公告》。在该公告中,钱塘江以北源新安江起算,河长588.73 公里;以南源衢江上游马金溪起算,河长522.22 公里。在行政管理、新闻传播、对外交流、教学等对社会公众有影响的活动中应当使用该数据。
== 流域概况 ==
'''气候'''
钱塘江流域邻近中国东南沿海,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平均温度17℃,天气干燥;夏季多东南风,气温高,光照强,空气湿润;春秋两季气旋活动频繁,冷暖变化大。春季及初夏多锋面雨,夏秋之际多台风,季风环流的方向与主要山脉走向基本正交,山脉起着阻滞北方寒流和台风的作用。年平均降水量1600mm,其中4—6月多雨,占50%,易发洪、涝灾害;7~9月占20%,旱灾频繁。河川径流年内、年际变化较大。如富春江芦茨埠站(控制面积31700平方公里)实测丰枯年径流之比为5:1。
'''文化渊源'''
钱塘江是吴越分野之地,其中杭州位于钱塘江南北两岸,可称“吴越并载之”。有相关证据表明,位于钱塘江南岸的杭州萧山,是吴越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吴越文化是钱塘江文化的根基和母体。吴越文化“海纳百川、兼容并蓄,聪慧机敏、灵动睿智,经世致用、务实求真,敢为人先、超越自我”的特征为钱塘江文化的发展打下深刻烙印。钱塘江文化先天秉承了吴越文化的气质。
== 航运状况 ==
钱塘江流域从事水运生产的就业人员有10多万人。2002年流径钱塘江水域的水运量为4214.1万吨,占杭州水运量的70.7%,大多属于区域内流转,其中由京杭运河通过三堡船闸流入量为407.4万吨,由钱塘江水域流径京杭运河的水运量为324.2万吨,出入萧绍内河的量为379.8万吨,出海运量为2.34万吨,截止2002年底,常年在钱塘江水域航行的船舶已达3928艘,计44.5万载重吨。
== 旅游开发 ==
钱塘江干支流开发历史悠久,沿河两岸许多名山、秀水、奇洞、古迹。辽阔的钱江流域被称为“黄金旅游带”。
“三江两岸”的三江指的是新安江、富春江、钱塘江。杭州“三江两岸”的主干流总长约231公里,沿线上游起于淳安千岛湖,下游止于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大江东新城。分布着孙权故里、桐君山、严东关、七里泷、东南湖等景区景点,龙门古镇、黄公望隐居地、芹川古村落、芦茨、桃花源等历史遗存和小镇。还有12座新城、28个城市综合体、8个工业园区、18个现代农业园区。
== 钱塘潮 ==
钱塘潮指发生在钱塘江流域,由于月球和太阳的引潮力作用,使海洋水面发生的周期性涨落的潮汐现象。钱塘江大潮是世界一大自然奇观,是天体引力和地球自转的离心作用,加上杭州湾喇叭口的特殊地形所造成的特大涌潮。2012年6月5日正是农历四月十六,钱塘江在月偏食作用下迎来新一轮大汛期,大潮再次爆发。[14]
每年农历八月十八,钱江涌潮最大。海潮来时,声如雷鸣,排山倒海,蔚为壮观.。“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这是北宋大诗人苏东坡咏赞钱塘秋潮的千古名句。[15]北宋诗人潘阆有一首诗写道:“长忆观潮,满郭人争江上望。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别来几向梦中看,梦觉尚心寒。”这首诗便是当年“弄潮”与“观潮”活动的真实写照。南宋词人周密《观潮》一文写道:“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最盛。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手持十幅大彩旗,争先鼓勇,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中,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以此夸能……”。
交叉潮距杭州湾55公里有一个叫大缺口的地方是观看十字交叉潮的绝佳地点。由于长期的泥沙淤积,在江中形成一沙洲,将从杭州湾传来的潮波分成两股,即东潮和南潮,两股潮头在绕过沙洲后,就交叉相抱,呈现出“海面雷霆聚,江心瀑布横”的壮观景象。一线潮是雾蒙蒙的江面出现一条白线,迅速西移,犹如“素练横江,漫漫平沙起白虹”。回头潮是从盐官逆流而上的潮水,将到达下一个观潮景点老盐仓。
最佳观潮地点在海宁市的盐官镇,观潮的最佳时间是每年农历的八月十五到八月十八。
钱塘江是浙江省最大河流,是宋代两浙路的命名来源,也是明初浙江省成立时的省名来源。以北源新安江起算,河长588.73千米;以南源衢江上游马金溪起算,河长522.22千米。自源头起,流经今安徽省南部和浙江省,流域面积55058平方公里,经杭州湾注入东海。
钱塘江潮被誉为“天下第一潮”,是世界一大自然奇观,它是天体引力和地球自转的离心作用,加上杭州湾喇叭口的特殊地形所造成的特大涌潮。
== 河流源头 ==
最早提出钱塘江源头的是《汉书·地理志》,该书简略地提出浙江“水出丹阳黟县南蛮中”。《后汉书·地理志》又提出“浙江出歙县”。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肯定了汉书中的说法。此后人们一直把新安江上游作为钱塘江的源头。
20世纪30年代,地理工作者实地考察后,认为钱塘江发源于浙江、安徽、江西三省交界的开化县马金溪。[1]20世纪50年代,电力工业部上海水力发电设计院和浙江省水利厅勘测设计院联合组织的钱塘江查勘队,对钱塘江进行流域性的水利土地资源的查勘,确定了钱塘江源出于浙皖赣三省交界处的莲花尖。[1]1979年版的《辞海》有这样的记载:钱塘江,旧称浙江,浙江省最大河流,上游源出浙皖赣边境的莲花尖。20世纪70年代末,一些学者和新闻工作者再次组织了江源勘查,提出新的意见,认为钱塘江源头,应该在安徽省休宁县龙田乡境内的龙溪(即龙田河),即青芝埭尖。[1]
20世纪80年代,浙江省组织了一支科考队,对新安江进行了深入的实地考察,确定钱塘江正源是新安江,源头位于安徽省休宁县海拔l600多米的怀玉山主峰六股尖。入海口位置是浙江省海盐县的澉浦至对岸余姚市的西三闸一线,全长605公里。[1]
2010年9月,浙江省测绘与地理信息局发布了《浙江省测绘与地理信息局关于启用浙江省主要河流长度、流域面积、主要湖泊面积数据的公告》。在该公告中,钱塘江以北源新安江起算,河长588.73 公里;以南源衢江上游马金溪起算,河长522.22 公里。在行政管理、新闻传播、对外交流、教学等对社会公众有影响的活动中应当使用该数据。
== 流域概况 ==
'''气候'''
钱塘江流域邻近中国东南沿海,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平均温度17℃,天气干燥;夏季多东南风,气温高,光照强,空气湿润;春秋两季气旋活动频繁,冷暖变化大。春季及初夏多锋面雨,夏秋之际多台风,季风环流的方向与主要山脉走向基本正交,山脉起着阻滞北方寒流和台风的作用。年平均降水量1600mm,其中4—6月多雨,占50%,易发洪、涝灾害;7~9月占20%,旱灾频繁。河川径流年内、年际变化较大。如富春江芦茨埠站(控制面积31700平方公里)实测丰枯年径流之比为5:1。
'''文化渊源'''
钱塘江是吴越分野之地,其中杭州位于钱塘江南北两岸,可称“吴越并载之”。有相关证据表明,位于钱塘江南岸的杭州萧山,是吴越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吴越文化是钱塘江文化的根基和母体。吴越文化“海纳百川、兼容并蓄,聪慧机敏、灵动睿智,经世致用、务实求真,敢为人先、超越自我”的特征为钱塘江文化的发展打下深刻烙印。钱塘江文化先天秉承了吴越文化的气质。
== 航运状况 ==
钱塘江流域从事水运生产的就业人员有10多万人。2002年流径钱塘江水域的水运量为4214.1万吨,占杭州水运量的70.7%,大多属于区域内流转,其中由京杭运河通过三堡船闸流入量为407.4万吨,由钱塘江水域流径京杭运河的水运量为324.2万吨,出入萧绍内河的量为379.8万吨,出海运量为2.34万吨,截止2002年底,常年在钱塘江水域航行的船舶已达3928艘,计44.5万载重吨。
== 旅游开发 ==
钱塘江干支流开发历史悠久,沿河两岸许多名山、秀水、奇洞、古迹。辽阔的钱江流域被称为“黄金旅游带”。
“三江两岸”的三江指的是新安江、富春江、钱塘江。杭州“三江两岸”的主干流总长约231公里,沿线上游起于淳安千岛湖,下游止于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大江东新城。分布着孙权故里、桐君山、严东关、七里泷、东南湖等景区景点,龙门古镇、黄公望隐居地、芹川古村落、芦茨、桃花源等历史遗存和小镇。还有12座新城、28个城市综合体、8个工业园区、18个现代农业园区。
== 钱塘潮 ==
钱塘潮指发生在钱塘江流域,由于月球和太阳的引潮力作用,使海洋水面发生的周期性涨落的潮汐现象。钱塘江大潮是世界一大自然奇观,是天体引力和地球自转的离心作用,加上杭州湾喇叭口的特殊地形所造成的特大涌潮。2012年6月5日正是农历四月十六,钱塘江在月偏食作用下迎来新一轮大汛期,大潮再次爆发。[14]
每年农历八月十八,钱江涌潮最大。海潮来时,声如雷鸣,排山倒海,蔚为壮观.。“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这是北宋大诗人苏东坡咏赞钱塘秋潮的千古名句。[15]北宋诗人潘阆有一首诗写道:“长忆观潮,满郭人争江上望。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别来几向梦中看,梦觉尚心寒。”这首诗便是当年“弄潮”与“观潮”活动的真实写照。南宋词人周密《观潮》一文写道:“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最盛。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手持十幅大彩旗,争先鼓勇,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中,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以此夸能……”。
交叉潮距杭州湾55公里有一个叫大缺口的地方是观看十字交叉潮的绝佳地点。由于长期的泥沙淤积,在江中形成一沙洲,将从杭州湾传来的潮波分成两股,即东潮和南潮,两股潮头在绕过沙洲后,就交叉相抱,呈现出“海面雷霆聚,江心瀑布横”的壮观景象。一线潮是雾蒙蒙的江面出现一条白线,迅速西移,犹如“素练横江,漫漫平沙起白虹”。回头潮是从盐官逆流而上的潮水,将到达下一个观潮景点老盐仓。
最佳观潮地点在海宁市的盐官镇,观潮的最佳时间是每年农历的八月十五到八月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