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管鲍之交

增加 556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管鲍之交.jpg|有框|右|[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418/4b3356fa5e1040468eec5a50fa7d89c6_th.jpeg 原图链接][http://www.sohu.com/a/134750129_649028 来自搜狐  的图片]]]
'''管鲍之交'''这个成语,起源于[[管仲]]和[[鲍叔牙]]之间深厚友谊的故事,最初见于《列子·力命》 <ref>列御寇[https://www.gushiwen.org/GuShiWen_f89f18d9b0.aspx 《古诗文网》列子·力命]</ref> ,“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此世称管鲍善交也。”管仲和鲍叔牙之间深厚的友情,已成为中国代代流传的佳话。在中国,人们常常用“管鲍之交“,来形容自己与好朋友之间彼此信任的关系。
==基本信息==
【语法】:偏正式;作宾语;含褒义
【例句】:[[西汉]]·[[司马迁]]《史记·管晏列传》 <ref>司马迁[http://wyw.5156edu.com/html/z4536m2195j1744.html 《在线文言文翻译网》史记·管晏列传]</ref> :“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近义词】:生死之交
===管仲===
春秋时齐国政治家。名夷吾,字仲,亦称管敬仲。 <ref>[http://www.360doc.com/content/17/0418/18/40064045_646623465.shtml 管仲(春秋时期齐国政治家)],《个人图书馆》网</ref> 据说他早年经营商业,后从事政治活动。在齐国公子小白(即齐桓公)与公子纠争夺君位的斗争中,管仲曾支持公子纠。小白取得君位后,不计前嫌,重用管仲;管仲亦辅佐齐桓公,施行改革。在政治上,他推行国、野分治的参国伍鄙之制,即由君主、二世卿分管齐国,并在国中设立各级军事组织,规定士、农、工、商各行其业;在经济上,实行租税改革,对井田“相地而衰征”(见先秦租税),并采取了若干有利于农业、手工业发展的政策。
===鲍叔牙===
齐桓公见鲍叔牙这么推崇管仲,就说:“那你明天带他来见我吧!”鲍叔牙笑了笑说:“您要得到有用的人才,必须恭恭敬敬以礼相待,怎么能随随便便召来呢?”于是,齐桓公选了一个好日子,亲自出城迎接管仲,并且请管仲坐在他的车上,一起进城。
管仲到了宫廷,急忙跪下向齐桓公谢罪。齐桓公亲自把管仲扶起来,虚心地向他请教富国强兵、建立霸业的方法。管仲讲得一清二楚。两人越谈越投机,一直谈三天三夜,真是相见恨晚。齐桓公接着就任命管仲为相。<ref>[https://www.sohu.com/a/245922646_173112 厚德,是一种远见] ,搜狐,2018-08-07</ref>
==古籍记载==
太史公说:我读管子的《牧民》、《山高》、《乘马》、《轻重》、《九府》,以及《晏子春秋》,他们说的都很详细。读过他们的书,想考察他们的事迹,所以编写了他们的传记。至于他们的书,世上大都能见到,因此不论述,只是论述他们的一些轶事。管仲是世人所说的贤臣,但[[孔子]]却小看他。莫非认为[[周朝]]的统治已经衰微,桓公既是贤君,而管仲不劝勉他实行王道,却辅佐他称霸吗?《孝经》说:“顺应并推广美德,匡正并补救恶行,因而君臣上下就能相亲相附。”这难道不是说的管仲吗?
当[[晏子]]伏在庄公尸体上哭吊他,并行完臣子的礼节之后才离开,这难道是所说的“见义不为就没有勇气”的人吗?至于他那些抗争劝阻的言论,触犯君主的面子,这便是《孝经》 <ref>[https://yuwen.chazidian.com/xiangxi-327679/ 孝经全文及翻译],查字典</ref> 所说的“当政就想到竭尽忠心,在野就考虑弥补过失”的人啊!
==视频==
249,081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