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萊特兄弟

增加 470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知名作品 = 发明飞机
}}
'''莱特兄弟'''(Wright Brothers)是美国著名的发明家 [1] <ref> 给人类插上“翅膀”的莱特兄弟 .人物网</ref> ,哥哥是'''威尔伯·莱特'''(Wilbur Wright,1867年4月16日—1912年5月12日),弟弟是'''奥维尔·莱特'''(Orville Wright,1871年8月19日—1948年1月30日)。
1903年12月17日,莱特兄弟首次试飞了完全受控、依靠自身动力、机身比空气重、持续滞空不落地的飞机,也就是世界上第一架飞机“[[飞行者一号]]”。 [2] <ref> 历史上的今天:莱特兄弟第一架飞机试飞成功 .网易.2016-12-17</ref>
飞机是历史上最伟大的发明之一,有人将它与电视和电脑并列为20世纪对人类影响最大的三大发明。
莱特兄弟首创了让飞机能受控飞行的飞行控制系统,从而为飞机的实用化奠定了基础,此项技术至今仍被应用在所有的飞机上。
莱特兄弟的伟大发明改变了人类的交通、经济、生产和日常生活,同时也改变了军事史。 [3] <ref> 莱特兄弟与飞机 人类飞天梦的开端 .科普中国.2015-10-28</ref>
== 人物生平 ==
1901年下半年莱特兄弟于制造了世界上第一个能对模型机翼进行准确试验的风洞,用两个多月时间使用风洞进行了 200 多次各种类型翼面试验,取得了一整套科学数据,并根据这些数据设计出飞机。
在反复进行滑翔试验中,莱特兄弟发现气压中心侧转的现象——弯曲的翼面气压中心并不总是像平翼面承受的气压中心一样往一个方向移动。这一重大发现与许多科技书籍的论点相违背——科学家们已经获得的关于大气对机翼压力的数据竟然有许多是不正确的 [4] <ref> 珍贵老照片记录航空先驱莱特兄弟首次飞行 .腾讯网</ref>
1902年9月19日,威尔伯-莱特和助手丹-泰特将这架1902年的滑翔机当风筝一样放飞。10月2日,在北卡罗来纳州的小鹰镇,莱特兄弟试飞滑翔机。左边的威尔伯扶住滑翔机的一端,奥维尔俯卧在飞机上,丹-泰特扶住飞机的另一端。10月10日,威尔伯-莱特驾驶着一架标准滑翔机从美国北卡罗来纳州小鹰镇基蒂霍克的一片沙丘上俯冲而下,飞机共飞行了36米,留空12秒。 10月24日,在2号山上,威尔伯驾驶着滑翔机向右转弯,滑翔机的右翼擦着地面飞过。
1905年的莱特滑翔机经过改装,飞行员可以坐着驾驶,且安装了一个乘客座位。图为1908年,在魔丘,经过改装的滑翔机准备飞行。
1908年9月17日,在弗吉尼亚州的梅尔堡,美国陆军通信兵匆忙前往飞机失事地点,寻找驾驶员奥维尔-莱特和中尉托马斯-塞尔弗里奇,后者是军队观察员,也是此次飞行的乘客。飞行在示范飞行中坠毁,托马斯中尉受伤身亡,这是军事飞机史上的首个死亡案例。这次事故导致奥维尔左腿骨折、断了四根肋骨。经过治疗与恢复,奥维尔又重新投入到他热爱的航空事业中。 [5] <ref> 人类首飞在莱特兄弟之前? .新华网.2013-05-22</ref>
1909年,威尔伯-莱特在纽约进行了33分钟的长途飞行。威尔伯从总督岛出发,飞约哈德森河,到达格兰特将军墓后返航。几十万纽约居民观看了此次飞行壮举。2月15日,法国波城,莱特兄弟和妹妹凯瑟琳-莱特一起。莱特小姐将尝试人生的第一次飞行。7月,在弗吉尼亚州的梅尔堡,奥维尔-莱特向美国军队进行展示飞行。莱特兄弟将滑翔机出售给美国陆军航空部。
莱特兄弟奖章以维尔伯·莱特和奥维尔·莱特两兄弟的姓氏命名,是为了纪念他们对航空事业作出的巨大贡献。莱特兄弟是美国飞机发明家,他们从小就怀有翱翔天空的理想,为了实现这一理想,他们一方面学习理论,一方面努力实践,进行了多次小型风洞试验和近千次飞行试验,终于在1903年设计、制成用内燃机作动力、木料作骨架、帆布作机翼的有人驾驶双翼飞机。同年12月17日,莱特兄弟驾驶自己制作的飞机试飞成功,虽然飞行时间不过59秒,距离只有260米,但作为世界上第一架动力飞机在航空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一页。莱特兄弟也因此被誉为飞机之父。
以莱特兄弟命名的奖还有美国航空航天学会设立的“莱特兄弟航空学讲座”(Wright Brothers Lectureship in Aeronautics)和英国皇家航空学会设立的“莱特兄弟纪念演讲”(Wibur and Orvile Wright memorial Lecture),这两项奖都是让获奖人发表航空学方面的演讲,通过这种方式对获奖人授予荣誉,同时也让与会者分享他的技术成果。莱特兄弟航空学讲座还颁发一枚奖章和一份奖状。 [6]<ref> 组图:莱特兄弟的飞机制造之旅 .腾讯网.2014-08-22</ref>
==參考來源==
 
 
 
 
 
 
[[Category:飛機設計師]]
[[Category:科學技術人物]]
628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