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辽东半岛

移除 87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海岸线总长约1500千米,其中濒临渤海的岸线600余千米,黄海的岸线800余千米。海岸性质,自英那河口经老铁山西角至长兴岛段为基岩港湾海岸,山丘临海,岬角突出,深水逼岸,岸线曲折,港湾众多;英那河口至鸭绿江口和辽河口至盖平角段为淤泥质平原海岸,沿岸低平,岸线平直,海涂广布;盖平角至长兴岛段为沙砾质海岸。
黄海沿岸,由老铁山西角至鸭绿江口,较大的自然港湾有 [[ 旅顺港 ]] [[ 塔河湾 ]] [[ 大连湾 ]] [[ 大窑湾 ]] [[ 小窑湾 ]] [[ 南海湾 ]] [[ 东海湾 ]] [[ 青堆子湾 ]] 等;近岸有岛屿约270余个,其中,位于半岛东南侧的 [[ 长山群岛 ]] ,为黄海的最大岛群,直接控制海域北部,成为半岛东南侧重要的前哨基地。
渤海沿岸,由老铁山西角至辽河口,较大的自然港湾有 [[ 营城子湾 ]] [[ 金州湾 ]] [[ 普兰店湾 ]] [[ 复州湾 ]] 等;有岛屿170余个,较大的有 [[ 长兴岛 ]] [[ 西中岛 ]] [[ 凤鸣岛 ]] [[ 交流岛 ]] 等。位于半岛西南侧的长兴岛面积约250平方千米,为中国长江口以北沿海最大岛屿。
辽东半岛东北与 [[ 长白山 ]] 脉毗连,中部为千山。大部为低山、丘陵,个别高峰海拔1000米以上(最高为步云山1131米)。沿海分布有海蚀阶地和冲积平原。地形破碎,河流短促,河谷狭窄。碧流河、大洋河等都独流入海,一般洪峰易消,不易成涝,偶有台风过境,可形成局部灾害。
大连市金州区以南的部分,称旅大半岛。附近的金州湾、大连湾为两个构造盆地,在最近地质时代曾下降,形成弯曲的海岸线,有旅顺、大连等良港,为中国北方少有的不冻港,是中国北部海运、渔业的重要基地。
折叠水文情况
辽东半岛上,河流分布密集,重要的河流有 [[ 大洋河 ]] [[ 英那河 ]] [[ 碧流河 ]] [[ 大沙河 ]] 等注入黄海, [[ 大清河 ]] [[ 熊岳河 ]] [[ 复州河 ]] 等注入渤海。
折叠土壤分布
辽东半岛棕壤大都发育在 [[ 花岗岩 ]] [[ 片麻岩 ]] [[ 千枚岩 ]] 之上,质地偏砂,土体疏松,除了棕壤外,还有滨海盐土、水稻土、草甸土和暗棕壤等。滨海盐土主要分布在东港、庄河等地的沿海地区,由盐渍淤泥发育而成。
滨海盐土虽已脱离潮汐和波浪的影响,但因其成土母质为海相沉积物,地下水又为海水,故土壤表层盐含量可达0.6~3.0%,经常出现白色盐霜,心土和底土中的盐分含量也很高,呈中性至微碱性反应。滨海盐土除存在强烈的积盐过程外,尚有较弱的生草过程和潜育过程,往往只生长一些稀疏的耐盐植物,如碱蓬、盐篙和芦苇等,有些地方则寸草不生。
冬、春季多北、西北风,夏季多南、东南风。5~8月沿海多雾,黄海沿岸年雾日30~40天,渤海沿岸为15~20天。渤海沿岸为不正规半日潮,黄海沿岸为正规半日潮。平均潮差由南向北增大,老铁山复州湾沿岸仅1~1.5米。辽河口附近为2~2.5米,鸭绿江口达4~4.5米。冬季沿岸结冰,辽河口和鸭绿江口冰情较重。
辽东半岛三面环拥着渤海、 [[ 渤海海峡 ]] [[ 黄海北部 ]] ,其漫长曲折的海岸线都是热带气旋可能登陆的地区。
折叠编辑本段自然资源
折叠水资源
辽东半岛主要河流有 [[ 大洋河 ]] [[ 碧流河 ]] [[ 英那河 ]] [[ 大清河 ]] [[ 复州河 ]] [[ 熊岳河 ]] 等。这些河流均属独流入海河流,多数流程短、坡度大、水流急、调蓄能力差。大洋河是该地区最大的河流,流域面积6174平方千米,多年平均径流量29.18亿立方米;碧流河流域面积2814平方千米,多年平均径流量9.39亿立方米;英那河流域面积914平方千米,多年平均径流量4.61亿立方米;复州河流域面积1628平方千米,多年平均径流量3.53亿立方米;大清河流域面积1482平方千米,多年平均径流量3.36亿立方米。
半岛多年平均水资源量88.05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86.13亿立方米,地下水15.36亿立方米,地表水与地下水重复水量13.44 亿立方米。
折叠港口资源
辽东湾较大港口有 [[ 营口 ]] [[ 丹东 ]] [[ 秦皇岛 ]] [[ 葫芦岛 ]] 。附近的 [[ 金州湾 ]] 、大连湾为两个构造盆地,在最近地质时代曾下降,形成弯曲的海岸线,有旅顺、大连等良港,为中国北方少有的不冻港,是中国北部海运、渔业的重要基地。百座岛屿,还有大连湾、旅顺口等良港。
折叠渔业资源
考古发现表明,至迟在距今40万年前先民们就在这片土地上繁衍、劳动、生息。进入新石器时代中期以来,辽东半岛农业开始出现,铜石并用时代是辽东半岛农业发展的第一个高峰期,这一时期渔业仍占有重要地位 ,制石、制玉、制陶等手工业均达到了史前最高水平。晚期青铜时代除制陶、制玉等技术外,各种生业和技术都达到了史前最高水平。
[[ 春秋战国 ]] 时, [[ 燕国 ]] 于此设 [[ 辽东郡 ]] [[ 秦汉 ]] 时期,中原汉文化全面系统地输入辽东半岛,使这一地区出现了繁荣的城市文明,开创了辽东半岛历史上第一个黄金发展期。数以千计的汉墓和数十座汉代古城与遗址被发现,说明了辽东半岛的汉化过程在汉代已经完成,基本实现了由土著东夷文化、秽貊文化向汉文化的重大转型。 隋唐后几经割据。
1115年,完颜阿骨打建立金朝,金朝统治者占领辽东半岛之后,在各族人民中强制推行猛安谋克制度以取代辽朝所实行的州县制,辽东半岛地区在金代几乎全部属于东京路的管辖范围之内。而今大连市金州区和普兰店市的部分地区,属于金代上京路遥领的曷苏馆路。
[[ 明朝 ]] ,统治者将辽东半岛归于辽东都指挥使的统辖之下,设立卫所进行管制 。随着辽东半岛上金、复诸卫的设立,形成了管理军事和民事的两套机构,管理军事的卫所隶属于辽东都司,管理民事的分守辽海东守道隶属于山东布政使司。洪武四年(1371年),明朝派"遣断事官吴立往宣诏,置辽东卫于得利赢城,以益为指挥同知 "。这是明朝在东北正式接收和承袭元朝辽阳行省统治权的开始 。由于大兴屯田,辽东的屯田迅速增加,至嘉靖中期,已经增至约二万九千一百五十八顷六十六亩之多。
明朝时期的辽东地区在行政区划上,一直属于山东行省的东北部,因此,在民政与司法监察上,辽东半岛地区接受着山东行省布、按二司的管理,山东布、按二司在辽东各自设有自己的派出机构,其管理体制在正统年间以后日趋正规化、系统化。
后金天命六年(1620年),后金攻下了辽东半岛的金、复、海、盖等七十余城,努尔哈赤进入辽东之后, 以温情主义的怀柔政策代替武力征服,实行"计丁授田"政策,通过"计丁授田"的实施,将满汉人丁都束缚在土地上,从事农业生产。天命十年(1625 年),努尔哈赤将大量辽东民众北迁,同时,将辽东土地编成拖克索,分给诸王及其下属的八旗官兵。在顺治迁都之前,清政府裁撤明代辽东半岛诸卫,实行府县制。
[[ 顺治 ]] 十年(1653年),清朝在今日的辽东半岛上,设置了 [[ 辽阳府 ]] ,领辽阳、海城二县 ,因明清战事的影响,辽东半岛汉民大量逃亡,所以辽东半岛人烟稀少,只设海城一县,后因招抚、鼓励垦荒等政策的实施,使辽东半岛人口日益增加,而逐步增设州县建制。
鸦片战争以后,英、法军先后多次侵犯辽东半岛及其附近海域。1860年6月,英海军舰队184艘舰船,载陆军1万余名,入侵大连湾,部分英军在 [[ 大孤山 ]] [[ 和尚岛 ]] [[ 青泥洼 ]] 等处登陆侵扰。光绪二十年(1894年),中日甲午海战爆发,辽东半岛成为列强侵略中国、互争利益的战场。
1894年日军2.4万余人在辽东半岛花园口登陆,并先后占领金州、大连,攻陷旅顺。另支日军渡鸭绿江,占 [[ 九连城 ]] [[ 安东]](今丹东)。1895年3月攻占旅大的日军发动了辽河攻势,先后占领 [[ 鞍山 ]] [[ 牛庄 ]] [[ 营口 ]] [[ 田庄台 ]] ,控制整个辽东半岛。清政府被迫于4月17日签订《马关条约》,辽东半岛沦为日本的殖民地。1897年,俄国舰队强占旅顺军港,成为其太平洋舰队的基地。
1904年的日俄战争,辽东半岛也是主要战场。8月下旬,日、俄军各出动16万人在辽阳地区展开激战,9月,日军攻占辽阳。日军另一部自6月下旬扫清旅顺外围据点,8~12月间向驻守旅顺要塞的俄军发起攻击,1905年1月俄军投降,9月5日,日俄签订《朴次茅斯和约》,历时1年半的日俄战争遂告结束。 1928年属辽宁省。
折叠金石滩
[[ 金石滩 ]] 国际旅游度假区,位于大连市区的东部,距老市区58公里,乘坐旅游快轨车52分钟。1992年正式建区,被评为国家旅游度假区。2000年成为全国首家AAAA级旅游度假区。金石滩在娱乐、餐饮、住宿等方面已市民化,让游人备感亲切。在黄金海岸,上千个防紫外线的沙滩凉亭、帐篷、阳伞全部由金石滩管委会统一管理,是大连地。区唯一没有个体经营的海滨浴场。
在普兰店区星台街道北,有连绵起伏的群山--巍霸山,茫茫峰间有环绕群山一周的古城,被称为吴姑城。山坳中有座古刹,被称为吴姑庙。有辽南地区保存最完整的寺院--清泉寺。这些古迹已有千年历史,是大连地区著名的风景旅游胜地。这古老的城垣原名为巍霸山城,始建于东汉,距今已有1900余年历史,是守卫北疆的军马屯兵之城,在隋唐时期,北方少数民族高句丽占据辽东时又加扩建,形成规模。之后历朝历代都曾驻兵于此,为古代北方重要的军事要塞。城取自然山势,依势构筑,山谷幽深,流泉不竭,安营扎寨于城中,进可攻,退可守。山城为巨大花岗岩石块垒砌,最高处9.4米,内壁高1.24米,顶宽3.29米,原东西城墙已倾倒,旧迹依然,其他地方保存完好。城内建有紫禁城、点将台、梳妆楼,烽火台、练兵场及饮马湾等,是北方少数民族与中原割据的重要山城之一。
传说唐太宗 [[ 李世民 ]] 率兵东征时,击败 [[ 高句丽 ]] ,曾屯兵于此。从出土的文物看,有绳纹红瓦陶片、环首铁刀、开元通宝古钱币以及大量的 [[ 魏晋 ]] 时期的花纹砖。考古研究表明,这些文物都有千年以上的历史。战国至魏晋,三四百年间战火不断,社会动荡,而巍霸山城在当时作为地方政权,管理周边地区,这对稳定辽东及对当地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发展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您可能感兴趣的内容[伟嘉矿产品]石英砂-现货供应-发货及时_石英砂滤料石英砂 找 「河北信哲」 详询:15032126188_石英砂滤料石英砂自产自销_全国销售_大量批发13273435988_石英砂价格专业石英砂价格-供应石英砂价格-最新价格石英砂价格_石英砂密度
10,593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