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隆中对

增加 263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隆中对.jpg|有框|右|[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112/f0c17e9b58224cc3a362c7f5c595842a_th.jpg 原图链接][http://www.sohu.com/a/124171152_570682 来自搜狐网 的图片]]]
'''《隆中对》'''选自陈寿《 [[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 ]] 》<ref>陈寿[https://so.gushiwen.org/guwen/bookv_4877.aspx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古诗文网</ref>。中国东汉末年, [[ 刘备 ]][[ 三顾茅庐 ]] 去襄阳隆中拜访诸葛亮时的谈话内容(促成三国鼎立的战略决策)。
公元207年冬至208年春,当时驻军新野的刘备在 [[ 徐庶 ]] 建议下,三次到襄阳隆中拜访 [[ 诸葛亮 ]] ,但直到第三次方得见。诸葛亮为刘备分析了天下形势提出先取荆州为家,再取益州成鼎足之势继而图取中原的战略构想。
诸葛亮在登上政治舞台之初,就以《隆中对》的方式为刘备描述出一个战略远景。这一千古名篇,许多人能够倒背如流,在中国古代的战略思想中,隆中对具有典范价值。此篇文章入选初中语文,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级(上册)<ref>[https://yuwen.chazidian.com/xiangxi-196436/ 初中语文课文《隆中对》],查字典语文网</ref>。
*'''作品典故''' : 三顾茅庐
*'''作者''' : [[ 陈寿]]
*'''内容''' : 刘备三顾茅庐去襄阳隆中拜访诸葛亮时的谈话内容
===隆中1对2===
亮3躬4耕陇亩,好5为《梁父吟》<ref>[http://blog.sina.com.cn/s/blog_15a3474930102x8r6.html 五丈原秋风一曲《梁父吟》 ——司马懿与诸葛亮的千古绝唱],山抹微云1969的博客,2017-08-29</ref>6。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7、乐毅8,时人莫之许9也。惟10博陵崔州平、颍川 [[ 徐庶 ]] 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11。
时先主12屯新野13。徐庶见先主,先主器14之,谓15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16愿见之17乎?"先主曰:“君与俱来18。”庶曰:“此人可就见19,不可屈致20也。将军宜枉21驾顾22之。”
由是先主遂23诣24亮,凡三往,乃见25。因屏26人曰:“汉室倾颓27,奸臣28窃命,主上蒙尘29。孤30不度德量力31,欲信32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33,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34计将安出35"
亮答曰:“自 [[ 董卓 ]] 已来36,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37。 [[ 曹操 ]] 比于38 [[ 袁绍 ]] ,则名微而众寡39。然操遂能克40绍,以弱为强者,非惟41天时,抑亦人谋42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43天子而令44诸侯45,此诚46不可与争锋47。 [[ 孙权 ]] 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48,贤能为之用49,此可以为援50而不可图51也。 [[ 荆州 ]] 北据汉、沔,利尽52南海,东连吴会,西通 [[ 巴蜀 ]] ,此用武之国53,而其主不能守,此殆54天所以55资56将军,将军岂有意乎57?益州险塞58,沃野千里,天府之土59, [[ 祖60 祖]]60 因61之以成帝业。 [[ 刘璋 ]] 暗弱62, [[ 张鲁 ]] 在北,民殷63国富而64不知存恤65,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66,信义67著68于四海,总揽69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 荆、益,保其岩阻70,西和诸戎71,南抚夷越72,外结好孙权,内73修74政理75;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76以向宛、洛77,将军身78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79,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80,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81,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先主曰:“善!”于是与亮情好日82密。 [[ 关羽 ]] [[ 张飞 ]] 等不悦83,先主解之84曰:“孤之85有孔明,犹86鱼之有水也。愿87诸君勿复言。”羽、飞乃止。[3]
==文章解析==
(5)好(hào):喜爱。为:唱。
(6)《梁父(fǔ)吟》:又作《 [[ 梁甫吟 ]] 》,古歌曲名。传说诸葛亮曾经写过一首《梁父吟》歌词。
(7)管仲:名夷吾,春秋时 [[ 齐桓公 ]] 的国相,帮助桓公建立霸业。
(8)乐(yuè)毅:战国时 [[ 燕昭王 ]] 的名将,曾率领燕、赵、韩、魏、楚五国兵攻齐,连陷七十余城。
(9)莫之许:就是“莫许之”。莫,没有人。之,代词,指诸葛亮“自比于管仲、乐毅”。许,承认同意。
(29)蒙尘:蒙受风尘,专指皇帝遭难出奔。
(29)东汉的京城本来在 [[ 洛阳 ]] ,董卓强迫 [[ 汉献帝 ]][[ 刘协 ]] 迁都到 [[ 陕西 ]][[ 长安 ]] ,曹操又强迫他迁都到河南 [[ 许昌 ]]
(30)孤:古代王侯的自称。这里是刘备自称。
(61)因:依靠,凭。
(62)刘璋暗弱: [[ 刘璋 ]] (当时的益州牧)昏庸懦弱。
(63)殷:兴旺富裕。
(65)存恤:爱抚、爱惜。恤:体恤、体谅。
(66)胄:后代。刘备是中山靖王 [[ 刘胜 ]] [[ 汉景帝 ]][[ 刘启 ]] 的儿子)的后代,所以称它“帝室之胄”。
(67)信义:信用道义。
===译文===
诸葛亮亲自在田地中耕种,喜爱吟唱《梁父吟》,他身高八尺,常常把自己和管仲、乐毅相比,当时人们都不承认这件事。只有博陵的 [[ 崔州平 ]] ,颍川(河南禹州)的徐庶与诸葛亮关系甚好,说确实是这样。
适逢先帝刘备驻扎在新野。徐庶拜见刘备,刘备很器重他,徐庶对刘备说:“诸葛孔明这个人,是人间卧伏着的龙啊,将军可愿意见他?”刘备说:“您和他一起来吧。”徐庶说:“这个人只能你去他那里拜访,不可以委屈他,召他上门来,将军你应该屈尊亲自去拜访他”。
因此先帝就去隆中拜访诸葛亮,总共去了三次,才见到诸葛亮。于是刘备叫旁边的人退下,说:“汉室的统治崩溃,奸邪的臣子盗用政令,皇上蒙受风尘遭难出奔。我不能衡量自己的德行能否服人,估计自己的力量能否胜任,想要为天下人伸张大义,然而我才智与谋略短浅,就因此失败,弄到今天这个局面。但是我的志向到现在还没有罢休,您认为该采取怎样的办法呢?”
诸葛亮回答道:“自董卓独掌大权以来,各地豪杰同时起兵,占据州、郡的人数不胜数。曹操与袁绍相比,声望少之又少,然而曹操最终之所以能打败袁绍,凭借弱小的力量战胜强大的原因,不仅依靠的是天时好,而且也是人的谋划得当。现在曹操已拥有百万大军,挟持皇帝来号令诸侯,这确实不能与他争强。 [[ 孙权 ]] 占据江东,已经历三世了,地势险要,民众归附,又任用了有才能的人,孙权这方面只可以把他作为外援,但是不可谋取他。荆州北靠汉水、沔水,一直到南海的物资都能得到,东面和吴郡、会稽郡相连,西边和巴郡、蜀郡相通,这是大家都要争夺的地方,但是它的主人却没有能力守住它,这大概是天拿它用来资助将军的,将军你可有占领它的意思呢?益州地势险要,有广阔肥沃的土地,自然条件优越,高祖凭借它建立了帝业。 [[ 刘璋 ]] 昏庸懦弱, [[ 张鲁 ]] 在北面占据汉中,那里人民殷实富裕,物产丰富,刘璋却不知道爱惜,有才能的人都渴望得到贤明的君主。将军既是皇室的后代,而且声望很高,闻名天下,广泛地罗致英雄,思慕贤才,如饥似渴,如果能占据荆、益两州,守住险要的地方,和西边的各个民族和好,又安抚南边的少数民族,对外联合孙权,对内革新政治;一旦天下形势发生了变化,就派一员上将率领荆州的军队直指中原一带,将军您亲自率领益州的军队从 [[ 秦川 ]] 出击,老百姓谁敢不用竹篮盛着饭食,用壶装着酒来欢迎将军您呢?如果真能这样做,那么称霸的事业就可以成功,汉室天下就可以复兴了。”
刘备说:“好!”从此与诸葛亮的关系一天天亲密起来。关羽、张飞等人不高兴了,刘备劝解他们说:“我有了 [[ 孔明 ]] ,就像鱼得到水一样。希望你们不要再说什么了。”关羽、张飞于是不再说什么了。
==写作背景==
东汉末年,宦官专权,朝政腐败,政治黑暗,民不聊生,阶级矛盾和统治阶级内部矛盾都极为尖锐,终于在公元184年爆发了全国规模的黄巾农民大起义。 [[ 黄巾 农民 起义 ]] 军失败后,地主阶级加重剥削农民,政治异常黑暗,地方豪强的武装割据一方,这就形成了长达十年之久的军阀混战。在割据混战的初期,曹操占据 [[ 兖州 ]] [[ 豫州 ]] (山东南部、河南),袁绍占据冀、青、并、幽四州( [[ 河北 ]] 省、 [[ 辽宁 ]] 省、 [[ 山东 ]] 省、 [[ 山西 ]] 省及 [[ 河南 ]] 省北部), [[ 刘表 ]] 占据荆州(湖北、湖南省), [[ 孙策 ]] 占据江东(长江下游), [[ 刘焉 ]] [[ 刘璋 ]] 父子占据益州(四川)。刘备先后依附 [[ 公孙瓒 ]] [[ 陶谦 ]] 、曹操、袁绍后来又到荆州投靠刘表,企图以“帝室之胄”的身份,用“恢复汉室”的名义,广揽人才,称雄天下。 公元207年, [[ 徐庶 ]] 把诸葛亮推荐给刘备。刘备前往隆中,三顾诸葛亮草庐之中,诸葛亮在自己的草屋里接待刘备,并分析了天下形势。后诸葛亮出山辅佐刘备。这篇《隆中对》就是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中对诸葛亮当时纵谈天下大事的一段记载。
==作品赏析==
《隆中对》就是写刘备前去拜访诸葛亮,请诸葛亮出山为他出谋划策。文章通过隆中对策,给读者塑造了诸葛亮这个具有远见卓识的 [[ 政治家 ]] 和军事家的形象。他善于审时度势,观察分析形势,善于透过现状,掌握全局,并能高瞻远瞩,推知未来。作者对诸葛亮这个人物形象的塑造,是逐步深入地完成的。
文章开头写他“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就颇耐寻味。“躬耕陇亩”,并不是简单地写他亲自耕作,而是着重说明他隐居于田野。于此读者可以想到,一个负有卓越才识的人而隐居不仕,必有重重忧事在心。而“好为《梁父吟》”,就正含蓄地揭示了这个问题。《梁父吟》,是古歌曲,是一首流传在齐鲁之间的感慨时事,忧伤战乱的歌曲。诸葛亮吟诵这首歌曲,在于借古抒怀,以表达他感伤乱世的思想感情和对军阀混战的不满。作者用一“好”字,说明他并非偶尔一吟,可见其感慨之深。“身长八尺”,是外貌描写。但从这堂堂仪表的外貌描写里,不仅为了显示人物的魁伟英俊,而且也在于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所以作者接着写他“每自比于管仲、乐毅”<ref>[http://www.qulishi.com/news/201709/247098.html 乐毅到底是谁?为何诸葛亮都要自比管仲乐毅?],趣历史,2017-09-03</ref>,这就更看出他不同于芸芸众生。
[[ 管仲 ]] ,是 [[ 春秋时期 ]] 辅佐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ref>[http://www.sohu.com/a/292580135_99944559 【走进齐文化】九合诸侯,一匡天下] ,搜狐,2019-01-31</ref>,成就霸业的显赫一时的豪杰。乐毅,是战国时期 [[ 燕昭王 ]] 的国相,曾率五国之师伐齐,拿下齐国七十余城,迫使齐王狼狈出奔的英雄。诸葛亮“自比于”他们,说明他和他们一样胸怀大志,决非庸人一流。对诸葛亮的自许,客观上也有不同的反响,对此作者也着意作了交代。“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这里说的“时人”,自然是指当时社会上的一般人。他们“莫之许”,并不说明他才能低下,平生无大志,恰恰说明他深沉的性格特征,说明他不是那种夸夸其谈,锋芒毕露的人,而是一个声闻不彰,谨慎从事的人。因而不被“时人”真切了解,那是很自然的事。至于了解他的,与他“友善”的 [[ 崔州平 ]] 和徐庶,则完全承认诸葛亮的自许是符合实际的,决非妄自尊大。接着写徐庶向刘备推荐他,更见出他的神采非凡。徐庶说:“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他用“卧龙”一语,对诸葛亮作了崇高而又形象的评价。在封建时代,“龙”是被神化了的四灵之长,用“龙”来比喻诸葛亮,在当时可算是最高不过的评价了。然而又用一个“卧”字,说明他虽有卓绝的才干,却是英雄无用武之地。这又与文章的首句“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作了有机地呼应。“思贤若渴”的刘备听得有这样一个“卧龙”式的人物,自然是求之心切了。于是便脱口说出“与君俱来”。可是他并不了解诸葛亮决不奉迎以求闻达的为人,所以徐庶接着说:“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这不仅把诸葛亮那种决不屈身俯就的品质和至高无上的尊严写了出来,而且也为刘备屈身亲往隆中求见诸葛亮作了铺垫,制造了气氛。刘备屈驾求见诸葛亮,“凡三往,乃见。”这既是对刘备是否真诚求贤下士的观察和考验,同时也是对诸葛亮自许甚高,决不轻易结交出仕的再次揭示。刘备“凡三往”求见诸葛亮,这就完全可以证明刘备的求贤下士是出自真心诚意,诸葛亮这才同他相见。刘备“三往”,旨在讨计问策,以成就大业。问策之前,刘备先“屏”去左右人等,这就进一步说明,他们虽然只是初次相见,但决非一般的往来酬酢,弄得如此机密,想必有大事相商。事实也正是这样。刘备“屏”去左右之后,首先从“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的天下政治形势说起,表露他对汉室江山倾颓,皇帝遭到挟持的深切忧伤,以及对奸臣(主要指曹操)窃取政柄的强烈不满。接着又以十分谦逊的口吻和坚定的态度述说了自己“兴汉除奸”,“欲信大义于天下”的平生抱负。最后诚挚恳切地提出咨询,向诸葛亮求教,从而引出诸葛亮的对策。诸葛亮对策,是本文的重点,也是集中刻画诸葛亮这个卓越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形象的重点。
陈寿(233年~297年)字承祚,西晋史学家,“二十四史”<ref>[http://www.360doc.com/content/17/0213/14/323896_628676650.shtml 二十四史都有哪些历史],个人图书馆,2017-02-13</ref>中《三国志》的作者。他小时候好学,师事同郡学者谯周,在蜀汉时曾任卫将军主簿、东观秘书郎、观阁令史、散骑黄门侍郎等职。当时,宦官黄皓专权,大臣都曲意附从。
[[ 陈寿 ]] 因为不肯屈从 [[ 黄皓 ]] ,所以屡遭遣黜。入晋以后,历任著作郎、长平太守、治书待御史等职。280年,晋灭东吴,结束了分裂局面。陈寿当时四十八岁,开始撰写并《三国志》。历经10年艰辛,陈寿完成了流传千古的历史巨著《三国志》。《三国志》是一部纪传体三国史,书中有440名三国历史人物的传记,全书共65卷,36.7万字,完整地记叙了自汉末至晋初近百年间中国由分裂走向统一的历史全貌。
==战略思想==
三国的管理思想,首先值得总结的是战略。魏、蜀、吴三方,在战略思想上各有独到之处。作为继春秋战国之后中国的第二个历史大动荡时期,纵横捭阖的你争我夺,翻云覆雨的联盟拆解,变化莫测的战略重组,战乱蹂躏下的民生困顿,似乎进入了历史的轮回。与春秋战国不同的是,两汉帝国的参照系和汉代社会形成的独特背景,使三国的战略不同于先秦而有了质的提升。如果说,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政治思想乃至社会思想的根基。
那么,汉晋之间的群雄纷争,则孕育了战略思想的空前进展。此后中国历史上的战略构思和设计,基本上再未能超出三国的模式和框架。《三国演义》作为小说的名气,与三国时期的谋略思想发达紧密相关。满族兴起创建后金政权时,远离中原,文化不足,就以《三国演义》作为治国打仗的教材,竟然屡获奇效。所谓“少不读《水浒》,老不读《三国》”<ref>[http://news.ifeng.com/history/3/wenhua/200804/0426_2667_509827.shtml 为什么有少不读《 [[ 水浒 ]] 》老不读《三国》之说?],凤凰资讯,2008-04-26</ref>云云,正是民间口碑对它们的定位。今天,由小说回归史实,考察这一时期的战略思想,或许是一件有意思的工作。探讨三国战略对世道人心的影响,挖掘三国战略的文化积淀及其在国人竞争行为中的观念濡染,推究本土战略思想的历史渊源,则可能更有意义。
诸葛亮的管理思想,首先体现在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的“隆中对”战略构思上。他在登上政治舞台之初,就以“隆中对”的方式为刘备描述出一个战略远景。这一古文名篇,许多人能够倒背如流。在中国古代的战略思想中,“隆中对”具有典范价值。
诸葛亮为刘备描绘的战略使命,是顺着刘备“欲信大义于天下”的兴复汉室旗号,寄托重建统一王朝的理想;能够看得见的愿景,是“跨有荆益”造成鼎立之势;攻守策略,是利用刘表的见识浅薄和魄力不足,先取“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的荆州,占据“用武之国”的地利;再取“沃野千里,天府之土”的益州作为后盾,呼应四战之地的荆州;面对北方拥有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诚不可与争锋”的曹操,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的孙权,内修政理,外结孙权,待机而起,以 [[ 宛洛 ]] 为主攻方向,以秦川为侧翼呼应,进取天下。这一设想如果完全实现,确实可以做到“霸业可成,汉室可兴”。所以,这一构思打动了刘备。
任何战略,都离不开对自身实力和所处情境的分析论证。战略研究中各种模型,不外是提供一个分析框架而已。“隆中对”在事实论证上,对大局的判断是符合实际的。曹操已经成为当时最大的势力而不可主动对抗,东吴已经有了稳固的基础只能结盟,只有 [[ 长江 ]] 中上游的 [[ 荆州 ]] 益州由于 [[ 刘表 ]] [[ 刘璋 ]] 的短见和失策能够为刘备提供可乘之机,这一分析正是“隆中对”能够成立的关键。即便当代人用SWOT法来套,多数也超不过诸葛亮的水平,这正是“隆中对”的过人之处。但是也要看到,在战略分析层面,“隆中对”在实力和使命的关系上打了马虎眼,在关羽丢失荆州之后,“隆中对”的战略构想也随之化为泡影。而“隆中对”的缺陷,恰恰彰显了诸葛亮的伟大。
==伟人评价==
[[ 毛泽东 ]] 为何认为诸葛亮必败<ref>[http://history.people.com.cn/n1/2017/0214/c372327-29080531.html 毛泽东评点《隆中对》:诸葛亮战略失误在何处?],人民网,2007-02-14</ref>:始误于隆中对,千里之遥而二分兵力。其终则关羽、刘备、诸葛亮三分兵力,安得不败。”毛泽东之所以说诸葛亮“其始误于隆中对”,是因为诸葛亮在“隆中对”中提到了“待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兵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以出秦川,百姓有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乍一看,荆州、益州两路出击是一个颇有诱惑性的方案。但毛泽东却很清楚,荆州离益州千里之遥,两地分兵的做法必然让刘备军团更加失去兵力上的优势。“隆中对”实施的结果便是, [[ 关羽 ]] 所镇守的荆州被孙权军团偷袭得手,而且关羽父子也命丧孙权手中。可以说,蜀汉衰亡的祸根在于“隆中对”。
128,173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