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杜弢

移除 5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天下大亂,及於我們這裡,我們一群人只有離開,到了荊州。我們遭人唾棄,無以為生,大半的人死了,活著的也極其艱辛,這是您知道的。我們這些流民與當地的居民矛盾很多,難以久處。樂鄉流民起事,我與您聯手平定,只怕不能持久,力量也嫌不足。我們到了湘中,為求生存,只有團結,藉以自衛,等天下稍為安定,再向您及官府請降。這時山簡鎮守夏口,山公體察下情,度量寬宏,在眾多猜忌疑惑之中,接納了我們,若不是山公見識高遠,怎能做到!我們來自西邊的人受此厚恩,得以除去罪嫌,如蒙再生之德。山公去世,這事突然中止,我們深感憾恨。我想派滕、張兩位使者向主上說明我們起事的原委,但恐怕貪功求名的人在主上面前搬弄是非,為了彰顯我的叛逆之罪,把我的使者公然處死,所以,我還是沒有派遣。這時,甘卓、陶侃的大軍突然來攻,水陸十萬,旌旗遮蔽山野,舟艦布滿大江,非常威風,但我們並不懼怕。春秋時,晉文公講信義,諸侯聽命,陶侃一面宣布赦書,一面率軍進攻,這像是遵奉朝廷,表率海內嗎?逼迫行義之人成了叛逆之徒,對於善良百姓責以不赦之罪,這是正確的做法嗎?驅迫這些烏合之眾,想同這些必死的人決一勝負,決不是高明的策略。我的本心,坦坦蕩蕩,神明可鑑,也是您知道的。您不會寧願寃枉忠良,不向主上說明吧!
昔日虞卿不以大國相位為榮,而與魏齊共安危;司馬遷為了李陵,受殘刑而無悔。您在湖南此地,享譽極高,理應進而為國家謀平難的方略,退而為朋友申改過的真誠,在您做來,大有餘裕。深切盼望,借您的威名,把我的這封信呈送主上,也請主上派人前來,我得以披露肝膽,加以說明,一無保留,若仍遭譴責,身死無恨。我想您必將思及國法,請您讓我立功贖罪,我必率領徒眾,充做前鋒,迎回先帝,擊敗胡人,就是戰死沙場,猶若獲得重生。如蒙恩允,我當先掃清動亂,再光復中原;只要給我一年的補給,令我向西進攻,必能平定蜀地李雄,恢復《[[禹貢]]》<ref>[ https://ctext.org/shang-shu/tribute-of-yu/zh 《尚書 > 夏書 > 禹貢》]</ref>所載舊壤,以我微小的功勞,贖我背叛的過錯,讓地方安定,百姓安居,為昔日的滋擾,向鄰邦謝罪。這就是今天我想要做的,敬請鑒察,亦請卓裁。
我只是一個遠地的書生,論出身、資歷與您相去甚遠,實在沒有足夠的情誼請您施以援手。我只是把我的真心誠意展顯出來,此地的山川知我忠順,地方也不再有伐叛的戰鬥,您在本地聲望更高,而我們流民也可以活命,應該是很有意義啊!十幾萬人,不再時時思及攻戰之事,就可以致力於生產,享受豐收的喜悅。衡山、長江、湘水,都在身旁,若我所說不實,必受天譴,梁州、益州都將遭殃,不只是惟我一家而已。
杜弢是四川的秀才,名聲很好,學識亦豐,能力又強。過去曾經帶領流民,來到我所統治的轄地,他的心志貞堅,我很了解。蜀人在樂鄉起事,杜弢拿出自己的家財,招募義勇,歃血為盟,慷慨激昂。樂鄉之事平定,其地殘破,杜弢東下湘中,與鄉人相遇,因其名望,推為共主。追究此事並非出於杜弢本心,然而此後湘中一帶混戰不已,不能說不是杜弢的罪過。看今天杜弢的上書,可以見到他的真心誠意。東漢之初,朱鮪自以為受忌於劉秀,劉秀以黃河為誓,朱鮪受到感動,投歸劉秀,盡力報效,終於封侯,這就是恕人之過,錄人之功。我深深覺得,今天國難當頭,應該高處著眼,大處著想,昔日齊侯赦了射他的人,晉侯驍了斫他袖子的人,得到兩人的報效,兩侯做為,後人稱贊。何況杜弢沒有犯過這樣的罪愆,而又真心誠意為國效命!我以為可以派出使臣宣揚聖旨,這樣的話,上天必有彩霞顯示,百姓亦將受到恩澤,江左地區必能安枕無憂!
[[司馬睿]],或者說[[王導]],何以聽信[[應詹]]的建議,赦了杜弢,且命為巴東將軍?當然與應詹此人聲望有關。應詹是怎樣的人物?我們看看《晉書》本傳的記載。應詹祖父是應璩,父親早死,祖母撫養長大,十幾歲時,祖母又死了,家中很富有,應詹就請族人共居,就像親人一樣,人家對他的處事方式很是訝異。年長後,頗有名氣,以個性安和寬宏,態度優雅,學識、文章均佳,為人稱美。有人說:這個人就是「君子」(君子哉若人)。
鎮南大將軍劉弘是他的舅公,很欣賞他,說他「器識弘深」,任為長史,委以軍政,他也表現不凡;劉弘在漢南的卓越治績,應詹有其貢獻。王澄為荊州刺史,任他為南平太守,深得民心,當時天下大亂,南平安定無擾。〈本傳〉記載了百姓對他的歌頌,由於是出自百姓,我就直抄原文,不作改寫:「亂離既普,殆為灰朽。僥倖之運,賴玆應后。歲寒不凋,孤境獨守。拯我塗炭,惠降丘阜。潤同江海,恩猶父母。」我讀此歌,想起了河南地方父老感悅祖逖的盡心照顧,所唱的歌:「幸哉遺黎免俘虜,三辰既朗遇慈父。玄酒忘勞甘瓠脯,何以詠恩歌且舞。(我們何其幸運,不曾胡人俘虜。天意托佑於您,好比慈愛父母。謹設濁酒蔬肴,聊洗終歲勞苦。獻上心中感恩,唯有唱歌跳舞。)」見《[[晉書.祖逖傳]]》。我們可以說,地方長官苦民所苦,盡心盡力,百姓必有回饋的表示,也是史家眼中珍貴的材料。
61,203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