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宋武帝

大小無變化,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刘裕于义熙七年(411年)班师回到建康,受[[太尉]]、[[中书]]监职位。次年(412年)四月,朝廷以[[刘毅]]为[[荆州]]刺史。此时,刘毅还割据着[[豫州]]、[[江州]],[[都督]]荆宁秦雍四州及司州之河东[[河南]]广平、[[扬州]]之义城四郡诸军事,雄兵一方,其弟[[刘藩]]同时还占据着[[兖州]],势力范围包括长江中上游的大部分地区。而刘毅自以能力不亚于刘裕,甚不服在刘裕以下,他表面上拥戴刘裕,内心却极度妒恨,刘裕虽每每以宽柔随顺他,但刘毅骄纵跋扈越加严重 ,多次阻扰刘裕推行政令和布置人事。并打算扩充自己势力,伺机打垮刘裕。 他亦得朝中有名望人士归心交结,故此迁镇荆州时就将大部分豫州府属及江州的军队都带去荆州,到任后又重新调度荆州郡县首长,更以患病为由请堂弟刘藩去做他副手。刘裕知其有异心,于是假意答允其请求。但就乘刘藩自兖州治所[[广陵]]入朝时就指称他与谢混图谋不轨,便奏报朝廷,将二人赐死。
接着刘裕就亲自率军自建康出发讨伐刘毅。他命[[王弘]]、[[王镇恶]]、[[蒯恩]]等率兵进至豫章口,包抄[[江陵]],切断[[刘毅]]援兵的进军之路,并在江津烧毁舟船而向前挺进。刘毅部下参军[[朱显之]]与刘裕前锋大将王镇恶相遇,率领所属一千人奔赴江陵保护刘毅。王镇恶等攻克江陵外城,刘毅固守内城,精锐士卒尚有数千人,两军一直战至太阳西斜。王镇恶将刘裕招抚城内士兵和百姓的书信送进城内,以示众人。刘毅恼怒,径直烧毁书信,一面督促自己亲信的援军到来,一面督促士卒死战。众军知道刘裕已到,无不失去斗志。天色已暮,刘裕命王镇恶焚烧四周城门,齐力攻打,刘毅部众便纷纷逃散。刘毅从北门出城单骑而逃,在离江陵二十里处的[[牛牧寺]]自缢身亡 <ref>[http://www.guoxuedashi.com/a/297r/6275x.html 《晋书》 列传第五十五:刘裕自率众讨毅,命王弘、王镇恶、蒯恩等率军至豫章口,于江津燔舟而进。毅参军硃显之逢镇恶,以所统千人赴毅。镇恶等攻陷外城,毅守内城,精锐尚数千人,战至日昃,镇恶以裕书示城内,毅怒,不发书而焚之。毅冀有外救,督士卒力战。众知裕至,莫有斗心。既暮,镇恶焚诸门,齐力攻之,毅众乃散,毅自北门单骑而走,去江陵二十里而缢。],国学大师</ref>
刘裕随后率军攻克江陵,诛杀了刘毅的亲信[[郗僧施]],随后又逐步消灭了刘毅的残余势力,吞并豫、江二州。刘裕到江陵后,鉴于江州、荆州凋敝残破,法令残缺不全,百姓疲惫匮乏,为赋税劳役所困,难以为生。下令减免税役,并推广到全国,同时对未作军用的州郡县的屯田、池塘、边塞之税,一律免除。对于那些原来因战争需要被征发的奴隶也一律放还。
永初三年(422年),刘裕计划出征北魏,但因患病而作罢。 期间,他曾短暂病愈。但至五月,刘裕再次病重,遗命司空徐羡之、尚书仆射傅亮、领军将军谢晦及护军将军檀道济四人为顾命大臣,辅助太子刘义符。
五月癸亥日(6月26日),刘裕在西殿崩逝,享年六十岁。七月,葬于丹阳建康县蒋山的初宁陵,庙号高祖,谥号武皇帝 <ref>[http://www.guoxuedashi.com/a/203b/3625t.html 《宋书》 卷三本纪第三 武帝下:癸亥,上崩于西殿,时年六十。秋七月己酉,葬丹阳建康县蒋山初宁陵。],国学大师</ref>
==为政举措==
====中央集权====
刘裕称帝后,致力于削弱强藩,他限制了荆州州府置将和官吏数额,前者不可多于二千人,后者亦不可多于一万人;另其他州府置将及官吏数亦不分别不得多于五百人及五千人。为防止权臣拥兵,他特别下诏命不得再别置军府,宰相领扬州刺史的话可置一千兵。而凡大臣外任要职要需军队防卫,或要出兵讨伐,一律配以朝廷军队,事情完结后军队都需交回朝廷。另刘裕为防外戚乱政,下令有幼主的话都委事宰相,不需太后临朝 <ref>[http://www.guoxue.com/shibu/24shi/songsu/sons_003.htm  南朝梁·沈约《宋书· 本纪第三·武帝下》:又为手诏曰:“朝廷不须复有别府,宰相带扬州,可置甲士千人。若大臣中任要,宜有爪牙以备不祥人者,可以台见队给之。有征讨悉配以台见军队,行还复旧。后世若有幼主,朝事一委宰相,母后不烦临朝。仗既不许入台殿门,要重人可详给班剑。”],国学网</ref>
===经济方面===
[[王谧]]:卿当为一代英雄。
[[姚兴]]:刘裕拔起细微,能讨诛桓玄,兴复晋室,内厘庶政,外修封疆,吾何惜数郡,不以成其美乎 <ref>[http://www.guoxue.com/shibu/zztj/content/zztj_114.htm  《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一十四·晋纪三十六》:刘裕遣使求和于泰,且求南乡等诸郡,秦王兴许之。群臣咸以为不可,兴曰:“天下之善一也。刘裕拔起细微,能讨诛桓玄,兴复晋室,内釐庶政,外修封疆,吾何惜数郡,不以成其美乎!”遂割南乡、顺阳、新野、舞阴等十二郡归于晋。],国学网</ref>
[[司马休之]]:太尉臣裕威武明断,首建义旗,除荡元凶,皇居反正。布衣匹夫,匡复社稷,南剿卢循,北定广固,千载以来,功无与等。由是四海归美,朝野推崇。
[[刘子业]]:渠大英雄,生擒数天子。
[[沈约]]:至于宋祖受命,义越前模……高祖地非桓、文,众无一旅,曾不浃旬,夷凶翦暴,祀晋配天,不失旧物,诛内清外,功格区宇。至于钟石变声,柴天改物,民已去晋,异于延康之初,功实静乱,又殊咸熙之末。所以恭皇高逊,殆均释负。若夫乐推所归,讴歌所集,魏、晋采其名,高祖收其实矣。盛哉 <ref>[http://www.guoxue.com/shibu/24shi/songsu/sons_003.htm  南朝梁·沈约《宋书·本纪三·武帝下》:至于宋祖受命,义越前模。晋自社庙南迁,禄去王室,朝权国命,递归台辅。君道虽存,主威久谢。桓温雄才盖世,勋高一时,移鼎之业已成,天人之望将改。自斯以后,晋道弥昏,道子开其祸端,元显成其末衅,桓玄藉运乘时,加以先父之业,因基革命,人无异心。高祖地非桓、文,众无一旅,曾不浃旬,夷凶翦暴,祀晋配天,不失旧物,诛内清外,功格区宇。至于钟石变声,柴天改物,民已去晋,异于延康之初,功实静乱,又殊咸熙之末。所以恭皇高逊,殆均释负。若夫乐推所归,讴歌所集,魏、晋采其名,高祖收其实矣。盛哉!],国学网</ref>
[[李延寿]]:宋武地非齐、晋,众无一旅,曾不浃旬,夷凶剪暴,诛内清外,功格上下。若夫乐推所归,讴歌所集,校之魏、晋,可谓收其实矣。
721,987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