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453
次編輯
變更
→生平
1905年,《福建日日新聞》關閉後,連橫又於同年回到日本統治的台灣,在由《台澎日報》改版而成的《[[台南新報]]》內任職。
1906年(28歲),連橫因酷愛吟詩,與友人[[趙雲石]]、[[謝籟軒]]等十餘人在台南創[[ 南社 (台灣)| 南社]](不同於1909年辛亥革命時期創立的的同名文學團體[[南社]])。
<div style="float:right; margin:-10px 0 0 20px;">
1908年(30歲),連橫舉家遷到[[台中]],任職於台中發行的《[[台灣新聞]]》漢文部。同年,連橫開始撰寫《台灣通史》。
1909年(31歲),連橫與友人林癡仙、[[賴紹堯]]、[[林幼春]]等人創[[櫟社]],以道德文章相切磋<ref name="連震東1962a"/><ref name="連震東1962b">連橫 (1962年). "〈連雅堂先生年表〉". 《台灣通史》. 台北: 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pp. 頁1059–63.</ref>。(註:依據傅錫祺櫟社沿革誌略,櫟社係於1902年由霧峰[[林癡仙]](俊堂)、[[林南強]](幼春)、燕霧大莊[[賴悔之]](紹堯)三子始結詩社,名之曰「櫟」,連橫係1911年初加盟為 [[ 櫟社 ]] 社友<ref>傅錫祺 櫟社沿革誌略</ref>;1930年連橫3月2日之《[[鴉片有益論]]》引發[[林獻堂]]等人大怒,4月2日,櫟社總會不以《鴉片有益論》破門,而以「十六回開會未出席」,技巧性地把連橫退社<ref> [[ 林獻堂 ]] 《灌園先生日記》</ref>。
連橫34歲時(1912年),經由[[日本]]再度赴[[中國]]旅遊,先抵達[[上海]],與女弟子[[王香禪]]見面<ref name="臺灣人物叢譚">{{cite book |author=陳運棟|title=〈談藝旦王罔市到詩人王香嬋〉,《臺灣人物叢譚》|date=1978|publisher=七燈出版社|location=台灣|language=zh-tw|isbn=}}</ref>,再遊[[南京]]、[[杭州]]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