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李嘉誠

增加 63 位元組, 4 年前
个人生平
'''李嘉誠'''爵士({{bd|1928年|7月29日|catIdx=L李}}),[[香港]]首富,「長江實業」創辦人,2017年,[[胡潤百富榜|胡潤富豪榜]]公佈李嘉誠的香港首富地位首次被[[順豐速運]]創辦人[[王衛]]超越,屈居第二。李嘉诚于2018年3月16日宣布於2018年5月10日退休。集團[[董事長|董事局主席]]由其长子[[李泽钜]]接任,其次子[[李泽楷]]则将获得巨额资金。<ref>{{cite web |url =http://sh.qihoo.com/9541da26c6915c12f?uid=7ccdcc3abb8c7eea4df4e626a1370b2c&sign=360_79aabe15&scene=1&refer_scene=0|title=李嘉诚宣布退休}}</ref>
== 个人 生平 ==
=== 早年生涯 ===
1941年李雲經與妻子莊碧琴商議,決定帶上李嘉誠、李嘉昭和李素娟三兄妹前往香港投奔妻弟莊靜庵。李嘉誠的舅舅莊靜庵,是香港鐘表業的老行家。今日有關香港鐘表業的著作,莫不提及莊氏家族的[[中南鐘表有限公司]]。莊家長女叫月明,比李嘉誠小四歲,聰明伶俐,被父母視為掌上明珠。月明在教會辦的英文書院念書。小月明一點也不嫌棄窮表哥李嘉誠,相反還十分同情他。李雲經發現香港是一個金錢至上的商業社會,于是告誡李嘉誠兄妹,要在香港生存下去,就要學做香港人。而要與香港社會融為一體,第一步就是要過語言關,改掉潮汕口音,學好廣州話。從此,月明就成了李嘉誠的廣州話老師。表妹用心教,表哥認真學,不久,李嘉誠便能用廣州話與香港人交流了,月明十分高興。李嘉誠也發揮自己的長處,教月明學習中國古典詩詞。這一對“金童玉女”兩小無猜、互相學習的情景,是當時莊家最為動人的風景。那一段日子,也成了李嘉誠動蕩童年中最溫馨的回憶<ref>{{cite web| url=http://news.xinhuanet.com/gangao/2012-11/19/c_123968204.htm| title=華人首富李嘉誠的傳奇愛情}}</ref>。
== 事業 ==
===塑膠花大王===
1950年,他在[[香港]]以7,000[[美元]]成立[[長江塑膠廠]]<ref>{{cite web| url=http://www.lksf.org/big5/about/likashing/chronology/chronology.shtml| title=李嘉誠簡歷| deadurl=yes}}</ref>參與當時最重要的出口商品──塑膠花販賣,李嘉誠感慨良多,充滿激情:“當年的長江塑膠廠只是生產一些普通的塑膠玩具和家庭用品,經由出口洋行運銷[[歐洲|歐]][[美洲|美]]。在最初10年間,每星期都要工作7天,每天至少工作16小時,晚上還要自修,加上工廠人手不夠,自己要身兼買貨、接單等工作,經常睡眠不足,早上必須以兩個鬧鐘起床,可說是每天最難過的時刻。”至1958年营业额达到1000万[[港币]],[[塑膠花]]令他拿下第一桶金,成为了“塑胶花大王”。
=== 事业发展 投資房地產===他在1958年轉型投資地產,於1971年成立[[長江實業]]。其擅於以股票融資,加上當時股市熱潮,所以得以小吃大,在上市的一年內,其土地儲備已上升逾20倍,並開始快速累積財富。曾在70年代收購持有[[希爾頓酒店]](現[[長江集團中心]])的[[美高企業]]及[[青洲英泥]]的控制性股權。1979年9月25日,李嘉誠宣佈透過長江實業向[[香港上海滙豐銀行]]購入英資第二大洋行、市值約60億港元的[[和記黃埔]]22.4%股權,其後逐步增持,1980年底增至41.7%<ref>{{cite news |title=〈李嘉誠收購和黃至併入長實事件簿〉 |publisher=《明報》 |page=A2要聞版 }}</ref>。李嘉誠成功控制[[和記黃埔]],長和集團幾乎是富可敵國<ref>{{cite news |title=〈地產大亨 相中台灣?香港炒房之術大公開〉 |author=李雪莉|publisher=《天下雜誌》 }}</ref>。1985年,乘怡置系出現財政困難,通過和黃以29.05億元收購置地名下[[港島區]]及[[南丫島]]的電力供應商[[香港電燈公司]]34.9%股權 。1989  ===收購海外企業===1989 年上半年,把[[鴨脷洲]]發電廠重建為香港島大型屋苑,並命名為「[[海怡半島]]」。1986年,透過家族公司及和黃,以32億元收購[[加拿大]][[赫斯基能源]][[石油]]公司52%股權,1992年再收購43%,獲絕對控制權。1987年,首次登上《[[富比士]]》富豪排行榜。1989年,[[中國大陸|中國]]發生[[六四天安門事件]],於當時外資企業大舉撤資的時候,李嘉誠反而大舉進軍中國市場,成為了香港在中國大陸的最大投資者,而他亦於六四事件2年後奪得香港本地另外一個商業電台廣播牌照,並命名「[[新城電台]]」,北京的大型綜合物業項目「[[東方廣場]]」就是他在中國的「得意傑作」。後來李嘉誠把中國的投資項目組成[[長江基建]]。長江基建在中國的能源建設佔有很重要的份量。
2014年12月11日,[[長江和記實業]](長和)於[[開曼群島]]註冊,為長實全資子公司<ref name="时间表">{{cite news |title=〈長和系重組時間表〉 |publisher=《明報》 |page=B1經濟版}}</ref>。2015年1月9日,集團公佈系內重組計劃<ref name="时间表" />。長實公佈與和黃合併,合併後公司名「長和集團」,棄用和黃名字。長實、和黃重組合併為長江和記實業(長和)<ref name="長和" >{{cite news |title=〈長和從長地身上「撳錢」示意圖〉 |publisher=《明報》 |page=B1經濟版 }}</ref>。長和將兩間公司地產業務合併,組成[[長江實業地產]](長地)<ref name="長和" />。前者會接手兩個集團所有非房地產業務,包括港口及相關服務、電訊、零售、基建、能源及動產租賃業務,而後者則合併兩個集團房地產業務。李嘉誠否認撤資<ref>{{cite news |title=〈新公司改開曼群島註冊 李嘉誠否認撤資 稱便營商〉 |publisher=《明報》 |page=A2要聞版}}</ref>。
===匯豐銀行大股東===
李嘉誠亦與香港最大銀行之一[[香港上海滙豐銀行|滙豐銀行]]關係良好,除購入和記黃埔的股權外,李嘉誠亦為匯豐股東之一,於1980年成為非執行董事,更位極[[滙豐控股]](及其前身[[香港上海滙豐銀行]])董事會非執行副主席達七年之久,直至1992年退任,時值匯控成立一週年。2009年匯控全球供股,李嘉誠亦全數行使其供股權以穩定股價。其長子[[李澤鉅]]現仍任[[香港上海滙豐銀行]](現為滙豐控股子公司)董事。
12,13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