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莱芜市

增加 8,134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将莱城区辛庄镇规划调整后,辛庄镇行政区域不变,镇政府驻地不变,辖68个行政村,分别是辛庄、东辛庄、下朱家店、杨家横、吕家峪、岔道、上三山、下三山、王响泉、桑响泉、刘响泉、徐家店、上陈、下陈、上河、北王家庄、蔡店、侯家台、前城子、后城子、桑园、百咀红、崖下、大徐家庄、纸坊、坡庄、乔店、后峪、天井峪、赵家泉、兴隆庄、芦城、南埠子、赵家庄、苗家庄、南王家庄、上田庄、培峪、东宋家庄、朱家沟、墨埠、东照临、西照临、于家官庄、北蛇沟、南蛇沟、簸箩、大官庄、东涝坡、东铁车、西铁车、桃科、旋车沟、郎郡、团坡子、傅宅科、砟峪、城岭、石湾子、大沟、裴家庄、南宝台、北宝台、红崖、团圆坡、西泉、北泉、桃峪。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莱芜区位于泰山东麓,东经117°19′~117°58′,北纬36°02′~36°33′,北邻济南市章丘区,东临淄博市博山区和沂源县,南临泰安市所辖的新泰市,西邻泰安市岱岳区。南北最大距离58公里,东西最大距离56.8公里,总面积2246.21平方公里。市委、市政府所在地莱城居市境中部,距省会济南112公里。
 
===地质地貌===
 
莱芜区地质构造受鲁中纬向构造及鲁西旋卷构造控制。构造形迹以断裂为主,褶皱次之。地形为南缓北陡、向北突出的半圆形盆地。北、东、南三面环山,北部山脉为泰山余脉,南部为徂徕山脉,西部开阔,中部为低缓起伏的泰莱平原。山地约占莱芜区总面积的67%,丘陵占19%,平原占11%,洼地占3%。境内有大小山头2989个,其中海拔600米以上的41个、海拔200米至600米的227个。北部为泰山余脉,东西走向,自西向东有三平山、香山等。南部为徂徕山余脉,走向与北部泰山余脉大体平行,自西向东有莲花山、大堡顶山等。两山脉诸山皆为山势陡峻、切割强烈的中低山。海拔最高点994米,最低点148.13米。
 
===水系流域===
 
莱芜区境内共有大小沟河404条,98%属于大汶河水系、2%属于淄河水系。长5公里以上的72条,其中牟汶河最长,为64.5公里。流域面积50平方公里以上,不足100平方公里的有9条;100平方公里以上,不足1000平方公里的有4条;大于1000平方公里的1条,即牟汶河。
 
===气候特点===
 
莱芜区气候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冬季寒冷干燥,春季温暖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凉爽晴朗。2010年莱芜年平均气温13.4℃,比常年平均偏高0.4℃;年降水量707.9毫米,比常年平均偏多12.8毫米,日照总时数2186.5小时,比常年平均偏少257.3小时;年极端最高气温36.7℃,出现在7月30日;年极端最低气温-14.5℃,出现在1月13日;终霜日期3月10日,初霜日期10月28日,无霜期231天。
 
==自然资源==
 
===水利资源===
 
莱芜区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5.814亿立方米(地表水、地下水重复计算量为1.728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资源量4.405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3.137亿立方米。全市水资源地域分布不均,水资源明显不足,年际变化很大,年内分配悬殊,供需矛盾突出。地表水资源量与降水量相适应,80%以上集中在汛期。汛期除蓄水工程拦蓄外,剩余水量大部分出境。地下水资源量的变化与降水入渗量相适应。
 
===土地面积===
 
莱芜区土地总面积22.46万公顷,其中农用地14.63万公顷,建设用地3.92万公顷,未利用地3.91万公顷。人均耕地面积0.056公顷,占全国人均水平的59%,占全省人均水平的67%。
 
===矿产资源===
 
莱芜区境内已发现矿产55种,其中探明储量的22种,矿产地113处。主要有铁、煤、铜、金、花岗岩、石灰岩、白云岩、稀土、辉绿岩、玄武岩、建筑石材、天然石英砂、矿泉水等矿种。煤炭已探明储量43113.6万吨,是山东省重要的煤炭基地。铁矿石已探明储量46393.19万吨,列华东地区之首。
 
===生物资源===
 
莱芜区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野生动物共186种,其中鸟类158种,隶属15目38科,兽类5目9科15种,两栖类1目3科6种,爬行类2目4科7种。
 
野生兽类有兔、黄鼬、鼠、狐、狸、獾、狼、刺猬、蝙蝠等;鸟类有水鸭、山鸡、啄木鸟、斑鸠、喜鹊、灰喜鹊、黄鹂、麻雀、燕雀、鹌鹑、鹰、猫头鹰等;爬行类有蛇、蜥蜴、壁虎等;两栖类有青蛙、蟾蜍、鳖等;有益昆虫类有118种,其中,捕食性天敌66种,寄生性天敌44种,小麦害虫天敌61种,玉米害虫天敌99种。
 
其他无脊椎动物:蚯蚓、蝎、蜈蚣、螃蟹、蝗虫等。野生的乔木、灌木类有酸枣、银杏、女贞、白蜡、荆、杜梨、赤梨子、山葡萄(堰累)、金银棵、柘、枸杞、山榆、菠萝、柚贡子、山杜鹃、迎春柳等;杂草类有金针、薏苡、沙蓬、荠菜、荠荠菜、扫帚菜、人心菜、苦菜、灰菜、黄草、莸草、蒿草、刺猬皮草、红百合、白百合等;水生类有苇、蒲、荻、芡实、浮萍、荷包荠等。
 
==人口民族==
 
人口:至2017年底,莱芜区常住人口58.82万人。全年出生人口6348人,出生率11.5‰;死亡人口3312人,死亡率6‰;自然增长率5.5‰。
 
民族:莱芜区境内有汉族、回族、满族、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朝鲜族、侗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傣族、黎族、傈僳族、佤族、畲族、土族、达斡尔族、布朗族、锡伯族等30个少数民族。
 
 
==教育事业==
 
截至2017年底,莱芜区共有各级各类学校219所,其中,普通中学16所,小学46所,幼儿园157所;各级各类学校在校中小学生人数为5.88万人。5所学校投入使用,4所学校正在扫尾,新建园所8处。
 
==文化事业==
 
2017年,莱芜区建设笼式足球场4片、新型农村社区健身工程1处、镇(村、社区)示范提升工程3处、村级健身工程40处,更新村级健身工程28处,完成11个省定贫困村健身设施配建。农家书屋 407个,补充更新图书1.89万册。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390个,农民体育健身工程407个,村史展馆50处,纪念馆1处。完成农村电影放映工程4884场次、千场文艺走基层活动演出424场次。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省级6处,市级19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项、省级3项、市级非遗项目16项。
 
==风景名胜==
 
莱城区在历史上是齐国与鲁国的交界限地带,境内有“汶水西流”、“宫山夕照”、“苍峡雷鸣”、“仙人遗迹”、“矿山呈瑞”、“龙潭星现”、“二洞云连”、长勺之战遗址、莱芜战役指挥所等人文景观。
 
截至2017年底,莱芜区共有A级景区3家,包括3A级景区2家,2A级景区1家,国家级农业旅游示范点1家,省级农业旅游示范点2家,旅游强乡镇2家,旅游特色村2家,四星级农家乐1家,三星级农家乐3家,二星级农家乐12家,省精品采摘园6家。接待游客327万人次,实现旅游消费总额6.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4.9%和15.4%。
 
===莱芜战役纪念馆===
 
莱芜战役纪念馆坐落于莱芜市中心的黄山之上,占地4.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8000多平方米,馆名为迟浩田题写。 莱芜战役纪念馆由革命烈士纪念塔、展览馆和全景画馆三大主体建筑构成,成“品”字布局。革命烈士纪念塔高19米,花岗石砌成,为全国100个重点纪念碑之一。
 
===莱芜景点===
 
====龙山风景区====
 
雪野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
 
====雪野旅游区====
 
莱芜十大名山之鹏山
 
====房干生态区====
 
莱芜孔雀山
 
====莲花山风景区====
 
莱芜羊里镇大舟山九阳宫
 
====王石门“天上人家”景区====
 
莱芜十大名山之望鲁山
 
====雪野三峡景区====
 
莱芜十大名山之望夫山
 
====官正九龙山景区====
 
莱芜十大名山之寄母山
 
====南山景区====
 
莱芜十大名山之葫芦山
 
====吕祖泉景区====
 
莱芜十大名山之黄羊山
 
====笔架山景区====
 
莱芜十大名山之仙人山
 
====文昌岛景区====
 
莱芜十大名山之莲花山
 
====汪洋台景区====
 
莱芜十大名山之香山
 
====朝阳洞景区====
 
莱芜八大景之龙潭星现
 
====华山国家森林公园====
 
莱芜八大景之棋山柯栏
 
====棋山省级森林公园====
 
莱芜八大景之苍峡雷鸣
 
====云台山省级森林公园====
 
莱芜八大景之汶水西流
 
====陈毅指挥所====
 
莱芜八大景之宫山西照
 
====莱芜战役纪念馆====
 
莱芜八大景之仙人遗迹
 
====莱芜齐长城====
 
莱芜八大景之矿山呈瑞
 
莱芜八大景之二洞云连
112,323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