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郑万钧

增加 523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style="background: #FFB6C1" align= center|  '''<big>郑万钧</big> '''|-| [[File:郑万钧.jpg|缩略图| 居中| 图片[http://www.caf.ac.cn/files/image/20180917/5566d134-53f7-41d5-a482-0170d5f3760e.jpg 原图链接][http://www.caf.ac.cn/html/20181030/2018-09-17-21-43_1_1.html 来自 中国绿色时报 的图片]]]|-| style="background: #CDCDCD" align= center|  '''中科院院士'''、'''著名林学家'''、'''树木分类学家'''、'''林业教育学家'''|-| align= light||}
'''郑万钧'''(1904.6.24-1983.7.25),中科院院士、著名林学家、树木分类学家、林业教育学家,中国近代林业开拓者之一。在森林地理学和树木学研究中,深入调查、考察与进行定位试验,用动态的观点研究森林生态、林木生理、树木生长及林业经济指标,提出科学经营林业技术措施与管理方法,倡导实验森林地理学根据树木外部形态特征及地理分布鉴别树种,研究树种的环境条件、生活习性、适应性能和利用价值,主要经济树种在不同地区、海拔成片栽植,研究生长发育规律,创立了实验树木学组织编写了中国树木志等重要学术专著命名了100余个树木新种和三个新属。1948年与胡先骕先生联合发表的活化石―水杉,被世界植物学界誉为近一个世纪以来最大的科学贡献之一。他一生著作甚丰,晚年主编的《中国主要树种造林技术》 、 《中国植物志》第七卷和《中国树木志》第一、二卷出版后,受到国内外林学界的赞誉。曾任中国林业科学院研究员、院长。1955年选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个人简历==
郑万钧(1904.6.24-1983.7.25),中科院院士、著名林学家、树木分类学家、林业教育学家,中国近代林业开拓者之一。在森林地理学和树木学研究中,深入调查、考察与进行定位试验,用动态的观点研究森林生态、林木生理、树木生长及林业经济指标,提出科学经营林业技术措施与管理方法,倡导实验森林地理学根据树木外部形态特征及地理分布鉴别树种,研究树种的环境条件、生活习性、适应性能和利用价值,主要经济树种在不同地区、海拔成片栽植,研究生长发育规律,创立了实验树木学组织编写了中国树木志等重要学术专著命名了100余个树木新种和三个新属。1948年与胡先骕先生联合发表的活化石―水杉,被世界植物学界誉为近一个世纪以来最 === 的科学贡献之一。他一生著作甚丰,晚年主编的《中国主要树种造林技术》 、 《中国植物志》第七卷和《中国树木志》第一、二卷出版后,受到国内外林学界的赞誉。曾任中国林业科学院研究员、院长。1955年选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部委员)。期间===
==个人简历==
===大学期间===
郑万钧于1904年6月24日出生于江苏省徐州市一个商人家庭。幼年在一所法国人办的职业学校读书,打下了法语基础。13岁考入江苏省第一农校林科,1924年毕业,学习成绩特别优秀,毕业后便留校工作。当时在国立东南大学任教的钱崇澍教授常去江苏省第一农校讲课,发现郑万钧勤奋好学,非常热爱树木学,于是将他调到国立东南大学,破格提升为树木学助理。当时国立东南大学聘请不少著名学者如秉志、陈焕镛等授课,郑万钧总是挤出时间去听课,从而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科研工作===
[[File:郑万钧1.jpg|有框|右[http://www.caf.ac.cn/files/image/20180917/3b121467-24b6-416e-8082-501992882f7a.jpg 原图链接][http://www.caf.ac.cn/html/20181030/2018-09-17-21-43_1_1.html 来自 中国绿色时报的图片]]]
1939年12月,郑万钧回国,云南大学聘他为教授,兼云南植物研究所研究员。1944年到中央大学任教授兼森林系主任,一直工作到1949年。1948年,他和胡先骕发表“活化石”水杉新种,被认为是世界植物学界重大发现之一,轰动了学术界。为水杉定名,郑万钧做出了重大贡献。1945年,郑万钧根据当时中央林业实验所技正王战在四川万县磨刀溪(又名谋道溪)采得水杉的枝叶标本和拾得的球果进行研究,认为既不是水松,也不是北美的红杉,而是一新属。为慎重起见,1946年,他又派中央大学森林系技术员薛纪如两次到该地采得完整的花和球果标本,但因当时文献资料不多,于是郑万钧进行拉丁文描述,并连同标本寄往北平静生生物研究所胡先教授,托他查阅文献。
南京是水杉的发现地,同时也是水杉树种传播发散地。水杉被发现后,在全世界引起了轰动。在国际友人的支助下,中央大学森林系(南京林业大学前身)在南京成立了水杉研究中心,并建立起水杉苗圃基地。科学家们从四川采集标本后,就在这里大量进行育种和繁殖。水杉被发现和科学命名后育成的第一批水杉苗木就被种植在南京,中山陵、南京林业大学、御道街两旁等是全国乃至全世界第一批种植水杉的地区。被称为植物界"活化石"的水杉,在被我国学者发现60年后,成为我国平原地区种植量最大的树种之一。
 
==主要论著==
314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