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萨尔图克·长龄

增加 4,014 位元組, 5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长龄'''(1758年—1838年)萨尔图克氏,字懋亭,蒙古正白旗人,尚书纳延泰子,惠龄之弟也,清朝大臣。乾隆中,由翻译生…”
'''长龄'''(1758年—1838年)萨尔图克氏,字懋亭,蒙古正白旗人,尚书纳延泰子,惠龄之弟也,清朝大臣。乾隆中,由翻译生员补工部笔帖式,充军机章京,擢理藩院主事。从征甘肃、新疆、台湾、廓尔喀,累擢内阁学士,兼副都统。道光间,历任协办大学士、文华殿大学士、军机大臣、云贵总督。六年,转任伊犁将军,主持平定张格尔之乱,与杨芳擒获张格尔有功,加封一等威勇公,拜太傅。十八年,长龄去世,谥号文襄,入祀贤良祠。著有《[[长文襄公自订年谱]]》、《长文襄公新疆善后奏疏》。
  五年,调陕甘,改授伊犁将军。初,回疆自乾隆中戡定后,岁徵贡税颇约。旋惩於乌什之乱,由办事大臣纵肆激变,益慎选边臣,回民赖以休息。久之,法渐弛,莅其任者,往往苛索伯克,伯克又敛之回民。嘉庆末,参赞大臣斌静尤淫虐,失众心。张格尔者,回酋大和卓木博罗尼都之孙也。博罗尼都当乾隆中以叛诛,至是张格尔因众怨纠安集延、布鲁特寇边。道光二年,逮治斌静,代以永芹,亦未能抚驭。四年秋、五年夏两次犯边,领队大臣巴彦图败绩,遂益猖獗。
  六年六月,张格尔大举入卡,陷喀什噶尔、英吉沙尔、叶尔羌、和阗四城,命陕甘总督杨遇春驻哈密,督兵进剿。诏授长龄扬威将军,遇春及山东巡抚武隆阿为参赞,率诸军讨之。十月,师抵阿克苏。时提督达凌阿等已败贼浑巴什河,张格尔以众三千踞柯尔坪,令提督杨芳袭破之。大雪封山,兵止未进,疏言:“前奉旨兵分二路,正兵由中路台站、奇兵由乌什草地,绕出喀城。断其窜遁。惟乌什卡伦外直抵巴尔昌,山沟险狭,戈壁数百里,所经布鲁特部落,半为贼煽,未可孤军深入。且留防阿克蘇、乌什、库车兵八千余,其延、绥、四川兵尚未到。进剿之步骑止二万二千,两路相距二十余站,声息不通。喀城贼众不下数十万,非全军直捣,反正为奇,难期无失。喀城边外凡十卡,皆接外夷,恐贼败遁,已谕黑回约众邀截”。
  七年二月,师至巴尔楚军台,为喀、叶二城分道处,复留兵三千以防绕袭。进次大河拐,贼屯洋阿尔巴特,夜来犯营,却之。遂由中路进,歼贼万余,擒五千。越三日,张格尔拒战于沙布都尔,多树苇,决水城沮洳,贼数万临渠横列。乃令步卒越渠鏖鬭,骑兵绕左右横截入阵,贼溃,追逾浑水河,擒斩万计。又越二日,进剿阿瓦巴特,分三路掩杀,俘斩二万有奇。追至洋达玛河,距喀城仅十余里,贼悉众十余万背城阻河而阵,亘二十余里,选死士夜扰其营。会大风霾,用杨遇春策,遣索伦千骑绕趋下游牵贼势,大兵骤渡上游蹙之,贼阵乱,乃大奔,乘胜抵喀什噶尔,克之。时三月朔日也,张格尔已先遁,获其侄与甥,及安集延酋推立汗、蕯木汗。分兵令遇春下英吉沙尔、叶尔羌,芳下和阗,于是四城皆复。
  
  [[张格尔]]传食诸部落,日穷蹙。长龄等遣黑回诱之,率步骑五百,欲乘岁除袭喀城。芳严兵以待,贼觉而奔,追至喀尔铁盖山,击斩殆尽。张格尔仅馀三十人,弃骑登山,副将胡超、都司段永福等擒之。八年正月,捷闻,上大悦,锡封长龄二等威勇公,世袭罔替,赐宝石顶、四团龙补服、紫缰,授御前大臣。诸将封赏有差。五月,槛送张格尔於京师,上御午门受俘,磔於市。晋长龄太保,赐三眼花翎,图形紫光阁。寻回京,命亲王大臣迎劳,行抱见礼於勤政殿。授阅兵大臣,管理藩院及户部三库,正大光明殿赐凯宴,赐银币,授领侍内大臣。恩礼优渥,并用乾隆朝故事,时称盛焉。
173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