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欒樹

增加 1,164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這麼美的樹,不同的季節,也有不同的景觀。每年 9月,當一片黃色花海悄悄佈滿樹梢,微風吹過, 朵朵的小黃花隨風飄落,佇立樹下便可體會落英繽 紛之美。10月,蒴果逐漸取代黃花,果實由淡紫 轉成紅色小楊桃一般,令人驚艷。當蒴果轉成深褐 色,種子轉黑,大約已11、12月了。12月後成熟 的果實則會伴隨黃色枯葉紛紛脫落(如果在北部, 因為氣溫夠低,冬天的欒樹枝頭更是一片光禿)。 等到大地回春,欒樹的枝條上,也開始冒出鮮綠的 嫩芽。點點綠芽,轉眼變成滿樹紅色的新葉,遠遠 看去,讓人分不清楚是芽、是葉,還是花呢! 三月中旬後,葉子由紅轉綠,茂密的綠葉長滿枝條,除淨化空氣外,也發揮了消除噪音的功效,更 宣告了夏天即將來臨。 最喜歡欒樹的赤星椿象,每年3、4月,也會爬滿 枝幹或群集在樹下乾葉堆內,數量之大難以形容。 牠們吸食欒樹汁為生,但不至造成巒樹枯死。而春 天飛舞在校園中的赤腰燕,也吃赤星椿象呢!這就形成一個小小的食物鏈了。<ref>[http://new.zxp.ks.edu.tw/plant/d08.htm 台灣欒樹]</ref> <br>
'''形狀'''<br>落葉喬木或灌木;樹皮厚,灰褐色至灰黑色,老時縱裂;皮孔小,灰至暗揭色;小枝具疣點,與葉軸、葉柄均被皺曲的短柔毛或無毛。葉叢生於當年生枝上,平展,一回、不完全二回或偶有為二回羽狀複葉,長可達50厘米;小葉(7-)11-18片(頂生小葉有時與最上部的一對小葉在中部以下合生),無柄或具極短的柄,對生或互生,紙質,卵形、闊卵形至卵狀披針形,長(3-)5-10厘米,寬3-6厘米,頂端短尖或短漸尖,基部鈍至近截形,邊緣有不規則的鈍鋸齒,齒端具小尖頭,有時近基部的齒疏離呈缺刻狀,或羽狀深裂達中肋而形成二回羽狀複葉,上面僅中脈上散生皺曲的短柔毛,下面在脈腋具髯毛,有時小葉背面被茸毛。聚傘圓錐花序長25-40厘米,密被微柔毛,分枝長而廣展,在末次分枝上的聚繖花序具花3-6朵,密集呈頭狀;苞片狹披針形,被小粗毛;花淡黃色,稍芬芳;花梗長2.5-5毫米;萼裂片卵形,邊緣具腺狀緣毛,呈囓蝕狀;花瓣4,開花時向外反折,線狀長圓形,長5-9毫米,瓣爪長1-2.5毫米,被長柔毛,瓣片基部的鱗片初時黃色,開花時橙紅色,參差不齊的深裂,被疣狀皺曲的毛;雄蕊8枚,在雄花中的長7-9毫米,雌花中的長4-5毫米,花絲下半部密被白色、開展的長柔毛;花盤偏斜,有圓鈍小裂片;子房三棱形,除棱上具緣毛外無毛,退化子房密被小粗毛。蒴果圓錐形,具3棱,長4-6厘米,頂端漸尖,果瓣卵形,外面有網紋,內面平滑且略有光澤;種子近球形,直徑6-8毫米。<ref>[http://www.fpcn.net/a/guanmu/20131109/Koelreuteria_paniculata.html 欒樹Koelreuteria paniculata]</ref><br>
'''生長環境'''<br>欒樹的分布比較廣泛,國內北起東北的南部,南到長江流域地區,西至甘肅均有分布,國外分布於朝鮮、韓國、日本。在園林綠化栽培中,尤其是華北地區較為常見的綠化樹種,但在北方城市像北京、石家莊、邯鄲等黃河以北地區,一般用北方欒樹較多,北方欒樹又稱北欒,其特點是耐寒性強,其缺點是生長速度慢,樹杆不直。而在黃河以南則可以栽植黃山欒樹,但黃山欒樹並不屬於南欒的範疇,而很多人將黃山欒稱之為南欒是不科學的,黃山欒原產於江蘇北部、安徽、河南、山東南部等地,具有相當的耐寒性,同時具有生長速度快,樹杆挺拔筆直。因此黃山欒樹深受人們的喜愛,在山東、江蘇北部培育的黃山欒樹也可移植到北京、天津、河北等地,成活率良好。北欒在黃河以南地區有育苗,但在園林綠化中應用較少,因其生長速度慢,苗木價格高,而通常採用黃山欒樹和南欒較多。<ref>[https://kknews.cc/zh-tw/agriculture/nv42jbq.html 欒樹播種繁殖及病蟲害防治栽培技術]</ref><br>
'''種植方法'''<br>
'''日常養護'''<br>
5,443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