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川久保玲

增加 12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川久保玲.jpg|thumb|300px|有框|[https://www.metropop.com.hk/%E5%8F%9B%E9%80%86%E7%9A%84%E5%B7%9D%E4%B9%85%E4%BF%9D%E7%8E%B2%E7%82%BA%E4%BD%95%E5%8F%AF%E4%BB%A5%E6%88%90%E7%82%BAmet-gala%E7%9A%84%E8%87%B4%E6%95%AC%E5%B0%8D%E8%B1%A1%EF%BC%9F 川久保玲]]]
'''川久保玲'''(日語:川久保玲/'''かわくぼ れい''' ,英語:'''Rei Kawakubo''' ;1942年10 ;{{bd|1942年|10 月11日-) 是一位[[日本]] 知名 服裝設計師,出生於[[東京]],畢業於[[慶應義塾大學]]。1980年代前期, 以不對稱、曲面狀的前衛服飾聞名全球,受到許多時尚界人士的喜愛 。此外 日本的知名[[服裝設計師]]當中,川久保玲 是少數幾個未曾到國外留學, 且未曾主修過服裝設計的特殊設計師 。1973年她成立了一個服飾品牌,名稱為「[[Comme des Garçons]]」(法文;可譯為「像個男孩」之意;常被簡稱為Comme)向世界展示了一種革命性的新型穿衣方式。1980年代前期,她以不對稱、曲面狀的前衛服飾聞名全球以有名的乞丐裝概念引領當代的流行先鋒
==出身背景==
川久保玲的父親是慶應大學教授。她在大學時代就對美術產生了濃厚的興趣。1969年,她畢業之後,到一家服裝布料公司上班,並在1967年正式獨立成服裝設計師,1973年她成立了一個服飾品牌,名稱為「Comme des Garcons」(法文;可譯為「像個男孩」之意;常被簡稱為Comme);1975年,川久保玲33歲時,正在在東京舉行首次的女裝發表會。1978年這個品牌開始有男裝,稱為HOMME。
 
==創立品牌==
1973年她成立了一個服飾品牌,名稱為「[[Comme des Garçons]]」(法文;可譯為「像個男孩」之意;常被簡稱為Comme)向世界展示了一種革命性的新型穿衣方式。1980年代前期,她以不對稱、曲面狀的前衛服飾聞名全球以有名的乞丐裝概念引領當代的流行先鋒。
1981年,川久保玲第一次在巴黎時裝展舉行發表會;此時她開始受到全球時裝界的注目,隔年,她的服飾有了一個簡單的暱稱,稱為「乞丐裝」;並造成1980年初期寬鬆、刻意的立體化、破碎、不對稱、不顯露身材的服裝設計潮流。這一場發表會的設計靈感據知來自於日本美學中的不規則和缺陷文化。她的創作概念和特色引起了不少時尚評論家的爭議,也帶動了後進設計師的服飾設計。川久保玲擅於使用低彩度的布料來構成特殊的服飾,其中有許多是單件同一色調的設計,特別是黑色可說是川久保玲的代表顏色。
==獲獎=====每日新聞時尚設計獎===1983年,川久保玲獲得[[每日新聞時尚設計獎]](Mainichi Fashion Award),1987年,獲得[[美國時尚技術學院]](fashio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的榮譽學位。今日她是20世紀女性服裝設計師中的重要人物。  目前「Comme des Garçons」總店位於[[巴黎]]。川久保玲是「Comme des Garçons」這個品牌的主要設計師,並有12間分店,以及大約200專櫃或精品店遍及全世界,據媒體報導,川久保玲的這個服飾品牌年營利約為150萬美金。
在美國,川久保玲的公司經常捐款給孤兒院和美國棒球協會。1988年開始,川久保玲也發行自己的雜誌,稱為[[Six]]。她的先生是英國的編織設計師[[Adrian Joffe]]。COMME des Garcons最近的作品是"PLAY"系列由波蘭設計師帕高爾斯基設計,此作品一上市,即在潮流界引起極大反響。而銷售"PLAY"系列的一部分收入,將用於支持慈善事業。Comme des Garcons 'PLAY'系列
12,13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