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8
次編輯
變更
阳曲县
,無編輯摘要
西晋泰始元年(265),改太原郡为太原国。太康五年(284),复置太原郡。阳曲县、狼调县、盂县同属之。东晋废盂县,改狼调县为狼孟县。北魏废狼孟县并入阳曲县,隶属肆州永安郡。北周时改属肆州[[雁门郡]]。
隋唐两代分合频繁。隋开皇初年,[[文帝]]以姓杨恶其曲名,改阳曲县为阳直县,十六年(596)更名为汾阳县,并分置盂县。大业初又废盂县并入汾阳县,大业末改汾阳为阳直县,移治木井城,木井城即今东 [[ 黄水镇 ]][[ 故县村 ]] 。义宁(618)初,分阳直县地在今县境凌井店一带置 [[ 抚城县 ]] 。阳直县、抚城县同属太原郡。
唐武德初,改抚城县为 [[ 乌河县 ]] 。三年(620),分阳直县地置汾阳县。七年(624),废阳直县,改汾阳县为阳曲县,并在今东黄水镇西、南、北洛阴村一带分置 [[ 洛阴县 ]] 。贞观元年(627), [[ 李世民 ]] 将州、县加以并省,乌河县并入盂县(今盂县),洛阴县并入阳曲县。六年(632), [[ 燕然山 ]] (今 [[ 蒙古国 ]] 境内)一带苏农部落少数民族内迁,置燕然县,八年(634),侨置于阳曲境内(今太原西北35公里),十七年(643)并入阳曲县。自此,县境统称阳曲县。
唐初属并州太原郡,开元十一年(723)后属太原府。
明洪武年间,废冀宁路,复置太原府,并承袭元制,设山西为行中书省(后改为山西都指挥司、山西承宣布政使司),治所均驻阳曲县城。清袭明制,改明山西承宣布政使司为山西行省,以阳曲县城为省会,并保留太原府建置,治所均在阳曲县城。太原府隶一州八县,阳曲县为府直隶县,县治所驻县前街(今太原市县前街)。
民国16年(1927),废道。阳曲县为山西省会、一等县。
民国26年(1937)10月,山西全省划为7个行政区(政治区),阳曲县属第四区。11月, [[ 日本 ]] 侵略军侵占太原,民国阳曲县政权移驻 [[ 河口镇 ]] ,皇华馆改驻日伪阳曲县政权,并在今黄寨镇黄寨村设阳曲办事处。同年12月, [[ 晋察冀边区 ]] 阳曲县抗日民主联合政府成立,驻 [[ 杨兴村 ]] ,隶属山西省第一行政区政治主任公署。
民国27年(1938), [[ 阎锡山 ]] 调整行政区划,阳曲县改属第八行政区。9月,晋察冀边区阳曲县抗日民主联合政府被迫取消。
1940年2月,以 [[ 同蒲铁路 ]] 为界,铁路东成立晋察冀阳曲县抗日民主县佐公署(习称东阳曲县),同年改称东阳曲县抗日民主政府,驻今 [[ 温川乡 ]][[ 麻黄沟 ]] ,隶属晋察冀边区第一专署。铁路西成立晋绥阳曲县抗日民主政府(习称西阳曲县),县政府驻今 [[ 古交市 ]][[ 阁上乡 ]][[ 狮子村 ]] ,隶属晋西北第八专署。次年,西阳曲县划归晋西北第三专区。
1942年9月,东阳曲县东部地区与盂县西部地区合并成立盂(县)阳(曲)县抗日民主政府,县政府先后驻温川乡麻黄沟和盂县铜炉,隶属晋察冀边区第一专署。10月,西阳曲县改属晋西北第八专署。
1943年1月,在 [[ 东黄水 ]] 、 [[ 黄寨 ]] 、 [[ 侯村 ]] 、 [[ 小返 ]] 等地组建东阳曲县中心区抗日民主政府。次年2月,改为东阳曲县抗日民主县佐公署,驻今东黄水镇 [[ 马驼村 ]] ,隶属晋察冀边区第一专署。秋,晋察冀边区第一专署改称第二专署,东阳曲县抗日民主县佐公署和盂(县)阳(曲)县抗日民主政府改属晋察冀边区第二专署。
1945年2月,东阳曲县抗日民主县佐公署改为东阳曲县抗日民主政府,驻凌井店乡凌井店村,隶属晋察冀边区第二专署。西阳曲县抗日民主政府,驻今古交市阁上乡狮子村(9月后,西阳曲县政府先后改驻今古交市解家滩、县境西庄乡官庄村),隶属晋绥边区吕梁行署第八专署。至此,阳曲县境内出现西阳曲县、东阳曲县、盂(县)阳(曲)县三个抗日民主政府并存的局面。同年8月,民国山西省政府重返太原市,民国阳曲县政府仍驻皇华馆。9月,撤销盂(县)阳(曲)县建制,原盂(县)阳(曲)县所辖地区归东阳曲县管辖,县政府先后驻凌井店、石槽、贾庄、杨家掌、北温川等村,隶属冀晋区第二专署。日伪时期,恢复道制,阳曲县属伪雁门道,道尹公署驻榆次,阳曲县仍为一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