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娄烦县

增加 288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娄烦县 ''' ,隶属于 [[ 山西省 ]][[ 太原市 ]] ,位于太原市西北部、 [[ 吕梁山 ]] 腹地、 [[ 汾河 ]] 中上游,界于东经111°31′—112°02′,北纬37°51′—38°13′之间,东依 [[ 古交 ]] ,西邻 [[ 方山 ]] ,南毗 [[ 交城 ]] ,北连 [[ 静乐 ]] ,西北与 [[ 岚县 ]] 接壤,属温带半干旱季风性气候。全县总面积1289平方公里,辖3镇5乡、6个居委会、142个行政村。
==名称变更==
[[File:娄烦县.jpg|有框|右|[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71213/9d18e816dc7446948f3c12c753d6562e.jpeg 原图链接][http://www.sohu.com/a/210126048_197494 来自搜狐 的图片]]]
[[ 周王 ]] 绘图有 [[ 楼烦国 ]] ”。楼烦原是一个古老民族或部落的名称,后来演变为地域概念,成为历史上郡、县、乡的名称。今娄烦县地名,去历史上“楼”字之“木”旁,误将“楼烦”写作“娄烦”始于明末清初,在清代“楼烦”与“娄烦”还一直混用。原因之一“楼”、“娄”二字在古汉语中可以通用,人们为省笔划所致。原因之二,据清同治五年(公元1866年)《重续静乐县志》载,有人认为古“楼烦”为胡人占据之地,后来在这里居住的汉人为了避讳自己成为胡人,而沿用了音名改变了“楼”字的字形。另外,在二十八宿中“娄”星为“吉星”,意为这里“吉星多”、“吉星高照”<ref>[http://sx.people.com.cn/n/2014/0416/c361978-21009131.html 娄烦县历史沿革],人民网,2014-04-16</ref>。
==建制沿革==
西周至春秋时的楼烦国相当于北起 [[ 呼和浩特市 ]] ,南至雁北 [[ 朔州 ]] 一带,后扩展壮大,其范围大致包括北至 [[ 内蒙 ]][[ 清水河 ]] 一带,西达 [[ 阴山 ]] 之南,南到 [[ 山西 ]][[ 灵石 ]] ,东迄 [[ 河北 ]][[ 平山县 ]] ,东南边缘太原市区。
战国时期,楼烦国为 [[ 赵武灵王 ]] 所破,归属赵国,楼烦这个地名就在这一带以郡、州、县、镇一直延续下来。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先把全国划分36郡, 后来扩展为46郡,就增设了楼烦郡。
[[ 西汉 ]] 因置楼烦县,治所在今 [[ 朔城区 ]][[ 夏官城村 ]] 。今太原市的娄烦县在汉代属 [[ 汾阳县 ]] 地,魏晋南北朝时期为牧苑。
[[ 西晋 ]] 末,因战乱 [[ 刘琨 ]] 徙楼烦县民越过陉岭重置楼烦县,县址在今 [[ 原平市 ]][[ 大阳村 ]]
隋大业四年(608年)复置 [[ 楼烦郡 ]] ,辖静乐、临泉、秀容(今忻州市)3县,郡治在今 [[ 宁武县 ]][[ 宁化乡 ]] 。筑楼烦城,其地址在今娄烦县境旧娄烦旧址(今 [[ 汾河水库 ]] 淹没区)<ref>[http://www.sohu.com/a/242574023_99923902 建国以来因修水库被淹没的县城] ,搜狐,2018-07-21 </ref>。
唐代郡废。唐 [[ 武德 ]] 四年(公元621年)设州,名为 [[ 宪州 ]] 。唐初宪州辖楼烦、 [[ 天池 ]] [[ 玄池 ]] 三处牧马监,为唐北边疆军马主要来源地,时有“娄烦骏马甲天下”之谓。今太原市的娄烦县唐初为楼烦监牧地,置监牧使。龙纪元年(公元889年)在宪州城又增设楼烦县, 成了州县两级所在地。
五代北汉宪州与楼烦县沿唐制。
北宋及金,楼烦改属 [[ 岚州 ]]
到元代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楼烦县并入 [[ 管州 ]] ,改置楼烦巡检司。 [[ 元仁宗 ]] 延佑三年(公元1316年),楼烦县改属 [[ 永宁州 ]]
明初废县为镇,并入 [[ 静乐县 ]] ,设巡检司,属太原府。
清延明制,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娄烦为镇,属忻州府静乐县管辖。
辛亥革命后,民国初年(公元1912年),废府,改州为县,并于各省设道,静乐县属山西省 [[ 雁门道 ]] 。全县划为三个区,今娄烦县大部分地区为原第二区,为娄烦镇,直到1940年1月“晋绥事变”前夕。
民国29年(公元1940年)属晋西北行政公署三专署静乐县。
1940年1月7日,中共静乐县委在娄烦地区建立抗日民主政府。此后,县政府机关一直常驻于娄烦地区,所属地域也大部分为今娄烦县。
1945年9月抗日战争胜利后,11月晋绥边区将原归八专署管辖的静乐县改称娄烦县,同时划归三专署管辖,县政府设在 [[ 娄烦镇 ]]
1946年2月娄烦又归静乐县,并属六专署。
1949年10月至1971年4月,娄烦境域一直属静乐县。
1958年,修建汾河水库时楼烦镇为水库淹没区,原地居民西迁至 [[ 何家庄 ]] [[ 童子崖 ]] 重建楼烦镇。
1971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复建娄烦县,属 [[ 吕梁地区 ]]
1972年4月1日改属太原市。县人民政府驻地娄烦镇。
===水利资源===
汾河位于娄烦县城东部,纵贯南北,流经境内37公里。境内较大的河流还有: [[ 涧河 ]] [[ 岚州河 ]] [[ 赤泥河 ]] [[ 细米河 ]] [[ 天池河 ]] [[ 西川河 ]] [[ 南川河 ]] 。流域面积922.8平方公里。洪水总量:丰水年6847万方,平水年5441万方,中等干旱年4251万方。
娄烦县有清水河沟40余条,均属小泉小沟水,年清水总量为2180万立方米。地下水资源也较为丰富,据初步测算,丰水年13971万方/年,平水年12051万方/年,中等干旱年10771万方/年,地下水可开采量为10.9万吨/日。按其埋藏条件可分为上层滞水、潜水、自来水三种。娄烦县水域面积6.75万亩,占总面积的3.48%。
娄烦境内已探明的主要有:煤、铁、大理石、硅、铝钒土、石灰石、石墨、汉白玉、石英石、磷、石膏、云母、水晶石、铜、金等。尤其煤、铁、硅、大理石较为丰富。
娄烦县已探明的煤储量达15亿吨,以肥气煤为主,另有焦煤、汽煤等品种,具有埋藏浅、易开采、煤质好等特点,发热量均在8000大卡/克以上。主要分布在境内南北两端,煤田面积65平方公里。铁矿储量在6亿吨以上,主要分布在西部 [[ 尖山 ]] [[ 皇姑山 ]] 一带,含铁品位均在45%以上,可露天开采,是太原市主要矿源之一。
娄烦县已探明的硅矿储量为100万吨,主要分布在米峪镇乡,硅的含量达98%。大理石储量1亿立方米,品种主要有米红、灰兰、黑色、白色四种。石灰石遍布全县。
娄烦县境内林木中针叶林以落叶松、红松、白松、云杉、柏树为主;阔叶林以杨、柳、榆、槐为主。果树种类主要包括苹果、梨、桃、葡萄、杏等。野生果树主要有山桃、山杏、酸枣、山定子、鸡桑等,此外,灌木中沙棘资源丰富。
野生动物资源中属国家一类保护动物有褐马鸡、梅花鹿、鹿麝、豹、黑鹤、白天鹅等。[4] 其它野生动物还有狼、狐狸、獾、野猪、野兔、狍、黄鼠狼、松鼠、灰头鹦鹉、野鸡、画眉、大雁、燕、杜鹃、啄木鸟、鹞子、鸽子、麻雀、黄莺、斑鸠、蝙蝠、乌鸦、喜鹊、猫头鹰、百灵鸟等。之外,还有鱼虾、龟蛇等。
娄烦县牧坡广阔,草原丰盛,品种繁多,据调查有4000余种。中药材药用植物有24个科,400多种,主要有冬花、党参、白芷、枸杞、板兰根、甘草等。另外, [[ 马家庄乡 ]][[ 杨湾村 ]] 引种的西洋参已获得成功。
==人口数目==
===皇姑山的蘑菇===
其中一种香菇,直径约七八厘米,菇体肥大,香味远散。远望如朵朵云彩,放着亮光,当地俗称“云盘”,另外还有顶土、百灵子等优良品种。它与羊肉搭配炒菜或做成汤是佳肴,而且是滋肺补气治疗咳嗽的良药。该香菇曾在广州交易会上被专家鉴定胜过佛教圣地 [[ 五台山 ]] [[ 东北 ]][[ 长白山 ]] 的蘑菇。
==风景名胜==
===楼烦古国都城遗址===
[[ 楼烦古国都城遗址 ]] 位于 [[ 马家庄乡 ]] 城东沟西北一里处。春秋时古楼烦国曾建都于此。后被赵武灵王所破,现城垣残迹犹存。曾出土春秋战国的陶器、刀戟、铜剪头和战马骨骼等。
===高君宇故居纪念馆===
[[ 高君宇故居纪念馆 ]] 属山西省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娄烦县 [[ 静游镇 ]][[ 峰岭底村 ]] ,是政治活动家 [[ 高君宇 ]] 的诞生地及16岁以前生活和学习的地方,座落在峰岭底村中部东端被称作“高家崖”的一条山沟中。
===米峪镇战斗纪念地遗址===
[[ 米峪镇战斗纪念地遗址 ]] 位于娄烦县 [[ 米峪镇乡 ]][[ 国练村 ]] 。由“米峪镇战斗纪念碑”、烈士陵墓、米峪镇战斗遗址3部分组成。米峪镇战斗纪念地已被山西省和太原市确定为青少年“德育示范基地”。
===三教寺===
[[ 三教寺 ]] 位于娄烦县城南1公里处,原址在今汾河水库淹没区,始建于北朝北周,为典型的宋代建筑风格,是佛、道、儒三教合一的古寺。2000年9月被列为太原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视频==
538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