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何克希

增加 245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姓名 = 何克希
| 图像     =[[File:何克.jpg|缩略图|何克|居中]]| 图像说明 =[https://image.baidu.com/search/redirect?tn=redirect&word=j&juid=D5942D&sign=ckkacekaki&url=http%3A%2F%2Fzjnews.zjol.com.cn%2Fsystem%2F2015%2F04%2F02%2F020585504.shtml&objurl=https%3A%2F%2Ftimgsa.baidu.com%2Ftimg%3Fimage%26quality%3D80%26size%3Db9999_10000%26sec%3D1550135132053%26di%3Db217dd5bdb3c49d3273fc791267d6bd8%26imgtype%3D0%26src%3Dhttp%253A%252F%252Fimg.zjolcdn.com%252Fpic%252F0%252F06%252F75%252F27%252F6752741_772235.jpg 原图链接]  [http://image.baidu.com/search/index?tn=baiduimage&ps=1&ct=201326592&lm=-1&cl=2&nc=1&ie=utf-8&word=%E4%BD%95%E5%85%8B%E5%B8%8C | 图片 自360网]      | 图像说明 =
| 出生日期 = {{birth date and age|1906|01|01}} <!-- 逝世用: {{Birth date|1982|01|01}} -->
| 出生地点 =四川峨眉
}}
'''何克希''' <ref>[http://news.66wz.com/system/2015/04/03/104405585.shtml 新四军浙东纵队司令员何克希 骨灰长眠于四明山],中国宁波网,2015-04-03</ref> ,又名何静。[[四川]]峨眉人。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在四川、[[上海]]等地从事党的秘密工作。后任[[江南]]抗日义勇军第三路副指挥、新四军江南指挥部副司令员、浙东游击纵队司令员。是浙东抗日根据地的创建人之一。
== 简介 ==
何克希(1906年-1982年),长期在国民党统治区从事地下工作,先后在成都、上海等地进行革命活动。1935年为策应中央红军长征入川,曾在峨眉县组织农民武装暴动。抗日战争爆发后参加新四军,先后任江南抗日义勇军第三路军副司令员, [[ 江南 ]] 人民抗日义勇军指挥部副指挥,中共东路工作委员会副书记,新四军江南指挥部东路保安司令员,江南行政委员会主任兼地方保安司令员,新四军第六师副参谋长。1942年7月新四军浙东抗日自卫军成立,任司令员,参与领导开辟发展浙东抗日根据地。1944年1月部队扩编成立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任司令员。1945年1月任苏浙军区第二纵队司令员。率部参加江南敌后抗日游击战争。解放战争时期先后任山东野战军第一纵队第三旅政治委员,华东野战军第一纵队副司令员。1948年10月任第三野战军第三十五军政治委员。1949年6月任第三野战军兼华东军区特种兵纵队政治委员。率部参加解放华东的多次重要战役战斗。 [[ 中华人民共和国 ]] 成立后,历任华东军区特种兵司令部政治委员,华东军区装甲兵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装甲兵系主任,国务院第二机械工业部部长助理, [[ 浙江省 ]] 政治协商会议副主席等职。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和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被选为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
何克希原名和成孝,曾用名何静斋。1906年生于 [[ 四川 ]] 峨眉县(今峨眉市)。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曾到忠县组织游击队。后在达县、成都等地从事党的秘密工作。1935年1月在峨眉组织武装暴动,后率百余人转至洪雅、雅安一带开展游击斗争。同年5月赴上海从事情报工作。抗日战争爆发后,在江阴参与组建抗日武装。1938年秋起,任江南抗日义勇军第3路军副司令员、江南抗日义勇军总指挥部副总指挥,新四军江南指挥部、江南人民抗日救国军东路指挥部副司令员、新四军第6师副参谋长等职,参与领导开辟苏南抗日根据地的斗争。1942年6月被派至浙东,后任三北(镇海、慈溪、余姚3县北部)游击司令部司令员。1944年1月任浙东游击纵队司令员。是浙东抗日武装和抗日根据地的创建人之一。抗日战争胜利后,任新四军第1纵队第3旅政治委员,1947年1月任华东野战军第1纵队副司令员,1948年10月任第三野战军第35军政治委员。参加了莱芜、孟良崮、淮海、渡江战役和解放浙江。新中国成立后,任华东军区特种兵纵队政治委员、军区装甲兵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南京军事学院装甲系主任。1956年任国务院第二机械工业部部长助理兼办公厅主任。1966年起先后任 [[ 浙江省 ]] 第三届、第四届政协副主席,1955年被授予 [[ 少将 ]] 军衔,获一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1982年12月17日在杭州逝世。
==人物概述==
何克希 (1906~1982) ,原名和成孝,四川峨嵋县人。1929年加入 [[ 中国共产党 ]] ,1935年在峨嵋县组织暴动。抗日战争爆发前,在 [[ 上海 ]] 从事党的秘密工作。1938年后,参加开辟苏南抗日根据地,先后任江南抗日义勇军指挥部副司令、中共东路工委副书记、新四军江南指挥部东路司令员、江南行政委员会主任兼地方保安司令员、新四军第六师副参谋长。1942年6月,为加强浙东敌后抗日斗争,奉中共中央华中局、新四军军部命,至浙东四明山,任三北(镇海、慈溪、余姚三县北部)游击司令部司令员。1944年1月,部队整编为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任司令员。与谭启龙等一起,领导浙东军民打击日军、伪军,使浙东抗日根据地不断巩固和发展,成为全国19个抗日根据地之一。期间,攻克敌伪在四明山区的重要据点梁弄镇,与日伪军多次作战,粉碎敌人的多次"扫荡"和武装抢粮的计划,并取得三次反顽自卫战争的胜利。1945年10月,浙东游击纵队奉命北撤后,历任军政治委员等职。
新中国成立后,任华东军区装甲兵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国务院第二机械工业部部长助理、浙江省政协副主席、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1955年授少将军衔。1982年病逝杭州。
==革命生涯==
新中国成立后,何克希历任第三 [[ 野战军 ]] 特种兵纵队政委、华东装甲兵司令兼政委、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装甲兵系主任,为实现我军现代化作出了极大的努力。1956年国家决定成立核工业部并研制原子弹,何克希不惜大幅度降低生活待遇,主动要求转业到地方,调入第二机械工业部任部长助理兼办公厅主任。他为核燃料生产基地的勘察、选址,顶风沙、冒严寒,遍访大西北。在国家国民经济暂时困难时期,他不辞辛苦地上高原、涉瀚海、钻山沟、下矿井,千方百计为基层单位排忧解难。他为我国原子武器和核工业的开拓试验及发展,倾注了大量心血。
1966年初,已届花甲之年的何克希调任浙江省政协副主席,尽力在帮助老区经济建设、组织民主党派学习和参政议政方面多做一些工作。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干扰,他的愿望在粉碎"四人帮"后才开始逐步实现。1979年他又担负起对台工作的重任。
==社会评价==
===革命事业的开拓能力===
苏南地区和浙东地区一直是反动势力的老巢, [[ 日本 ]] 侵略军侵占后,又成为其军事、经济和政治的战略要区。这里的斗争形势极其尖锐复杂,开展工作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要在这两个地区打开局面、立定足跟,建立抗日根据地,光有坚强的革命意志而缺乏实际的开拓能力是不可能实现的。何克希在党的领导下,与战友们共同努力,把党的方针政策迅速与当地的实际情况相结合,灵活制定斗争策略和具体方案,在敌、伪、顽三面夹击的极其恶劣的环境中,克服种种困难,终于取得一个又一个的胜利。何克希的这种开拓能力,在改造济南战役中起义的吴化文部队、新中国成立初期实现军队现代化以及开创核工业事业中,都得到了较好的发挥和表现。我们的事业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他的这种锐意进取、不断开拓创新的精神,在今天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奋斗历程中,更值得我们认真学习、继承与发扬。
===统一战线的工作能力===
===民主平等的亲和力===
何克希长期处在领导岗位,但总是以普通一兵自居。他虽然在入党以前曾在四川军阀 [[ 刘文辉 ]] 部队受过军政训练,并任职达四年之久,但丝毫没有沾染上旧军队的不良习气,而是处处按照革命军队的要求建设部队和教育干部。他作风民主,平易近人,没有一点架子。他能与干部战士打成一片,生活上同甘共苦,思想上亲切关怀,工作上共同商量,乐于听取各种意见,并尽量帮助部队解决各种实际困难。他在平时经常深入基层,与干部战士进行无拘束的交谈,掌握第一手资料,切实了解实际情况。他知人善任,使用干部时坚持原则,不偏心,不搞"小圈子"。在浙东地区工作过的同志,普遍感到能够发挥自己的才能,因而心情舒畅。他常常亲自给部队讲课做报告。部队开展大练兵活动时,他与战士们一起摸爬滚打,真正做到身先士卒,因而受到广大群众的热情赞扬。他善于联系群众,与他接触时大家倍感温暖,从而他也受到大家的衷心拥戴。当年在浙东工作的同志如今回忆那段日子,提起"我们的何司令"时,仍是那样充满亲切和自豪的感情。
===鼓舞斗志的宣传鼓动力===
==重要贡献==
===重视学习===
非常重视马列主义、 [[ 毛泽东 ]] 思想的学习。他在频繁的战斗和繁重的工作中,千方百计挤时间读书学习。他特别对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和阶级分析的观点,努力在实际工作中运用,尤其结合自身世界观的改造,牢记"知识分子必须工农化"的教导,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他到军事学院和核工业部门后,更是如饥似渴地钻研装甲坦克的技术和战术、原子科学等新的学问,使自己很快掌握这方面的有关知识。
===勇挑重担===
===生活工作作风===
个人生活十分俭朴,而对同志对人民极为关心。何克希是一个严于律己的人,对自己的要求十分严格。他在各级领导岗位上始终保持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坚决反对特殊化。转业到二机部后,他放弃了原来军队规定的种种比较优厚的待遇。记得我有一次去看他时,他们一家人挤住在一间平房内,他笑着说:"现在是房子越住越小,车子越坐越大。"接着又说:"这才真正符合生活应该低标准,工作应该高标准的要求"。他到 [[ 浙江 ]] 担任政协副主席后,每天坚持步行上下班,风雨无阻。在长期斗争中,他与党内外的广大干部和人民群众建立了亲密的感情。他自己省吃俭用,经常慷慨资助生活有困难的同志。他总在惦记过去曾经一起工作过的老战友,特别有的同志身处逆境,如王仲良同志"三反"时被误打成"大贪污犯",黄源同志反右时被错划成右派分子,何克希不避嫌疑,照常去看望他们,并尽量给予帮助和鼓励。老作家楼适夷同志离休后与外界来往很少,何克希1968年来 [[ 北京 ]] 参加全国政协会议时,要我一定要找到他。我经过 [[ 中国作家协会 ]] 联系,终于陪同何克希去看望了楼老,楼老和他的一家人感动得热泪盈眶。
===教育子女===
何克希不仅严于律己,而且按照培养革命后代的要求,严格教育子女。他的大儿子高中还没有毕业,正遇上抗美援朝的战火燃起,就参加志愿军到最艰险的朝鲜前线。他全力支持二女儿从中央民族学院毕业后,去西藏海拔4500米的阿里地区工作达八年之久。接着,他又先后支持三女儿到延安地区、另一个儿子到黑龙江同江县插队落户。其余的儿女插队到浙江农村,身边没有留一个。这些孩子都不负他的期望,在各自的岗位上为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作出贡献。
 
==参考资料==
68,562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