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甘蔗

增加 9,526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白叶病、崁纹病、叶枯病等。只要得了病,不管是什么病,一律无药可医,只能整株拔除,烧掉,再好好祷告,祈盼不会传染开来,这就需要勤快巡查,早期发现,迅速扑灭。而更好的防治方法是育成抗病品种,不怕病害来袭。
===虫害防治===
甘蔗害虫种类繁多,甘蔗生长不同时期,受不同虫害威胁,对甘蔗产量及质量均有很大影响。甘蔗虫害的防治要因地制宜,以预防为主,根据害虫的生活习性、发生规律,进行农业、化学、生物等方法的综合防治,最终达到"经济、安全、有效、简便"地防治虫害的目的。
 
甘蔗螟虫
 
甘蔗螟虫常称为甘蔗钻心虫。是为害较普遍而严重的一类害虫,以幼虫蛀入甘蔗幼苗和蔗茎为害。在甘蔗苗期入侵生长点部位,造成枯心苗;在甘蔗生长中后期入侵蔗茎,造成虫孔节,破坏蔗茎组织,使甘蔗糖分降低,且易出现风折茎或枯梢,降低产量。苗期由蔗螟造成的枯心苗率一般在10%-15%,低者2%-5%,高者可达20%-40%,减少甘蔗单位面积的有效茎。甘蔗拔节后,幼虫钻蛀蔗节,造成螟蛀节,一般为5%-10%,高者达20%-30%。甘蔗伸长期受虫害造成"死尾蔗"。甘蔗在整个生长过程中受多种螟虫为害,每亩损失约0.25-0.5吨,为害甘蔗的螟虫主要有黄螟、条螟、二点螟、大螟和白螟等五种。
 
防治方法:
 
1、消灭越冬蔗螟、减少虫源;甘蔗收获时用小锄低砍,及时清除蔗田残茎、枯苗、枯叶,就地集中烧毁。蔗螟成虫羽化前,将秋、冬笋砍除。白螟发生为害的地区,榨季开始后,可集中人力把发生枯梢的蔗茎,先砍送交糖厂,以防治越冬白螟。不留宿根的蔗田,将蔗头犁起烧掉或将蔗田浸水3天,消除越冬虫源。除此之外,选择无螟害的健壮蔗苗作种苗,用石灰水浸种,可防止蔗种传播螟害。适当提早植期,或推行冬植施足基肥,使分蘖早生快发,减少螟害形成缺株。实行轮作,如甘蔗与水稻、番薯或蔬菜轮作,可减轻蔗螟为害。
 
2、割除枯梢可显著减轻为害。
 
3、及时处理枯心苗:枯心苗发生后和成虫羽化前处理,先用小刀将枯心苗茎脚泥拔开,然后向虫口附近斜切下去,刺死幼虫。
 
4、药剂防治 :
 
① 苗期以二点螟为主的蔗区,甘蔗下种后,盖上基肥,每亩施用2%乐果粉10kg或3%呋喃丹颗粒剂3-4kg,均匀撒施于植沟内,再覆土,整个苗期不再防治,螟害枯心显著减少,对天敌伤害也最小,同时还可防治蔗龟、白蚁等地下害虫及白螟。
 
② 发现刚孵化的条螟幼虫集中于甘蔗心叶食害,造成"花叶"时,可用50%杀螟丹1000倍液,每亩喷100kg;或用90%敌百虫结晶500倍液喷雾,或用25%亚胺硫磷500倍液喷雾,或用25%杀螟腈500倍液喷雾。上述药剂重点喷雾蔗梢部三丫叶处,效果好。如果幼虫进入茎内,则效果不佳。
 
③苗期以黄螟为主的蔗区,在卵盛孵期每隔10天用5%杀螟松乳剂500倍液喷雾;或用90%敌百虫结晶500倍液喷雾1次,要喷在三丫叶处。
 
5、生物防治:赤眼蜂是一种卵寄生蜂,能寄生于黄螟、二点螟、条螟等多种害虫的卵,使其不能变成幼虫,而孵化出的赤眼蜂,将蔗螟消灭于卵期。
 
6、性诱剂迷向法防治:其作用机理就是在蔗田中散放出一定数量的性诱剂(仿生化合物,剂型为中空塑料管或线),气体弥漫于螟蛾交配活动层空间,干扰雄蛾,使其辨别不出雌蛾所在的方位,从而中断雌雄蛾性信息联系,中止交配活动,大大减少其繁殖量和虫口密度,是防治螟虫的一项新技术、一条新途径。
 
棉蚜虫
 
甘蔗棉蚜虫群集于叶片背部中脉两旁,以刺吸式口器插于叶中吸食汁液,使蔗叶枯黄凋萎,并排泄蜜露于叶片上,导致煤烟病发生,降低甘蔗光合作用。
 
防治方法:
 
1、消灭越冬虫源:消灭有翅蚜于迁飞扩散前(11月中下旬开始大量迁飞)。对越冬寄主(割手密、芦苇、杂草等)进行清除,同时对秋植蔗进行喷药,以消灭越冬虫源。
 
2、及早检查和消灭蔗田中新生小蚜群,6-7月间棉蚜在大田呈点状发生,尚未大量扩散时,抓紧消灭。
 
3、人工抹杀:用纤维织物制成扫把,抹杀蔗叶上的棉蚜,抹杀时如蘸些药液,效果更佳。最好选择上午棉蚜群集未分散时进行。
 
4、春、秋、冬植蔗和宿根蔗避免互相靠近、邻接,以减少传播条件。
 
5、保护天敌:蔗田中主要有十三星瓢虫、双星瓢虫、食蚜虻、草青岭等能捕食蚜虫,要加以保护。
 
6、药剂防治:用40%乐果1000倍液喷雾;或用40%乐果和80%敌敌畏各250克加水750升喷杀;或用1200倍50%杀虫灵(乙酰甲胺磷)喷杀。也可用40%乐果5倍液或50%磷胺10倍液涂蔗茎,将有虫株的基部第二片青叶剥去,然后用毛笔或自制棉球沾上药剂于叶痕处环涂一圈,使其内吸杀虫。
 
粉介壳虫
 
蔗粉介着生于蔗茎的节下部蜡粉带或幼苗基部,吸食甘蔗组织内汁液,排泄蜜露于茎的表面,常引起煤烟病的发生。靠种苗传播,或在连作蔗地搬迁。在温暖少雨的冬、春季,可助长其发育繁殖,若温度与雨量都适宜时则大量发生。在水肥条件差、甘蔗生长不良的蔗田发生较多。
 
防治方法:
 
1、严格选用无虫害健株作种苗,杜绝种苗传播。
 
2、注意剥除蔗叶,特别是虫害盛发期间。
 
3、下种前采用药剂处理种苗:用50%氯丹加80%敌敌畏(1∶0.5)400倍液浸种消毒2分钟,收效好,并可兼治多种地下害虫,或用2%石灰水浸种24小时,也有杀虫效果。
 
蔗龟
 
蔗龟种类很多,其中以黑色蔗龟(突背蔗龟)和黄褐色蔗龟(齿缘金龟子)二点褐金龟和绿色金龟等最为严重。黑色蔗龟成虫及所有蔗龟幼虫都咬食蔗根及蔗茎地下部,在苗期形成枯心苗,造成缺株,减少有效茎;而后为害地下茎部,受害蔗株遇台风易倒伏,遇干旱蔗叶呈黄色,叶端干枯,影响甘蔗产量及蔗糖分。蔗龟咬食宿根蔗地下部的蔗芽和蔗根,致使翌年宿根发株少,影响甘蔗产量。
 
防治方法:
 
1、实行轮作与深耕:有条件的地方可实行水旱轮作,避免连作或长期旱-旱连作。由于几种蔗龟的幼虫一般分布在蔗头附近10-20cm深处,化蛹时可深达20cm以上,因此,不留宿根的蔗地要及早进行深耕,可致部分幼虫及蛹于死地。
 
2、灌水驱杀:黑色蔗龟特别怕水淹,在5月份成虫盛发期,放水浸蔗地,让水漫过畦面10分钟,驱使成虫浮出水面,立即组织人力捕杀,并及时排水,以免影响甘蔗生长。防治幼虫也可使用此法,于甘蔗收获前后,放水入蔗地,水浸过泥面,浸6天左右,地下幼虫可全部淹死。
 
3、灯光诱杀:在成虫盛发期用黑光灯进行诱杀。
 
4、药剂防治:蔗龟为害严重的蔗区,在新植蔗下种时,用3%呋喃丹颗粒剂3-4kg/亩施放于蔗沟内种苗上,然后覆土;黑色蔗龟成虫为害初期,每亩用90%敌百虫500克或50%辛硫磷500-750克对水1000-1500公斤淋施于蔗行间。
 
蓟马
 
甘蔗蓟马在中国主产蔗区均有分布。其体型细小,成、若虫喜背光环境,常栖息于尚未展开的甘蔗心叶内以锉吸式口器锉破叶片表皮组织,吸吮叶汁,破坏叶绿素,影响光合作用。待叶片展开后,呈黄色或淡黄色斑块。蓟马为害严重时,叶尖卷缩,甚至缠绕打结,呈现黄褐色或紫赤色。
 
蓟马主要在甘蔗苗期和拔节伸长期发生为害,一般发生在干旱季节,并繁殖特别快。如蔗田因积水或缺肥等原因,造成甘蔗生长缓慢时,蓟马为害便会加重;高温和雨季来临后,蓟马的发生会受到抑制。苗期生长慢的甘蔗品种受害程度比生长快的严重。
 
防治方法:
 
1、施足基肥,促进苗期甘蔗生长旺盛,加速心叶展开,以减少为害。
 
2、药剂防治:用 40%乐果乳剂或50%马拉硫磷乳剂1000倍液喷心叶;40%敌敌畏1200倍液或杀螟松1000倍液喷心叶。
==主要价值==
===营养价值===
营养成分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甘蔗中含有丰富的糖分、水分,此外,还含有对人体新陈代谢非常有益的各种维生素、脂肪、蛋白质、有机酸、钙、铁等物质。甘蔗不但能给食物增添甜味,而且还可以提供人体所需的营养和热量。含蛋白质、脂肪、糖类、钙、磷、铁、天门冬素、天门冬氨酸、谷氨酸、丝氨酸、丙氨酸、缬氨酸、亮氨酸、正这氨酸、赖氨酸、羟丁氨酸、谷氨酰胺、脯氨酸、酪氨酸、胱氨酸、苯丙氨酸、γ-氨基丁酸等多种氨基酸,延胡索酸、琥珀酸、甘醇酸、苹果酸、柠檬酸、草酸等有机酸及维生素B1、B2、B6、C。榨去汁的甘蔗渣中,含有对小鼠艾氏癌和肉瘤180有抑制作用的多糖类。
'''甘蔗汁的营养成分列表(每100克中含)'''
{| class="wikitable"
|- style="background:pink; color:black" align="center"
|'''成分名称'''||'''含量'''||'''成分名称'''||'''含量'''||'''成分名称'''||'''含量'''
|-
|可食部||100||水分(克)||83.1||能量(千卡)||64
|-
|能量(千焦)||268||蛋白质(克)||0.4||脂肪(克)||0.1
|-
|碳水化合物(克)||16||膳食纤维(克)||0.6||胆固醇(毫克)||0
|-
|碳水化合物(克)||16||膳食纤维(克)||0.6||胆固醇(毫克)||0
|-
 
 
 
 
 
 
 
 
 
 
 
 
 
 
 
 
 
 
 
 
 
 
 
 
 
 
 
79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