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黄枢 (林学家)

增加 473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黄枢.jpg|缩略图|右|黄枢[http://www.caf.ac.cn/files/publicfile/11-1.jpg 原图链接][http://www.caf.ac.cn/news/yqjj/200909/2009-09-24-10-20.html 来自中国林业网图片]]]
'''黄枢 (林学家)''':原名黄明枢,曾用名黄舒。1921年9月27日出生于[[广东]]省[[台山县]][1],林学家、造林技术专家,是新中国群众造林事业开拓者之一。在晋北的冀西风沙区,组织农民合作营造防护林,为新中国成立初期在全国开展重点造林,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倡导乡村办林场、培育速生丰产林和建设用材林基地。主编的《中国造林技术》专著,全面系统地研究总结了中国人工造林的技术经验,为大规模造林和森林分类经营,提高了技术指南。
==人物生平==
1953年,黄枢被调到林业部造林司工作,先后担任防护林处、用材林处、技术处和全司的领导工作,历时30年。"一五"期间为提高造林质量,他提出在造林前要搞好调查设计,造林后要组织检查验收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1957年以后,他率领工作组深入南方集体林区,总结了乡村办林场,培育速生丰产林和建设用材林基地的经验,得到林业部领导的重视,在全国推广此经验。林业部要求各地选择条件较好的山区,集中力量,建设用材林基地,在基地上兴办林场,培育丰产林,从而促进了丰产林的大发展。1978年前后,黄枢与有关科技人员对"三北"等防护林进行调研后,提出了因地制宜,综合治理,实行人工造林,封山(沙)育林、飞机播种与管好现有林相结合,以改善生态环境,保障经济发展的意见,促进了中国防护林工程向着综合防护林体系建设的方向发展。
1982-1986年,黄枢任[[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院长 [2] ,他与同事们通力合作,搞好调研与生活上急需的基本建设;将原来在偏僻农村的热带林业研究所迁至[[广州]],同时在[[昆明]]也建立了基地。黄枢十分注重培养科技人才,积极进行科技体制改革和开展国际合作,从而为该院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黄枢热爱林业,献身林业,半个多世纪以来,他坚持不懈,为科技兴林、绿化祖国默默奉献。1986年,年已65岁的黄枢被调回林业部任第二、三届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他仍一如既往,以极大热情致力于科技兴林,并刻苦钻研,著书立说。他编著的《中国林业科学技术史》获"陈嵘学术奖",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国家计划委员会、国家经济委员会授予"国家农业技术政策研究重要贡献奖",国家新闻出版署先后给予"中国大百科全书编纂主要贡献奖"。他主编的《中国造林技术》,全面系统地总结了中国人工造林的技术经验,为大规模造林和森林分类经营,提出了技术指南。该书获"全国优秀科技图书奖"。全国政协第八届委员会曾授予"优秀提案奖"。还编写了《中国林业的杰出开拓者--[[梁希]]》等著作。
1982年在中共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黄枢当选为候补中央委员 [3] ,1987年当选为党的十三大代表。1988年后任全国政协第七、八届委员。曾兼任[[中国林学会]]第一届理事、第二届常务理事,[[中国花卉协会]]第一届常务理事,中国绿化基金会理事。
==技术成就==
1948年8月,黄枢随边区政府农林处合并到华北农业部。当时,冀西京汉铁路沿线分布约3.5万公顷的沙荒地,华北农业部汲取大营群众造林经验,准备在冀西开展沙荒造林,派黄枢等进行调查规划。
1949年2月,华北农业部在冀西沙荒分布中心的[[正定县]]南化村,成立了冀西沙荒造林局,指定由黄枢负责 [4] ,当时黄枢才27岁。开始时,全局仅有干部4人,他们借住老乡的房子,把预支的2个月菜金和粮票,凑在一起作为筹办费,积极开展工作。其后干部增到30余人。黄枢充分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并与地方政府密切配合,首先搞好勘测设计;接着,开展育苗与造林技术的试验研究;开办技术培训班;创办《造林通报》,编印各种技术手册。由于大田育苗和一年三季造林等技术的推广应用,并实行民办公助,委托农民育苗和组织公私合作造林,大大加快了造林进度,到1952年,冀西沙荒造林计划基本完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冀西沙荒造林局归林垦部领导,[[梁希]]部长上任不久,便到冀西考察,当他看到沉睡百年的沙河故道沙荒已种上防风林,想到多少年来梦寐以求的绿化祖国的理想,竟会变成现实时!非常兴奋,随即作诗表达无限喜悦的心情,题为“冀西沙河故道沙荒地上青杨白杨林”:青杨何妥白杨潇,文采风流两隽骄,才是峥嵘头角露,十分姿态向人姣。在冀西的示范带动下,中国北方各主要风沙区,相继成立造林机构,开展群众性治沙造林工作。
1954年,黄枢等到各地调查用材林发展情况,发现一般造林质量较差,成活率低,主要是因为不少地区在调查设计、种苗质量和造林技术指导等方面跟不上造林的需要,于是建议各省组织造林调查设计队伍,加强采种育苗和技术指导工作,建立造林检查验收制度,等等。这些措施经林业部推行后,对提高各地造林质量和加快用材林的发展,都起了积极作用。
1958年8月,林业部在南方召开了全国林木丰产现场会,总结了杉木、毛竹、油茶等林木的速生丰产技术经验,提出了适地适树、良种壮苗、密度适当、抚育保护等基本技术措施。明确了实行林木速生丰产,是解决中国木材等林产品供不应求的重要途径。同年,黄枢等又在湖南省会同县,调查总结了兴建用材林基地的经验,其后林业部要求各地选择条件较好的山区,集中力量,建设用材林基地,在基地上兴办林场,培育丰产林,从而促进了速生丰产林的大发展。
在1993年出版的《中国造林技术》一书的“用材林营造与速生丰产技术”一章中 [5] ,他论述了定向培育速生工业用材林的先进适用技术,对发展优质高效用材林很有参考价值。
黄枢在冀西沙荒造林局任职时,就重视农村“四旁”植树,并列入群众造林计划,积极推动。对于群众喜爱的毛白杨等树种,大量育苗供应,深受群众欢迎,后来冀西的正定、新乐、无极、定州等沙荒造林重点县,都成为平原绿化的全国先进单位。
<center>{{#iDisplay:l0849znxhuz|650|480|qq}}</center>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Category 1.科技兴林绿色乐章中耀眼的智慧之光 https: //www.docin.com/p-1507320870.html 豆丁网 2.中国林业 學技術醫學 学研究院 https://www.taodocs.com/p-234629015.html 淘豆网 3.国家林业管理局 http://www.forestry.gov.cn/main/2429/content-560425.html 国家林业网 2012-09-12 4.防沙治沙贵在综合 http://www.doc88.com/p-744558158621.html 道客巴巴 2010-02-01 5. 人物]]百科 http://baike.zhenren.com/doc-view-3391.html 真人网
314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