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屯留区

增加 32 位元組, 4 年前
历史演进
商、周时代为[[黎候]]领地。
《左传》宣公十六年(前593年)和襄公十八年(前555年)春,分别有“晋人灭赤狄潞子国,留吁归晋,改称纯留。”,“晋人执孙蒯于纯留"的记述,说明西周末期及春秋时期屯留为 [[ 潞子国 ]] 领地,称为留吁,归晋后又改称纯留。
《史记·赵世家》记述:“(赵)肃侯元年(前349年)夺晋君端氏,徙处(晋君)屯留。"说明战国时期才称为 [[ 屯留 ]]
[[西汉]]时,置屯留、余吾两县,都属[[上党郡]]。
[[隋朝]],开皇十六年(596年),恢复屯留建制,仍属上党郡。
[[唐朝]]、五代,沿袭隋代建制,改属 [[ 潞州府 ]]
[[宋朝]],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属河东路(故平阳府,今临汾) [[ 隆德府 ]] (潞安府)。
[[元朝]],至元三年(1266年)屯留并入[[襄垣]],后于襄垣分治,皆属潞州府。
[[明朝]],嘉靖八年(1529年)至清,屯留都属潞安府。
[[中华民国]]初年,屯留属 [[ 冀宁道 ]] ,后属长治专员公署。 [[ 抗日战争 ]] 时期属太岳区。民国三十年(1941年)2月划分屯留、漳西两县。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3月改划分屯留、襄漳(漳西、襄西两县合并为襄漳县)两县。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9月全县解放,恢复屯留建制,属 [[ 长治地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屯留属晋东南专署。
1958年,与 [[ 长子县 ]] 合并为屯长县,属晋东南地区。
1961年,屯长县撤销,重置屯留县,仍属[[晋东南地区]]。
324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