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威海刘公岛风景区

移除 952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刘公岛风景区 '''  位于山东半岛最东端的威海湾内,   距威海市区2.1海里,东西长4.08公里,南北最宽处1.5公里,   面积3.15平方公里,最高点旗顶山海拔153.5米,2010年,刘公岛风景区被评为国家AAAAA级景区。   刘公岛地势北高南低,北部直立陡峭,南部平缓绵延,因地势扼海防之要   素有“东隅屏藩”和“不沉的战舰”之称。 
2015年,被评为国家级服务业标准化示范单位,全年接待游客143.2万人,比2014年增长10.2%。 [1]
 中文名称 刘公岛风景区  地理位置 山东省威海市环翠区  气候类型 温带海洋性气候  开放时间 07:00~17:00  门票价格 138.00元  著名景点 海上仙山  所属国家 中国  所属城市 山东省威海市  建议游玩时长 3-4小时 适宜游玩季节 四季皆宜 景点级别 AAAAA级
目录
1 发展历史
9 意义价值
10 旅游信息
== 发展历史 编辑==刘公岛在历史上曾有过许多名称。汉时称“刘氏别业”,元代称刘岛、刘家岛,明中后期一度称刘岛山。   明隆庆六年,在官方奏章和皇帝诏令中始正式出现刘公岛这一名称,已有400多年的历史。 明朝初期,为避倭寇侵扰,魏国公徐辉祖将岛上居民迁至陆城城郊。   嘉靖年间王宪武率农民军占据刘公岛,垦土种田,威震朝廷,后遭官军镇压而撤走。   万历末年,登州知府陶朗先又招人进岛居住,垦田种粮纳税。   并于岛上高峰设墩台,派兵戍守。在此期间,中国发展海运,刘公岛成为中转站,至刘公岛停泊的船只日益增多,使岛上居民也随之增加。   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设立威海卫,屯兵驻守。自此,刘公岛及威海卫港便成为海防重地。 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12月17日,北洋海军正式成军。刘公岛成为其重要基地。   岛上先后设立了工程局、机器厂、屯煤所,兴建了北洋海军提督署、威海海军学校,海军官邸、营房、铁码头、炮台等一大批军事设施。   甲午战争中北洋海军全军覆没。清政府除割地、赔款、增开通商口岸外,还允许日本军队驻扎威海卫。刘公岛被日军强占达3年之久。刘公岛风景区刘公岛风景区(5张)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7月英国强租威海卫,刘公岛成为其皇家海军远东舰队的避暑疗养之地。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日军全面侵华战争开始,至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3月,日军第二次占领刘公岛,在岛上设华北要港司令部,驻伪海军。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11月1日,英军撤离刘公岛,至此英国租借刘公岛达42年之久。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威海解放后,中国人民解放军进驻刘公岛。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10月6日,国民党军进犯威海,占领刘公岛,至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12月18日撤逃青岛,人民解放军再次进驻。1977年12月,北洋海军提督署被列为山东省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78年重新整修提督署。1985年4月1日,刘公岛正式对外开放。 == 地理环境 编辑==位置境域 刘公岛风景区位于山东半岛最东端的威海湾内,位于北纬37°30′19.79″,东经122°11′16.81″。   距威海市区2.1海里,东西长4.08公里,南北最宽处1.5公里,占地面积3.15平方公里。 [2] © 2019 Baidu - GS(2018)5572号 - 甲测资字1100930 - 京ICP证030173号 - Data © 长地万方刘公岛风景区气候特点 刘公岛风景区受海洋调节作用,岛内气候冬暖夏凉,全年平均气温在12摄氏度左右。 [1]  地形地貌 刘公岛风景区地势北高南低,北部海蚀崖直立陡峭,如刀削斧劈,南部避风朝阳,平缓绵延,最高点旗顶山海拔153.5米。 == 自然资源 编辑== 刘公岛风景区植被茂密,森林覆盖率达87%,   有植物100多种、动物20多种,其中银杏、水杉、鹅掌楸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梅花鹿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现有野生梅花鹿300多只。 [3] == 主要景点 编辑== 
刘公岛风景区主要景点有: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院,是以北洋海军和甲午战争历史为中心内容的纪念遗址性博物馆,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刘公岛甲午战争纪念地”的专门管理保护机构,负责管理和保护威海湾南北两岸与刘公岛上28处北洋海军和甲午战争遗址。
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院
53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