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刘永洪

移除 373 位元組, 4 年前
百科化
| 职业 = 苗族古歌歌师
| 知名作品 = 《开天辟地》<br>《运金运银》<br>《打梁造柱》<br>《枫木歌》、
}} <p style==人物简介=="text-indent:2em;">'''<big>刘永洪</big>''',男,[[苗族]],[[黔东南]][[台江]]县施洞镇芳寨人, 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苗族古歌<ref>[http://www.cngsda.net/fwzwhyc/33876.jhtml  苗族古歌 ]甘肃档案信息网</ref>代表性传承人。</p>==人物简介==
[[File:苗族古歌•融水卷.jpg|缩略图
|左|苗族古歌•融水卷[http://www.cngsda.net/u/cms/www/201908/01143904gfga.jpg 原图链接] [http://www.cngsda.net/fwzwhyc/33876.jhtml 图片来自甘肃档案信息网 ]]]
<p style="text-indent:2em;"> 刘永洪出生于1936年10月21日,从8岁起就开始受其能歌善舞的母亲的薰陶,他母亲是本村很有名的歌师,能唱很多古歌。经过几十年的积累,刘永洪熟练掌握了苗族创世古歌共十二部,如“开天劈地”、“打梁造柱”、“运金运银”“铸日造月”、“枫木歌”等,以及劳动生活歌,开亲歌、爱情叙事诗仰欧瑟歌、曲艺嘎百福情歌等。</p><p style="text-indent:2em;"> 刘永洪的苗族古歌主要是在酒宴上的对唱、劳动生活中的说唱、及闲暇时光的交流传唱。其苗族古歌语言生动、概括性强,描述的历史悠久,背景深邃,富于哲理,耐人寻味。其唱腔深情低回婉转,旋律优美流畅,具有明显的古风遗韵特征。</p>
==虔心学歌==
[[File:刘1112.jpg|缩略图
|左|苗族古歌 古辞碑[http://www.cngsda.net/u/cms/www/201908/01143904bcla.jpg 原图链接] [http://www.cngsda.net/fwzwhyc/33876.jhtml 图片来自甘肃档案信息网 ]]]
<p style="text-indent:2em;"> 刘永洪的母亲能歌善舞,是本村很有名的歌师,能唱很多古歌。在以前,生活比较简单,一到晚上,本村许多爱唱歌的妇女经常会聚在刘永洪家和他母亲交流并学习古歌,他会坐在一边听母亲她们唱歌。由于母亲会唱歌,经常被邀到各种酒场上演唱,这时母亲会带上刘永洪一起去,刘永洪记性好,很快就能把听过的歌记下来。母亲还教他怎样用脑子借物编歌的方法。</p><p style="text-indent:2em;"> 到十四、五岁时,刘永洪便跟着村上大一点的后生走乡串寨去游方。游方通常是在过年及农闲时节,从一个寨子唱到另一个寨子,一去大约一个月左右。在外面,不会唱歌,姑娘就不会做饭给你吃,就有可能挨饿;要想能得到女孩子专门煮给来游方客吃的饭,就必须会唱歌来与姑娘们对答,讨得姑娘的喜欢。刘永洪说:“我第一次出去游方,只会唱几首歌,不能和姑娘们对唱,经常会饿饭哩!”这就促使他下决心一定要学会唱苗歌。</p>
==耐心传承==
[[File:刘永洪.jpg|缩略图|左|
刘永洪和女儿刘跃梅 [https://inews.gtimg.com/newsapp_match/0/8557225656/0 原图链接][https://new.qq.com/omn/20190414/20190414A034FG.html 图片来自腾讯网]]]
[[File:刘永洪005.jpg|缩略图
|右|画卷里的苗族古歌(二)[http://www.cngsda.net/u/cms/www/201908/01143904fhs5.jpg 原图链接] [http://www.cngsda.net/fwzwhyc/33876.jhtml   图片来自甘肃档案信息网]]]
<p style="text-indent:2em;"> 随着时代进步,外来文化的冲击,年青人之间的交他除了向母亲学外,到哪个寨子游方或走亲戚,只要听说该村有歌师,不论是否认识,刘永洪都会前去讨教。他终于学会唱一些苗歌,并结了婚。</p><p style="text-indent:2em;"> 寨上有“讨嫁衣”的习俗——头天晚上男方把女方娶进门后,第二天早上,男方家必须派人到女方家讨嫁衣,而派去的这两个人,其中有一个人必须会唱苗歌,因为会唱苗歌才能在酒桌上演唱并对答女方家那边演唱的人,才不会被女方及亲朋好友取笑。以后,凡村上有准备结婚的后生,大多叫上刘永洪到去讨嫁衣。年复一年,施洞的每个村刘永洪都去取过嫁衣,每到一村,都会寻找村里的歌师交流,天长日久,刘永洪会唱的歌也就越来越多,歌唱水准也越来越高。</p><p style="text-indent:2em;"> 凡施洞有节日对歌时,刘永洪都会参加,从中学到不少的歌,并结识许多歌师。有空时,他会不辞辛劳,翻山越岭到外寨子去讨教苗歌,因此得到邻里和寨上人的好评和尊重。流方式增多,苗歌已不是他们交流的主要方式,苗族古歌的传承已受到了严重的影响。</p><p style="text-indent:2em;"> 为了使苗族古歌世代传承,刘永洪自从会唱歌起,就经常教村上青年、小孩唱歌。对于同龄人,他们准备一起去游玩或走客时,便会相约在某一家或走客的路上,由刘永洪教他们唱歌。</p><p style="text-indent:2em;"> 唱歌是苗族人一种生活、娱乐的方式,以前没电,村上许多年轻人会在晚上聚在刘永洪家或某处,请刘永洪去教他们唱歌。特别是农闲和过年时,来学唱歌的人较多,此时刘永洪会把在哪个场合该唱什么歌,如何对唱,如何记歌等教他们,有时在歌场上听到有的后生唱错了,刘永洪都会主动上前去教他们应当怎么唱。</p><p style="text-indent:2em;"> 现在生活条件好了,许多人受到外来文化的干扰,喜欢苗歌的后生越来越少,为了使苗歌得以传承,刘永洪经常会利用各种机会宣传和鼓励年青人来学习苗歌,并耐心教那些来学歌的年青人。经过他的不懈努力,一些年青人开始向他学习。</p><p style="text-indent:2em;"> 近几年,由于政府的重视,刘永洪的苗族古歌得到了抢救性传承,他的苗族创世古歌和“酿酒歌”、“仰欧瑟”、“曲艺嘎百福”等苗族歌谣多次在各种酒宴及当地的姊妹节、[[龙舟节]]、游方场等场合交流传唱,得到苗族群众较高的评价。</p>
==主要成就==
<p style="text-indent:2em;"> 2004年刘永洪被省民协、县文化局、县文保办表彰为“古歌歌师”。 2007年6月,刘永洪入选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ref>[http://www.ihchina.cn/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ref>项目代表性传承人。</p>
==参考文献==
3,283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