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太原

移除 6,457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太原市行政区划图太原市行政区划图
至1996年,太原市辖古交一个县级市,清徐、阳曲、娄烦三个县,市区分南城、北城、河西、南郊、北郊五区。
 
1997年5月8日,太原市调整行政区划,市区分为杏花岭区、迎泽区、小店区、尖草坪区、万柏林区和晋源区,形成了6区3县1市的格局。其中地处建设路以西、滨河路以东、北大街以南、南内环街以北的杏花岭区、迎泽区两个区是传统上的内城区,而随着城市的扩张,万柏林区、小店区、尖草坪区和晋源区也被认为是城内地区,形成了“城六区”的概念。 [5]
辖区信息太原市行政区划信息表名称 行政区划代码 面积(平方千米)六普人口(万人)邮政编码 下设街道-镇-乡个数 下设社区-行政村个数太原市 140100 6909 420.1591 030082 54-21-31 696-824小店区 140105 290 80.4537 030032 7-1-2 123-38迎泽区 140106 105 58.8533 030002 6-1-0 97-17杏花岭区 140107 146 63.4482 030009 10-0-2 120-28尖草坪区 140108 296 41.5705 030023 9-2-3 71-77万柏林区 140109 289 74.9255 030024 14-0-1 135-18晋源区 140110 290 22.1431 030025 3-3-0 45-77※综改示范区 / / / / / 11-0清徐县 140121 608 34.3861 030400 1-4-5 24-188阳曲县 140122 2084 12.0228 030100 0-4-6 11-123娄烦县 140123 1289 10.5841 030300 0-3-5 6-142古交市 140181 1512 20.5139 030200 4-3-7 53-116备注:带有“※”标志的综改示范区全名为“山西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不属于行政区划;下设各级行政区划数量统计截止到2018年底参考资料:行政区划代码、面积、邮政编码等信息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网站; [8] 六普人口来源于太原市人民政府网站; [9] 下设各级行政区划数量来源于太原市民政信息网 [10] 区划列表截至2018年底,太原市辖6个市辖区、3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共54个街道、21个镇、31个乡,计696个社区、824个行政村。 [10] 【小店区】坞城街道┃营盘街道┃北营街道┃平阳路街道┃黄陵街道┃小店街道┃龙城街道┃北格镇┃西温庄乡┃刘家堡乡【迎泽区】柳巷街道┃文庙街道┃庙前街道┃迎泽街道┃桥东街道┃老军营街道┃郝庄镇【杏花岭区】巨轮街道┃三桥街道┃鼓楼街道┃杏花岭街道┃坝陵桥街道┃大东关街道┃职工新街街道┃敦化坊街道┃涧河街道┃杨家峪街道┃中涧河乡┃小返乡【尖草坪区】尖草坪街道┃光社街道┃上兰街道┃南寨街道┃迎新街街道┃古城街道┃汇丰街道┃柴村街道┃新城街道┃向阳镇┃阳曲镇┃马头水乡┃柏板乡┃西墕乡【万柏林区】千峰街道┃下元街道┃和平街道┃兴华街道┃万柏林街道┃杜儿坪街道┃白家庄街道┃南寒街道┃西铭街道┃小井峪街道┃东社街道┃化客头街道┃长风西街街道┃神堂沟街道┃王封乡【晋源区】义井街道┃罗城街道┃晋源街道┃金胜镇┃晋祠镇┃姚村镇【清徐县】东湖街道┃清源镇┃徐沟镇┃东于镇┃孟封镇┃马峪乡┃柳杜乡┃西谷乡┃王答乡┃集义乡【阳曲县】黄寨镇┃大盂镇┃泥屯镇┃东黄水镇┃高村乡┃侯村乡┃凌井店乡┃西凌井乡┃北小店乡┃杨兴乡【娄烦县】娄烦镇┃静游镇┃杜交曲镇┃庙湾乡┃马家庄乡┃盖家庄乡┃米峪镇乡┃天池店乡【古交市】东曲街道┃西曲街道┃桃园街道┃屯兰街道┃河口镇┃马兰镇┃镇城底镇┃阁上乡┃嘉乐泉乡┃梭峪乡┃岔口乡┃常安乡┃原相乡┃邢家社乡备注:表格信息整理自太原民政信息网 [10] ==''' 地理环境 编辑'''== === 位置 境域=== 太原位于山西省境中央,太原盆地的北端,华北地区黄河流域中部 [1] ,地处南北同蒲和石太铁路线的交汇处。地理坐标为东经111°30′~113°09′,北纬37°27′~38°25′。区域轮廓呈蝙蝠形,东西横距约144公里,南北纵约107公里。 [1] === 地形地貌=== 
太原西、北、东三面环山,中、南部为河谷平原,整个地形北高南低呈簸箕形。海拔最高点为2670米,最低点为760米,平均海拔约800米,市区坐落于海拔800米的汾河河谷平原上。太行山雄居于左,吕梁山巍峙于右,云中、系舟二山合抱于后,太原平原展布于前,汾水自北向南纵贯全境。 [11] 黄河的第二大支流——汾河,自北向南横贯太原市全境,流经境内约100公里。市区东有太行山阻隔,西有吕梁山。 [1]
=== 气候特征=== 
太原属北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年平均气温9.5℃,无霜期平均202天,年均降水量456毫米。太原由于其地形复杂多样,海拔高度差异较大,海洋性气候对境内的影响,形成了北温带大陆性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分明、日照充足,昼夜温差较大,夏秋降雨集中,冬春旱多风。年平均温度为9.5℃,一月平均-6.4℃,七月平均23℃。霜冻期为十月中旬至次年四月中旬,无霜期平均149—175天。年均降水量468.4毫米。 [12]
太原市气候数据类别 一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七月 八月 九月 十月 十一月 十二月 全年高温1.85.411.519.825.528.629.328.023.717.89.53.117.0低温-11.6-8.0-2.04.810.515.118.216.910.84.0-2.7-9.23.9降水3.25.213.419.933.355.9102.1107.051.625.610.73.2431.2日照173.4174.0202.3229.8265.1250.9228.6223.8209.6206.9174.6162.62501.7 ==''' 自然资源 编辑'''== === 生物资源=== 
太原植物区系含有种子植物、蕨类植物、苔藓、地衣、藻类和菌类。太原地区野生动物资源有鸟纲16目、37科、173种。国家一级保护兽类一种、国家二级保护兽类5种、山西省重点保护兽类3种;爬行纲动物3目、4科、8种;两栖纲1目、2科、5种;鱼纲2目、4科、21种;甲壳纲动物1目、2科、2种;昆虫纲13目、70科、177种;蛛形纲2目、3科、10种。
=== 矿产资源=== 
截至2013年底,太原探明矿藏主要有铁、锰、铜、铝、铅、锌等金属矿和煤、硫磺、石膏、钒、硝石、耐火粘土、石英、石灰石、白云石、石美砂等非金属矿。
==''' 人口民族 编辑'''== === 人口=== 
据2018年人口抽样调查,年末全市常住人口442.15万人,比上年末增加4.18万人。其中:城镇人口375.27万人,增加4.31万人;乡村人口66.88万人,减少0.12万人。城镇化率84.88%,比上年提高0.18个百分点。男性人口222.67万人,女性人口219.48万人,性别比为101.45∶100。 [13]
 
2018年全年出生人口4.58万人,人口出生率10.41‰。 [13]
=== 民族=== 
2014年太原97.28%人口为汉族,除汉族外,比较常见的还有满族、维吾尔族、藏族、蒙古族、回族等。
政治编辑太原市主要领导市委书记 罗清宇市委副书记、市政府市长李晓波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弓跃市政协主席张贵元(参考资料 [6] [14] )经济编辑综述跻汾桥跻汾桥工业、农业是太原市国民经济的主要产业。1949年,太原市工农业总产值(1980年不变价格,下同)为10718万元。1950年~1952年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工农业生产迅速恢复,工农业总产值快速增长。1952年,太原市工农业总产值上升到24362万元,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均超过了解放前太原市历史最高水平。1953年~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工农业总产值逐年快速增长,1957年全市工农业总产值达到63497万元。1958年~1960年,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太原市工农业总产值急速增长,1959年上升为146127万元,1960年达到203304万元。但是,由于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导致了太原市国民经济比例的严重失调,财政开支过大,粮食及其他农副产品匮乏,加之自然灾害和苏联撕毁合祥云桥祥云桥同,造成1961年~1962年工农业总产值的大滑坡。1961年全市工农业总产值降至102532万元,1962年降至94534万元。之后经过三年调整,工农业生产逐步恢复发展,到1965年,全市工农业总产值又升至181359万元。1966年全市工农业总产值达到217436万元。1966年,太原市 ==''' 经济 随着“文革”的开展形势恶化。1967年、1968年,全市工农业总产值分别下降为174096万元、86679万元。1969年~1970年,政治局势相对好转,工农业生产总值开始回升,1969年全市工农业总产值为125653万元,1970年上升为239658万元,1973年达到305894万元。1975年,贯彻中共中央整顿精神,全市工农业总产值又回升至275357万元。然而1976年初掀起的“反击右倾翻案风”使全市的工农业总产值又降至216067万元。1976年粉碎“四人帮”后,太原经济迅速恢复。1977年全市工农业总产值为287351万元,1978年达到363650万元。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经济体制的改革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太原市的工农业总产值开始'''==太原太原突飞猛进地增长。1980年,全市工农业总产值达到406384万元,1985年达到663713万元,1990年达到1036956万元。 [15] 2018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3884.48亿元,比上年增长9.2%。其中: === 第一产业 增加值41.05亿元,增长0.7%;第二产业增加值1439.13亿元,增长10.3%;第三产业增加值2404.30亿元,增长8.8%。人均地区生产总值88272元,比上年增长8.2%,按2018年平均汇率计算达到13339美元。 [13] ===第一产业2018年太原市太原夜景太原夜景(9张) 全年农作物种植面积82.53千公顷。粮食种植面积65.96千公顷。其中:夏粮种植面积0.07千公顷,秋粮种植面积65.89千公顷。蔬菜种植面积11.09千公顷。药材种植面积1.76千公顷。全年造林面积17.28千公顷。零星植树1259万株。新增育苗面积0.29千公顷。年末大牲畜存栏3.8万头,猪出栏32.29万头。肉类产量5.49万吨,禽蛋产量4.54万吨,牛奶产量9.43万吨。水产品养殖面积1.05千公顷,水产品产量2603吨。年末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46.21万千瓦。全年农用化肥施用量(折纯)25527吨。 [13] === 第二产业=== 
太原是中国建国初期的重要工业基地之一。20世纪末以来,在山西省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建设中,太原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承担起山西省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转化的重任。以不锈钢生产基地、新型装备制造工业基地和镁铝合金加工制造基地“三大基地”为代表的优势产业发展态势良好。经过50多年的建设,已形成了以能源、冶金、机械、化工为支柱,纺织、轻工、医药、电子、食品、建材精密仪器等门类较齐全的工业体系。 [16]
 
2018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0.8%。其中:中央企业增加值增长9.9%;省属企业增加值增长8.5%;市属及以下企业增加值增长19.3%。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16.6%,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4.9%。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9.2%,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1.3%。
南中环南中环
非传统产业增加值增长17.8%,其中: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9.8%,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31.8%。传统产业增加值增长8.0%。
 
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3075.81亿元,增长9.4%。利税总额238.82亿元,增长8.5%。利润总额94.08亿元,增长12.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84.65元,下降0.74元。 [13]
=== 第三产业=== 
邮电和旅游
太原主要建筑太原主要建筑(2张)
2018年太原市全年邮电业务总量160.46亿元,比上年增长12.2%,其中:邮政业务总量8.00亿元,下降3.9%;电信业务总量152.46亿元,增长13.2%。年末市话到达77.25万户。农话到达1.85万户。移动电话用户737.32万户,其中:4G移动电话用户为594.29万户。每百人拥有电话185部,其中:移动电话普及率达到167部/百人。计算机互联网宽带用户197.08万户。 [13]
2018年太原市全市接待海内外游客8126.19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9.8%。其中:国内游客8102.32万人次,增长19.9%;海外游客23.88万人次,增长4.1%。海外游客中:外国人16.88万人次,香港同胞3.89万人次,澳门同胞0.49万人次,台湾同胞2.62万人次。全年旅游总收入995.57亿元,增长21.1%。其中:国内旅游收入985.30亿元,增长20.8%;旅游外汇收入1.07亿美元,增长7.0%。 [13]
 
金融保险
 
2018年末年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2317.27亿元,比年初增长3.3%;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12684.21亿元,增长10.7%。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12019.50亿元,增长3.4%,其中:住户存款余额4767.46亿元,增长8.7%。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2491.74亿元,增长10.1%,人民币贷款中,中长期贷款余额9106.93亿元,增长15.5%;短期贷款余额2673.87亿元,下降6.1%。年末上市公司达到19家,其中:主板16家,中小板2家,创业板1家。“新三板”挂牌企业达到52家。 [13]
全年原保险保费收入223.09亿元,下降4.7%。其中:寿险业务保费收入126.30亿元,下降17.2%;健康险业务保费收入24.65亿元,增长25.0%;意外伤害保险业务保费收入6.46亿元,增长19.7%;财产险业务保费收入65.67亿元,增长16.4%。支付原保险赔款与给付63.63亿元,增长11.3%。其中:寿险业务给付27.72亿元,增长3.3%;健康险业务赔款及给付5.74亿元,增长18.9%;意外伤害保险业务赔款1.53亿元,下降0.6%;财产险业务赔款28.65亿元,增长19.5%。 [13]
 
国内贸易
太原武宿综合保税区太原武宿综合保税区
2018年,太原市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11.90亿元,比上年增长8.1%。其中: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737.90亿元,增长8.0%;乡村消费品零售额74.00亿元,增长11.4%。限额以上贸易企业零售额886.95亿元,比上年增长4.1%,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49.0%。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企业通过互联网实现商品零售额33.23亿元,增长30.9%。 [13]
对外贸易
4,176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