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李一氓

增加 6,829 位元組, 5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李一氓'''({{bd|1903年||1990年|catIdx=}}),又名'''李民治''',四川省彭县东大街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学者…”
'''李一氓'''({{bd|1903年||1990年|catIdx=}}),又名'''李民治''',[[四川省]][[彭县]]东大街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学者、外交官。<ref name=sht>[http://www.shtong.gov.cn/node2/node4429/node4432/node70704/node70707/userobject1ai49387.html 李一氓(1903~1990),上海通,于2014-11-28查阅]</ref><ref name=hefang>[http://history.people.com.cn/GB/199250/207061/13128762.html 何方,记李一氓的为人和几个重要观点,人民网,2010-11-04]</ref>

==生平==
李一氓在[[上海]][[大同大学 (上海)|大同大学]]、[[沪江大学]]、[[东吴大学]]学习期间,曾参加反帝爱国学生运动。1925年,在[[广州]]加入[[郭沫若]]等人成立的[[创造社]]。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在[[广州]]担任[[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秘书、宣传科长,参加[[北伐战争]]。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参加[[南昌起义]],担任起义军政治部秘书主任,后来转到上海,在[[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及[[中共中央特科]]任职,参与翻译[[共产国际]]第六次代表大会的主要文件。1928年3月,和[[阳翰笙]]编辑《流沙》。1929年秋,出任[[中共中央宣传部]]文化工作委员会委员。1930年4月,参加发起[[中国社会科学家联盟]],并且是[[中国左翼文化界总同盟]]负责人之一。同时,他还负责编辑《巴尔底山》杂志。其间,他翻译出版有《马克思论文选译》、《马克思与恩格斯合传》以及[[马克思]]写的《哲学之贫困》等书。<ref name=sht/>

1932年,李一氓抵达[[中央苏区]]首府[[瑞金]]。1933年,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国家政治保卫局执行部部长。1934年10月,参加[[长征]]。长征抵达陕北后,历任中共陕甘省委、中共陕甘宁省委、[[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部长。<ref name=sht/>

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后,李一氓在皖南奉命帮[[叶挺]]组建[[新四军]],担任新四军秘书长以及[[中共中央东南分局]]秘书长,奉命充当[[叶挺]]和[[项英]]之间的缓冲人。1941年[[皖南事变]]后,经中央批准,由[[刘少奇]]当面向李一氓宣布其因对项英错误“采取调和态度和自由主义”而给予口头警告处分。此后李一氓历任淮海区、苏北区党委副书记、行署主任等职务。194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后,李一氓任[[中共中央华东局]]常务委员兼宣传部长,并兼[[苏皖边区]]政府主席。1947年以后,调任中共旅大区党委副书记兼[[旅大行政公署]]第一副主席等职务。他还兼任[[大连理工大学|大连大学]]校长。<ref name=sht/><ref name=hefang/>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初,由于认为可能很快进[[联合国]],遂成立一个大约50人的中国驻联合国代表团。团长为[[张闻天]],副团长为从中共旅大区党委副书记任上调来的李一氓,代表、顾问、专员有[[冀朝鼎]]、[[孟用潜]]、[[耿飚]]、[[刘贯一]]、[[刘英 (中国共产党党员)|刘英]]、[[姚仲明]]、[[刘彬]]、[[陈叔亮]]、[[钱三强]]、[[陈忠经]]、[[王铁崖]]、[[郑森禹]]等。但因[[美国]]阻挠,中华人民共和国未能恢复在联合国的席位,代表团驻[[赵堂子胡同]]二号原[[朱启钤公馆]]待命一年半,直到1951年解散。<ref name=hefang/>

此后,李一氓任[[世界和平理事会]]常务理事、书记。1958年4月至1963年9月,任驻[[缅甸]]大使。1962年后,担任[[国务院外事办公室]]副主任、[[中国人民外交学会]]副会长、[[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委员会]]副主席等职务。<ref name=sht/>

[[文化大革命]]期间,李一氓受到残酷迫害,被投入监狱6年。1974年到1982年,任[[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常务副部长、顾问等职,对被[[江青反革命集团]]搞乱的对外联络工作开展整顿。1980年,时任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常务副部长的李一氓组织专门班子研究国际形势和确定外交政策,先后写成6篇《讨论稿》报送中央,其中提出国际环境将长期和平、否定毛泽东提出的“三个世界划分”、建议同各国共产党恢复关系。这些意见很快被中央采纳,从而改变了中国的外交政策。<ref name=sht/><ref name=hefang/>

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李一氓当选为[[中纪委]]副书记。1982年离休,时为副部级。在[[中共十二大]]上当选为[[中顾委]]委员,在[[1985年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补选为中顾委常委。李一氓因对中国古籍颇有研究,1982年受[[陈云]]推荐出任[[国务院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组长,任内为中国古籍整理开创了新局面。李一氓还担任[[中国国际交流协会]]会长、[[郭沫若]]研究会会长。<ref name=sht/><ref name=hefang/>

==著作==
*赵崇祚 辑、李一氓 校,[[花间集]]校,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
*李一氓,一氓题跋,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1年
*李一氓 编,明清人游黄山记钞,安徽人民出版社,1983年
*沈喻 绘、朱圭 梅裕凤 刻、李一氓 供稿,避暑山庄三十六景,人民美术出版社,1983年
*李一氓,存在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5年
*李一氓,模糊的荧屏:李一氓回忆录,人民出版社,1992年
*李一氓,击楫集,中华书局,1995年
*李一氓,存在集·续编,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
*李一氓,一氓书缘,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

==参考文献==
{{reflist}}

==延伸阅读==
*中共淮阴市委党史工作委员会 编,李一氓在淮阴,南京出版社,1993年
*中华书局编辑部 编,李一氓纪念文集,中华书局,2002年

{{start box}}
{{s-gov}}
{{s-before|[[齐燕铭]]}}
{{s-title|[[国务院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组长|1982年—1990年}}
{{s-after|[[匡亚明]]}}
{{s-dip}}
{{s-before|[[姚仲明]]}}
{{s-title|[[中国驻缅甸大使|中华人民共和国驻缅甸大使]]|1958年4月—1963年9月}}
{{s-after|[[耿飚]]}}
{{s-edu}}
{{s-new}}
{{s-title|[[大连理工大学|大连大学]]校长|1949年3月—1949年11月}}
{{s-after|[[吕振羽]]}}
{{end box}}

{{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务委员会}}
{{中国近现代文学}}

{{Authority control}}
{{DEFAULTSORT:Li李}}
[[Category:李姓|Y]]
[[Category:彭州人]]
[[Category:中共中央特科人物]]
[[Category: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
[[Category: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务委员]]
[[Category:中华人民共和国驻缅甸大使]]
[[Category:中华人民共和国作家]]
[[Category:中华民国作家]]
[[Category:大连理工大学校长]]
[[Category:石室中学校友]]
1,262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