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沂蒙山

移除 4 位元組, 4 年前
人文概念
沂山作为九州镇山的历史可见诸《周礼》,自远古时期便享有帝王的祭祀,在《尚书·舜典》中就有“肇十有二州,封十有二山”的记载,后世历代屡有增封,祀典不废。秦祀沂山加车乘骝驹,[[魏文帝]]黄初三年瘗沉圭璋于沂山,晋义熙五年[[宋武帝]][[刘裕]]在沂山筑五坛祭天,隋开皇十四年诏就山立祠,唐天宝十载诏封沂山为东安公,宋政和三年诏封沂山东安公为[[东安王]],元大德二年诏封沂山为元德东安王,明洪武三年诏封沂山为东镇沂山之神,清世宗诏封沂山为佑民捍御之神。历代帝王的加封,在沂蒙山积淀了深厚的镇山文化和礼仪文化。
历史也证明,[[ 沂蒙山]] 名人辈出、灿若群星,令人叹为观止,是[[齐文化]]的代表和翘楚。以沂蒙为代表的齐文化和以孔孟之地为代表的鲁文化,遥相呼应,相互激荡影响,共同形成了中国文化的两大精神内核。在这片琅琊大地上孕育的不朽人物有:智圣[[诸葛亮]]、书圣[[王羲之]]、算圣[[刘洪]]、一代名相[[王导]]、一代名相[[匡衡]]、一代名将[[蒙恬]]、一代名将[[羊祜]]、名将[[左宝贵]]、[[王献之]]、著名书法家[[颜真卿]]、著名教育家—《颜氏家训》作者[[颜之推]]、孝圣[[王祥]]、宗圣[[曾子]]、著名文学评论家—《文心雕龙》作者[[刘勰]]、[[孔子]]师[[郯子]]、[[何承天]]、[[公鼐]]、[[鲍照]]等。
孔子七十二贤徒,临沂籍十三人;著名二十四孝<ref>[http://news.cri.cn/gb/3821/2004/05/18/152@163721.htm 《二十四孝图》图文详解],国际在线,编辑:周嘉乐 2004-05-18 18:04:33 </ref>,临沂占有七孝。 他们光照千秋,折射着沂蒙大地人杰地灵、钟灵毓秀的光辉;唐朝大诗人[[李白]]在天宝年间曾来沂蒙山游历,在沂山百丈崖瀑布激情赋诗,留下了“百丈素崖裂,四山丹壁开。龙潭中喷射,昼夜生风雷。但见瀑泉落,如潀云汉来”的不朽之作。
111,136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