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高甲戏

移除 74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高甲戏'''又名"戈甲戏"、"九角戏"、"大班"、"土班",发祥地为福建泉州 ,最初源于明末清初闽南农村流行的一种装扮梁山英雄、表演武打技术的化装游行,是闽南诸剧种中流播区域最广、观众面最多的一个地方戏曲剧种。它的足迹曾遍布于泉州、厦门、漳州等闽南语系地区和台湾省,还流传到华侨居住的南洋一带。
高甲戏 又名"[[戈甲戏"、"九角戏"、"大班"、"土班" 发祥地为福建泉州]] 批准时间;2006年5月20日 最初源于明末清初闽南农村流行的一种装扮梁山英雄、表演武打技术的化装游行,是闽南诸剧种 流播区域最广、观众面最多的一个地方 国传统 种。它的足迹曾遍布于泉州、厦门、漳州等闽南语系 ,申报 地区 和台湾 ;福建 泉州市 还流传到华侨居住的南洋一带 遗产编号;Ⅳ-48
高甲戏的演出剧目分为"大气戏"(宫廷戏和武戏)、"绣房戏"和"丑旦戏"三大类,以武戏、丑旦戏和公案戏居多,生旦戏较少。传统剧目有九百多个,大半来自京戏、木偶戏和布袋戏,小部分是吸收梨园戏的,还有一些是艺人根据历史小说和民间传说编而创作的。高甲戏的角色,原来只有[[ 生、旦、丑,]] 后来又先后增加了[[ 净、贴、外、末和北(净)、杂二色]] ,可以演员按剧情顺口溜。唱做也较自由,没有一定的台位,演出时间可长可短。
高甲戏的音乐唱腔兼用"南曲"、"傀儡调"和民间小调,而以南曲为主。高甲戏使用的乐器,分为文、武乐二种。伴奏乐器以管乐、唢呐为主(解放后改用琵琶为主),此外还配有横笛、二弦、三弦等。打击乐器及其打击方法与京剧相同,如〔冲头〕、〔长锤〕、〔急急风〕等,但"三通"和"出将"时则与京戏不同。丑旦戏或轻松场面加用双铃、响盏等。解放后,1951年成立泉州大众剧社(1957年改为泉州市高甲戏剧团),1954年参加华东区戏曲观摩会演 ,[[《桃花搭渡》 ]] 、《扫秦》荣获剧本奖和演出奖。]]<ref>[http://www.chuiyue.com/eg/25134/ 高甲戏视频大全闽南泉州] 吹月风,发布时间;2014/1/24 9:18:19</ref>
2006年5月20日,高甲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File:高甲戏2.jpg|thumb|400px|有框|左|高甲戏[http://www.huitu.com/design/show/20180527/084404365032.html/ ]]]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高甲戏
 
地理标志;福建泉州
 
批准时间;2006年5月20日
 
非遗级别;国家级
 
遗产类别;[[传统戏剧]]
 
申报地区;福建省泉州市
 
遗产编号;[[Ⅳ-48]]
==历史沿革==
[[File:高甲戏3.jpg||thumb|400px|有框|右|高甲戏[http://www.huitu.com/design/show/20180527/084404365032.html/ ]]]
高甲戏,流行于以 [[ 泉州 ]] 为中心的闽南方言区和港、澳、台地区以及东南亚闽南华侨聚居地   高甲戏前身是"宋江戏"。据老艺人陈坪(1884~1957年)称,听其师傅代代相传说:明末清初,闽南沿海农、渔村庄,每逢迎神赛会喜庆节日,村民们有装扮梁山好汉游行于村里的,间或就地作简短表演。由此出现儿童演出宋江故事,时称为"宋江仔"。清道光(1821~1850年)以后,由成年人扮演的戏班,群众称为"宋江戏"
高甲戏前身是"宋江戏"。据老艺人[[陈坪]](1884~1957年)称,听其师傅代代相传说:明末清初,闽南沿海农、渔村庄,每逢迎神赛会喜庆节日,村民们有装扮梁山好汉游行于村里的,间或就地作简短表演。由此出现儿童演出宋江故事,时称为"宋江仔"。清道光(1821~1850年)以后,由成年人扮演的戏班,群众称为"宋江戏"。
宋江戏以武打为主,其套数多采用民间的"刣狮"(即由艺人装扮成武士,手执各种武器,分别与雄狮搏斗),现存舞台上的武打套数"冷煎盘"、"大碰场"、"凤摆尾"等保留着"刣狮"的传统表演,也吸收了提线木偶的武打,称为"嘉礼打"。乐器用大小唢呐,配以南锣、南鼓。宋江戏保留下来的剧目有《李逵大闹忠义堂》、《抢卢俊义》、 [[ 《扈三娘替嫁》 ]] 等。<ref>[http://m.dingjisc.com/news/6auY55Sy5oiP.html 高甲戏] 高甲戏图片大全;</ref>
南安岭兜村的"宋江戏"艺人与漳州来的竹马戏艺人及一名归侨合办一戏班,班名"三合兴"。它突破专演宋江故事的局限,演出半文半武戏,剧目有《郭子仪拜寿》、《困河东》、《斩黄袍》、《逼宫》等。合兴戏出现后,很受群众欢迎,戏班也增多了。
[[File:高甲戏4.jpg||thumb|400px|有框|左|高甲戏[http://www.huitu.com/design/show/20180527/084404365032.html/ ]]]
"合兴戏"在发展过程中,"宋江戏"仍然存在,二者除剧目可以互演外,基本功和表演程式也互相吸收。当时有规定,进合兴戏的艺人,必须能演"桶内戏"(即宋江戏的定型剧目)才能入合兴班演"桶外戏"(即合兴戏的幕表戏),二戏逐渐融合,至清末,宋江戏与合
 
兴戏统称高甲戏。高甲戏的称谓据传:因演出时搭高台,穿战甲,拿戈枪,故观众叫做"戈甲戏"("戈"与"高"闽南语音同)。另有一说:戏班到海外演出,侨胞称家乡来的戏是高等甲等戏,戏班回来就自称为"高甲戏"。还有一说,是高甲戏有九个角色故称"九角戏"。闽南观众则称之为"大班"、"土班"。
 
20世纪20至40年代,高甲戏发展很快,在晋江、南安、惠安、同安、安溪、永春、德化就有400多个戏班,年年都有戏班到菲律宾、新加坡、印尼等国演出。各班竞技激烈,先后涌现出"十大虎班":"前五虎"为"福庆成"、"旧大福"、"福胜兴"、"福金升"、"金秀春";"后五虎"为"新秀春"、"大祥春"、"金成兴"、"新大福"、"福联兴"。最好的称"龙班",即"金莲升",故有"一龙破五虎"之说。
 20世纪30年代,有些戏班已不满足于在农村草台流动演出,他们继续走出国门,足迹遍及东南亚诸国。这一期间,出国的戏班达到高潮,计有: [[ 新连兴]](1929-1935年)、三妹班(1929-1938年)、福连芳(1930-1933年)、锡坑班(1934-1937年)、 [[ 桑林社]](1934-1937年)、全和兴(1934-1936年)、协义社(1937年)、福顺兴(1936-1937年) 、金春宝(1936年)、尚义社(1936-1937年)、小丁班(1936年)、新金春(1936年)。1938年因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这些出国的班社于战前先后回国。
[[File:高甲戏6.jpg||thumb|400px|有框|右|高甲戏[http://www.huitu.com/design/show/20180527/085521212038.html/ ]]]
1950年泉州市曾分期分批集中高甲戏艺人学习,以"泉州市高甲戏剧团"为例,它就是在那时"戏改"中,从五个民间职业剧团――"新秀春班"、"三合和班"、"福庆成班"、"新连升班"、"通华兴班"――中抽调最优秀演员数十人,组成的。他们是:董义芳、吴远宋、施纯送、许仰川、柯贤溪、刘再生、林秀来、陈子良、柯贤克、蔡秀英、黄秀郎、林固子、陈玉燕、林贤殿、施义烧、蔡文煌、田鸡仔、吴尊荣、肖迪频、肖光椅、姜金龙等。后又陆续调入一批对编剧、导演、作曲、舞美等具有专业水平的新文艺工作者,他们是:王冬青、吕文俊、杨波、张伯萍、陈枚生、王振权、王大弼、蔡展龙、佘楷模等人,与艺人长期合作,高甲戏从此开始由草台艺术转入剧场艺术。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高甲戏得到振兴与发展。1950年,泉州成立戏剧改革委员会,1951年,抽调各戏班名演员组成"泉州大众剧社"[[(1957年改为泉州市高甲戏剧团),]]演员有董义芳、吴远宋、许仰川、萧迪苹、林秀来、蔡秀英等40多人。此后,相继组成晋江民间高甲剧团、厦门金莲升高甲剧团、惠安高甲剧团、南安高甲剧团、永春高甲剧团、德化高甲剧团、安溪高甲剧团、同安高甲剧团、大田高甲剧团等。
 从此高甲戏一改演幕表戏的习惯,开始进入新剧目与编演现代戏的新时期。60年代初,新编古代戏《连升三级》等,赴 [[ 上海 ]] 、南京、 [[ 济南 ]] 、天津、北京巡回演出。朱德委员长、 [[ 周恩来 ]] 总理、 [[ 陈毅 ]] 副总理、谭震林、 [[ 郭沫若 ]] [[ 茅盾 ]] 、邓拓及戏剧界专家曹禺、田汉、张庚、老舍、林默涵等均来观看。郭沫若、老舍、邓拓等观看《连升三级》后均题诗赞誉。
[[File:高甲戏5.jpg||thumb|400px|有框|左|高甲戏[http://www.huitu.com/design/show/20180527/083532948035.html/ ]]]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高甲戏《连升三级》首先遭到冲击,[[被当作"大毒草"在报刊上公开点名批判,作者王冬青被揪斗,关进"牛棚"]]。接着剧团被解散,大批名老艺人和文艺工作者下放农村。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后,闽南各地的高甲戏剧团相继恢复并进入振兴时期。1982年,泉州市高甲戏剧团赴香港演出,带去剧目《连升三级》、《真假王岫》、《大闹花府》以及一台丑旦小戏。1983年,由安溪县高甲戏剧团诸葛辂编剧的《凤冠梦》,参加福建省第15届戏剧会演荣获剧本一等奖,及导演、音乐、表演、舞美、演员等7项奖,并获1982~1983年全国优秀剧本奖。
1986年,泉州高甲戏剧团数次接待英、法、意、日、美、德等国留学生来团观摩丑角表演。1986年,泉州高甲戏剧团赴上海参加首届中国艺术节,演出《笋江波》、《管甫送》、《王海行》、《送水饭》、《骑驴探亲》等小喜剧。高甲戏丑角的表演,博得好评。
1986年,泉州高甲戏剧团数次接待英、法、意、日、美、德等国留学生来团观摩丑角表演。1986年,泉州高甲戏剧团赴上海参加首届中国艺术节,演出《笋江波》、《管甫送》、《王海行》、《送水饭》、《骑驴探亲》等小喜剧。高甲戏丑角的表演,博得好评。1989 1989 年,安溪县高甲戏《玉珠串》,泉州高甲戏《王海行》参加省艺术节表演。此外,80年代,由老、中、青作者创作的一大批新剧目如《颠倒乾坤》、《真假王岫》、《高平关》、《施琅将军》、《唐宗逸事》、《开元序曲》、《南海明珠》、《唐山情》等均获省级剧目奖。<ref>[http://news.163.com/10/0228/08/60JJA2UM000146BB.html 高甲戏连升三级(图)] 泉州晚报,发布时间;2010-02-28 08:15:00</ref> 
1993年,泉州市高甲戏剧团创作演出的[[《大河谣》]]获全国地方戏曲南方片交流演出优秀剧目奖及优秀编剧、导演、表演等奖项;1994年,[[获文化部颁发的"文华大奖]]"、曹禺剧本文学奖与"五个一工程"奖。南安市高甲戏剧团创作演出的《大汉魂》,获首届海峡两岸(闽台)戏剧节暨福建省第19届戏剧会演优
 
秀剧本、导演、音乐等奖项,并于1994年应文化部艺术局邀请赴京演出。同年3月5日,厦门市金莲升高甲戏剧团赴台湾、金门演出。
 《大河谣》于1995年获省首届百花文艺奖的特别荣誉奖; [[ 《大汉魂》 ]] 获1995年全国"文化新剧目奖";《玉珠串》获1996年全国第六届"文华新剧目奖"和1995年曹禺戏剧文学奖与中宣部1996年度"五个一工程"奖。同时,厦门市金莲升高甲戏剧团演出《审陈三》,在'96中国(湖南)第4届"映山红"民间戏剧节上,获综合演出一等奖及剧本、导演、音乐、舞美等奖项。在1996年第20届省戏剧会演上,晋江市高甲戏剧团演出的《金魁星》获优秀剧目奖及优秀导演、音乐等奖项,并于1997年10月,赴成都参加第五届中国艺术节,12月,参加在北京举行的福建剧展演出。
==传统剧目==
[[File:高甲戏6.jpg2.jpg||thumb|400px|有框|右|高甲戏[http://news.163.com/10/0228/08/60JJA2UM000146BB.html/ ]]]
高甲戏的传统剧目大体分为三大类,即[[大气戏]](宫廷戏、武戏)、[[生旦戏]](绣房戏)、[[丑旦戏]]。
 
高甲戏的剧目分为:"绣房戏",即才子佳人的生、旦戏,如《杏元思钗》、《孟姜女》、《英台山伯》等;"公案戏"即审案戏文,如《彭公案》、《包公审黄菜叶》等;"宫廷戏"即属宫廷斗争的戏文,有《狸猫换太子》、《逼宫》等;"丑旦戏",都属小戏,如《管甫送》、《番婆弄》、《桃花搭渡》等,这类戏颇有特色,丑角表演,更是独具一格,很受欢迎。
·一、1949—1966年,即新中国成立后至“文革”前夕。 由于党和政府对文艺事业的扶持和重视,高甲戏得到进一步的繁荣和发展,演员政治待遇提高,如被称为“文艺工作者”、“艺术家”等,生活也有了保障。
 
此时的演员以为集体争荣誉感到自豪和光荣,为了提高高甲戏的综合艺术水平,一批新文艺工作者积极参与了剧团的文化建设。然而,因生活安逸,演员之间的竞技热已不如从前,故使以“出大力、买大气”而得名的“大气戏”和武戏的演出逐渐减少。尤其是到60年代,编导人员整理出一批传统丑旦小戏,乃至《连升三级》的出现,晋京献演,得到郭沫若、田汉、老舍等文艺泰斗高度赞赏后,受到了各级文化领导部门的重视。高甲戏舞台开始向“丑行”倾斜,于是丑行一枝独秀,其他行当渐次凋零。
 
“大气戏”和武戏逐渐消失,这一消失是“建设性的”破坏,犹如为了建设一座新城市,而破坏了有价值的古建筑一样。
·二、1977—2005年,即新时期以来的20多年。 这一时期的最初阶段,在[[“文化大革命”中被解散的高甲戏剧团重新恢复]],此时厌腻了八个现代“样板戏”的观众对久违了的古装戏,犹如久旱逢甘雨.剧团每排演一出新戏,可在城市剧场连演数月,场场观众爆满。这一短暂的繁荣现象只持续了两三年,演员又复卷席到乡村演出。
 
新时期以来,福建省每两至三年举行一次戏剧会演,高甲戏各县级剧团争相效仿泉州市高甲戏剧团60年代《连升三级》晋京获得好评的做法,大多选择与编演丑戏剧目参赛,而受到戏曲评论界的褒扬。于是,丑脚戏占领了高甲戏的当代舞台,其他类型的剧目无形中受到了排挤,使戏路越走越窄。 若以生物学的新陈代谢现象来比喻艺术品种的更替,那么,近些年来影视、多媒体等现代科技手段的普及和应用,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已证实了这一点。
 
各种视听艺术通过电缆输入千家万户,再加上VCD、DVD等高科技娱乐产品的出现,它们正在夺去高甲戏昔日的观众。如今,高甲戏的草台前,正在呈现七、八十年前梨园戏演出时的惨淡情景:戏台前的观众场,摆着几条长板凳,坐着十来八个的老伯伯和老婆婆,他们以疲倦的眼神看着台上……昔日高甲戏舞台的四周,百米范围内人山人海的壮观场面已不复存在。所幸的是,农村的各种民俗活动依然进行,使这一剧种的生存暂时有所依附,否则,艺人将大量转业。
[[File:高甲写1.png||thumb|400px|有框|右|高甲戏[http://m.dingjisc.com/news/6auY55Sy5oiP.html/ ]]]
上述情况至少反映 出'''6 出6 个问题:'''
、1、传统技艺的传承后继乏人,昔日擅于演《水浒》 [[ 、《三国》 ]] 、《说岳》、《七侠五义》等传统剧目的老演员,因“文化大革命”期间被下放转业,大部分未能被调回,纵有少数调回者,亦因久疏技艺,使剧种的传统表演缺乏后继人才。
、2、武生、武旦、大花、武二花、武老生等行当没能及时加以培训,致使诸多行当出现断层现象。于是,高甲戏只剩下“生旦戏”、“丑旦戏”等少数文戏。
{{#iDisplay:/x039345sk9z|780|460|qq}}
</center>
 
'''高甲戏--唐明皇游月宫03(769闽南文化)'''
33,573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