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782
次編輯
變更
高甲戏
,無編輯摘要
==历史沿革==
[[File:高甲 戏3戏5.jpg||thumb|400px|有框|右| 高甲戏[http://pic106.huitu.com/res/20180527/1722538_20180527092052681032_1.jpg 原图链接][http://www.huitu.com/design/show/20180527/084404365032092052681032.html/ 图片来源]]]
高甲戏,流行于以[[泉州]]为中心的闽南方言区和港、澳、台地区以及东南亚闽南华侨聚居地。
20世纪30年代,有些戏班已不满足于在农村草台流动演出,他们继续走出国门,足迹遍及东南亚诸国。这一期间,出国的戏班达到高潮,计有:[[新连兴]](1929-1935年)、三妹班(1929-1938年)、福连芳(1930-1933年)、锡坑班(1934-1937年)、[[桑林社]](1934-1937年)、全和兴(1934-1936年)、协义社(1937年)、福顺兴(1936-1937年) 、金春宝(1936年)、尚义社(1936-1937年)、小丁班(1936年)、新金春(1936年)。1938年因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这些出国的班社于战前先后回国。
1950年泉州市曾分期分批集中高甲戏艺人学习,以"泉州市高甲戏剧团"为例,它就是在那时"戏改"中,从五个民间职业剧团――"新秀春班"、"三合和班"、"福庆成班"、"新连升班"、"通华兴班"――中抽调最优秀演员数十人,组成的。他们是:董义芳、吴远宋、施纯送、许仰川、柯贤溪、刘再生、林秀来、陈子良、柯贤克、蔡秀英、黄秀郎、林固子、陈玉燕、林贤殿、施义烧、蔡文煌、田鸡仔、吴尊荣、肖迪频、肖光椅、姜金龙等。后又陆续调入一批对编剧、导演、作曲、舞美等具有专业水平的新文艺工作者,他们是:王冬青、吕文俊、杨波、张伯萍、陈枚生、王振权、王大弼、蔡展龙、佘楷模等人,与艺人长期合作,高甲戏从此开始由草台艺术转入剧场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