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961
次編輯
變更
董兆乾
,無編輯摘要
[[File:董兆乾1.jpg| thumb | 450px |南极科考站 [http://image2.sina.com.cn/dy/o/2003-11-25/1069736987_tRaiEJ.jpg 原图链接][http://news.sina.com.cn/o/2003-11-25/13101185422s.shtml 来自 新浪网 的图片]]]
'''董兆乾''',1940年出生, [[ 山东省 ]][[ 荣成市 ]][[ 上庄镇 ]] 涝村孙家村人。中共党员,研究员。主要从事极地地球科学考察与研究工作。1966年从 [[ 山东海洋学院 ]] 海洋物理系毕业。自1980年以来,为极地事业从无到有直至发展壮大做出了重要贡献。作为我国极地科考事业里程碑式人物,他是最早踏上南极大陆的两位中国科学家之一。
他曾7次赴南北极参加科学考察,历任考察队副队长、越冬站长、副领队、领队、首席科学家和临时编队党委书记。他曾荣立一等功一次、三等功两次;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曾获得国家海洋局海洋创新成果一等奖;曾被授予省部级劳动模范和全国先进科学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1967~1985年,在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工作,任助理研究员、南极研究组长。
1980年1月,参加 [[ 澳大利亚 ]] 南极考察队,首赴南极考察,随后又参加首次国际南极海洋生态和生物资源考察计划,第二次赴南极进行物理海洋学考察,并在澳大利亚南极局和 [[ 墨尔本大学 ]] 进行合作研究。
1984年1月,参加 [[ 阿根廷 ]] 国家南极考察队第三次赴南极,同年11月又参加中国首次南极考察队第四次赴南极考察,任考察队副队长。
1985年至今,在中国极地研究所工作,任高级工程师、研究员、所长等职。1989年、1992年二次赴南极考察。他是中国首次登上南极洲的科学家,1980年以来6次赴 [[ 南极洲 ]] 考察,为开创中国南极洲考察新领域作出了重大贡献。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1980年1月12日,通过组织内部严格审核和遴选的董兆乾乘坐大力神飞机抵达南极大陆,成为中国登上南极的第一人。
在首次南极考察中,按国家预案要求,他作为考察小组的负责人,与 [[ 张青松 ]] 认真地考察,收集到有关南极考察大量参考材料。回国后,他们向国家提交了5万多字的综合考察报告,为我国组织南极考察、派出首次南极考察队和制定建立南极考察站计划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同年5月, [[ 澳大利亚 ]] 南极局局长访华时对时任副总理 [[ 方毅 ]] 说,两位中国科学家表现“非常优秀”,已经是“南极人”了,并当场邀请他俩年底再赴南极考察。1980年底,董兆乾受国家派遣,第二次赴南极参加了澳大利亚“南极海洋生物系统和资源考察”中的南大洋物理海洋学工作,任水文组副组长。其中海上考察77天。
在他两赴南极并在澳大利亚开展合作研究一年后,提交的国际BIOMASS计划报告中提出南大洋前沿研究领域,成为我国 “七五”和“八五”期间我国南大洋研究的主方向。
“要完成任何伟大的事业,都必须有吃苦耐劳的精神,都必须有意识地把较为艰苦和困难的工作担当起来。”面对可能的危险,所有人早已做好了“壮士一去不复返”思想准备。“J121”打捞救生船船仓底部存放了数百条尸首袋;有人给家里寄去自己的照片;有人悄悄给亲人留下遗书。尽管董兆乾已经三赴南极,心中无忌是不可能的,但他依然轻松地对夫人说,“带好儿子和女儿,我,没事儿的!”
作为首次 [[ 南极洲 ]] 考察队的副队长,董兆乾同时肩负着制定物资设备的装运、卸载、建站和科学考察等系统工程计划。南极的“夏天”只有11月到翌年3月短暂的4个月时间,也就是说,他们必须在1985年2月底以前完成建站并撤离南极,否则不抗冰,也不能破冰的船就要被冻住,无法离开。
在边卸货边建站的前16天,没有暖气,缺乏机械,大部分工作全凭人力,董兆乾与队员们争分夺秒,每天劳动17个小时左右,而他作为被指定的卸货和建站的现场指挥员,每天能睡两三个小时就很不错了,被队员们美誉为“半夜鸡叫”或“老周”。
==众人拾柴火焰高==
中国首次南极考察建站凯旋,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国家审时度势,及时作出决定,建设中国极地研究所。落地何处?当初预选了 [[ 青岛 ]] 、 [[ 杭州 ]] 、 [[ 广州 ]] 等多地,但最后选择了上海浦东。
1985年初,国家海洋局和国家南极考察委员会,把董兆乾从杭州海洋二所调到上海,任命他为筹建处主任,筹建中国极地研究所。到达上海后,他立刻投入到紧张的筹建工作中。他们在浦东大道的洋泾苗圃内租房,开展长达四年的筹建工作。当年筹建处副主任颜其德、总工范润卿还有 [[ 汤妙昌 ]] 、 [[ 姚毅敏 ]] 、 [[ 钱嵩林 ]] 、 [[ 平祖庆 ]] 、 [[ 糜文明 ]] 、 [[ 王永奎 ]] 、 [[ 沈德君 ]] 等干将和其他筹建职工们,夜以继日,奋战拼搏,为中国极地研究所的建成立下了汗马功劳。
经过艰苦努力,原来16,000平米的建筑计划,获得了 [[ 上海市 ]] 政府48亩土地支持。1989年10月10日,中国极地研究所正式成立,我国有了唯一的极地科研中心和信息中心。
之后,董兆乾将所有精力铺到培养极地人才上。新建的研究所无力竞争科研项目,单位经费紧缺,无力支持人才培养。董兆乾利用国际资源,选送年轻的科技和管理人员去国外参与合作,培养了一批年轻的极地科学家、学术带头人和管理人才。董兆乾说,“现在我虽然退休了,但每次回到中国极地研究中心,看到当年培养的那批年轻人才正在关键岗位上发挥着作用,心里特别欣慰。”
==长风破浪会有时==
追忆往昔,自第一次随 [[ 澳大利亚 ]] 科考队登上南极大陆,已过去30多年,董兆乾所长见证了从过去的我们求着西方国家要赞助、寻合作,到现在的包括 [[ 美国 ]] 、 [[ 欧洲 ]] 等很多发达国家主动找我国科考队伍寻求合作的翻转,见证了我国极地科考翻天覆地的飞跃式发展和进步。
当前,我国在南极的考察、支撑和科研能力,从原来的南极半岛到东南极直到现在能够到达只有少数国家能进入的最困难的冰原最高点地区,几乎覆盖整个南极。董兆乾自豪地说:“研究南极,对于中国研究全球气候变化,提升话语权具有重要意义。我国极地科学研究的部分领域,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但是我们还不是极地强国”,退休后的董兆乾仍然时刻关心着极地事业,他认为,我们国家还与极地强国有很大的差距,在极地考察所使用的装备上,我国还是大都使用进口产品,我们应加快自主研发、制造的进程,这将会带动我国一批科技领域的创新发展。
30多年风雨兼程,30多年砥砺前行,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坚定信念,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今天我们从老一辈极地人手中接过接力棒,历史赋予我们新的机遇和使命, [[ 习近平 ]] 总书记明确指出极地作为四大“战略新疆域”之一,极地事业迎来了大繁荣、大发展的春天。2017年7月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与俄罗斯总统 [[ 普京 ]] 提出要开展北极航道合作,利用北极航道,共同打造“冰上丝绸之路”<ref>[http://www.chinanews.com/gn/2019/06-07/8858635.shtml 中俄深化北极合作 “冰上丝路”让世界共享红利],中国新闻网 2019年06月07日 11:51</ref>。2018年2月7日,中国第34次南极考察队在南极 [[ 罗斯海恩克斯堡岛 ]] 上举行了我国第五座南极考察站选址奠基仪式,这些将带动着我国极地考察站在新的更高的起点开创更加壮阔的未来。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