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

增加 141 位元組, 4 年前
生态环境问题
三峡工程可行性研究生态环境组的报告曾论证大坝建成后库区气候会趋于“冬暖夏凉”,才可能在库区大规模发展柑桔园,才“可以在当地安置农村移民”。三峡工程进行可行性生态与环境组Ⅱ组组长[[方子云]]说:三峡水库形成后,“极端最高气温可下降约4摄氏度,极端最低温度增高3摄氏度左右。”在2006年夏,[[四川省]]和[[重庆市]]遭受中国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旱灾和高温,重庆市[[綦江]]出现了历史最高气温44.5度摄氏度。但在2007年夏天,[[四川盆地]]遭受了自1998年洪水以来最大的降雨,证明了三峡大坝并不直接导致旱灾,最多间接导致旱灾。
2011年3月之后,长江中下游地区遭遇历史罕见的干旱,降水达到50年来最低水平,三峡工程再次被公众推到浪尖上。然而这次干旱的主因是当年上半年度长江中下游地区尤其是两湖地区总体降水严重减少所致,与三峡工程并无直接太大联系。而且三峡工程在这次大旱中发挥出巨大作用,由于及时向下游放水,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旱情 <ref>[https://finance.qq.com/a/20110518/004759.htm 国务院:三峡工程存在不利影响 应妥善处理],腾讯网,2011-05-18</ref>
===地质灾害问题===
35,704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