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978
次編輯
變更
商后母戊鼎
,無編輯摘要
因鼎腹内壁上铸有“后母戊”三字得名,鼎身雷纹为地,四周浮雕刻出盘龙及饕餮<ref>[https://www.thn21.com/base/yu/25769.html 饕餮怎么读、、饕餮什么意思],华语网,作者:钟丽</ref>纹样,反映了中国青铜铸造的超高工艺和艺术水平。
==安阳挖掘==
1939年3月, [[ 河南 ]] 安阳 [[ 武官村 ]] 的 [[ 吴培文 ]] 的叔伯哥哥 [[ 吴希增 ]] 在野地里探宝,探杆探到13米时,碰上了坚硬的东西,挖出来一看,头上带着铜锈。当晚,他们找了十七八个人,趁着夜幕动工挖掘,为了防备 [[ 日本 ]] 人发现,到天亮再用原土封住洞口。第二天晚上,挖掘队伍扩大到40多个村民,连挖了三个晚上,抬上来一个铜锈斑斑的庞然大物正是震惊后世的青铜器国宝后母戊鼎<ref>[https://www.92gushi.com/mjxkx_2014_11/mjmw20141131.html 饱经沧桑的后母戊鼎],就爱故事网,作者:田率 </ref>。
==历险经历==
早在1937年11月,安阳被日寇占领。后母戊大方鼎出土后,秘密运回村中,暂时埋到了吴培文的院中,用柴草伪装好。
1948年,大鼎在首都 [[ 南京 ]] 首次展出,据记载, [[ 蒋介石 ]] 曾亲临参观,大鼎轰动了整个南京城。
1949年国民党撤往台湾时原有意将大鼎运往 [[ 台湾 ]] ,但由于大鼎过于沉重,大鼎流落在 [[ 南京飞机场 ]] ,后被 [[ 解放军 ]] 发现,转移到 [[ 南京博物院 ]] 。1959年中国历史博物馆建成, [[ 后母戊鼎 ]] 从南京调往 [[ 北京 ]] ,成为 [[ 镇馆之宝 ]] ,并一直存于国家博物馆。成为了中国国家的 [[ 镇国之宝 ]] 。
2005年,大鼎回归安阳“省亲”,已经83岁的吴培文在殷墟门口,时隔59年终于再次与大鼎见面。他一眼就认出大鼎来“分别时兵荒马乱,再见时国富民强”。老人一直觉得,保护了大鼎没有落在日本人手中,是他一生之中做得最有价值的一件事。那一天,作为大鼎的发现人和保护人,他被特许可以抚摸大鼎。
2013年12月2日下午, [[ 国务院总理 ]][[ 李克强 ]] 陪同来华访问的 [[ 英国首相 ]][[ 卡梅伦 ]] 参观了国家博物馆。两国总理先后参观了后母戊鼎等青铜器、佛造像以及 [[ 青花瓷器 ]] 等藏品,并与两国大学生亲切交谈。
==文物特征==
==文物价值==
后母戊鼎是世界上罕见的 [[ 青铜器贵重文物 ]] ,它是迄今为止所有出土的鼎中最大最重的:重832.84公斤,高133厘米,口长110厘米,宽78厘米,足高46厘米,壁厚6厘米,大得可以做马槽,所以人们又叫它“马槽鼎”。
经研究考证,鼎腹内壁铭文“后母戊”是商王武丁的后妃妇妌的庙号。后母戊鼎是用 [[ 陶范法 ]] 铸造而成的,在商后期铸造后母戊鼎至少需要1000公斤以上的原料,且要在大约二三百名工匠的密切配合下才能完成,经测定,鼎含铜84.77%、锡11.64%、铅2.79%,与古文献记载制鼎的铜锡比例基本相符。
后母戊鼎纹饰美观庄重,工艺精巧,一向为世人所钦羡。它的价值因此而更高。鼎身四周铸有精巧的 [[ 盘龙纹 ]] 和 [[ 饕餮纹 ]] ,增加了文物本身的威武凝重之感。饕餮是传说中喜欢吃各种食物的神兽,把它铸在青铜器上,表示吉祥、丰年足食。耳廓纹饰俗称虎咬人头纹,这种纹饰是在耳的左右作虎形,虎头绕到耳的上部张口相向,虎的中间有一人头,好像被虎所吞噬。耳的上面还有两尾鱼形。足上铸的蝉纹,图案表现蝉体,线条清晰。
后母戊鼎是中国殷代青铜器的代表作,标志着商代青铜铸造技术的发展水平和中国高超的铸造水平。
===铸造工艺===
后母戊鼎的铸造工艺十分复杂。根据铸痕观察,鼎身与四足为 [[ 整体铸造 ]] 。鼎身共使用8块陶范,每个鼎足各使用3块陶范,器底及器内各使用4块陶范。鼎耳则是在鼎身铸成之后再装范浇铸而成。铸造此鼎,所需金属原料超过1000千克。而且,制作如此的大型器物,在 [[ 塑造泥模 ]] 、 [[ 翻制陶范 ]] 、 [[ 合范灌注 ]] 等过程中,存在一系列复杂的技术问题,同时必须配备大型熔炉。后母戊鼎的铸造,充分说明商代后期的青铜铸造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组织严密,分工细致,显示出商代青铜铸造业的生产规模与杰出的技术成就,足以代表高度发达的商代青铜文化。
铸造这样大型的青铜器,首先要分别铸出部件,然后再合铸成为一个整体,工艺十分复杂。铸造时需要二三百个工匠同时操作,密切配合,才能完成。
===文物作用===
考古工作者通过对有关青铜器的研究,以及甲骨文中的记载,认为在鼎腹内壁铭文“后母戊”三个字中,“母戊”是商王武丁的后妃妇妌的庙号。以及根据铭文可知,后母戊鼎是商王 [[ 武丁 ]] 的两个儿子 [[ 祖庚 ]] 和 [[ 祖甲 ]] 为祭祀其母亲妇妌而制的。
==文物更名==
最初给该鼎命名的是 [[ 郭沫若 ]] 先生,称其为司母戊鼎,他认为“司母戊”即为“祭祀母亲戊”。
另一著名学者罗振玉也曾认为:“商称年曰祀又曰司也,司即祠字。”于是,这一命名便一直沿用下来了。但争议一直不断,有多位学者提出,“司”字应作“后”字解,因为在古文字中,司、后是同一个字。于是在此后出版的《辞海》对“司母戊鼎”作了这样的描述:商代晚期的青铜器,鼎腹内有铭文“司母戊”三字(或释“后母戊”)。是商王为祭祀其母戊而做。如今,把“司”改为“后”,实际上是否定了从前把“司”理解为“祭祀”的说法。
2011年3月底,中国国家博物馆新馆开馆,后母戊鼎正式由中国历史博物馆移至该馆,亮相时鼎前的标牌已赫然显示“后母戊鼎”。
央视播出后,随即在社会上引起轩然大波,“司”“后”之争也由学界扩展到社会争论,令人尴尬的事情出现了: [[ 中国国家博物馆 ]] 、 [[ 殷墟博物苑 ]] 、 [[ 中国文字博物馆 ]] 三个中国举足轻重的博物馆,在展示同一件青铜大鼎(殷墟、文字博物馆为复制品)时,出现了不同的称谓,位于首都的中国国家博物馆称“后母戊鼎”,而在其出土地——殷墟、国内唯一以文字为主题的国家级博物馆——中国文字博物馆,它的释名为“司母戊鼎”。
==参考文献==
[[Category:790 文物考古總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