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陈伯钧

增加 51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陈伯钧'''(1910.11.26年11月26日-1974.2.6年2月6日), [[ 中国人民解放军 ]] 开国上将, [[ 四川 ]] 省达县(今达川)河市坝村人。
==简介==
在革命生涯中,历任团部副官、新兵训练处主任、排长、教导队副队长、连长、纵队参谋长、军参谋长、师长、军长、军团参谋长、红军大学主任教员、军团长、旅长、抗日军政大学训练部部长、抗大第2分校校长、军事学院副教育长、保安司令部副司令员、军副参谋长、东北军政大学教育长、合江军区司令员、东北野战军上级干部大队大队长、兵团副司令员等职。先后参加了平定夏斗寅叛乱的战斗、秋收起义、五斗江战斗、草市坳战斗、龙源口战斗、黄洋界保卫战、水南战斗、中央苏区一至五次反"围剿"、漳州战役、南雄水口战役、乐安宜黄战役、长征、陈庄战斗、热河保卫战、[[辽沈战役]]、[[平津战役]]、衡宝战役、广西战役等。
[[ 中华人民共和国 ]] 成立后,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训练部副部长、副教育长、教育长、副院长、代院长,高等军事学院副院长、院长等职。参加了湘西剿匪。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1974年2月6日在北京病逝,享年64岁。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1910年(清· [[ 宣统 ]] 二年)11月26日,陈伯钧生于四川省达县(今达川)河市坝村一个农民家庭。
1916年(民国五年),陈伯钧入本村小学读书。
1930年(民国十九年)2月,陈伯钧参加水南战斗,在追击逃敌时腿部再次负伤。同年7月,起任红20军参谋长、红3军第7师师长、红15军军长等职,参加中央苏区第一、二、三次反"围剿"和漳州、南雄水口、乐安宜黄等战役。
1932年(民国二十一年)10月,陈伯钧因支持 [[ 毛泽东 ]] 的主张,被执行"左"倾路线的中央领导人免去军长职务,调到瑞金红军学校学习。
1933年(民国二十二年)1月,陈伯钧起任红5军团参谋长、第13师师长,参加中央苏区第四、第五次反"围剿"。同年8月,获二等红星奖章。重视总结经验教训,反对"左"倾教条主义,曾写作《论运动防御》等文章,强调运动战的重要性。
1934年(民国二十三年)10月,陈伯钧率部从兴国出发参加长征,负责掩护中央纵队行动。12月,调任红5军团参谋长,协助军团长董振堂指挥所部执行后卫任务,多次打退 [[ 国民党 ]] 军追击,被誉为"铁屁股"。
1935年(民国二十四年)7月,陈伯钧与红四方面军会合后,调任红四方面军第9军参谋长。9月,因反对张国焘的分裂活动而被免职,改任红军大学主任教员。
1948年(民国三十七年)5月,陈伯钧任东北野战军第1前方指挥所(8月改称第1兵团)副司令员,协助司令员萧劲光指挥部队围困长春、攻打沈阳、进军关内、威逼平津。
1949年(民国三十八年)4月,陈伯钧任第四野战军第12兵团第一副司令员兼第45军军长,率部参加衡宝、 [[ 广西 ]] 等战役。
===建国之后===
1950年2月,陈伯钧兼任 [[ 湖南 ]] 军区第一副司令员,率部清剿湘西国民党残余武装和土匪。同年12月起,先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训练部副部长、副教育长兼军事学术研究部部长、教育长、副院长、代院长,协助院长刘伯承主持全院工作。
1957年9月,陈伯钧任高等军事学院副院长。
1962年9月,陈伯钧任高等军事学院院长。是第一至第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
1974年2月6日,陈伯钧在 [[ 北京 ]] 病逝,终年64岁。
==主要成就==
===井冈山上主攻坚===
98,48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