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大洋洲

增加 640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德国在[[密克罗尼西亚]]的殖民地则为日本占有。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先后占领了[[新几内亚]]的统一部分和所罗门群岛的大部。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在大洋洲划定的势力范围再次发生变化。[[密克罗尼西亚]]由美国占领。
[[File:英国卫队5.jpg|缩略图|居右|350px|[https://image.so.com/view?q=%E8%8B%B1%E5%9B%BD%E5%8D%AB%E9%98%9F&src=srp&correct=%E8%8B%B1%E5%9B%BD%E5%8D%AB%E9%98%9F&ancestor=list&cmsid=180e6f637349ef1de3c32ca7fe400f33&cmran=0&cmras=0&cn=0&gn=0&kn=6&fsn=66&adstar=0&clw=251#id=9fcf1e073c124ca06f07dce0beef1bd7&prevsn=66&currsn=126&ps=182&pc=60 原圖鏈接][http://dy.163.com/v2/article/detail/DGV8CMIG0515F0SS.html 来自光发娱乐]]]
19世纪60年代,新西兰爆发了毛利人反抗殖民者长达30年的战争(见毛利人起义)。在新喀里多尼亚发生了反抗法国殖民统治的斗争。20世纪初期,密克罗尼西亚发生反对德国殖民统治的斗争。西萨摩亚出现以"萨摩亚人的萨摩亚"为斗争口号的马乌运动(意即政治反对派)。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巴布亚新几内亚、所罗门群岛、[[新赫布里底群岛]]都发生了反殖民统治的斗争。战后,大洋洲的政治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随着非殖民化运动的兴起和发展,一些前殖民地经过长期地斗争相继取得政治上的独立,1962~1980年大洋洲有9个新的岛国诞生,即西萨摩亚(1962年1月),瑙鲁(1968年1月)、[[汤加]](1970年6月)、[[斐济]](1970年10月)、[[巴布亚新几内亚]](1975年9月)、所罗门群岛(1978年 7月)、图瓦卢(1978年10月)、[[基里巴斯]](1979年7月)、[[瓦努阿图]](1980年7月)。加上20世纪初获得独立的澳大利亚、新西兰,共有11个独立国家。
这些国家大多是英联邦的成员国或联系国。此外, [[纽埃岛]]、[[马绍尔群岛]]、[[科克群岛]]、[[帕劳]]、[[密克罗尼西亚]]这 5个领地已取得内部自治权。[[新喀里多尼亚]]、法属波利尼西亚等尚未独立。夏威夷则成为美国的一个州(1959年)。[[ File:T0151ec9db527764231.jpg|缩略图|居中|250px|[http://p9.qhimg.com/t0151ec9db527764231.jpg?size=1066x1600 原圖鏈接][http://sh.qihoo.com/pc/90f16875c7a284027?cota=1 来自光发娱乐]]]
大洋洲已经独立的国家,除澳大利亚、新西兰外,均为发展中国家,都面临着发展民族经济的历史任务。在共同的目标下,他们组织了南太平洋论坛,成立了南太平洋经济合作局、南太平洋渔业局,实行区域性的合作,为了维护该国的自然资源,先后宣布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同时,倡议设立南太平洋岛屿基金,成立南太平洋共同市场,开展南太平洋无核区运动。
10,412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