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苹果

增加 12,162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苹果==
[[File:苹果2.jpg|缩略图|右|[http://p.nanrenwo.net/uploads/allimg/161108/8461-16110Q43624.jpg 原图链接] [https://www.nanrenwo.net/living/food/107961.html 来自于男人窝网的图片]]]''' 苹果 ''' 是蔷薇科苹果亚科苹果属植物,其树为落叶乔木。苹果营养价值很高,富含矿物质和维生素,含钙量丰富,有助于代谢掉体内多余盐分,苹果酸可代谢热量,防止下半身肥胖。
苹果是一种低热量的食物,每100克产生大约60千卡左右的热量。苹果中营养成分可溶性大,容易被人体吸收,故有“活水”之称。它有利于溶解硫元素,使皮肤润滑柔嫩。
==主要品类==
 
[[File:苹果3.jpg|缩略图|右|[http://n.sinaimg.cn/sinacn/w1024h624/20180307/1f3c-fxpwyhv6039551.jpg 原图链接] [http://k.sina.com.cn/article_1602970204_5f8b625c001004wpz.html?cre=tianyi&mod=pcpager_focus&loc=11&r=9&doct=0&rfunc=100&tj=none&tr=9 来自于微博养生细谈的图片]]]
苹果品种数以百计,分为酒用品种、烹调品种、鲜食品种3大类。3类品种的大小、颜色、香味、光滑度 (可能还有脆性、风味)等特点均有差别。不少品种含糖较高,中等酸度,丹宁含量很低。苹果除生食外,烹食方法也很多,常用作点心馅,苹果馅烤饼可能是最早的美国式甜食。炸苹果常与香肠、猪排等菜肴同食,尤其在欧洲特别普遍。最新的分类学证据显示苹果属的成员也不过38种,要查出一个“属谱”似乎也并非难事,但是每个种似乎都跟我们吃到的苹果有共同之处,并且每个种都可以提供一些水果,虽然有些味道着实不怎么样。从这个角度看,苹果属的每个种都有可能为超市中苹果的甘甜贡献了一分力量。大概在2000多年前,世界各地的果园都有种植。
中国是苹果生产大国,产量占苹果总产量的65%。主要品种:陕西洛川富士、陕西延川富士;甘肃天水花牛苹果、山东红星、山西万荣等。
[[File:苹果9.jpg|缩略图|右|[http://img13.360buyimg.com/n12/jfs/t4090/205/1323881393/166089/50727f71/5870d99fNaa069e22.jpg 原图链接] [https://mall.jd.com/index-610524.html 来自于京东的图片]]]
美国的名种有Red Delicious(香港称地利蛇果,简称蛇果;台湾称五爪苹果)、Gold Delicious等。英国北威尔斯巴德西岛(Bardsey Island)则在近年发现新品种,比普通的果树 更健康,除了虫害以外,并不会患病,被媒体称为世界上最罕有的苹果。
苹果在中国已经有两千多年的栽培历史,相传夏禹所吃的“紫柰”,就是红苹果,可见苹果在中国的历史已经很悠久了。晋朝郭义恭著《广志》中说:“西方例多柰,家家收切曝干为脯,数十百斛为蓄积,谓之频婆粮”。当时已知“正月二月中,翻斧斑驳椎之,则饶子”。即类似现代的环状剥皮技术,来促使多结果。晋代中国种植苹果的技术水平已达到相当高的程度了。宋人李调元的《南海百咏抄》,已有咏苹果诗云:“虞翻宅里起秋风,翠叶玲珑剪未工,错认如花枝上艳,不知荚子缀猩红。”迄至明代,不但有“夏熟”的“素萘,朱柰、绿柰”,而且“凉州有冬柰,冬熟,子带碧色”(李时珍洁可玩,香闻数步”,但“味甘松,未熟者食如棉絮,过熟又沙烂不堪食”(见<群芳谱》)。
苹果为一栽培种,迄今尚未发现其野生原种。中国原始野生苹果称为“柰”,生长在新疆一带,因为“柰”的品质差,生产上早已淘汰,由西洋苹果取代。西洋苹果引进以山东烟台最早,公元1871年,由美国长老会成员约翰·倪维思引入烟台,开创了中国苹果栽培的新纪元。西北产区、西南产区等苹果产区均直接或间接地从烟台引进苗木,学习技术,烟台是中国苹果种植、苹果文化的根脉所在。2006年,烟台市苹果协会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对“烟台苹果”进行论证,专家一致认为“烟台是我国栽培苹果发祥地。” <ref>[1https://baike.baidu.com/reference/5670/fd27q65KFUhNBxxx1vofG1Yw4m8bkyXYFweljiGZhM5Uf8fB-_oFoqjMnVK2G1GpNpMCvQHeMppiJ89CG3krceq8xpjJubsHekF5Y6jTiiX3Stbr5VDSxATO-84 中国第一个苹果:烟台苹果] ” .大众日报-大众网.2015-09-01</ref>
<big>'''形态特征'''</big>
蔷薇科,苹果 <ref>[2https://baike.baidu.com/reference/5670/b977s07e4TDtO9T38Of9u8ZfgnmYlkw9-R0VNruQXV702jLGiZ1mfYTNWiQEOyTTge7hbQBF9mECqh3I1Hk 苹果] .中国植物志</ref> 属落叶乔木,高达15米,树干灰褐色,老皮有不规则的纵裂或片状剥落,小枝幼时密生绒毛,后变光滑,紫褐色。叶序为单叶互生,椭圆形到卵形,长4.9~10厘米,先端尖,缘有圆钝锯齿,幼时两面有毛,后表面光滑,暗绿色。花白色带红晕,径3~5厘米,花梗与花萼均具有灰白色绒毛,萼叶长尖,宿存,雄蕊20,花柱5,大多数品种自花不育,需种植授粉树。果为略扁之球形,径5厘米以 上,两端均凹陷,端部常有棱脊。花期4~6月,果期7~11月果熟。
苹果的芽按性质分为叶芽、花芽两种。叶芽呈三角形,尖长而弯曲,展叶后长成枝,叫做新梢或营养枝。枝条按生长状况可分为:徒长枝、普通枝、纤细枝、叶丛枝:苹果的花芽为混合芽。混合芽萌发 的结果枝一般分为:
繁殖栽培用嫁接繁殖。砧木有乔化砧和矮化砧。常用乔化砧有:楸子、西府海棠、山荆子,矮化砧主要引进英国品种。采用宽行 密植,行向南北。偏南部地区秋冬土壤封冻前栽植,偏北部地区春季解冻时栽植。苹果自花结实力差,栽植时必须配置授粉树。
苹果树栽后2~3年开始结果,经济寿命在一般管理条件下为15~50年,土壤瘠薄、管理粗放的只有20~30年。由于顶端优势和芽的异质性综合作用的结果,苹果通常具有较强的干性和明显的层性。因品种间的萌芽力和成枝力有差异,其层性的明显程度也不同。 <ref>[3https://baike.baidu.com/reference/5670/c9bb7qd5FaddF5sVp1bE3WMQ9AHcJZoY5zO6Hxnvjbowp9sxm2OBb5HQOMaaVRZDBRiHUuZH0DtzrarRpz_PMIi-BE-73Iz3sfE 科学家首次发现苹果中具有核酶活性的环状RNA] .第一农经网</ref> 苹果的芽按性质分为叶芽、花芽两种。叶芽呈三角形,尖长而弯曲,展叶后长成枝,叫做新梢或营养枝。枝条按生长状况可分为:徒长枝、普通枝、纤细枝、叶丛枝: 苹果的花芽为混合芽。腋花芽枝,在当年生枝的叶腋处形成的芽,第二年能开花结果的叫腋花芽。苹果的花芽分化,多数品种都是从6月上旬开始至入冬前完成,整个过程分为生理分化、形态分化和性细胞成熟三个时期。花芽为混合芽,花序为伞房状聚伞花序。每个花序开花5—7朵。
<big>'''开花座果'''</big>
'''开花''':苹果开花期因各地气候不同而有很大差异。一般在4~5月份,每花芽有花3~7朵,且中心花先开。苹果是异花授粉植物,大部分品种自花不能结实。各类结果枝的比例因树龄、品种不同而有变化。通常是幼树的长果枝和中果枝较多,随着树龄的增大,短果枝比例迅速上升,及至盛果期,一般可达70%以上,衰老期几乎完全是短果枝。从品种上看,金帅等品种的长果枝与中果枝较多,新红星、红富士等品种的短果枝比例大,辽伏等品种容易形成腋花芽。
'''座果''':苹果的正常果实,每果有5个心室,每心室有种子2粒。在果实发育过程中,种子分泌激素刺激果肉生长,所以授粉受 精良好、种子充实饱满的,果形端正,果肉丰腴;反之,种子发育不良或无种子的一方,果肉凹陷瘦削而成畸形果,因此一定要配置授粉树和改善授粉。 [2]
<big>'''果实品质'''</big>
苹果从花蕾出现到果实采收,一般有四次落花落果。第一次在终花期,花梗随花谢而一起脱落,通常称为落花。第二次在落花后一周 左右,子房略见增大,可持续5~20天,称为前期落果。第三次在第二次落果后的7~14天,果实已达到拇指指甲大,对产量影响较大,称为生理落果,云南一般发生在5月份,北方的物候期比云南晚,发生在6月份,故称“6月落果”。
第四次在果实采收前, 落下成熟或接近成熟的果实,故称采前落果。第一、第二次落花落果,主要是营养不足和授粉受精不良引起。第三次落果,除果实之间争夺养分、胚内生长素缺乏外,是梢果争夺养分激烈所致。因叶片的渗透压大于幼果,争夺养分的力量比幼果强,所以除枝时做好摘心、剪梢等抑制新梢生长外,还应及时追施谢花花肥,补充养分。 [2]
<big>'''果实发育'''</big>
温度对着色的影响也与糖分的积累有关。中晚熟苹果品种夜温在20℃以上时,不利于着色。
果肉硬度也是果实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果肉硬度不仅影响到鲜食时的口感味觉,也与果实的贮藏加工性状相关。苹果果肉的硬度 与细胞壁中的纤维素含量、细胞壁中胶层内果胶类物质的种类和数量以及果肉细胞的膨压等密切相关。 [2]
<big>'''果实套袋处理对钙素的吸收与分布'''</big>
苹果套袋栽培有能显著提高果实的外观品质减少果实的农药残留,改善果园的用药结构等优点。但是,果实套袋后,由于改变了果实所处的微域温、湿、光等条件,进而影响到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对矿质元素的吸收,产生一些生理代谢障碍。而许多研究表明,苹果果实生理病害发生与果实中钙有密切关系。 <ref>[4https://baike.baidu.com/reference/5670/bebdT7HmIKunOam9wkHs9w8zYH4ehd-v8RXnOmyp4yI8gX7jlZcA2Ewmlk2xv7LZRchbfJEDWbdLAhoF3sQwu9FW49QdActq1s8AjaWuw0Bn8PFKPUMFPB920C7Rgc8d4cEVyNBJYi9C1_uA3QS7RYsSR9c-l1Y5oE1iEWNzuf_jwyC4lt3dJiPFOveV2dxC1cTGXUXa8B5B1F6Vh6DY4MjAXv5n9ITMshRVUHrbzfQahyY 套袋对苹果果实钙素吸收与分布的影响] .中国知网</ref>
苹果果实在整个生长发育过程都能持续摄入钙。套袋前,果实能够吸收整果钙量的20%左右;7、8月份对照果实的整果钙吸收量为66.1%,而套袋果实为73.8%;此外在成熟期仍有一定量的钙素吸收。去袋后,套袋果实的钙吸收量高于对照果实。
苹果树是喜低温干燥的温带果树,要求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适宜的温度范围是年平均气温9~14℃,冬季极端低温不低于-12℃,夏季最高月均温不高于20℃,≥10℃年积温5000℃左右,生长季节(4~10月)平均气温12~18℃,冬季需7.2℃以下低温1200~1500小时,才能顺利通过自然休眠。一般认为年平均温度在7.5~14 ℃的地区,都可以栽培苹果。苹果自然休眠期较长。如冬季温度高,不 能满足冬季休眠期所需低温时,春季发芽不齐。
从世界栽培苹果最多地区来看,冬季最冷月(北半球1月,南半球7月)平均气温在-10~10 ℃之间,才能满足苹果对低温的要求。中国各苹果主要产区的一月份平均气温都在此限度内。生长期(4~10月)平均气温在12~18 ℃ ,夏季(6~8月)平均气温在18~24 ℃,最适合苹果的生长。秋季温度,白天高夜间低时,果实含糖分高,着色好,果皮厚,果粉多,耐贮藏。 [2]
'''降水量'''
'''风'''
大风常给苹果的生长发育带来许多不利的影响,如造成树冠偏斜,影响开花,授粉,破坏叶器官,以 及落果等,所以在风大地区建立苹果园,必须营造防风林。 [2]
'''<big>病虫害防治</big>'''
'''苹果主要病害''': [2]
* 苹果斑点落叶病<br>
* 苹果黑星病<br>
* 苹果炭疽病<br>
'''苹果主要虫害''': [2] <br>
* 红蜘蛛<br>
* 二斑叶蟎<br>
* 介壳虫类<br>
* 苹果绵蚜<br>
'''生理性病害''': [2] <br>
* 苹果苦痘病<br>
* 苹果烫叶病<br>
  二、剪除病枝、虫枝据调查,危害苹果的许多种病虫害都在枝条上越冬。对在树上越冬的病虫害,结合冬剪彻底剪除病虫枝集中烧掉或深埋,可使来年危害明显减轻。
  三、刮除粗老树皮果树粗老树皮及树干裂缝中,往往潜伏着大量越冬的病菌和害虫。刮除粗老树皮,并烧毁或深埋,对多种病虫害具有良好防治效果,有时甚至可以完全消灭某些害虫。 <ref>[5https://baike.baidu.com/reference/5670/42646P2p2jq_h1zdi-NG2TLE5ZzmOb5i30UDXb7YyuH0yg1r5tlVz3fhHh5H-FYe6g6GjOirEg3hK1X729Ly_CSovS4-bM4g 苹果冬季管理技术] .吾谷网</ref>
<big>'''栽培现状'''</big>
经过近10年的区域化布局调整,苹果面积占全国果园总面积的比重由1996年的34.9%下降到2005年的18.8%,但苹果产量持续增长,2005年占全国果品产量的27.2%。环渤海湾和西北黄土高原两大苹果优势产区,栽培面积分别占全国苹果总面积的40%、 39%,产量分别占45%、35%;红富士等优良品种的栽培面积比例达到80%以上,出口苹果和苹果浓缩汁的比例占90%以上。苹果贮藏保鲜能力由上世纪70年代全国不足10万吨发展到超过500万吨,占苹果总产量的25%左右,鲜食苹果产后商品化加工水平逐渐提高,一批苹果生产、销售、加工企业已形成。中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苹果浓缩汁生产国。全国加工能力10吨/小时以上的浓缩苹果汁生产型公司超过35家;鲜苹果加工量由1996年苹果产量的5%增加到20%以上;生产能力由80 年代中期不足千吨猛增至100万吨。
在苹果产业快速发展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诸如品种资源和土地资源的约束日益加剧;产品整体质量有待提高;产前与产中及产后脱节等等,因此,苹果产业还要进一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2]
2003~2007山东省统计局分区统计(吨)
日语称苹果为 “リンゴ”(ringo),这是日治时代以日文发音沿用,汉字写法即为“林檎”。传统台语则称作“Phōng-kó”,汉字“苹果”。因台湾地处亚热带地区,在梨山尚未种植苹果前全依靠外国进口。苹果因而价格昂贵,所以早期吃苹果成为奢侈的象征。
因为苹果的“苹”字和“平”同音,所以在中国吃苹果也有解作“平平安安”的说法。也开始流行圣诞节前夜——平安夜吃苹果的行为,需明确此举源于中国,外国并无此传统。 [2]  
'''观赏价值'''
4、繁殖以嫁接繁殖。砧木以海棠棠梨实生苗为止。砧木以播种或插条繁殖。
5、管理每年略加修剪,俾整树形,落叶后约于11月间,施用基肥,结果过密时,须予摘果。虫害有卷叶虫、苹果棉虫、苹果牡蛎介壳虫、苹果巢虫、苹果叶虫、苹果食心虫等;病害以赤星病为烈,均应设法防治之。 [2]
==营养成分==
 
每100克苹果所含热量52大卡。具体营养素含量详见下表<ref>[https://baike.baidu.com/reference/5670/7454cp3MrhRdJvku9Sm7IBwuL-UH-ip_YcMZ9SPPgLX6kmvH5-Qz8jrKfo6cBdWepbPXqsS1otqK5_dZ98ljehrCJbTZAhDZdq1TWA70-qaecpYkmDMiy2Y5deZb_8yDZiqxB5lFvDnD3mTc66R39rUa0MDdQnCtzvjI4S7ygOOvNciFUkUiOAQ0UWheW-Crh5VEPvV8v17F6M_LSwpl1tA4BZznja-vcLjdPMs8xw 苹果] .fatsecret 中国</ref> :
 
{| class="wikitable"
|-
| <small>'''所含营养素'''</small> ||<small>'''含量(每100克)'''</small>||<small> '''单位'''</small>
|-
|<small>热量</small> ||<small>52</small> ||<small>大卡</small>
|-
|<small>碳水化合物</small> ||<small>13.81</small> ||<small>克</small>
|-
|<small>脂肪</small>||<small> 0.17</small> ||<small>克</small>
|-
|<small>蛋白质 </small>||<small>0.26</small> ||<small>克</small>
|-
|<small>纤维素</small>||<small> 2.4</small> ||<small>克</small>
 
|}
 
 
==热量表==
 
 
* 热量(大卡)52
* 蛋白质(克)0.2
* 脂肪(克)0.2
* 碳水化合物(克)13.5
* 膳食纤维(克)1.2
* 维生素A(微克)3
* 胡萝卜素(微克)20
* 维生素B1(毫克)0.06
* 维生素B2(毫克)0.02
* 烟酸(毫克)0.2
* 维生素C(毫克)4
* 维生素E(毫克)2.12
* 钙(毫克)4
* 磷(毫克)12
* 钾(毫克)119
* 钠(毫克)1.6
* 镁(毫克)4
* 铁(毫克)0.6
* 锌(毫克)0.19
* 硒(微克)0.12
* 铜(毫克)0.06
* 锰(毫克)0.03
 
==苹果功效==
 
苹果含有较多的钾,能与人体过剩的钠盐结合,使之排出体外。当人体摄入钠盐过多时,吃些苹果,有利于平衡体内电解质。苹果中含有的磷和铁等元素,易被肠壁吸收,有补脑养血、宁神安眠作用。临床使用证明,让精神压抑患者嗅苹果香气后,心境大有好转,精神轻松愉快,压抑感消失。实验还证明,失眠患者在入睡前嗅苹果香味,能使人较快安静入睡。用苹果洗净挤汁,每次服100毫升,每日3次,连续服用,15天为一疗程,苹果具有降低胆固醇含量的作用。
 
苹果富含多种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等多种人体所需的营养成分,是公认的营养程度最高的健康水果之一。而苹果籽更被誉为“生命之库”,营养成分更是果肉的10倍以上。苹果籽蕴含大量植物性荷尔蒙,能有效双向调节人体内分泌,促进细胞微循环,提高细胞活性等。然而,苹果籽中含有毒性物质氰苷。氰苷遇酸或在生物酶的作用下可水解为剧毒物质氢氰酸(HCN)。每克苹果籽中的氰苷折算为氢氰酸后约有几百个微克,几乎不存在致人中毒的可能,但在日常食用苹果时,也应避免食用果核部分。
 
 
==食用方法==
 
可生食或煮熟食用,也可做成果干、果酱、果子冻等,苹果在很多甜食中都会用到。
 
在生食或烹制之前 最好在冷水中把苹果擦净。果肉如果暴露于空气中的话会被氧化而变黑。为防止氧化,要赶快食用或根据特点用途烹制。
 
煮苹果时可加足量 的水用文火煮。为了提高速度,可以把苹果切成片状后再用微波炉加热2分钟。根据苹果的种类决定是否加糖和其他 种类的水果。苹果煮熟后,所含的多酚类天然抗氧化物质含量会大幅增加,能达到降低血糖、抗炎杀菌的效果。
 
 
<big>'''最佳食用时间'''</big>
 
中医上讲人体在上午时是脾胃活动最旺盛的时候,那时候吃苹果有利于身体吸收,所以吃苹果尽量选择在中午的饭前/后半小时。
 
'''食用忠告'''
 
'''忠告1''':不妨优先选择套袋处理的苹果。这种苹果表皮干净而均匀,受到污染气体、农药喷洒等的影响比较小。
 
'''忠告2''':苹果秋天成熟,新鲜苹果当时销售无需保鲜剂处理,吃果皮更为安全。最不放心的是远渡重洋而来的外国苹果,因为它们必定要经过保鲜处理,而且国外水果打蜡更为普遍。
 
'''忠告3''':新鲜苹果表面天然有一层果蜡,但还有薄薄的果粉,并非光可鉴人的样子。苹果收获后,为了提高商品价值并延缓苹果的失水,常用打蜡机进行上光,并可能有保鲜剂处理之类问题,故看到表面特别漂亮发亮的苹果,特别是反季节苹果,最好削皮后再吃。
 
忠告4:最好选择有无公害、绿色和有机认证的苹果,这样的苹果重金属和农药残留会少得多,即便不等于零,也会比普通苹果皮中残留量小,吃果皮更为放心。
 
'''早上空腹吃苹果好吗'''
 
身体情况并不是很好的人,早上最好不要空腹吃苹果,尤其是一些肠道不好的人。对于一些戒冷的人,早上空腹吃苹果会引起胃部不适。
 
对于身体很好的人来说,早上空腹吃苹果有一定益处,但是也不能过度吃苹果,如果早上吃的苹果过多,很容易导致身体不适。建议吃一个即可。
 
在早上的时候,尤其是处于空腹的状态下,吃苹果可以补充大量糖分,因此说早上吃苹果对于我们身体益处很大。
 
苹果所蕴含的半乳糖荃酸对人体排毒有益,早上吃苹果有利于防止胆结石。当然苹果不能代替正餐,早上吃过苹果之后仍要进食早餐,否则易造成饥饿。
 
 
==挑选贮藏==
 
<big>'''挑选方法'''</big>
 
'''红富士苹果的挑选方法:'''
 
(1)看苹果柄是否有同心圆,由于日照充分,比较甜;
 
(2)看苹果身上是否有条纹,越多的越好;
 
(3)苹果是越红,越艳的好。
 
'''秦冠苹果的挑选方法:'''
 
(1)挑大小匀称的,最好是中等大的;
 
(2)用手按下苹果,按的动的就是甜的,按不动的就是酸的;
 
(3)颜色要均匀。
 
'''黄元帅苹果的挑选方法:'''
 
(1)挑颜色发黄的,麻点越多越好;
 
(2)用手掂量,轻的比较绵,重的比较脆。
 
<big>'''家庭储藏'''</big>
 
家庭中常见的容器有缸、罐、坛、纸箱、木箱,这些容器都可用来贮藏苹果。所用的缸、罐、坛必须洗净擦干,并用白酒涂擦缸、罐、坛的内壁,也 可在其中放半瓶白酒(用量可根据贮量的多少而定),瓶口敞开。苹果采收后先放在阴凉处摊放几天,然后分层放在缸、罐或坛内。装好后再喷洒上白酒,根据贮量不同可喷洒50~150克不等,用棉絮盖其上再蒙上一层塑料布封口,防止酒气散发,吃苹果时随取随盖,一般可贮藏半年以上。
 
 
==历史==
 
苹果原产于欧洲和中亚及中国新疆地区。哈萨克的阿拉木图与新疆阿力麻里有苹果城的美誉。中国古代的林檎、柰、花红等水果被认为是中国土生苹果品种或与苹果相似的水果。苹果在中国的栽培记录可以追溯至西汉时期,汉武帝时,上林苑中曾栽培林檎和柰,当时多用于熏香衣裳等,亦有置于床头当香熏或置于衣服,最初作为香囊,较少食用。但也有看法认为,林檎和沙果,曾被误认为苹果,真正意义上的苹果是元朝时期从中亚地区传入中国,当时只有在宫廷才可享用。
 
现代汉语所说的“苹果”一词源于梵语,为古印度佛经中所说的一种水果,最早被称为“频婆”,后被汉语借用,并有“平波”、“苹婆”等写法。明朝万历年间的农书《群芳谱·果谱》中,有“苹果”词条,称:“苹果,出北地,燕赵者尤佳。接用林檎体。树身耸直,叶青,似林檎而大,果如梨而圆滑。生青,熟则半红半白,或全红,光洁可爱玩,香闻数步。味甘松,未熟者食如棉絮,过熟又沙烂不堪食,惟八九分熟者最佳”。许多中国农学史、果树史专家认为这是汉语中最早使用“苹果”一词。
 
中国土生苹果属植物在古代又称“柰”或“林檎”。李时珍说:“柰与林檎,一类二种也,树实皆似林檎而大。有白、赤、青三色,白者为素柰,赤者为丹柰,青者为绿柰”和“林檎,即柰之小而圆者,其类有金林檎、红林檎、水林檎、蜜林檎、黑林檎,皆以色味立名。”。而《食性本草》中亦有说“林檎有三种,大长者为柰,圆者林檎,小者味涩为梣。” 日语借入中文“林檎”一词,日语的“林檎”即为苹果。台湾部分说台语的民众习称苹果为“lìn-gōo”,这是源自日语“林檎”(りんご,ringo)的发音。
 
中国土生苹果品种在清朝以前曾在今河北、山东等地广泛种植,其特点是产量少、果实小、皮薄、味道甜美,但不耐储存,容易破损,因此价格昂贵,清朝时期北京旗人用其当作贡果。清朝末年,美国人在山东烟台等地引进西洋品种苹果,日本在日俄战争之后,也在关东州的熊岳设立农业试验基地,引进西洋苹果并进行杂交改良。烟台和大连也因此成为著名的苹果产地。民国时期以后,西洋品种苹果逐渐在中国市场上占据主要地位,中国土生品种苹果逐渐被果农淘汰,种植范围不断缩小,最后仅河北省怀来地区有少量保存,但这些果树也于1970年代前后在中国灭绝。
 
 
==科学研究==
 
2014年,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研究员李世访研究团队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吴清发教授研究团队合作,在世界上首次发现苹果中存在具有核酶活性的环状RNA。
 
上世纪80年代,在研究苹果上的一种病害——苹果锈果病时,我国科学家已经从苹果中分离到一种特殊环状RNA。但是,限于检测及分析技术的限制,一直未能揭示出它的真面目。2012年,李世访结识了专门从事生物信息学研究的吴清发,决定共同探究苹果中环状RNA的真面目。
 
研究团队通过对含有环状RNA的苹果锈果样品进行高通量测序,经过长时间的摸索和反复验证,终于拿到了该环状RNA的全序列。序列分析发现,该环状RNA由434个核苷酸组成,是一种迄今为止从未见过报道的新的环状RNA。该研究为今后从植物和动物中发现更多环状RNA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技术手段。
 
 
==参考资料==
282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