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梨园戏

移除 21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梨园戏是福建省的传统戏曲之一。梨园戏发源于宋元时期的泉州,与浙江的南戏并称为"搬演南宋戏文唱念声腔"的"闽浙之音",被誉为"[[ 古南戏活化石]]"。
梨园戏广泛流播于福建泉州、漳州、厦门,广东潮汕及港澳台地区,还有东南亚各国闽南语系华侨居住地。
梨园戏有大梨园和小梨园之分,大梨园又分"上路"、"下南"两支,三种流派都有各自的"十八棚头"(保留剧目)和专用唱腔曲牌。宋时,行省称为路,闽南泉、漳一带人称上头的省份为上路,故"上路"戏系指由浙江传入的戏曲。其剧目较为古老,保留了不少南戏脚本,如《蔡伯喈》、《王魁》、《王十朋》、《朱买臣》、《刘文龙》、《孙荣》、《朱文》(即《朱文太平钱》,存有《赠绣箧》、《认真容》、《走鬼》三出)以及《苏秦》、《林招得》、《孟姜女》等。
[[2006年5月20日,梨园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基本信息==
批准时间;2006年
非遗级别;[[ 非物质文化之传统戏剧梨园戏]]<ref>[http://www.ihchina.cn/Article/Index/detail?id=13140 梨园戏]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ref>
发源;泉州
申报地区;福建省泉州市
 
分类;传统戏剧
==发展历史==
梨园戏,流行于闽南方言区的泉州、漳州及台湾省,远至粤东潮、汕地区,并传入东南亚许多华侨旅居国。
与浙江的南戏并称为"搬演南宋戏文唱念声腔"的"闽浙之音",距今已有八百余年的历史,被誉为"[[ 古南戏活化石]]"。<ref>[http://www.360doc.com/content/13/0201/17/273706_263623770.shtml 梨园戏] 个人图书馆,发布时间;2013年02.01</ref>
梨园戏,戏曲剧种。孕育于福建省泉州,流行于晋江、龙溪地区及厦门、台湾省闽南方言区域。东南亚各国华侨聚居地,也有演出活动。梨园戏历史比较悠久,至今尚保留 梨园戏音乐。明嘉靖四十五年(1566),已有"潮泉二部"的《荔镜记》刊本,可见当时梨园戏已经流行。梨园戏有大梨园和小梨园之分,大梨园又分"上路"、"下南"两支,三种流派都有各自的"十八棚头"(保留剧目)和专用唱腔曲牌。宋时,行省称为路,闽南泉、漳一带人称上头的省份为上路,故"上路"戏系指由浙江传入的戏曲。其剧目较为古老,保留了不少南戏脚本,如《蔡伯喈》、《王魁》、《王十朋》、《朱买臣》、《刘文龙》、《孙荣》、《朱文》(即《朱文太平钱》,存有《赠绣箧》、《认真容》、《走鬼》三出)以及《苏秦》、《林招得》、[[《孟姜女》]]等。
[[File:梨园戏9.jpg3.jpg1.jpg2.jpg|thumb|400px|有框|右|梨园戏图片[http://www.360doc.com/content/13/0201/17/273706_263623770.shtml/ ]]]
从现存的各种剧目看:"下南"的《范睢》、《梁灏》、《郑元和》都具有地方特色,与明刊的《绨袍》、《青袍》、《绣襦》诸传奇,情节大不相同。《岳霖》一剧,是按岳珂为晋江人的外甥(刘锜墓在安溪)而创编的,为全国戏文所仅见。剧目保留方言本色和浓郁的泥土味。表演以净、末、外、丑为行当"四大柱",并不以生、旦为主,具有唐戏弄和北杂剧末、副净的演出形态和诙谐情笑的特点。唱腔用南音,保留[太子游四门] 等古乐曲。其他剧目只有[浆水令]、[金钱花]、[地锦]、[剔银灯]等几十支常见曲牌反复出现,且具有粗豪的声腔特色,其古朴原始,尚存宋元南戏的风貌。 
"上路"的《赵真女》、《王魁》、《刘文龙》、《朱文》、《王十朋》、《朱买臣》等,都是"宋元旧编"的古剧,与明刊《琵琶》、《焚香》、《菱花》、《荆钗》、《渔樵》诸记,绝不相同,为全国所仅见;《朱文》更为海内孤本。其题材以已婚男、女悲欢离合的家庭剧为多,异于"下南"之侧重忠奸斗争和公案戏。<ref>[https://v.youku.com/v_show/id_XMTc3NDkxNTcy.html?refer=seo_operation.liuxiao.liux_00003308_3000_YvmIba_19042900 梨园戏《董生与李氏》下] 优酷视频;</ref>
[[File:梨园戏9.jpg5555555.jpg|thumb|400px|有框|左|梨园戏图片[http://www.360doc.com/content/13/0201/17/273706_263623770.shtml/ ]]]
明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出版于建阳麻沙的《荔镜记》,是合潮、泉二部《荔枝记》的重刊本,省梨园戏实验剧团现尚藏刊于清光绪十年的《荔枝记》,潮州则有刊于明万历年间的东月李氏《乡谈荔枝记》。"泉腔"在声腔上已吸取潮调;《朱弁》一剧把一支[弋阳腔]融入[举起金杯]的南音[寡北]滚门;"下南"《郑元和》的[ 鹅毛雪]一曲,则吸取自[ 昆北]
当明代四大声腔盛行之际,梨园戏在闽南语系地区,随南音的流播,"泉腔"已成为独立声腔,并融化外来唱腔艺术养料而发展壮大,从而鼎盛于清代。据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同安县志·礼俗》载:"昔人演戏,只在神庙,虽不过上路、下南、七子班。光绪后,始专雇江西班及石码戏。"闽南在清光绪前,只有梨园戏三流派独步翟毛毹;清末,高甲戏兴起,其后台湾歌仔戏传入,梨园戏以严格的师承,继世相传,因固步自封而趋式微,濒于消亡。
==濒危状态==
梨园戏是福建五大剧种之一,但目前承载这一古老剧种的只有福建省梨园戏实验剧团。上世纪60年代曾有过晋江小梨园和南安大梨园,但因各种原因,最终都难以存活下来。如今流散在民间的梨园戏老艺人已经是凤毛麟角,能够传授梨园戏艺术的老艺人更难以寻觅。 [[ 梨园戏这一古老剧种已面临人亡艺绝、后继乏人的严重状况。]]
自1953年梨园戏实验剧团成立50多年来,能够演出传统剧目的梨园戏演员逐渐在减少,比起当年大约减少百分之五十,艺术上的流失更是令人担忧。<ref>[https://v.qq.com/x/page/f056355iojm.html 泉州梨园戏曲] 腾讯视频,发布时间;2018年03月02日发布</ref>
==视频==
<center>'''梨园戏《过桥入窑》 '''</center><center>{{#iDisplay:f3016pw19ja|780|460|qq}}</center> 
<center>'''梨园戏《陈三五娘》'''</center><center>{{#iDisplay:g030525qu0l|780|460|qq}}</center>
<center>
{{#iDisplay:g030525qu0l|780|460|qq}}
</center>
33,573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