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台北

大小無變化, 4 年前
行政区划
1990年代之後,市區鐵路地下化、快速道路、捷運、公車專用道等交通建設陸續完成,相當程度地緩解了交通上的壓力;信義計畫區開始快速發展,市政府與市議會亦遷至該地;原本漸趨沒落的西區,西門町、大稻埕等地帶也開始進行局部改造、更新計畫。
==行政 区划區劃===== 区划 區劃 沿革===
1920年的行政 域改革,以艋舺、大稻埕、城 三市街 北市, 隶属于台 隸屬於臺 北州。
1938年 一步 松山 北市。即: 合 并龙 併龍 双园区 雙園區 及古亭 西 侧为万华区 側為萬華區 。合 城中 、古亭 区为 區為 中正 。合 景美 、木 栅区为 柵區為 文山 建成 、延平 区并 區併 入大同 松山 南半分割,另行 置信 义区 義區
1945年9月第二次世界大 战结 戰結 ,中 政府 于10 於10 月25日接收 台湾 臺灣 ,恢 复台湾 復臺灣 省建制,省 会设于台 會設於臺 北市。11月1日, 北市改制 市,仍因 据时 據時 期制度,全市 有六十一
1946年2月8日,市政府 原有六十一 重新整 并为 並為 ,即松山 、大安 、古亭 双园区 雙園區 、城中 、建成 、延平 、大同 及中山 设里 設裡 ,全市共有340 、4158
1967年7月1日升格 市,次年 并将 並將 属台 屬臺 县与阳 縣與陽 明山管理局的六 个乡镇 個鄉鎮 (景美、木 、南港、 湖、士林、北投) 划归 劃歸 本市管
1990年, 北市行政 来16区调 來16區調 为12区 為12區 :中正 万华区 萬華區 、大同 、中山 、松山 、大安 、信 义区 義區 、南港 、士林 、北投 、文山 。合 并龙 併龍 双园区 雙園區 及古亭 西 侧为万华区 側為萬華區 ,合 城中 、古亭 区为 區為 中正 ,合 景美 、木 栅区为 柵區為 文山 建成 、延平 区并 區併 入大同 松山 南半分割 置的信 义区 義區
自2000年起,在各 之下增 次分 ,作 为辅 為輔 助的行政 区划 區劃 。各 据实际发 據實際發 展情形,配合各 特色, 定4~7 次分 具有 近特性,文化、 史特 质类 質類 似的 数个里 數個裡 ,以求有效利用 源, 凝聚居民向心力,相互合作以共同推展市政建 。至2010年11月止, 北市共有68 次分
===辖区概况===
12,13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