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上海动物园

增加 29,019 位元組, 4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上海动物园位于上海市长宁区虹桥路2381号,紧邻上海虹桥国际机场,原名西郊公园,因地处当时上海市西郊区故名,至今仍…”
上海动物园位于上海市长宁区虹桥路2381号,紧邻上海虹桥国际机场,原名西郊公园,因地处当时上海市西郊区故名,至今仍有许多上海市民习称其为西郊公园。上海动物园属于国家级大型动物园,占地面积74.3万平方米,饲养展出动物的馆舍面积有47237平方米。

==概括介绍==

海动物园现有面积约74公顷,饲养展出各类稀有珍贵野生动物400余种6000多只(头)。

其中有世界闻名的有着〝国宝〞和〝活化石〞之称的大熊猫,以及金丝猴、华南虎、扬子鳄等我国特产珍稀野生动物,还有世界各地的代表性动物如大猩猩、非洲狮、长颈鹿、袋鼠、南美貘等。 园内种植树木近600种、10万余株,特别有10万平方米清新开阔的草坪,基本保持着50年前高尔夫球场地形。园内的每一处绿化造景都与动物的生态环境相结合。

尤其是在天鹅湖,湖区内外芦苇丛丛,绿树成荫,成群的鹈鹕、大雁等时常列队在蓝天盘旋,姿态优美而刚健。 近年来,上海动物园以建成城市生态动物园为目标,逐步改造和新建视觉无障碍的生态化动物展区,使游客仿佛置身于大自然之中,尽情欣赏野趣之美。

==兴建沿革==

上海动物园园址原为高尔夫球场。据该场几个老工人的回忆,约在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英国侨民在此开设老裕泰马房,占地20余亩(1.33公顷),宣统年间(1909—1911年)扩大到约100亩(6.67公顷)。

民国3年(1914年),太古洋行、怡和洋行、汇丰银行等8家英商购买了这块土地,民国5年成立高尔夫球场俱乐部(又名虹桥杓球俱乐部球场)。用地扩展至约150亩(10公顷),民国19年(1930年)增至417亩(27.8公顷)。

1954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通告上海市人民政府,将云南西双版纳傣族人民献给毛泽东主席的一头大象交给上海饲养展出。

8月,萨斯诺夫斯基与莫斯科动物园兽医主任丽安德诺娃来沪,协助踏勘了西郊公园、龙华苗圃、华泾长桥镇等三地,最后决定将西郊公园扩建为动物园。规划中的动物园将展览、生产、科研、科普合为一体,总面积为2000亩(133.33公顷)。

===规划方针===

动物园建设采取全面规划、分期建设的方针,在动物园未建成前,原文化休息公园保留,但不再建造新的群众性文化活动设施。

1953年3月20日,外交部批准上海市人民政府外事处关于收回新泾区高尔夫球场的报告。同年6月12日,市外事处与市工务局、市房地产管理局、市劳动局、市总工会新泾区办事处会商收回虹桥高尔夫球场的有关事宜。

同年7月,市工务局园场管理处在依法收回高尔夫球场土地的同时,以1.7万元收购该处的建筑及其他设施。同年10月,市政建设委员会决定在此地辟建一座文化休息公园。

建园工程由园场管理处造园科徐景猷负责总体规划,1953年10月由该处负责组织施工,至次年5月已完成绿化种植、道路、上下水道、照明及其他配套工程,建成竹结构大门、五曲长廊、八角环廊、双檐气楼、六角亭、小方亭等建筑,还辟建了溜冰场、儿童园等。投资额85.33万元。

===对外开放===

1954年5月25日,面积为421亩(28.07公顷)的公园对外开放,定名西郊公园。

1954年12月,经过“反浪费”批判后,公园规划面积压缩,最后决定在原有421亩土地的基础上再征用西郊公园北部的土地373亩共754亩(50.27公顷),由造园科吴振千负责总体规划,参加设计的主要人员虞颂华、顾正、徐景猷、洪伟烈、严德庆等以及华东建筑设计院和上海民用建筑设计院的工程技术人员。随即动工建设。

动物笼舍建筑面积为1857平方米,除象房为钢筋混凝土建筑外,其余均属简易设施。1955年夏,市园场管理处把中山公园动物园和复兴公园动物园的部分动物转移到西郊公园展出。

在兴建动物园的同时,市工务局园场管理处派西郊公园副主任陈克立率领6名技术、饲养人员去云南西双版纳接运大象。当时西南地区不仅不通铁路,不少地方甚至无公路,接运人员克服生活、语言、运输等种种困难,历时7个多月,于1955年6月12日把大象安全运抵上海。

在此期间,接运人员同时在云南、贵州等地收集到猴、虎、熊、金猫、马鹿、红狼、娃娃鱼等动物20余种,并与大象一起运回上海。7月9日,取名为“南娇”的大象正式展出。是年,西郊公园展出动物共31种46只,展出面积约4万平方米。

1956年春末夏初,中国科学院建议除北京已有动物园以外,上海等10个大城市也应建动物园。这一建议得到国家和省、市的一些领导人的支持,于是上海动物园规划面积又改为990亩(66公顷),原文化休息公园不再保留,把全园作为一个完整的动物园重新布局,笼舍按照动物进化的规律,由低等到高等依次分区设置,并使之与参观路线相一致。
1956—1957年间,拆除了大部分简易笼舍,新建大游禽池、涉禽池、鸣禽笼、猛禽笼、犬科笼、小杂食兽笼、狮虎房、熊山、猴山。

1959年3月续征土地319亩(21.27公顷),公园面积扩大至1055.7亩(70.38公顷)。是年在园中建成天鹅湖、狮虎山、熊猫岭、野牛山、鹿苑和百花厅,初步形成大型综合性动物园的面貌。

1960年后,陆续兴建长颈鹿馆、海狮池、雉鸡园、小兽笼。

1970年后又建斑马房、金鱼廊、鸣禽馆、企鹅房、鸵鸟房、猩猩馆、河马馆、袋鼠房。

1978年,在哈密路中新泾另辟面积为3.7万平方米的动物繁殖场。

1980年以后,建犀牛房、小兽园、扩建长颈鹿馆等。

到1989年,动物笼舍建筑面积已达1.14多万平方米。鉴于早期建造的笼舍大多陈旧破损,是年经市建设委员会批准进行较大规模的改建。局部改建工程由上海市园林设计院梁友松等负责规划参加设计的有上海民用建筑设计院章明、上海市园林设计院章怡维、胡宏等,上海市园林工程公司负责施工,

至1994年已新建、改建灵长一馆、二馆、三馆、猕猴山、海兽区、两栖爬虫馆、狮虎山、中型猛兽笼舍、大猩猩馆、食草区、进入式鸟园、热带鸟馆以及小吃部、摄影部等生活服务设施,建筑面积共1.28万平方米,投资3942万元。




==大事记==

1900年,英国人开设了裕泰马房,占地1.3公顷。

1914年,太古洋行、汇丰银行等8家英商购下裕泰马房

1916年,改建成为高尔夫球场俱乐部虹桥高球总会(Hung-Jao Golf Club)

1953年3月20日,外交部批准上海市人民政府外事处收回高尔夫球场

1954年5月25日,为纪念上海解放五周年,定名为西郊公园

1959年,为庆祝建国10周年、建园5周年,开挖了天鹅湖、建成了狮虎山、熊猫岭、鹿苑和百花厅。公园面积扩大到70公顷

1980年1月1日,上海西郊公园正式改名为上海动物园

1995年9月22日,时任上海市市长的徐匡迪为上海动物园题写园名

1997年4月1日,5月,“吉象迎宾”新大门建成。上海动物园首届动物艺术节开幕。6月,斑嘴环企鹅首次繁殖成功。

1998年4—6月,日本横滨市金沢动物园的树袋熊(考拉)首次在沪展出。

1999年4月蝴蝶园建成,开始正式饲养展出活体昆虫。

6月,遭遇百年不遇的暴雨,动物园95%的面积被水淹,闭园三天,引起国内外媒体的关注,全园职工防汛排涝、抢救动物,未造成大的损失。10月,巴西CBMM公司送给徐匡迪市长的一对巴西狼在上海动物园落户。这是中国首次饲养展出巴西狼。

12月,上海动物园被国家科学教育委员会批准命名为“全国科学教育普及基地”,为国内第一座国家级科普教育基地的动物园。

2000年5月,美洲豹首次繁殖成功(一胎三仔)。10月,改建园内雨污水的“3100”万元工程启动。11月,珍·古德(Dr.Jane Goodall)来园访问。动物医院被评为上海市模范集体。

2001年3月,日本三和化学研究所赠送20只黑猩猩抵园。4月,自然生态园、动物视线无障碍展示的改建计划全面启动。12月,公园档案管理工作通过国家二级验收。

2002年5月,“2002年上海科普教育大联展”在园举行。10月,创建为国家4A级景点。

2003年4月7日,大熊猫“乐乐”(雄)和北京动物园的“丫丫”(雌)赴美国孟菲斯动物园进行为期十年的合作研究。4—6月,全国遭遇“非典”,游客量降至历史最低水平。全园上下积极做好动物防疫和经济调整工作。7—12月,实施“管养分开”和转制改革。

2004年2月,国内多处爆发“禽流感”,园内认真应对,确保鸟类安全。2—10月,举行庆祝建园50周年系列活动。展示动物达620种7000余头(只)。

2008年2月17日,大猩猩“丹丹”(大名“海贝”)出生。

2009年11月2日,“塞舌尔政府向上海世博会捐赠亚达伯拉象龟仪式”在上海动物园两栖爬行馆举行。

2010年1月8日,四川雅安来沪的十只可爱的世博大熊猫宝宝抵达上海动物园。

2012年5月17日凌晨,大猩猩“阿斯特拉”二度产仔。

2012年11月14日,圭亚那引进的二趾树懒正式对外展出。

2012年12月6日半夜,长颈鹿“珊珊”顺利产下一头身高为165cm的雄性幼仔。

==主要景点==

===科教馆====

位于大门西侧。原为砖木结构的百花厅,1992年9月改为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三层环形建筑,面积2200平方米。该馆由上海市民用设计院设计,上海市园林工程公司施工。马赛克墙面为白绿两色相间,南面墙上有一幅绿色大树图案,以示保护生态的主题。正面墙上嵌有谈家祯题写的“科学教育馆”五个金色大字。

自然保护展览一室以模型展示地面植被被破坏后造成的水土流失,农田、草地沙漠化,洪水、干旱、风沙肆虐的情景。自然保护展览二室以图片及文字表现人与自然的关系、动物灭绝的原因和灭绝速度等内容。馆外沿墙基设带状花坛,上植红枫、垂丝海棠、黄杨等。馆南为大片草坪,周边种植高大的悬铃木、广玉兰、乌桕、枸骨,树荫下设石桌石凳。右侧草坪上有一座置于不锈钢架上的太阳能大钟。

进馆迎面有一幅世界区系动物图,高1米、宽2米、以504块瓷砖拼就,图上标出7个系61种代表动物所在的位置。馆中间圆形天井内,耸立一座动物进化示意模型,显示从原始形态的厌氧异养生。

===九曲长廊===

位于科教馆以西,原为1954年建的竹结构五曲长廊,1972年改建成钢筋混凝土结构九曲长廊。廊平顶,北面廊墙置漏窗,南面为廊柱,总长70余米,建筑面积320平方米。廊前保留原高尔夫球场一块略有起伏的草坪,1966年于草坪上建混凝土“草原英雄小姐妹”雕塑一座,底座高1.1米,像高3.5米,占地20余平方米。草坪间栽有高大成荫的雪松、龙柏、悬铃木、香樟、枸骨等大树和花灌木,大树下设石桌、石凳或木椅。廊后错落有致地散点山石,小溪蜿蜒其间,旁植腊梅、桂花、石榴、南天竹、紫薇、郁李、黄金条等花灌木。

===节尾狐猴园===

位于猴山北面,通过仿真塑山与猴山相连。园内种植草皮和各种灌木,供节尾狐猴嬉戏。游客既可以站在节尾狐猴园一条空中廊道俯视观赏动物打闹,也可在动物园主干道边通过约一米高的钢化玻璃无障碍地平视参观狐猴的活动。

===猛兽生态园===

2001年元旦前建成开放的无视线障碍的狮虎豹生态展区。猛兽生态园面积700㎡,由拆除部分旧豹舍的基础上改建而成,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原有条件,从人·动物·自然的生态关系出发,依据展出动物的种类和生活习性,将整个园子依次分隔成三个不同的小生态园,分别饲养展出孟加拉虎、美洲虎和豹。

设计者在生态园内堆土造地形,选择一些胸径0.4~0.5米的香樟、悬铃木等大树支托环境。针对不同动物的习性,配置小乔木和花灌木,并自然组群种植,在草地上布置枯树段,以满足猛兽的捕食、磨爪的要求,也可避免猛兽对大树的损坏。另外还大量运用藤本植物如爬山虎、西番莲、南蛇藤、鸡血藤、紫藤等绿化。生态园外围的参观面安装了大面积的钢化玻璃,游客参观时基本没有视觉障碍,提高观赏效果,有了一种可与动物亲近的感觉。

===松鼠猴生态园===

是一座观赏视觉无障碍的生态化展区,于2000年国庆节落成。该园总面积1000平方米,其中室外活动场700平方米。园内用落叶乔木合欢为骨架树种,符合松鼠猴生活在热带原始森林的习性。在背景树种上选择了珊瑚和女贞这两种常绿树种,以及刺梨、火棘等植物为松鼠猴提供可食用的果实。在整个松鼠猴生态园的设计中,始终遵循“生态”二字,把人、动物、自然三者有机地结合,创造一种人和动物在自然中和谐共处的生态环境。

===两栖动物生态园===

室内面积3180平方米,部分为二层建筑,室外面积200平方米,于1994年建成开放。本馆主要由序言厅、水族厅、两栖动物厅、蜥蜴厅、无毒蛇厅、毒蛇厅和生态厅七部分组成。水族厅展出海洋珊瑚鱼类、热带观赏鱼类和淡水经济鱼类,包括中国特产的保护鱼类中华鲟、胭脂鱼,以及蠵龟、玳瑁、海龟等大型海产爬行动物。

两栖厅有中国特产的大鲵(娃娃鱼)、树蛙,以及古时用于检测妇女怀孕与否的滑爪蟾等。蜥蜴厅内的6米巨蟒、“五爪金龙”——巨蜥、陆龟等珍稀濒危野生动物。蛇类厅也有网纹蟒、各种有毒和无毒蛇。

生态厅模拟亚热带动物生态环境,种植了几十种热带植物。游客可以俯视饲养在其中的中国特产扬子鳄、长3米多的湾鳄、超过10公斤的马来西亚巨龟和中国目前最大的、体重达140公斤的鼋。

===黑猩猩生态园===


猩猩馆建于1977年,总建筑面积850平方米,共有6个室内展厅组合成二幢相连的建筑,主要饲养猩猩,黑猩猩,长臂猿等类人猿。

类人猿展览厅宽敞,每个室内展厅有43平方米,南向与东向都有长窗采光,通风良好,室内展厅局部为三层。室内展厅有4间,合用二个敞开式室外活动场。室外活动场成园形半岛式,三面环水,游人在抬高后地坪上观察动物的日常活动。每到天气晴朗的时候,黑猩猩便跑到室外活动场戏耍、打闹。黑猩猩是地球上除人类外智慧最高的动物,动物园为黑猩猩提供了一些玩具,在丰富它们的日常活动之余,也增添了游客的乐趣。1991年又建筑了大猩猩馆,建筑面积共515平方米,有二间室内展厅和2个室外活动场。

===亚洲象生态园===

上海动物园饲养有国内动物园少有的三代同堂的亚洲象家族。象展区包括象宫和象室外活动场两部分。象宫建成于1955年,是上海动物园第一幢永久性的动物馆舍,总建筑面积1550平方米,主要包括500平方米室内活动场、620平方米参观厅和100余平方米的4个门厅。室内活动场的东、西、南三面都是宽9米的参观厅,参观厅进出口的门厅东、西各有一个,南面分左右二个,南面二门厅间外有紫藤棚架相连。整个建筑的门窗都用杉木拼雕成具有民族风格的图形装饰。

象室外活动场设在象房建筑的东北面,占地4000平方米,内设240平方米的浴池和大遮阴棚架,四周用干沟与游人隔离。活动场地坪主要为略有起伏的泥地,并栽有树木,更适宜象泥浴、运动等活动。上海动物园的亚洲象一直是小朋友们的最喜爱的动物之一。

===长颈鹿馆===

上海动物园长颈鹿馆始建于1965年,至今总建筑面积712平方米,分为东西两个独立的笼舍。每个笼舍都有单独的小间,以备有小崽出生时用。由于长颈鹿身高腿长,为了满足它们基本活动的需要,室外活动场面积达2180平方米,场内种植草地和大树。由于围栏网高度1.20米,游人参观时视线不受阻挡,可直接观察长颈鹿的一举一动。

===食草动物生态园===

又称生态羊苑,位于长颈鹿馆的东面,占地6000多平方米,于2003年3月建成。该生态园模拟热带食草动物原生环境,以视觉无障碍的方式展示动物。游客在参观完高大硕壮的长颈鹿后,沿蜿蜒的仿石小道信步而上架空的木栈道。凭栏眺望,羚羊在起伏的草地上欢奔,驼羊在枯池边散步,斑马掩映在灌木丛中。游客仿佛置身于非洲动物世界中,与动物亲密接触。

====食草动物区====

建成于1959年,在海兽池前主干道两侧,其中主干道西侧的鹿苑于1993年改扩建为鹿科展区和牛科展区。

鹿科展区又分大鹿科和小鹿科两个小区。大鹿科区笼舍采用前台结合后台形式,前台展出区分7个展区,每一展区面积400-700平方米,区内布置树木、山石、流水、遮阴棚、食槽,两展区间有300-500平方米的绿化隔离带,每一展区后有两间兽舍作为后院。前台控制展出头数和种数,多数饲养于后院,轮流在前台展出,避免因展出头数太多而破坏环境。展区与游人用干沟和矮墙隔离。小鹿科区4间笼舍有保温设施,饲养南方的种类。牛科展区有7间笼舍室内,每处室外活动场有700平方米左右,内植树木、草地,也用矮墙、干沟与游人隔离,没有过多栅栏对观赏效果的影响。在食草动物区有二座用真石叠起、高2—5米的假山,适合栖息于石山环境的羚牛。

=====狮虎山=====

======虎山======

分为东山、中山和西山三个各自独立的部分,展出东北虎、非洲狮和华南虎。

狮虎山的室外活动场是敞顶的,每座面积300平方米左右,与游人用水沟隔离。游人通过垂直的混凝土墙从远处观察动物。其中一处用瓷砖烧制壁画做背景,壁画长达60米,高约6米,上绘草原、疏林、流水、野生动物等,使游客仿佛置身于原野之中。游客可在狮虎山欣赏猛虎矫健的身影,聆听虎啸之声。

======熊猫岭======

展出大熊猫和小熊猫两种可爱动物,两种动物的展区中间由木香花架相连,北毛竹园,水杉林,东南西三面有慈孝竹丛点缀,使熊猫岭掩映在翠竹树丛间,既反映出熊猫岭栖息地的生景,又提高了展出环境。

===北极熊生态园===

在模仿北极冰山的环境中,利用循环水给北极熊提供了一个大游泳池。在参观地坪做成一个下沉式广场。游客透过厚达8厘米、重达2.6吨的有机玻璃可对北极熊的活动一览无遗;玻璃幕墙形成了一个宽10米的大展面,参观大视角,让游客仿佛置身于北极境地。饲养的北极熊是捷克一家动物园赠送给上海动物园的。每天早晨,北极熊便在水池中尽情玩耍,有时会将粗大的前肢放在玻璃上,让游客与这种世界上最大的陆生食肉动物面对面。现在是黑熊区

===巴西狼生态园===

因巴西铌公司与中国钢铁界有长期业务联系,故赠送1对巴西狼给原上海市市长徐匡迪院士。上海动物园巴西狼展区是一座模拟自然生态配置的动物展示场。整个笼舍占地3150平方米,建筑面积95平方米。游人可站在一米多高的仿造大石块护栏前,俯瞰动物在地势起伏、长满灌木草丛的室外运动场中活动,一种贴近自然可与动物互相交流的感觉油然而生。在室内展示厅,巴西狼的行为通过大玻璃窗近收眼底。

这一展区也是一座南美巴西随哈图地区乔灌木、草丛地带的居民小屋在上海的再现。奶黄色的外壁镶嵌着乳白色的框边,上面点缀着垂直条状的水晶玻璃石;窗前火红的鸡冠花与门厅前色彩艳丽、波浪造型的花坛相呼应,充满着休闲别墅的情调。30-45度大斜面的屋檐上铺置着带树皮的圆木,映托着种满常绿灌木和攀缘植物的屋顶,从一股洋味中透出了原始古朴的气息。

===涉禽生态展示区===

毗邻天鹅湖,2000年春节开放。占地3400平方米,打破了鸟类一贯笼养的格局,全部敞开式,以微缩景观的方式体现动物的生态环境,环境配置反映生态系统的多样性,追求动物与环境的和谐,人、动物与自然的和谐。

涉禽生态园主要展出各种鹤以及黑鹳等涉禽。几只戴冕鹤平时总是形影不离;丹顶鹤一向清高自傲,昂首漫步于山坡、草地之间,体态优美;夜鹭、小白鹭,个小体单,高居枝头。此外还常有喜鹊、灰喜鹊等野生鸟类驻足。涉禽生态园外围有一个宽约3米,水深近1米,内低外高的自然隔离带;人工堆砌成高差4米的山坡,沿坡建成了一条长20多米、使用循环水的溪流。通过各种植物高低错落,疏密有致的搭配,使整个展区与周围环境有机的融为一体,呈现湖岸沼泽的景观效果,溪流蜿蜒、溪水叮咚,一年四季唱着和谐悦耳的歌曲,温柔而欢快的流着,使动物仿佛置身于大自然之中。小溪潺潺流淌的声音,使静静的生态园产生了一丝动感,更增添一缕生机。

===天鹅湖===

建于1954年的上海动物园天鹅湖面积近3.3公顷(近50亩),是由几个天然水塘开挖连成的,因首先饲养天鹅而得名,一座三孔桥南北横跨。湖东一座琉璃绿瓦的四角亭,与西面鸳鸯榭遥遥相对,临水倚栏,观赏水禽、飞鸟,尤其每天鹈鹕在上空盘旋,令人迷离神往。

湖中五个小岛均栽植黑松、柳树、桑树、水杉、池杉等供游禽栖息、产卵,湖的四周密布荻草、花芦、倭竹、紫穗槐、麻叶绣球、紫微等植物繁密昌盛。站在三孔桥上眺望远处,水杉、香樟、雪松、柳树形成了优美树线,幽邃深远、野味无穷。冬夏春秋景色多变,耐人寻味。天鹅湖开阔、水清、千鸟栖息,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声、色、影、光溶为一体,不仅使人流连忘返,而且把野鸟留住。如作为迁徙鸟类的夜鹭在经过上海动物园天鹅湖时,感觉这里环境特佳就决定留下来,如今已在此定居多年并繁殖后代。天鹅湖东南面为一鸳鸯生态展区,数十对鸳鸯在此形影不离,双宿双飞。

===鹦鹉展区===

于 2000年建成,位于大转盘下,是用木制的围栏圈起来,面积大约有100平方米。设计建造时,利用了周围的自然环境,特别是高大、挺拔的大树,可以为鸟类遮荫,充分体现了人、动物、自然三者的有机结合。由于坐落在主干道旁,游客从旁边经过时,就会被这些鸟类吸引过来。

整个展区置于自然环境之中,配以南美特色的遮荫架和树枝搭建的栖架,各种颜色各异的鹦鹉伫立树枝上,如绯胸鹦鹉、凤头鹦鹉、红绿金刚鹦鹉等。通过低矮的木栏杆将展区内外象征性地分隔,形成人-动物-自然和谐的微缩景观。

===火烈鸟生态园===

于2002年建成的,坐落于天鹅湖的东边,面积有200多平方米。这个展区完全采用了流行的视觉无障碍设计理念,游客可以近距离地参观可爱的火烈鸟。

火烈鸟生态展区内种植了高大树木和草本植被,茂密的枝叶为它们遮挡夏日酷热的阳光。展区中有一大水池,平如镜面的水面倒映着火烈鸟美丽的身影,十分美丽。火烈鸟可在其间觅食、漫步,最有趣味的是它们采用“金鸡独立”式休息时的群体景观。

===进入式鸟园===

建成于1998年,位于企鹅池的北面,总建筑面积有500平方米。整个展区分为东西两个独立的部分,分别饲养不同类别鸟类。展区的设计完全采用生态化方法和理念,体现了动物与环境和谐相处的氛围。

在进入式鸟园高达10米的网笼中,数十种鸟类自由生活在其中,如各种噪鹛、八哥、灰椋鸟等鸣鸟,以及白鹭、牛背鹭、美洲红鹮、原鸡等。鸟园种植丰富的植物,造就移步换景的景观。脚边溪流中潺潺的流水,身边鹭鹳或岸然伫立,或引吭高歌,树丛中小鸟欢呼雀跃。

===企鹅池===

建于1996年6月。以通过玻璃与游客隔离的室外活动场为主,展面长12米,宽7米,总面积180平方米;16平方米的室内展览场地用于抵御恶劣天气对适应地温的企鹅的不利影响。模仿企鹅自然生态环境,室外活动场由水池、活动地坪、岩山组成。水面高处参观地坪1米,展面为玻璃,游人能观察到企鹅水下活动时英姿。展出活泼可爱的小型斑嘴环企鹅。

===孔雀苑===

建成于2001年,位于天鹅湖的东侧,是一个完全开放式的展区。面积有900平方米,苑内种植了高大的树木,并且铺上了草坪,为整个环境创造出了和谐、自然的生态氛围。

在具有亚热带风光、完全开放式的孔雀苑内,蓝孔雀和白孔雀每天早晨步出小木屋,沐浴在阳光下,漫步于竹林中,与游客共度美好时光。游客可以进入其内,近距离观赏鸟类,也可亲手饲喂这些鸟类。每到春季,雄孔雀不时展开它们美丽的尾屏,让小朋友们大饱眼福。

===鸸鹋展区===

2002年建成,位于爱心亭的对面,面积大约400平方米,是进入鸟类展区参观的第一站。

整个展区采用视觉无障碍设计的新理念和技术,建成后为完全开放式动物生态展区,没有冰冷的铁栏杆,代之以绿篱分隔。游客不仅可以近距离的欣赏鸸鹋的活动,而且可进入鸸鹋活动区,拉近了人与动物的距离。游客还可以亲手饲喂鸸鹋,陪同鸸鸸在面积达10万平方米草坪上自由地散步。

金鱼廊始建于1972年,前半部为回形廊,廊东面紧靠水池并接一水榭,中间天井有一大型水石盆景,西面是弧形廊,向北凸出有三个展馆,馆间有假山、修竹,山石瀑布相隔,具一馆一景的情趣,弧形廊的南面为一喷水池,末端接一园形廊,廊中间为一园形展箱。该廊的形式、色彩、层高的变化使之活泼而和谐,建成之后曾获得特色建筑奖励。

为了配合园容整改,上海动物园于2003年3月对金鱼廊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造。游客在参观新金鱼廊展区时,首先由4只新颖别致的卡通鱼缸迎客,随后一幅大型砂岩浮雕展现眼前。踏上建筑台阶时,游客会不经意间发现脚下有波光流转,原来这是一组地埋鱼缸,朵朵鲜活的动物之花在脚下游动。廊内有长达4米的巨幕墙缸、形态各异的转角缸、凹凸缸和柱形缸,而假山瀑布与扇形鱼池通过由鱼眼石饰面的小溪相连。小溪流水潺潺、锦鳞悠悠,游客可却步俯身与小鱼同乐。游客步出室内鱼缸,可欣赏由一个直接3米的特大鱼缸和9个小圆柱缸组成的一组大型室外鱼缸群。

===蝴蝶馆===

1999年4月建成,为大陆动物园中首座开放式活体蝴蝶馆。总建筑面积约600平方米,以通道与两栖爬行动物馆生态厅连接。本馆包括放飞厅和饲养室,其中放飞厅近300平方米,屋面与南北墙上半部采用真空玻璃结构,厅内为立体绿化,种植热带植物,并与假山、瀑布、溪流、小桥巧妙组合,地面主要种植蜜源植物,满足放飞蝴蝶的取食需要。除了放飞蝴蝶,该馆还展出智利毒蛛、巨型蟑螂、竹节虫、巨型锹甲等活体昆虫。

==交通线路==

===公交线路===

57、91、721、739、807、925、925B、941、虹桥枢纽1路、沪北青专线、上朱线、上朱线(区间)

===轨道交通===

上海地铁10号线上海动物园站

===周围环境===

上海虹桥国际机场

沙逊别墅

龙柏新村

==参考文献==
769,82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