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第15届奥斯卡金像奖

增加 11,323 位元組, 4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藝人 |姓名 = 第15届奥斯卡金像奖 |類型 = |圖片 = File:第11届奥斯卡金像奖.jpg|缩略图|center|[https://baike.so.com/doc/5982323-6195288.…”
{{藝人
|姓名 = 第15届奥斯卡金像奖
|類型 =

|圖片 = [[File:第11届奥斯卡金像奖.jpg|缩略图|center|[https://baike.so.com/doc/5982323-6195288.html 原图链接][https://baike.so.com/gallery/list?ghid=first&pic_idx=1&eid=5982323&sid=6195288/ 图片来源于时光网]]]
|圖片尺寸 =
|圖片簡介 =
|英文名 =
|國籍 =
|民族 =
|出生日期 =
|出生地點 =
|高度 =
|語言 =
|職業 =
|配偶 =
|兒女 =
|出道作 =
|代表作 =[[《忠勇之家》]]<br />[[《胜利之歌》]] <br />[[《忠勇之家》]]<br />[[《侵入者》]]<br />[[《女强人》]]<br />[[《黑天鹅》]]<br />[[《民族至上》]]
|活躍年代 =
| 電影 =
| 電視劇 =
| 廣播劇 =
| 舞台劇 =
| 書籍 =
}}

<center>
</center>

[[奥斯卡金像]]由学院早期成员之一[[赛德里克-吉本斯]]设计。他在一次宴会上,在桌布上描绘出了金像的草图,并最终由洛杉矶著名艺术家[[乔治-斯坦利]]雕刻而成。第一尊金像于1929年5月16日颁发。每尊金像均为合金铸成,再镀以24K纯金。金像高13.5英寸(约34.3厘米),重8.5磅(约3.8公斤),造型为一名手拄长剑的武士站在电影胶片盘上,片盘上的五条轮辐象征着学院最初的五个部分:演员、导演、制作人、技师和剧作者。所有的金像均由[[芝加哥]]R.S.欧文斯公司铸造。奥斯卡奖这个别称从何而来已无法考证,最普遍的说法是学院图书馆馆员、后任学院执行主管的[[玛格丽特-哈里克]](Margaret)1931年时曾说这尊金像很像她的[[奥斯卡]]叔叔,于是记者和学院的成员们开始以这个名字称呼它。1934年,[[华特·迪士尼]]在领奖时引用了这个名字,由此奥斯卡奖这一别称日渐被人们所熟悉。但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一直到1939年才开始正式使用这个名字。
'''第15届奥斯卡金像奖'''<ref>[https://baike.so.com/doc/9689456-10035717.html 第15届奥斯卡金像奖简介 ] </ref>于1943年3月4日,第15届奥斯卡金像奖在[[椰子林使馆酒店]]举行。由于战争原因,本届颁发的金像由石膏像代替,直到1945年战争结束以后,学院才给之前所有获奖者(1943-1945三届)补发了金像奖。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第15届奥斯卡金像奖

时间
1943年3月4日

地点
椰子林使馆酒店

主持人
鲍勃·霍普

最佳影片
《忠勇之家》


最佳导演
威廉·惠勒

最佳男主角
詹姆士·卡格尼

最佳女主角
葛丽亚·嘉逊

最佳男配角
范·赫夫林

最佳女配角
特丽莎·赖特

=获奖名单=
{|class="wikitable"
!style=background:#FFFACD width=15%|具体奖项
!style=background:#FFFACD width=15%|电影作品

|-
|最佳影片

[[《忠勇之家》]]

|-
|最佳男主角

詹姆士·卡格尼[[《胜利之歌》]]

|-
|最佳女主角

葛丽亚·嘉逊[[《忠勇之家》]]

最佳男配角:

范·赫夫林[[《双雄喋血》]]

|-
|最佳女配角:

特丽莎·赖特[[《忠勇之家》]]

|-
|最佳导演:

威廉·惠勒[[《忠勇之家》]]

|-
|最佳原著故事:

埃默里·普雷斯伯格[[《侵入者》]]

|-
|最佳创作剧本:

迈克尔·卡宁,小林·拉德纳[[《女强人》]]

|-
|最佳改编剧本:

乔治·弗洛歇尔,詹姆士·希尔顿,克劳西·韦斯特, 阿瑟·温珀理由斯[[《忠勇之家》]]

|-
|最佳摄影(黑白片):

约瑟夫·鲁顿伯格[[《忠勇之家》]]

|-
|最佳摄影(彩色片):

利昂·沙姆罗伊[[《黑天鹅》]]

|-
|最佳艺术指导(室内装置,黑白片):

理查德·德,约瑟夫·赖特,汤默斯·利特尔[[《民族至上》]]

|-
|最佳艺术指导(室内装置,彩色片):

理查德·戴,约瑟夫·赖特,汤默斯·利特尔[[《妙女郎》]]

|-
|最佳音响:

内森·莱文森[[《胜利之歌》]]

|-
|最佳剪接:

丹尼尔·曼德尔[[《国族之光》]]

|-
|最佳效果:

法秀特·埃杜特,戈登·詹宁斯,威廉·佩雷拉,路易斯·梅森柯布[[《野风》]]

|-
|最佳音乐(歌曲):

"银白色圣诞节"([[《假日旅店》]]插曲),欧文·柏林

|-
|最佳音乐(配乐)

雷·海因道夫,海因茨·罗姆赫尔德《胜利之歌》

|-
|最佳音乐(剧情片与喜剧片配乐)

马克斯·斯坦纳[[《扬帆》]]

|-
|最佳音乐(音乐片配乐):

雷·海因道夫,海因茨·罗姆赫尔德[[《胜利之家》]]

|-
|最佳短片(动画):

[[《希特勒的面目》]](制片人:华尔特·迪斯尼)

|-
|最佳短片(一本):

[[《漫活动物及其家族》]](派拉蒙电影公司)

|-
|最佳短片(二本):
[[《责任之外》]]
|-
|最佳纪录片(本届4部纪录片获奖):

[[《中途岛战役》]](美国海军,20世纪福斯电影公司)

《柯柯达前线》(澳大利亚情报局)

[[《莫斯科反击战》]](苏联)

[[《战争前奏曲》]](美国陆军特种部队)

=其他奖项=

授予演员[[查尔斯·博耶]]

授予制作优秀英国片[[《海神》]]的[[诺尔·考华德]]

授予反映美国生活方式取得成绩的"安迪·哈代"系列片的制作者米高梅电影公司

===1942年欧文·撒尔伯格纪念奖===
[[西德尼·富兰克林]]

===科学技术奖===
一等奖(无)

二等奖(奖章)

授予和制造活动云彩机与地平线装置的[[卡罗尔·克拉克]],[[汤默斯·汤普逊]]和雷电华制片厂美工部

三等奖(奖状)

授予派拉蒙制片厂工程与幻灯片部

授予改进录音设备的共和制片厂录音部

=提名名单=
{|class="wikitable"
!style=background:#FFFACD width=15%|奖项
!style=background:#FFFACD width=15%|提名名单
|-
|最佳影片
《忠勇之家》

《魔影袭人来》

《金石盟》

《伟大的安伯逊家族》

《冲出敌占区》

《扬基的骄傲》

《鸳梦重温》

《城中头条》

《复活岛》

《胜利之歌》

|-
|最佳男主角
詹姆斯·卡格尼《胜利之歌》

罗纳德·考尔曼《鸳梦重温》

加里·库柏《扬基的骄傲》

沃尔特·皮金《忠勇之家》

Monty Woolley《冲出敌占区》

|-
|最佳女主角
葛丽亚·嘉逊《忠勇之家》

贝蒂·戴维斯《扬帆》

凯瑟琳·赫本《小姑居处》

罗莎琳·拉塞尔《依莲妹妹》

特雷莎·怀特《扬基的骄傲》

|-
|最佳男配角
范·赫夫林《双雄喋血》

威廉·本迪克斯《复活岛》

沃尔特·休斯顿《胜利之歌》

弗兰克·摩根《Tortilla Flat》

亨利·特拉维斯《忠勇之家》

|-
|最佳女配角
特雷莎·怀特《忠勇之家》

格拉黛丝·库珀《扬帆》

阿格妮丝·摩尔海德《伟大的安伯逊家族》

苏姗·皮特斯《鸳梦重温》

梅·惠蒂《忠勇之家》

|-
|最佳导演
威廉·惠勒《忠勇之家》

迈克尔·柯蒂斯《胜利之歌》

约翰·法罗《复活岛》

梅尔文·勒罗伊《鸳梦重温》

山姆·伍德《金石盟》

|-
|最佳原创剧本
《小姑居处》

《战地蒸发》迈克尔·鲍威尔、艾默力·皮斯伯格

《摩洛哥之路》

《复活岛》

《The War Against Mrs. Hadley》

|-
|最佳原创故事
《魔影袭人来》艾默力·皮斯伯格

《欢乐饭店》艾文·伯林

《扬基的骄傲》Paul Gallico

《城中头条》Sidney Harmon

《胜利之歌》Robert Buckner

|-
|最佳剧本
《忠勇之家》

《魔影袭人来》艾默力·皮斯伯格

《扬基的骄傲》赫尔曼·J·曼凯维奇

《鸳梦重温》

《城中头条》

|-
|最佳摄影(彩色)
《黑天鹅》

《天方夜谭》

《空军英雄》

《Jungle Book》

《野风》

《勇冠三车》

|-
|最佳摄影(黑白)
《忠勇之家》

《金石盟》黄宗沾

《伟大的安伯逊家族》斯坦利·科蒂兹

《Moontide》

《冲出敌占区》

《扬基的骄傲》鲁道夫·马特

《盼卿来信》

《城中头条》

《西点十君子》

《高于一切》

|-
|最佳艺术指导(黑白)
《高于一切》理查德·戴

《George Washington Slept Here》

《伟大的安伯逊家族》

《扬基的骄傲》

《鸳梦重温》

《上海风光》

《掠夺者》

《盼卿来信》

《城中头条》

|-
|最佳艺术指导(彩色)
《不是冤家不聚头》理查德·戴

《天方夜谭》

《空军英雄》

《Jungle Book》

《野风》

|-
|最佳音响效果
《胜利之歌》内森·莱文森

《天方夜谭》

《小鹿斑比》

《飞虎娇娃》

《友好的敌人》

《淘金记》

《忠勇之家》

《蜜月往事》

《扬基的骄傲》

《摩洛哥之路》

《高于一切》

《可爱之极》

|-
|最佳电影剪辑
《扬基的骄傲》

《忠勇之家》

《城中头条》

《高于一切》

《胜利之歌》乔治·艾米

|-
|最佳视觉效果
《野风》

《黑天鹅》

《血路》拜伦·哈斯金、内森·莱文森

《飞虎娇娃》

《隐形剂》

《Jungle Book》

《忠勇之家》

《海军到来》

《战地蒸发》罗纳德·尼姆

《扬基的骄傲》

|-
|最佳原创歌曲
《欢乐饭店》艾文·伯林

《永存我心》

《可爱之极》

《小鬼从军》萨米·卡恩

《贤妻乐坊》

《小鹿斑比》

《乘乐高飞》

《The Mayor of 44th Street》

|-
|最佳配乐(音乐类)
《胜利之歌》

《乘乐高飞》

《只为你我》

《欢乐饭店》

《美凤夺鸾》

《步兵约翰》

《不是冤家不聚头》阿尔弗雷德·纽曼

《可爱之极》

|-
|最佳配乐(剧情类)
马克思·斯坦纳《扬帆》

Frank Skinner《天方夜谭》

Edward H. Plumb,Frank Churchill《小鹿斑比》

阿尔弗雷德·纽曼《黑天鹅》

迪米特里·迪奥姆金《科西嘉兄弟》

维克多·杨《飞虎娇娃》

Max Terr《淘金记》

Roy Webb《我娶了一个女巫》

Roy Webb《巴黎女子琼》

米克罗斯·罗兹萨《Jungle Book》

Edward J. Kay《克朗岱克的狂怒》

Leigh Harline《扬基的骄傲》

Herbert Stothart《鸳梦重温》

Richard Hageman《上海风光

维克多·杨《盼卿来信》

Morris Stoloff,Frederick Hollander《城中头条》

Werner R. Heymann《你逃我也逃》

|-
|最佳真人短片(两本)
《职责之外》

《禁止谈论》

《这就是美国》No. 33-101: Private Smith of the U.S.A.

|-
|最佳真人短片(一本)
《动物们的言语》

《大漠仙境》

《海军陆战队整装待发》

《合众国陆军乐队》

|-
|最佳动画短片
《元首的面孔》

《一切为了胜利》

《闪电狼》

《Juke Box Jamboree》

《波尔卡的猪》

《郁金香要开了》乔治·帕尔

|-
|最佳纪录长片 《中途岛战役》
《科科达前线!》

《莫斯科反击战》

《战争序幕》

《非洲:胜利序幕》

《战地报道》

《RKO Victory Special》No. 34-201: Conquer by the Clock

《供应半个地球的神奇谷物》

《Henry Browne, Farmer》

《High Over the Borders》

《High Stakes in the East》

《中国的战争》

《全民战争》

《聆听英国》

《Little Belgium》

《自由小岛》

《长舌先生》

《格迪尼亚·琼小姐》

《新精神》

《Paramount Victory Short No. T2-3: The Price of Victory》

《船舰诞生记》

《二十一英里》

《吾辈永生》

《白隼》

《常胜之翼》
=最佳影片=
=最佳男主角=
=最佳女主角=
=参考资料=
7,421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