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粤绣

增加 570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粤绣(Guangdongembroidery)是以广东省潮州市和广州市为生产中心的手工丝线刺绣的总称,包括潮绣和广绣两大分支,是中国四大名绣之一。 <ref>[https://www.360kuai.com/pc/9aff0ce065aa52f5b?cota=3&kuai_so=1&sign=360_57c3bbd1&refer_scene=so_1 中国四大名绣之一——粤绣] , 娱乐卦师2019-05-15 </ref> 粤绣之一的广绣最初创始于少数民族――黎族,古时绣工大多是潮州、广州男子,为世所罕见。
明朝中后期形成特色。其特色有:一是用线多样,除丝线、绒线外,也用孔雀羽毛捻楼作线,或用马尾缠绒作线。二是用色明快,对比强烈,讲求华丽效果。三是多用金线作刺绣花纹的轮廓线。四是装饰花纹繁缛丰满,热闹欢快。五是绣工多为男工所任。绣品品种丰富,有被面、枕套、床楣、披巾、头巾、绣服、鞋帽、戏衣等,也有镜屏,挂幛、条幅等。
康惠芳(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孙庆先(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李淑英(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林智成(国家级非遗传承人)
==历史沿革==
粤绣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包括潮绣和广绣两派 , <ref>[http://www.ihchina.cn/project_details/13983/ 粤绣(广绣)]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ref> 即潮州府地区(潮州、汕头、揭阳、潮阳、普宁、澄海、饶平等地)"潮绣"和广州府地区(南海番禺顺德中山东莞宝安等)的"广绣"。《存绣堂丝绣录》及《纂组英华》等书介绍明末清初的粤绣说:"铺针细于毫芒,下笔不忘规矩,其法用马尾于轮廓处施以缀绣,且每一图上必绣有所谓间道风的飞白花纹,所以成品花纹自然工整"。根据现存粤绣作品分析,它的针步短,色彩浓艳,花纹生动写实。雍正、乾隆时期曾大量行销欧洲和中近东各国,当时有专作外销品的作坊。
故宫博物院陈列有乾隆嘉庆时期粤绣挂屏、团扇、背心之类多件。其中持屏一幅,左角绣红日灰去右方绣藤萝老树,中间掺杂锦鸡、八哥、鹦鹉等,或立或飞神态各异,树下白羊3只,取材布局颇有西洋油画风味。粤绣用色浓艳过于苏绣,且多注重光影变化。
潮州编织的刺绣一直是朝廷贡品,如今也是国家领导人赠送海外友人的上等佳作,潮绣早在1915年的巴拿马赛会和1923年的伦敦赛会上,就曾获得很高的评价。现今粤绣,大件手工刺绣绣品如被面、屏风,小件如荷包、扇套、绣花鞋等,妇女衣袖、裙面,多作满地折技花,铺绒极薄,平贴绸面,有的只有翠蓝一色,风格独特。总之,具有浓厚地方色的粤绣,在国际上以及在港、澳侨胞中,备受欢迎。
[[File:粤绣花鸟座屏.jpg|缩略图|粤绣花鸟座屏]]
唐代《杜阳杂编》记载,永贞元年(805),南海(郡名,治所在番禺,即今广州市)贡奇女卢眉娘在一尺(0.3m)绢上绣《法华经》七卷,"字之大小,不逾粟粒","点画分明,细如毫发,其品题、章句无不具矣"。她又绣制阔一丈(一丈=3.33米)的"飞仙盖",上面绣有山水、神仙、玉女,"执幢、捧节童子亦不啻千数"。<ref>[https://go.huanqiu.com/article/9CaKrnKkuaF 中国四大名绣之一——粤绣] , 环球网 2019-05-14</ref>
唐顺宗(761~806)曾嘉奖其工,谓之视姑。明代正德年间(1506~1521),粤绣经由欧洲商舶出口到葡萄牙、英、法等国,成为宫廷和皇室、贵族们宠爱的服饰品。据《存素堂丝绣录》记载,清代宫廷曾收藏有明代粤绣"博古围屏"等8幅,上面绣制古鼎、器、玉器等95件,"铺针细于毫发,下针不忘规矩",有的"以马尾缠作勒线,从而钩勒(轮廓)之",图案工整,"针眼掩藏,天衣无缝",充分显示了明代粤绣的高超技艺。明代粤绣还以国外进口的孔雀尾羽织成丝缕,绣制成服装和日用品等,金翠夺目,富丽华贵。
粤绣题材广泛,其中以龙、凤、牡丹、百鸟朝凤、南国佳果(如荔枝)、孔雀、鹦鹉、博古(仿古器皿)等传统题材为主。
粤绣针法丰富,有基础针法、辅助针法、象形针法3大类,直针、续针、捆咬针、铺针、钉针、勒针、网绣针、打子针等45种。绣制时,根据设计意图及物像形状、质感和神态,巧妙地将各种针法互相配合和转换,以求达到良好的艺术效果。<ref>[https://cang.cngold.org/cxbytj/yuexiu.html 粤绣介绍_针法_特点_作品-刺绣布艺图鉴] , 金投网 2019-3-8</ref>
金银线绣又称钉金绣,
[[File:粤绣顶级作品虎啸万里.jpg|缩略图|粤绣顶级作品虎啸万里]]
1.绒绣。在各种丝、绸、缎上,以平绣针法用丝绒绣出平的画面;题材多为飞禽、博古,用作画片、挂屏等。
潮绣顶尖代表名作《虎啸万里》(孙庆先)潮绣顶尖代表名作《虎啸万里》(孙庆先)
2.钉金绣和金绒混合绣。钉金绣,又称金银绣;以金银线为主,绒线为辅的叫金绒混合绣。钉金绣针法复杂,有过桥、踏针、捞花瓣、垫地、凹针、累勾绣等60多种针法,其中"二针企鳞"针法为其他绣种所无。钉金绣运用垫、绣、贴、拼、缀等技术处理,可产生浮雕式的艺术效果。
'''康惠芳'''
[[File:潮绣大师康惠芳.jpg|缩略图|潮绣大师康惠芳]]
广东潮州人,现为国家工艺美术大师、高级工艺美术师、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潮绣代表性传承人、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刺绣专业委员会理事。从事刺绣工艺40多年,先后在潮州市潮绣厂、潮州市刺绣研究所刺绣、研究、技术指导工作。<ref>[http://www.cnhubei.com/200510/ca918843.htm 中国的四大名绣-粤绣(图)] , 荆楚网 2005-11-10</ref>
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广东馆陈列了一幅大型艺术作品,引起了许多游客的注意,它的内容是本届世博会广东馆的外形--金色骑楼,广东的骑楼、牌坊、醒狮等传统文化符号栩栩如生,呼之欲出。于是人们开始猜测它的材料和制作工艺,最后他们得出了一个令人吃惊的答案,这是一幅刺绣作品,全部细节均由一针一线手工制成,这幅精美的作品便是出自潮绣名家康惠芳之手。
{{#ev:youku|XMzU3OTA5NTIxNg|640|center|<big>粤绣中的潮绣,五大技艺之一的铺示范</big>|frame}}
{{#ev:youku|XMzU3OTA5NTYxMg|640|center|<big>粤绣中的潮绣,技艺手法需要注意的细节</big>|frame}}
== 参考资料 ==
15,65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