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
次編輯
變更
陈荣超
,创建页面,内容为“陈荣超,男,1932年生 ,中共党员,北京市丰台区第十三军休所军休干部 陈荣超退休后不忘报效社会,二十年如一日捐资助…”
陈荣超,男,1932年生
,中共党员,北京市丰台区第十三军休所军休干部
陈荣超退休后不忘报效社会,二十年如一日捐资助学,先后捐资60余万元,建起2所希望小学、28个希望图书馆,资助6名贫困学生。
1989年,陈荣超退休后,与老伴商量决定以捐资助学的方式,为国家和社会发挥余热。根据有关规定,捐建一所希望小学至少要20万元。但当时陈荣超夫妇的积蓄远远不够。于是,他们开始了精卫填海般的攒钱历程:不吃营养品,一日三餐粗茶淡饭,基本不买新衣服,就连用的手纸,也是老伴用攒的废报纸从超市换来的。
可就在“20万”的目标越来越近时,意外情况接踵而至。先是陈荣超的儿子因病下岗,陈荣超不得不挤出些钱来为儿子治病,供孙子上学。1999年5月,陈荣超又突发心肌梗塞住院。当家人提出“先取出些钱来救命”时,他却毅然对老伴说:“咱们辛苦努力10年,积攒这20万实在不容易。不用在我身上花冤枉钱了……”
2000年10月,他和老伴终于如愿以偿,在四川省芦山县建成一座建筑面积1700多平方米的“晨阳希望学校”。此后,他们又出资为学校购置1台彩电和300多张教学光盘,捐赠1.5万元作为奖学金。如今,该校学生已由最初的600余名发展到1300名,连续多年升学率居全县同类学校前列。
陈荣超常说:“老牛自知夕阳短,不待扬鞭自奋蹄。”2005年,陈荣超夫妇再次拿出20万元积蓄,在内蒙古乌兰浩特市捐建了第二所希望学校。近年来,陈荣超捐资的步伐也越来越快,每攒够5万元就建一个希望图书室,目前已捐建了3个。他们还每年拿出1万元,资助四川芦山县6名贫困孩子上中学。
陈荣超先后荣获中华慈善奖、首都十大公德人物称号,入选中国好人榜。2013年12月12日和老伴杨玉仙一起荣获“2013北京榜样”称号。
,中共党员,北京市丰台区第十三军休所军休干部
陈荣超退休后不忘报效社会,二十年如一日捐资助学,先后捐资60余万元,建起2所希望小学、28个希望图书馆,资助6名贫困学生。
1989年,陈荣超退休后,与老伴商量决定以捐资助学的方式,为国家和社会发挥余热。根据有关规定,捐建一所希望小学至少要20万元。但当时陈荣超夫妇的积蓄远远不够。于是,他们开始了精卫填海般的攒钱历程:不吃营养品,一日三餐粗茶淡饭,基本不买新衣服,就连用的手纸,也是老伴用攒的废报纸从超市换来的。
可就在“20万”的目标越来越近时,意外情况接踵而至。先是陈荣超的儿子因病下岗,陈荣超不得不挤出些钱来为儿子治病,供孙子上学。1999年5月,陈荣超又突发心肌梗塞住院。当家人提出“先取出些钱来救命”时,他却毅然对老伴说:“咱们辛苦努力10年,积攒这20万实在不容易。不用在我身上花冤枉钱了……”
2000年10月,他和老伴终于如愿以偿,在四川省芦山县建成一座建筑面积1700多平方米的“晨阳希望学校”。此后,他们又出资为学校购置1台彩电和300多张教学光盘,捐赠1.5万元作为奖学金。如今,该校学生已由最初的600余名发展到1300名,连续多年升学率居全县同类学校前列。
陈荣超常说:“老牛自知夕阳短,不待扬鞭自奋蹄。”2005年,陈荣超夫妇再次拿出20万元积蓄,在内蒙古乌兰浩特市捐建了第二所希望学校。近年来,陈荣超捐资的步伐也越来越快,每攒够5万元就建一个希望图书室,目前已捐建了3个。他们还每年拿出1万元,资助四川芦山县6名贫困孩子上中学。
陈荣超先后荣获中华慈善奖、首都十大公德人物称号,入选中国好人榜。2013年12月12日和老伴杨玉仙一起荣获“2013北京榜样”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