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李代桃僵

增加 343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尺布斗粟]]、[[兄弟参商]]、[[萁豆相煎]]
[[File:李代桃僵2.jpg|缩略图|左|[https://baike.baidu.com/pic/%E6%9D%8E%E4%BB%A3%E6%A1%83%E5%83%B5/532832/0/aa251d4f59923778afc3ab96?fr=lemma&ct=single#aid=0&pic=aa251d4f59923778afc3ab96 原图链接]李代桃僵]]
===涵义===
“三十六计”一语,先于著书之年,语源可考自南朝宋将檀道济(?—公元436年),据《南齐书·王敬则传》:“檀公三十六策,走为上计,汝父子唯应走耳。”意为败局已定,无可挽回,唯有退却,方是上策。此语后人赓相沿用,宋代惠洪《冷斋夜话》:“三十六计,走为上计。”。及明末清初,引用此语的人更多。于是有心人采集群书,编撰成《三十六计》。但此书为何时何人所撰已难确考。
 
[[File:李代桃僵3.jpg|缩略图|[http://tech.sina.com.cn/digi/2005-12-28/1552805185.shtml 原图链接]李代桃僵]]
原书按计名排列,共分六套,即胜战计、敌战计、攻战计、混战计、并战计、败战计。前三套是处于优势所用之计,后三套是处于劣势所用之计。每套各包含六计,总共三十六计。其中每计名称后的解说,均系依据《易经》中的阴阳变化之理及古代兵家刚柔、奇正、攻防、彼己、虚实、主客等对立关系相互转化的思想推演而成,含有朴素的军事辩证法的因素。解说后的按语,多引证宋代以前的战例和孙武、吴起、尉缭子等兵家的精辟语句。全书还有总说和跋。
129,219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