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關渡

增加 80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大約在清朝康雍年間,漢人在關渡從事墾殖已經小有規模。村落的形成時間可能在道咸年間。直到道光4年,居民獻地重建媽祖宮,才真正地表示關渡已有漢人聚居從事農墾。關渡居民大部分是祖籍[[福建]]泉州的閩南人,小部分是漳州人。<ref name="kdps">{{cite web |url=http://www2.kdps.tp.edu.tw/gandau/324.htm | title= 關渡解說資料 | author=西河的社會變遷| accessdate=2019-12-13}}</ref>
 
 
關渡是台灣最北的大沼澤,又稱洪水平原,是洪水宣洩的緩衝區。河流上游帶來的有機物質,滋養著沼澤區裡的生物,使得關渡濕地猶如一個天然食物的儲藏室,因此也吸引鳥類的駐足,每年秋季總有大批的候鳥從遙遠的北方南下過冬,關渡就成為他們渡海前蓄積能量的加油站。這塊台灣最北的大沼澤,守護著遷徙的候鳥,也守護著台北盆地。<ref name="ourisland">{{cite web |url=https://ourisland.pts.org.tw/content/%E9%97%9C%E6%B8%A1%E7%9A%84%E6%BB%84%E6%B5%B7%E6%A1%91%E7%94%B0 | title= 關渡的滄海桑田|language=zh | date=2001-07-16 | publisher=財團法人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 | author= 于立平 黃康妮| accessdate=2019-12-14}}</ref>。
關渡平原是目前臺北市唯一面積廣大的平原,有著臺北最後一塊大片水稻田,水稻種植面積達數百公頃,一年收成兩次。第一期稻作約在2月中旬至3月中旬插秧並在7月收割,第二期稻作則不再插秧,採「留稻頭」的方式耕作,11月至12月收割<ref name="traveltaipei">{{cite web |url=https://travel.taipei/zh-tw/news/details/17858 | title= 城市田園風光 關渡平原稻浪起伏|language=zh | date=2018-07-23 | publisher=臺北市政府觀光傳播局 | author=| accessdate=2019-12-14}}</ref>。
 
==周邊景點==
*關渡自然公園
*關渡宮
*淡水紅樹林自然保留區
 
==參考來源==
6,654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