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扎赉特旗

增加 157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扎赉特旗 ''' (西里尔字母:Жалайд хошуу)是 [[ 中华人民共和国 ]][[ 内蒙古自治区 ]] 兴安盟辖下的一个旗,面积为11143平方公里,人口则约39万。该旗地方政府驻于 [[ 音德尔镇 ]]
扎赉特旗因雨量不均,仅能发展畜牧业,也为中国国家级贫困县之一。近年该地方政府发展精致科技农业,也多着重气象预报。
==建制沿革==
春秋 [[ 战国 ]] 时期为东胡旗游牧地。
汉晋时为鲜卑地。
唐代为室韦都督府所辖。
[[ 金代 ]] 为临潢泰州辖境。
元代初为辽阳泰州辖区境,后改隶中书省。
[[ 明代 ]] 为兀良哈三卫朵颜卫境,木塔里山卫。明万历年间, [[ 成吉思汗 ]] 弟哈布图哈撒尔第十五世孙博第达喇将科尔沁部以河为界,划给自己的儿子所做牧地,其九子阿敏分得嫩江以西的绰尔河流域,始号扎赉特部。
清顺治五年(1648年)置扎赉特旗,隶属哲里木盟。
[[ 民国 ]] 时期扎赉特旗仍属哲里木盟, [[ 东北 ]] 沦陷时期隶属为兴安总省。
1947年5月1日, [[ 内蒙古 ]] 和平解放。
1947年10月扎赉特旗人民政府成立,隶属 [[ 兴安盟 ]]
1953年兴安盟撤消后,隶属于内蒙古自治区东部行政公署。1954年东部行政公署撤消,划归呼伦贝尔盟。
===位置境域===
扎赉特旗位于自治区东北部,地处大兴安岭南麓向 [[ 松嫩平原 ]] 延伸的过渡地带,位于 [[ 黑龙江 ]] [[ 吉林 ]] 、内蒙古三省区交界处。东接黑龙江省 [[ 龙江县 ]] ,南与黑龙江省 [[ 泰来县 ]] ,吉林省 [[ 镇赉县 ]] 交界,西连 [[ 科尔沁右翼前旗 ]] ,北与 [[ 呼伦贝尔市 ]] 扎兰屯毗邻。地处北纬46°04′-47°21′,东经121°17′-123°38′。扎赉特旗全境东西长210公里,南北宽143公里,总面积11155平方公里。
===地形地貌===
扎赉特旗地势西北高,东南低,由西北至东南依次构成低山、丘陵、平原三类地貌,海拔高度130~1126 ~1126 米。
===水文特点===
扎赉特旗境内有 [[ 绰尔河 ]] 等74条河流。
===气候特征===
扎赉特旗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3.24度,年降水量400毫米,无霜期120 140 ~140 天。
==行政区划==
下辖:
音德尔镇、新林镇、巴彦高勒镇、 [[ 胡尔勒镇 ]] 、阿尔本格勒镇、巴达尔胡镇、好力保镇、图牧吉镇、巴彦乌兰苏木、努文木仁乡、巴彦扎拉嘎乡、阿拉达尔吐苏木、宝力根花苏木、图牧吉劳管所、保安沼监狱、乌兰监狱、乌塔其监狱、种畜场、 [[ 八一牧场 ]] 和巴达尔胡农场。
==交通==
[[111国道 ]] 过境。
==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
截止到2011年,扎赉特旗已探明蕴藏着铜、铁、大理石、 [[ 石榴石 ]] 、硅石、煤、石油、油砂等20余种矿产。大理石主要为白色、灰白色大理岩,矿体长约2000米,宽400余米。石榴子石共有7条矿体,平均石榴子含量79.98%,详查储量72.8万吨;花岗岩初查储量2600万立方米。油砂初勘面积261平方公里; [[ 硅石 ]] 估算储量2000万吨;煤初步探明范围为9.66平方公里。
===植物资源===
===动物资源===
扎赉特旗境内有马鹿、野猪、黑熊、锦鸡、飞龙、狍子、猞猁、水獭、狐狸、草兔、灰鼠、 [[ 丹顶鹤 ]] 、白天鹅、沙鸡等野生动物。
===水资源===
截止到2010年,扎赉特旗人口数量为39万人。
扎赉特旗居住着汉族、 [[ 蒙古族 ]] 、回族、满族、朝鲜族、达斡尔族、俄罗斯族、白族、黎族、锡伯族、 [[ 维吾尔族 ]] 、壮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等民族。
==民族文化==
祭敖包是蒙古族传统的祭祀活动。每到农历七月十三,牧民们便成群结队地前往敖包祭祀。他们在敖包上安放佛像,竖立经幡。然后,喇嘛们焚香燃灯,诵经念咒,乞求神灵保佑,群众则从左向右围着敖包转三圈,希望迎来牧业丰收年。" 那达慕" 大会是蒙古族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在蒙古族人民物质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每年七、八月牲畜肥壮的季节举行" 那达慕" 大会。这是人们为了庆祝丰收而举行的文体娱乐大会。
乌力格尔,蒙语意为" 说书" ,俗称" 蒙古书" " 蒙古说书" " 蒙古琴书" ,集蒙古说唱艺术发展之大成的一种曲艺形式,主要流传于内蒙古自治区及相邻黑龙江、吉林和辽宁等蒙古族聚集区。
好来宝是蒙古族曲艺曲种,用蒙古语演唱。好来宝在蒙古语中意为" 联韵" ,即各句唱词的头一个音节谐韵,故又称联头韵。有的则将好来宝译为" 连起来唱" " 串起来唱"
蒙古包是一种帷幕式的住所,圆形,圆顶,通常用一层或两层羊毛毡覆盖。蒙古包是适应游牧经济而出现的一种独特的具有鲜明民族风格的建筑。
58,996
次編輯